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以下是整理的《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甲、乙兩隊共同修一條長400米的公路,甲隊從東往西修4天,乙隊從西往東修5天,正好修完,甲隊比乙隊每天多修10米。甲、乙兩隊每天共修多少米?
解題思路:
根據甲隊每天比乙隊多修10米,可以這樣考慮:如果把甲隊修的4天看作和乙隊4天修的同樣多,那么總長度就減少4個10米,這時的長度相當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隊每天修的米數(shù),進而再求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答題:
解:乙每天修的米數(shù):
(400-10×4)÷(4+5)=(400-40)÷9=360÷9=40(米)
甲乙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40×2+10=80+10=90(米)
答:兩隊每天修90米。
2、學校買來6張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張桌子比每把椅子貴30元,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解題思路:
已知每張桌子比每把椅子貴30元,如果桌子的單價與椅子同樣多,那么總價就應減少30×6元,這時的總價相當于(6+5)把椅子的價錢,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單價,再求每張桌子的單價。
答題:
解:每把椅子的價錢:
(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
每張桌子的價錢:
25+30=55(元)
答:每張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BR> 2.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小明和小軍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若兩人按原定速度前進,則4時相遇;若兩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時,則3時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時多走1千米,兩人3時共多走6千米,這6千米相當于兩人按原定速度1時走的距離。所以甲、乙兩地相距6×4=24(千米)
2、甲、乙兩人沿400米環(huán)形跑道練習跑步,兩人同時從跑道的同一地點向相反方向跑去。相遇后甲比原來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來速度減少2米/秒,結果都用24秒同時回到原地。求甲原來的速度。
解:因為相遇前后甲、乙兩人的速度和不變,相遇后兩人合跑一圈用24秒,所以相遇前兩人合跑一圈也用24秒,即24秒時兩人相遇。
設甲原來每秒跑x米,則相遇后每秒跑(x+2)米。因為甲在相遇前后各跑了24秒,共跑400米,所以有24x+24(x+2)=400,解得x=7又1/3米。
3.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乙、丙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
解:以甲數(shù)為7份,則乙、丙兩數(shù)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數(shù)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1:7。
2、五年級同學參加校辦工廠糊紙盒勞動,平均每人糊了76個。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個,并且其中有一個同學糊了88個,如果不把這個同學計算在內,那么平均每人糊74個。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多少個?
解:當把糊了88個紙盒的同學計算在內時,因為他比其余同學的平均數(shù)多88-74=14(個),而使大家的平均數(shù)增加了76-74=2(個),說明總人數(shù)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
74×6-70×5=94(個)。
4.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獵狗才追它,野兔跑8步的路程獵狗只需跑3步,獵狗跑4步的時間兔子能跑9步。獵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
解:狗跑12步的路程等于兔跑32步的路程,狗跑12步的時間等于兔跑27步的時間。所以兔每跑27步,狗追上5步(兔步),狗要追上80步(兔步)需跑[27×(80÷5)+80]÷8×3=192(步)。
2、甲、乙兩人在鐵路旁邊以同樣的速度沿鐵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車開來,整個火車經過甲身邊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從乙身邊開過。問:
(1)火車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幾倍?
(2)火車經過乙身邊后,甲、乙二人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相遇?
解:(1)設火車速度為a米/秒,行人速度為b米/秒,則由火車的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從車尾經過甲到車尾經過乙,火車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為甲已經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兩人走還需(1485-135)÷2=675(秒)。
5.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小樂與小喜一起跳繩,小喜先跳了2分鐘,然后兩人各跳了3分鐘,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喜比小樂每分鐘多跳12下,那么小喜比小樂共多跳了多少下?
答案與解析:
利用假設法,假設小喜的跳繩速度減少到與小樂一樣,那么兩人跳的總數(shù)減少了12×(2+3)=60(下)。
可求出小樂每分鐘跳(780-60)÷(2+3+3)=90(下),小樂一共跳了90×3=270(下),因此小喜比小樂共多跳780-270×2=240(下)。
2、每件上衣a元,每條褲子b元,3a+2b表示什么?
考點:用字母表示數(shù)。
分析:3a表示3件上衣的總價,2b表示2條褲子的總價,3a+2b表示買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每件上衣a元,每條褲子b元,3a+2b表示買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
故答案為: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
1.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甲、乙兩隊共同修一條長400米的公路,甲隊從東往西修4天,乙隊從西往東修5天,正好修完,甲隊比乙隊每天多修10米。甲、乙兩隊每天共修多少米?
解題思路:
根據甲隊每天比乙隊多修10米,可以這樣考慮:如果把甲隊修的4天看作和乙隊4天修的同樣多,那么總長度就減少4個10米,這時的長度相當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隊每天修的米數(shù),進而再求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答題:
解:乙每天修的米數(shù):
(400-10×4)÷(4+5)=(400-40)÷9=360÷9=40(米)
甲乙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40×2+10=80+10=90(米)
答:兩隊每天修90米。
2、學校買來6張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張桌子比每把椅子貴30元,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解題思路:
已知每張桌子比每把椅子貴30元,如果桌子的單價與椅子同樣多,那么總價就應減少30×6元,這時的總價相當于(6+5)把椅子的價錢,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單價,再求每張桌子的單價。
答題:
解:每把椅子的價錢:
(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
每張桌子的價錢:
25+30=55(元)
答:每張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BR> 2.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小明和小軍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若兩人按原定速度前進,則4時相遇;若兩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時,則3時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時多走1千米,兩人3時共多走6千米,這6千米相當于兩人按原定速度1時走的距離。所以甲、乙兩地相距6×4=24(千米)
2、甲、乙兩人沿400米環(huán)形跑道練習跑步,兩人同時從跑道的同一地點向相反方向跑去。相遇后甲比原來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來速度減少2米/秒,結果都用24秒同時回到原地。求甲原來的速度。
解:因為相遇前后甲、乙兩人的速度和不變,相遇后兩人合跑一圈用24秒,所以相遇前兩人合跑一圈也用24秒,即24秒時兩人相遇。
設甲原來每秒跑x米,則相遇后每秒跑(x+2)米。因為甲在相遇前后各跑了24秒,共跑400米,所以有24x+24(x+2)=400,解得x=7又1/3米。
3.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乙、丙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
解:以甲數(shù)為7份,則乙、丙兩數(shù)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數(shù)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1:7。
2、五年級同學參加校辦工廠糊紙盒勞動,平均每人糊了76個。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個,并且其中有一個同學糊了88個,如果不把這個同學計算在內,那么平均每人糊74個。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多少個?
解:當把糊了88個紙盒的同學計算在內時,因為他比其余同學的平均數(shù)多88-74=14(個),而使大家的平均數(shù)增加了76-74=2(個),說明總人數(shù)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
74×6-70×5=94(個)。
4.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獵狗才追它,野兔跑8步的路程獵狗只需跑3步,獵狗跑4步的時間兔子能跑9步。獵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
解:狗跑12步的路程等于兔跑32步的路程,狗跑12步的時間等于兔跑27步的時間。所以兔每跑27步,狗追上5步(兔步),狗要追上80步(兔步)需跑[27×(80÷5)+80]÷8×3=192(步)。
2、甲、乙兩人在鐵路旁邊以同樣的速度沿鐵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車開來,整個火車經過甲身邊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從乙身邊開過。問:
(1)火車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幾倍?
(2)火車經過乙身邊后,甲、乙二人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相遇?
解:(1)設火車速度為a米/秒,行人速度為b米/秒,則由火車的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從車尾經過甲到車尾經過乙,火車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為甲已經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兩人走還需(1485-135)÷2=675(秒)。
5.五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智力題及答案
1、小樂與小喜一起跳繩,小喜先跳了2分鐘,然后兩人各跳了3分鐘,一共跳了780下。已知小喜比小樂每分鐘多跳12下,那么小喜比小樂共多跳了多少下?
答案與解析:
利用假設法,假設小喜的跳繩速度減少到與小樂一樣,那么兩人跳的總數(shù)減少了12×(2+3)=60(下)。
可求出小樂每分鐘跳(780-60)÷(2+3+3)=90(下),小樂一共跳了90×3=270(下),因此小喜比小樂共多跳780-270×2=240(下)。
2、每件上衣a元,每條褲子b元,3a+2b表示什么?
考點:用字母表示數(shù)。
分析:3a表示3件上衣的總價,2b表示2條褲子的總價,3a+2b表示買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每件上衣a元,每條褲子b元,3a+2b表示買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
故答案為:3件上衣和2條褲子一共花了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