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一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yǎng)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后,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fā)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里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只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yǎng)蠶的快樂!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二
最近我村在整理環(huán)境衛(wèi)生,要把馬路鋪成瀝青路。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工人們干活,看著看著,我有了一個疑問,這條馬路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又是多少?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工頭,工頭說:“這條馬路長1000米,寬4米,面積你就自己算吧!”“這可難不倒我!”我本站說:“長方形面積=長*寬,就是用1000(長)*4(寬)=4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0。4公頃?!?BR> 我?guī)е鸢溉フ夜ゎ^,把答案報給他后,工頭看了看小本子,“完全正確!”工頭說:“如果1平方米80元,那鋪完這條路要多少元?”“簡單!”我說:“用80*4000=32000(元)”。“你真聰明!”工頭說。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三
又是周末,唉,作業(yè)做完了,漫漫長日,該怎么過?。课蚁訜o聊,隨手拿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捧起來看?!鞍?,又是看過的書?!蔽冶г怪?BR> “咔啦”,房門打開了,哦,原來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氣呢!“爸,我好悶?。 薄皭灳涂磿?!你爸我小時候哪有什么電腦、電視?。俊薄翱赡阌植唤o我出去玩……”“對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數學題,恐怕……我們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來。”顯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過,一向好勝好強的我還是經不起這番考驗,說:“出題吧!”
“我先講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個國王,非常愛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國張貼招賢榜:如果誰能替國王找到奇妙的游戲,將給予重賞?!?BR> 這還不容易嗎?我偷偷地拿來一臺計算機,爸爸卻說:“諒你用計算機也算不了?!边@我可有點心慌了,因為我爸爸可不開玩笑。
讓我們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瓘牡?格到第64格,2必須相乘64次,再減去1,經過我一個小時的計算,結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新華書店買書。因為假期除了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yè)以外,還要讓我們讀指定三本書,有:《愛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詩三百首》。
走進書店,書架上到處都擺放著書,瞬間,讓我陶醉在這書的海洋中。媽媽說:“快點找,你需要的書?!闭谶@時,來了一位阿姨說:“小姑娘,需要什么書?”在阿姨的幫助下,我順利找到了這三本書。
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讓我自己去結賬。考驗我數學學的怎么樣?我接過錢,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愛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詩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問媽媽要了1元5角給了結賬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給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說:“這個小女孩,還挺會算賬的。”媽媽也看了看我說:“數學學得真不錯!”
聽了阿姨和媽媽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動腦筋,多思考,數學無處不在!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五
今天,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菜場里的菜可多了!我和媽媽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地來到了買榨菜的地方。我說:“媽媽,我們買一袋榨菜吧?”媽媽說:“好吧!可是你要回答一個數學問題,四袋榨菜是一元錢,一袋是幾元錢呢?”我思考了一會兒說:“2元5角?!眿寢屨f:“再想想!”“哦!我想了一會說:“應該是2角5分?!蔽艺f。媽媽笑著問我是怎么算出來的,我說:“我是拆開來算的,一元錢買二袋,每袋是五角錢,五角錢再買兩袋,每袋是2角5分,就等于一元錢買四袋的價錢?!皨寢屨f:“你真聰明,答對了,這包榨菜給你當獎品!”我的反思以前,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上課屁股坐不住,總是要離開位置,為這個毛病,媽媽不知道說了我多少次,但我總是耳邊風,改不掉。
前不久,我在老師和媽媽的幫助下,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讓老師每天記錄我上課的表現,這招果然有用,我漸漸地改掉了這個壞毛病。但是老師說我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上課愛插嘴,但不知為什么,我想努力地改,但是上課一興奮,就不由自主地說出來了。我下定決心到五月底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請老師和媽媽看我的行動。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六
今天放學后,我做完作業(yè)便自覺地翻開了數學課外書,里面多半是思考題,我認真地閱讀起來。無意中,有道思考題,可把我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問2只小豬的重量=幾條魚的重量?我又認真地讀了一遍題目,可還是不會。就這樣,兩個想法在我腦袋中閃來閃去,似乎在打架:做?還是不做?既然思考題是鍛煉思維的,那就做吧。于是,我認真分析起來。
開始解題了。根據“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可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8只雞的重量”,又根據“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可推出“8只鴨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進而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所以,2只小豬的重量=48條魚的重量。
“oh,mygod!我做出來了!”媽媽被我這喊聲嚇掉了魂,隨后,仔細地檢查我做的思考題,帶著懷疑的語氣問我:“這真是你做的?”我急忙說:“不是我,難道是你啊?”媽媽見我那副急樣子,連忙豎起大拇指,說:“乖女兒,你真聰明,長大一定會成材!”我聽了,心里都樂開了花。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七
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么的重要!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于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里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后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八
最近我迷上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數字加減巧算,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么個巧算法。
第二種方法叫“拆括號法”,就是把括號拆不要了。比如:178-(178-64),首先我們觀察算式,發(fā)現出現2個178,而且符號不一樣,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括號拆掉,變成178-178+64=64。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括號前面的符號。如果前面是“+”,括號拆掉不變號,照抄就好。如果前面是“-”,括號里面要變號哦,“-”變“+”,“+”變“-”。
第三種方法叫“加括號法”,這是為了湊整,但又排在算式中間的時候用到的。比如:76+149-49,這里可以先把149-49=100先加上括號算出整數,再加76+100=176。這樣我們不用列豎式也能輕松搞定這道算式嘍!
加減巧算還有好多方法,比如打包法,搬家法……小朋友們也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哦!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九
開始上一年級了,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經常玩撲克牌湊10的游戲,我很喜歡。每次在準確拿到兩張牌的時候我都很開心,有時一著急也會拿錯,沒關系,有輸就有贏,下次不再算錯就行了。
爸爸媽媽說,這不只是游戲,還是在學習,原來學習也可以這么簡單,這么有趣。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一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yǎng)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后,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fā)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里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只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yǎng)蠶的快樂!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二
最近我村在整理環(huán)境衛(wèi)生,要把馬路鋪成瀝青路。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工人們干活,看著看著,我有了一個疑問,這條馬路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又是多少?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工頭,工頭說:“這條馬路長1000米,寬4米,面積你就自己算吧!”“這可難不倒我!”我本站說:“長方形面積=長*寬,就是用1000(長)*4(寬)=4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0。4公頃?!?BR> 我?guī)е鸢溉フ夜ゎ^,把答案報給他后,工頭看了看小本子,“完全正確!”工頭說:“如果1平方米80元,那鋪完這條路要多少元?”“簡單!”我說:“用80*4000=32000(元)”。“你真聰明!”工頭說。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三
又是周末,唉,作業(yè)做完了,漫漫長日,該怎么過?。课蚁訜o聊,隨手拿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捧起來看?!鞍?,又是看過的書?!蔽冶г怪?BR> “咔啦”,房門打開了,哦,原來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氣呢!“爸,我好悶?。 薄皭灳涂磿?!你爸我小時候哪有什么電腦、電視?。俊薄翱赡阌植唤o我出去玩……”“對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數學題,恐怕……我們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來。”顯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過,一向好勝好強的我還是經不起這番考驗,說:“出題吧!”
“我先講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個國王,非常愛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國張貼招賢榜:如果誰能替國王找到奇妙的游戲,將給予重賞?!?BR> 這還不容易嗎?我偷偷地拿來一臺計算機,爸爸卻說:“諒你用計算機也算不了?!边@我可有點心慌了,因為我爸爸可不開玩笑。
讓我們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瓘牡?格到第64格,2必須相乘64次,再減去1,經過我一個小時的計算,結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新華書店買書。因為假期除了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yè)以外,還要讓我們讀指定三本書,有:《愛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詩三百首》。
走進書店,書架上到處都擺放著書,瞬間,讓我陶醉在這書的海洋中。媽媽說:“快點找,你需要的書?!闭谶@時,來了一位阿姨說:“小姑娘,需要什么書?”在阿姨的幫助下,我順利找到了這三本書。
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讓我自己去結賬。考驗我數學學的怎么樣?我接過錢,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愛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詩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問媽媽要了1元5角給了結賬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給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說:“這個小女孩,還挺會算賬的。”媽媽也看了看我說:“數學學得真不錯!”
聽了阿姨和媽媽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動腦筋,多思考,數學無處不在!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五
今天,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菜場里的菜可多了!我和媽媽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地來到了買榨菜的地方。我說:“媽媽,我們買一袋榨菜吧?”媽媽說:“好吧!可是你要回答一個數學問題,四袋榨菜是一元錢,一袋是幾元錢呢?”我思考了一會兒說:“2元5角?!眿寢屨f:“再想想!”“哦!我想了一會說:“應該是2角5分?!蔽艺f。媽媽笑著問我是怎么算出來的,我說:“我是拆開來算的,一元錢買二袋,每袋是五角錢,五角錢再買兩袋,每袋是2角5分,就等于一元錢買四袋的價錢?!皨寢屨f:“你真聰明,答對了,這包榨菜給你當獎品!”我的反思以前,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上課屁股坐不住,總是要離開位置,為這個毛病,媽媽不知道說了我多少次,但我總是耳邊風,改不掉。
前不久,我在老師和媽媽的幫助下,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讓老師每天記錄我上課的表現,這招果然有用,我漸漸地改掉了這個壞毛病。但是老師說我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上課愛插嘴,但不知為什么,我想努力地改,但是上課一興奮,就不由自主地說出來了。我下定決心到五月底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請老師和媽媽看我的行動。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六
今天放學后,我做完作業(yè)便自覺地翻開了數學課外書,里面多半是思考題,我認真地閱讀起來。無意中,有道思考題,可把我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問2只小豬的重量=幾條魚的重量?我又認真地讀了一遍題目,可還是不會。就這樣,兩個想法在我腦袋中閃來閃去,似乎在打架:做?還是不做?既然思考題是鍛煉思維的,那就做吧。于是,我認真分析起來。
開始解題了。根據“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3只雞的重量=4只鴨的重量”,可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6只雞的重量=8只雞的重量”,又根據“2只鴨的重量=6條魚的重量”,可推出“8只鴨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進而推出“1只小豬的重量=24條魚的重量。所以,2只小豬的重量=48條魚的重量。
“oh,mygod!我做出來了!”媽媽被我這喊聲嚇掉了魂,隨后,仔細地檢查我做的思考題,帶著懷疑的語氣問我:“這真是你做的?”我急忙說:“不是我,難道是你啊?”媽媽見我那副急樣子,連忙豎起大拇指,說:“乖女兒,你真聰明,長大一定會成材!”我聽了,心里都樂開了花。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七
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么的重要!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于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里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后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八
最近我迷上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數字加減巧算,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么個巧算法。
第二種方法叫“拆括號法”,就是把括號拆不要了。比如:178-(178-64),首先我們觀察算式,發(fā)現出現2個178,而且符號不一樣,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括號拆掉,變成178-178+64=64。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括號前面的符號。如果前面是“+”,括號拆掉不變號,照抄就好。如果前面是“-”,括號里面要變號哦,“-”變“+”,“+”變“-”。
第三種方法叫“加括號法”,這是為了湊整,但又排在算式中間的時候用到的。比如:76+149-49,這里可以先把149-49=100先加上括號算出整數,再加76+100=176。這樣我們不用列豎式也能輕松搞定這道算式嘍!
加減巧算還有好多方法,比如打包法,搬家法……小朋友們也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哦!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九
開始上一年級了,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經常玩撲克牌湊10的游戲,我很喜歡。每次在準確拿到兩張牌的時候我都很開心,有時一著急也會拿錯,沒關系,有輸就有贏,下次不再算錯就行了。
爸爸媽媽說,這不只是游戲,還是在學習,原來學習也可以這么簡單,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