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字號:

高中數學教材,較多研究的是變量和集合,不但注重定量計算,且需作定性研究。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篇一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guī)律,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熟記一些數學規(guī)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4)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tǒng)一;使幾類問題歸納于同一知識方法。
    (5)閱讀數學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數學學科課外活動與講座,多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6)及時復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
    (7)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總結歸類。如:①從數學思想分類②從解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等,使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專題化、網絡化。
    (8)經常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
    (9)無論是作業(yè)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2.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篇二
    方法一:直接法
    所謂直接法,就是直接從題設的條件出發(fā),運用有關的概念、定義、性質、定理、法則和公式等知識,通過嚴密的推理與計算來得出題目的結論,然后再對照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來“對號入座”.其基本策略是由因導果,直接求解.
    方法二:特例法
    特例法的理論依據是:命題的一般性結論為真的先決條件是它的特殊情況為真,即普通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所謂特例法,就是用特殊值(特殊圖形、特殊位置)代替題設普遍條件,得出特殊結論,對各個選項進行檢驗,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常用的特例有取特殊數值、特殊數列、特殊函數、特殊圖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這種方法實際是一種“小題小做”的解題策略,對解答某些選擇題有時往往十分奏效.
    注意:
    在題設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用特殊值(取得越簡單越好)進行探求,從而清晰、快捷地得到正確的答案,即通過對特殊情況的研究來判斷一般規(guī)律,是解答本類選擇題的較佳策略.近幾年高考選擇題中可用或結合特例法來解答的約占30%.因此,特例法是求解選擇題的好招.
    方法三:排除法
    數學選擇題的解題本質就是去偽存真,舍棄不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找到符合題意的正確結論.篩選法(又叫排除法)就是通過觀察分析或推理運算各項提供的信息或通過特例,對于錯誤的選項,逐一剔除,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
    注意:
    排除法適應于定性型或不易直接求解的選擇題.當題目中的條件多于一個時,先根據某些條件在選項中找出明顯與之矛盾的,予以否定,再根據另一些條件在縮小選項的范圍內找出矛盾,這樣逐步篩選,直到得出正確的答案.它與特例法、圖解法等結合使用是解選擇題的常用方法,近幾年高考選擇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方法四:數形結合法
    數形結合,其實質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結合起來,使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通過對圖形的處理,發(fā)揮直觀對抽象的支持作用,實現抽象概念與具體形象的聯系和轉化,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
    方法五:估算法
    在選擇題中作準確計算不易時,可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估算出結果的大致取值范圍,排除錯誤的選項.對于客觀性試題,合理的估算往往比盲目的準確計算和嚴謹推理更為有效,可謂“一葉知秋”.
    方法六:綜合法
    當單一的解題方法不能使試題迅速獲解時,我們可以將多種方法融為一體,交叉使用,試題便能迎刃而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不易找到解題思路時,我們可以從選項里找解題靈感.
    3.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篇三
    一、溫故法
    學習新概念前,如果能對孩子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概念作一些結構上的變化來引進新概念,則有利于促進新概念的形成。
    二、操作法
    對有些概念的教學,可以從感性材料出發(fā),讓孩子在操作中去發(fā)現概念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
    三、類比法
    這種方法有利于分析兩相關概念的異同,歸納出新授內容有關知識;有利于幫助孩子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梁,促進知識遷移,提高探索能力。
    四、喻理法
    為正確理解某一概念,以實例或生活中的趣事、典故作比喻,引出新概念.
    五、置疑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揭示教學自身的矛盾來引入概念,以突出引進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調動孩子了解新概念的強烈的動機和愿望。
    六、創(chuàng)境法
    如在講相遇問題時,為讓孩子對相向運動的各種可能的情況有所感受,可以從研究"鼓掌時兩只手怎樣運動"開始。通過拍手體驗,在邊問、邊議中逐步講解。實踐證明,如此使孩子猶如身臨其境去體驗并理解有關知識,能很快準確地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
    4.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篇四
    一、課前預習
    在老師上課之前,將所學內容先預習一遍,心中有個大致的印象,也有困惑,這樣帶著問題去聽課,學習上就占有了主動權。不預習聽課是無目的,被動的,預習后在聽課是有目的,主動的,學習效果兩者存在較大的差異。
    二、課堂聽講
    課堂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戰(zhàn)場,在課下需要較長時間弄不明白的問題,在課堂上經過老師講解幾分鐘就可以弄明白。所以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就是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保證課上時間全身心的投入,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每個問題,不留“夾生飯”,這樣可以為完成課下作業(yè)帶來充裕的時間,省去課下的許多麻煩。
    三、整理筆記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是理解記憶的過程,課堂上要記老師講的重要結論,典型例題,典型的解題方法,課下要記作業(y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建立自己的“背忘錄”,以備復習參考。
    四、復習功課
    “重復是記憶之母”,“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等都是表明復習對于學好功課的重要性。復習有天復習,周復習,月復習,考前復習之分,復習的過程是先在自己大腦中“過過電影”,回憶不起來的知識點在看筆記,問老師或同學。
    五、作業(yè)解題
    做作業(yè)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復習當天所學內容,培養(yǎng)規(guī)范的答題習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作業(yè)題都是老師精選的題目,做作業(yè)要按照先復習,規(guī)范作答,再檢查的順序進行,不存在敷衍了事不規(guī)范答題和抄襲作業(yè)的現象。
    六、獨立探究和合作探究
    新課程提倡學生要學會“獨立地,探究地,合作地學習”,這樣能使他們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
    七、記憶表達
    有的同學認為數學能力是靠理解和大量做題獲得的,不是靠記憶獲得的,這種觀點不全對。數學中有許多概念,公式和結論是必須記憶且要記住的,例如有的同學在利用導數解題忘記了導數公式,在解三角函數問題時忘記了三角變換公式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也是需要記憶的。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自覺地培養(yǎng)用數學語言交流的能力,例如立體幾何中,不會將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互相轉化,解答概率問題和應用題時存在“掐頭去尾燒中間”現象等都是不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的結果。
    八、應試
    一個學生考試成績如何不僅取決于其實力,會取決于其在考試過程中的發(fā)揮。在考前要精心備考,調整好應試的心態(tài),暗示自己“我已胸有成竹,我能行”,在考試過程中要“我易人易不大意,我難人難不怕難”,力創(chuàng)佳績。
    5.高二數學學習方法歸納 篇五
    一、記憶——是基礎
    數學雖不像語文、英語那樣要背很多東西,但同樣也離不開記憶。試想一下,小學的加、減、乘、除運算要不是背熟了“九九乘法表”,你能順利地進行運算嗎?所以,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要先了然于心。數學就像游戲,它有許多游戲規(guī)則(即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誰記住了這些游戲規(guī)則,誰就能順利地做游戲;誰違反了這些游戲規(guī)則,誰就被判錯,罰下。所以,記不住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談不上學數學。
    二、審題——是關鍵
    每次數學考試后,讓同學們總結反思,幾乎每個同學都會提到——“粗心”,這個毛病總陰魂不散地纏著每個同學。這個毛病的癥結,很大部分其實是出在“審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審題和做題相比較,我建議你審題要慢,做題要快。對于信息量較大的題目可通過“指讀”迫使自己慢下來,必要時可以劃線,邊讀邊在圖形處標記,深化對題意的認識和理解。審題中,一審條件與目標、再審挖掘隱含信息、三審聯系與轉化、四審遺漏的條件和數據。如果你能在審題上嚴加把關,那“粗心”的毛病肯定會和你漸行漸遠的。
    三、分析——是核心
    很多同學學習數學的苦惱是——明明老師上課講的我都懂,但為什么題目一拿過來還是不會做。其實,課堂上,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教師講解下的懂,因為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引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老師的提示就想不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
    四、總結——是提升
    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一個善于學習的人,一定是個善于總結的人。首先要學會總結解法,一題多解,其實就是在一道題目中復習了更多的知識點。其次,要總結題型,類型化的題型接觸多了,由量變引起質變,遇到此類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第三,要善于總結錯誤。不夸張地說,每個學霸都有一本自己的錯題集。錯題集要經常閱讀,也可以互相交流錯題集,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fā),這是個事半功倍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