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五篇

字號:

數(shù)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推導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shù)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 篇一
    1、3個小朋友下課后排隊做游戲,他們一共多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法?
    2、一個小組的小朋友排隊去做游戲,從前往后數(shù)排第3個,從后往前數(shù)排在第5個,共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戲?
    3、按規(guī)律填數(shù):0,1,3,6,10,(),()。
    4、小明家住在5樓,小明從一樓回到家共爬了幾層樓梯?
    5、小猴與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個桃,當小猴將自己的桃分3個給小兔子時,它倆的桃就一樣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個桃?
    2.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 篇二
    1、甲、乙、丙三個小朋友賽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見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達了終點。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2、A、B、C三名運動員在運動會上都得了獎。他們各自參加的項目是籃球、排球和足球?,F(xiàn)在我們知道:(1)A的身材比排球運動員高;(2)足球運動員比C和籃球運動員都矮。諸你想一想:A是()運動員,B是()運動員,C是()運動員。
    3、爸爸買了3個皮球,兩個紅的,一個黃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們背對著背坐著,爸爸給哥哥塞了個紅的,給妹妹塞了個黃的,把剩下的一個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讓他們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顏色的,誰猜對了,就把球給誰。那么,誰一定能猜對呢?()
    3.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 篇三
    1、6個小朋友分一袋蘋果,分來分去多2個,問這袋蘋果至少有幾個?
    2、一根60米長的繩子,做跳繩用去12米,修排球網用去30米,這根繩子少了多少米?
    3、商場運回28臺電視機,賣出一些后還剩15臺,賣出多少臺?
    4、小虎學寫毛筆字,第一天寫6個,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寫3個,四天一共寫了多少個?
    5、小云今年8歲,奶奶說:"你長到12歲的時候,我62歲。"奶奶今年多少歲?
    6、小的三位數(shù)減去小的兩位數(shù),再減去小的一位數(shù),所得的結果是多少?
    7、媽媽從家里到工廠要走3千米,,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廠。這次媽媽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8、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9、一只貓吃一只老鼠用5分鐘吃完,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幾分鐘才能吃完?
    10、小明和小亮想買同一本書,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們的錢合買這本書,錢正好。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他們各帶了多少錢?
    4.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 篇四
    1、媽媽買來一包果凍共60個,淘淘每次從筐里拿出7個,再放回2個,這樣反復拿了8次(拿出7個,放回2個為)。后袋子里還有()個果凍。
    2、時鐘3點敲3下需要4秒鐘,那么11點鐘敲11下用了()秒鐘。
    3、小明放一群鴨,一半鴨子下了水,一半除以2下往水里走,剩下15只在吃青草,請你算出小明共放了()只鴨。
    4、小玲家的鐘停了,電視廣播2點時,奶奶跟電視對時,由于年老眼花,把時針與分針顛倒了,小玲放學回家時見鐘才2點整,大吃一驚,請你幫助想一想,現(xiàn)在應該是()
    5、有一袋大米,第用去了整袋的一半多5千克,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4千克,后剩下6千克,這袋大米原來有()千克。 
    5.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練習題 篇五
    1、由2、9、8、3組成的四位數(shù)是(),小四位數(shù)是()。
    2、明明今年11歲,媽媽今年35歲,15年后媽媽比明明大()歲。
    3、小麗家養(yǎng)了白兔9只,養(yǎng)的黑兔是白兔的4倍,養(yǎng)了()只兔子。
    4、小林家有一只母雞,每天生1個蛋。他家原有8個蛋。如果小林每天吃2個蛋,可以連吃()天。
    5、哥哥今年24歲,是媽媽年齡一半,媽媽今年()歲。
    6、28個紅球,16個黃球,每4個裝一盒,紅球比黃球多裝()盒。
    7、二年級一班有32名學生,二班有35名學生,開學后又轉來7名新同學,怎樣分才能使兩班的學生人數(shù)相等?
    8、把7、8、9、10、11、12填在下面括號里,使等式成立。
    ()+()=()+()=()+()
    9、媽媽買來一些糖,比10多,比20少。把它們平均分,分的份數(shù)和每一份的個數(shù)同樣多。媽媽買來()粒糖。
    10、有100名運動員參加長跑比賽,他們身上貼有1~100不同的號碼。在號碼上數(shù)字“6”共出現(xiàn)()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