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最讓人驚喜的便是下雪。雪是冬的精靈,正所謂“有梅無雪不精神”、“瑞雪兆豐年”。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精選12個),歡迎大家閱讀。
1.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一
雪夜訪戴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約束,行為豪放不拘。一次從酣睡中醒來,看到一地潔白。于是,詩性大發(fā),吟起了左思的《招隱詩》來。
吟著吟著,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而這時的戴逵卻遠(yuǎn)在剡縣。顧不得這些,他立馬劃著小舟連夜前往。經(jīng)過一夜的奔波,他終于來到了戴逵家門前。不知怎么的,他卻突然折返。
后來,有人問他這又是為何?他答:“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后因以“乘興”“剡溪興”指趁一時高興;興會所至。以“訪戴”指造訪故友。
2.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二
焦先雪寢
焦先是漢末隱士,他平時沉默寡言,常?!奥妒壮嘧悖Y(jié)草為裳”。一次,焦先的草屋被野火燒毀,人們?nèi)タ此麜r,只見焦先端坐在火中,草屋都已經(jīng)燒成灰燼了,焦先才慢慢站起來,他身上的衣服卻沒燒著。
后來焦先又把草屋蓋了起來,忽然下了一場大雪,很多房子都被大雪壓塌了,焦先的草房也被雪壓倒了。人們再去看時,找不著他,害怕他凍死,就扒開草房尋找,只見焦先臥在雪底下熟睡,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如同在盛暑時醉臥的狀態(tài)。
人們都認(rèn)為焦先是異人,很多人想向他學(xué)道,焦先拒絕了。后來他遠(yuǎn)離人群,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后因以指隱居的生活。如元戴良《次韻春雪禁體》:“臥廬正慕焦寢安,掃徑卻嗟袁路斷。”
3.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三
謝女詠雪
有一次,東晉名士謝安召集謝家子弟談詩論文。忽然天降大雪,謝安想借此考考他們,于是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
侄子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BR> 侄女謝道韞卻不以為然:“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BR> 這時的謝道韞年歲尚小,以柳絮來形容飛雪,實在是形神兼得,謝安大為贊賞。
因為這個故事,“鹽絮”一詞成了美好的詩句的代名詞。如李清照《青玉案》:“鹽絮家風(fēng)人所許,如今憔悴,但馀雙淚,一似黃梅雨?!薄爸x女”“詠絮才”則成了才女的代名詞。如曹雪芹《紅樓夢》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BR> 4.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四
蟬不知雪
蟬夏天出生秋天死去,一生來不及看到雪,故不知雪,比喻見聞不廣。
《鹽鐵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庇魅艘娮R淺薄,需要多接觸社會,增廣見識。
5.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五
雪中送炭
據(jù)說,宋太宗貴為帝王,卻知道創(chuàng)業(yè)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樸,也很能體恤百姓。
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著狐貍皮外套,坐在溫暖的屋子里還覺得冷。他思慮道:“天氣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BR> 于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jìn)宮,對他說道:“現(xiàn)在這么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現(xiàn)在就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
開封府尹聽后,立刻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于是,歷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6.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六
嚼梅咽雪
宋朝時有位鐵腳道人,聽名字就知道是踏雪能手,經(jīng)常赤腳踏雪。光是踏還不夠驚艷,這位道人還邊踏邊朗誦《莊子秋水篇》,同時“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心骨?!?BR> 7.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七
粵犬吠雪
唐朝柳宗元被貶謫到嶺南地區(qū),他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一天,這個很少下雪的地區(qū)下了一場大雪,大家都很開心,同時幾個州的狗都亂跑狂吠,直到雪化為止。形容不要少見多怪。
8.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八
孫康映雪
晉代,有個叫孫康的書生,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不能夜讀。一天夜里,他從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jìn)幾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照出來的,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回屋拿書,在雪地中一試,果真可行。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這種苦學(xué)的態(tài)度,使他的學(xué)識突飛猛進(jìn),終成一位飽學(xué)之士。后用為勤學(xué)苦讀之典。如唐權(quán)德輿《旅館雪晴》:“丈夫富貴自有期,映雪讀書徒白首?!?BR> 9.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九
程門立雪
在北宋的時候,楊時與好友去向程頤求學(xué)。到了的時候恰巧程頤在睡覺,看到半掩著的門,楊時沒有直接進(jìn)去,而是恭候在門外。當(dāng)時還下了很大的雪,楊時就一直在外面凍著。最后程頤看到了十分感動,好好教導(dǎo)他,楊時也不負(fù)厚望,從此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告訴我們要尊師重道。
10.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
袁安困雪
漢代的某年,洛陽遭遇罕見的大雪,雪災(zāi)導(dǎo)致很多人外出行乞。
洛陽令在視察災(zāi)情時,來到袁安家門口,只見積雪如故,以為人已被凍死,急忙命人除雪進(jìn)屋查看。卻見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洛陽令很是驚奇,問道:“你為何不出來乞食?”
袁安答:“天下大雪,人人皆餓,我怎么可以再去打擾別人?”
洛陽令為之感動。后來,洛陽令上表舉薦他為孝廉。袁安從此踏上了仕途,終成一代名臣。
后因以“袁安高臥”為典,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如宋梅堯臣《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閉門我作袁安睡,呵筆君為謝客謠。”
11.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一
東郭履雪
漢代東郭先生長久在公車官署等候征召,貧困饑寒,衣服破舊,鞋子也爛了。在雪地里走,鞋子只有鞋面沒有鞋底,腳完全踩在泥地上。路上行人笑他,東郭先生卻回答說:“誰能夠走在雪地里,讓別人看起來,上邊是鞋,而鞋下邊卻像人腳呢?”
后以此典形容讀書人窮困饑寒;也指雪中行走;或用以詠雪明志。
12.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二
陶谷烹雪
陶谷是北宋初年大臣,也是一位富有才華的文人,不過為人實在有點庸俗。
當(dāng)時黨進(jìn)大將病逝,其小妾改投到陶谷家里。有一回,天下大雪,陶谷覺得要干點文雅的事兒得瑟一下,于是命仆人捧來雪水烹茶。
他覺得自己挺高大上的,就問這位妾女:“你在黨將軍家里的時候,有過如此高雅的雅事嗎?”小妾很鄙夷陶谷這副寒酸樣,又不得不克制地說:“黨將軍是個粗人,哪里能跟您比?您烹雪為茶,他卻只是在鑲嵌著金絲線的帷帳里淺吟低唱,喝著羊羔酒。”話雖然講得客氣,但誰富貴、誰寒酸,一聽就明白。陶谷一下子就沉默了,覺得自己很沒品。
陶谷文章寫得好,常年在翰林院供職。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后周皇帝要下禪位書,眾人還在醞釀,陶谷就已經(jīng)將準(zhǔn)備好的文章拿出來應(yīng)急。這一方面說明陶谷很有才華;另一方面也說明這種文書都有固定的模式,依樣畫葫蘆就是。
1.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一
雪夜訪戴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約束,行為豪放不拘。一次從酣睡中醒來,看到一地潔白。于是,詩性大發(fā),吟起了左思的《招隱詩》來。
吟著吟著,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而這時的戴逵卻遠(yuǎn)在剡縣。顧不得這些,他立馬劃著小舟連夜前往。經(jīng)過一夜的奔波,他終于來到了戴逵家門前。不知怎么的,他卻突然折返。
后來,有人問他這又是為何?他答:“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后因以“乘興”“剡溪興”指趁一時高興;興會所至。以“訪戴”指造訪故友。
2.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二
焦先雪寢
焦先是漢末隱士,他平時沉默寡言,常?!奥妒壮嘧悖Y(jié)草為裳”。一次,焦先的草屋被野火燒毀,人們?nèi)タ此麜r,只見焦先端坐在火中,草屋都已經(jīng)燒成灰燼了,焦先才慢慢站起來,他身上的衣服卻沒燒著。
后來焦先又把草屋蓋了起來,忽然下了一場大雪,很多房子都被大雪壓塌了,焦先的草房也被雪壓倒了。人們再去看時,找不著他,害怕他凍死,就扒開草房尋找,只見焦先臥在雪底下熟睡,面色紅潤,呼吸均勻,如同在盛暑時醉臥的狀態(tài)。
人們都認(rèn)為焦先是異人,很多人想向他學(xué)道,焦先拒絕了。后來他遠(yuǎn)離人群,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后因以指隱居的生活。如元戴良《次韻春雪禁體》:“臥廬正慕焦寢安,掃徑卻嗟袁路斷。”
3.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三
謝女詠雪
有一次,東晉名士謝安召集謝家子弟談詩論文。忽然天降大雪,謝安想借此考考他們,于是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
侄子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BR> 侄女謝道韞卻不以為然:“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BR> 這時的謝道韞年歲尚小,以柳絮來形容飛雪,實在是形神兼得,謝安大為贊賞。
因為這個故事,“鹽絮”一詞成了美好的詩句的代名詞。如李清照《青玉案》:“鹽絮家風(fēng)人所許,如今憔悴,但馀雙淚,一似黃梅雨?!薄爸x女”“詠絮才”則成了才女的代名詞。如曹雪芹《紅樓夢》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BR> 4.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四
蟬不知雪
蟬夏天出生秋天死去,一生來不及看到雪,故不知雪,比喻見聞不廣。
《鹽鐵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庇魅艘娮R淺薄,需要多接觸社會,增廣見識。
5.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五
雪中送炭
據(jù)說,宋太宗貴為帝王,卻知道創(chuàng)業(yè)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樸,也很能體恤百姓。
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著狐貍皮外套,坐在溫暖的屋子里還覺得冷。他思慮道:“天氣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BR> 于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jìn)宮,對他說道:“現(xiàn)在這么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現(xiàn)在就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
開封府尹聽后,立刻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于是,歷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6.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六
嚼梅咽雪
宋朝時有位鐵腳道人,聽名字就知道是踏雪能手,經(jīng)常赤腳踏雪。光是踏還不夠驚艷,這位道人還邊踏邊朗誦《莊子秋水篇》,同時“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心骨?!?BR> 7.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七
粵犬吠雪
唐朝柳宗元被貶謫到嶺南地區(qū),他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一天,這個很少下雪的地區(qū)下了一場大雪,大家都很開心,同時幾個州的狗都亂跑狂吠,直到雪化為止。形容不要少見多怪。
8.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八
孫康映雪
晉代,有個叫孫康的書生,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不能夜讀。一天夜里,他從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jìn)幾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照出來的,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回屋拿書,在雪地中一試,果真可行。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這種苦學(xué)的態(tài)度,使他的學(xué)識突飛猛進(jìn),終成一位飽學(xué)之士。后用為勤學(xué)苦讀之典。如唐權(quán)德輿《旅館雪晴》:“丈夫富貴自有期,映雪讀書徒白首?!?BR> 9.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九
程門立雪
在北宋的時候,楊時與好友去向程頤求學(xué)。到了的時候恰巧程頤在睡覺,看到半掩著的門,楊時沒有直接進(jìn)去,而是恭候在門外。當(dāng)時還下了很大的雪,楊時就一直在外面凍著。最后程頤看到了十分感動,好好教導(dǎo)他,楊時也不負(fù)厚望,從此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告訴我們要尊師重道。
10.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
袁安困雪
漢代的某年,洛陽遭遇罕見的大雪,雪災(zāi)導(dǎo)致很多人外出行乞。
洛陽令在視察災(zāi)情時,來到袁安家門口,只見積雪如故,以為人已被凍死,急忙命人除雪進(jìn)屋查看。卻見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洛陽令很是驚奇,問道:“你為何不出來乞食?”
袁安答:“天下大雪,人人皆餓,我怎么可以再去打擾別人?”
洛陽令為之感動。后來,洛陽令上表舉薦他為孝廉。袁安從此踏上了仕途,終成一代名臣。
后因以“袁安高臥”為典,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如宋梅堯臣《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閉門我作袁安睡,呵筆君為謝客謠。”
11.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一
東郭履雪
漢代東郭先生長久在公車官署等候征召,貧困饑寒,衣服破舊,鞋子也爛了。在雪地里走,鞋子只有鞋面沒有鞋底,腳完全踩在泥地上。路上行人笑他,東郭先生卻回答說:“誰能夠走在雪地里,讓別人看起來,上邊是鞋,而鞋下邊卻像人腳呢?”
后以此典形容讀書人窮困饑寒;也指雪中行走;或用以詠雪明志。
12.有關(guān)雪的歷史故事 篇十二
陶谷烹雪
陶谷是北宋初年大臣,也是一位富有才華的文人,不過為人實在有點庸俗。
當(dāng)時黨進(jìn)大將病逝,其小妾改投到陶谷家里。有一回,天下大雪,陶谷覺得要干點文雅的事兒得瑟一下,于是命仆人捧來雪水烹茶。
他覺得自己挺高大上的,就問這位妾女:“你在黨將軍家里的時候,有過如此高雅的雅事嗎?”小妾很鄙夷陶谷這副寒酸樣,又不得不克制地說:“黨將軍是個粗人,哪里能跟您比?您烹雪為茶,他卻只是在鑲嵌著金絲線的帷帳里淺吟低唱,喝著羊羔酒。”話雖然講得客氣,但誰富貴、誰寒酸,一聽就明白。陶谷一下子就沉默了,覺得自己很沒品。
陶谷文章寫得好,常年在翰林院供職。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后周皇帝要下禪位書,眾人還在醞釀,陶谷就已經(jīng)將準(zhǔn)備好的文章拿出來應(yīng)急。這一方面說明陶谷很有才華;另一方面也說明這種文書都有固定的模式,依樣畫葫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