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16篇)

字號:


    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印記,對于六年級的我來說,家鄉(xiāng)的風俗便是我心中最溫暖的印記。無論是熱鬧喜慶的節(jié)日慶典,還是古樸傳統(tǒng)的生活習俗,都飽含著家鄉(xiāng)人民的智慧與情感。接下來,就讓我?guī)阕哌M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世界吧。以下是由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16篇),歡迎大家閱讀。
    1.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一
    說起咱家鄉(xiāng)的習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jié)來說吧!
    春節(jié),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xiāng)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能夠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x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務必有余,飯后鍋內(nèi)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春節(jié)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fā)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jié)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此刻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fā)信息拜年、打電話拜年。完美祝福:吉祥、平安、發(fā)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xiāng)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diào)整好情緒,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斗。人們都期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2.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二
    我的老家在泉州,每逢春節(jié)我腦中浮現(xiàn)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家人一起團圓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重要的民間年俗活動之一,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我們家,一吃完晚飯我便激動了起來,連忙把電視頻道切換成中央一套,對我來說春節(jié)晚會開始了,守歲才真正開始,守歲開始了,新的一年才真正降臨了。
    八點整大家圍坐在客廳茶幾旁,茶幾上擺滿了堅果、蠶豆和其他各色各樣的小零食,這時候誰也不會覺得春晚主持人的開場過于長,而是津津有味地聽著,除了一些貪嘴的.小猴子,眼睛不禁瞟向桌上的花花綠綠、多種多樣的零食,每個人的臉上都溢著笑容。隨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現(xiàn)在開始”的聲音,“啪啪啪……”,客廳里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鼓掌聲,連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伸出細嫩白皙的小胖手,認真地鼓起掌來,全家上下都沉浸在新年到來的熱烈與喜悅中。
    爆竹的響聲絡繹不絕,可是人人都沒有覺得吵鬧,反而還很享受這種熱鬧的氛圍,煙花在天邊炸開,爆竹噼里啪啦地響著,我們一家觀看著熱鬧春晚,吃著美味的堅果,聽著喜慶的音樂,還不時轉頭欣賞著在窗外炸開的美麗絢爛的煙火,我不僅感到:“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團聚在一起,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守歲,不只是熬夜跨年,它不只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也象征著:只要家人陪伴,有家人鼓勵,一切的“邪瘟病疫”和所有的困難都能夠成功*。
    3.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三
    春節(jié)是我們每家每戶的重要節(jié)日,風俗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噼噼啪啪……”這個聲音把正在做美夢的我驚醒了。我聽這聲音就知道春節(jié)來啦!
    在春節(jié)里,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啦!晚上我在門外,只見媽媽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淋漓;所謂年夜飯,就是家里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自己愛吃的菜;我像一只小饞貓一樣,聞著味兒走了進去,走近一看,哇,媽媽真在做聽名字就很美味的“紅燒豬腿!”
    首先媽媽先用燙水把它煮一遍,放進盆里后抹上甜甜的'蜂蜜,哇!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開始流口水啦!然后放進油鍋里炸一炸,這一下白嫩嫩的豬蹄變成了金燦燦的黃色,現(xiàn)在味道變得更香了!等下做好了還用說嗎?最后媽媽把八角,麻椒,醬油,草果,姜等食材和豬腿一起熬制。過了一會兒,豬腿變了一個好看美味的顏色:棕色讓人看了想吃,肯定吃了之后還想吃口水一直流個不停!
    盼呀盼呀……都已經(jīng)等好久了,怎么還不吃年夜飯呢?忽然一陣香味飄來,對我這個吃貨來說兩眼都放光了!原來媽媽已經(jīng)開始上菜了,那豬腿兒出鍋后變得太誘人啦!
    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每個人都互相對家人說著祝福溶,年味十足!
    當然在春節(jié)里不止有年夜飯,這個風俗還有很多,比如:猜燈謎,貼對聯(lián)等等有很多你最喜歡哪一個風俗呢?
    4.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四
    除夕,這個并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后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lián),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lián),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后來到屋子里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xiàn)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lián)和放爆竹,只是因為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jié)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里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著紅燈籠,貼著春聯(lián),多么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著,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收獲!
    5.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五
    家鄉(xiāng)的風俗有很多,有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春節(jié)等,這些節(jié)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過外國也有節(jié)日喲!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把粽子放在水邊祭拜屈原。我的家鄉(xiāng)也有這樣的風俗,人們會把粽子放在水邊,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過端午節(jié)時,還要劃龍船,那場面可熱鬧了!劃龍船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jīng)人山人海了,有時擠都擠不進去,所以來早點來。劃龍船開始時,現(xiàn)場更熱鬧了,人們會拿著粽子在旁邊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拿著槳奮力劃動著,哪一隊先到終點就會得到獎品,那獎品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粽子了。
    中秋節(jié)也是我過得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必須吃美味的月餅,月餅的.陷也有很多,人們都喜歡吃。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源,也是有一個傳說的,就是嫦娥為了不讓一個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x天了,人們?yōu)榱思o念嫦娥,就把這一天叫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由來可真悲傷啊!
    不過,有些人會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為了贊美嫦娥的高尚品質(zhì)。中秋節(jié)是我最愛的節(jié)日,因為奶奶會給我講好聽的故事,吃晚飯時,難免會拿幾個月餅吃,奶奶有時要哄我,就會把月餅放在嘴邊,說幾個故事,再給我吃。
    在我的家鄉(xiāng),過中秋節(jié),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jié)總是開開心心的。
    6.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濰坊,這里的春節(jié)很熱鬧,春節(jié)的前一兩天,大街上、商店里、餐館里全都充滿了年味。大街上都是賣燈籠,春聯(lián)的,商店的門上,窗戶上還有許多“?!保昀锩嬉灿性S多關于春節(jié)的貼紙,餐館和商店一樣,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門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還是每個人的家里,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貼對聯(lián),貼福字,掛燈籠。還要進行大掃除,干干凈凈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下午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著美味的年夜飯,還有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因為餃子里面放著錢,誰吃到錢誰將會在新的一年運氣就好,所以都爭著吃餃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錢的餃子。??!我吃到了一個帶錢的`餃子。晚上八點我們?nèi)乙黄鹂创汗?jié)晚會,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jié)的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來,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他們會給我倆壓歲錢,我們非常高興。整個村子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地上全是鞭炮紙的碎屑,空氣中夾雜著硝煙的味道。接著,我高高興興的跟著爸爸媽媽到親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
    到元宵節(jié)又是一個x潮,我們買元宵,買湯圓。這天晚上放煙花的爆竹的很多,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美不勝收。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節(jié)日。
    7.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七
    一到過年的前幾天,老家的村莊里總是熱鬧非凡,因為大家都聚集在一戶人家里,準備輪流打糍粑。
    奶奶排到最后,所以前面我只在別人家看看做法,偶爾幫一點小忙,步驟還挺簡單:把蒸了五到六個小時的糯米倒入一個很大的石窩子里,請村里的二到三個壯漢,分別拿著又粗又長的木棍,一般都是兩個人砸,因為這樣更有序,有時嘴里還唱著歌,特別有氣氛。當糯米砸到?jīng)]有一顆糯米的時候,就可以不砸了,這下糯米,可不粘石頭,全粘到木棍上了,一個奶奶用繩子將粘在棍子上的糯米弄到了一個裝很多面粉的框子里,這下,上面粘了面粉的糯米團算是被征服了,不再那么粘了?,F(xiàn)在開始分工啦!一人把糯米團分成幾個小團,要均勻,再請幾個人,把小團放入模具中,也可以在把小團子放進模具之前,先放松柏葉,這樣正吉祥,這小團子必須要非常用力壓。這樣才能有印子出來,最后在糍粑的`正中間點上可以吃的顏料,糍粑便做好了。
    剛打出來的糍粑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煎糍粑,煎到焦黃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甜甜的,香香的,這可是過年的時候,我最愛吃的美食,不僅是我們家的大人還是小孩,別人家的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愛,最愛的還是糖煎糍粑。
    這糍粑,象征著團團圓圓,也代表甜蜜的生活,吃著糍粑,我覺得我自己好幸福!
    8.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贝汗?jié),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按照當?shù)氐牧曀兹コ阅暌癸?、守歲、拜年。而我認為玩、最有趣的事就是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據(jù)說是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的用意是保安的,但是由于時代轉變,才漸漸演變成如今我們常見的紅對聯(lián)。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我和爸爸便下樓換上新的`對聯(lián)。
    首先貼首聯(lián),我剛要把膠帶橫七豎八的貼在對聯(lián)的前面時,爸爸攔住了我:“不行!這樣貼不僅不美觀,還不牢固,很容易讓春聯(lián)掉了?!闭f完,便拿過我手上的膠帶。那應該怎么貼才能貼得既牢固又美觀呢?”我疑感不解地著爸爸。只見爸爸雙手拿著膠帶,將有粘性的一面朝上,用手指把膠帶兩角像包粽子一樣向里對折,再粘在對聯(lián)反面的一角上,接著又再在其余三個角上也貼上,再掛在墻上,一個張對聯(lián)就貼好了。我好奇地碰了碰,拉了拉,竟然真的沒有掉!我也沒閉著,趕忙把其他對聯(lián)都貼好了。最后爸爸拿起福字,準備像以往一樣倒著貼,我馬上說道:“爸爸,今年我們正著貼吧!因為這樣福字不歪,財源進來嘛!”爸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笑嘻嘻地貼好了福字。
    這一次過年,是我最開心的一次過年,因為,它讓我知道原來貼春聯(lián)也有技巧和學問??!
    9.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九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邵陽的春節(jié)也是如此。祭灶神,掃灰塵,殺年豬,打糍粑,煮年根。
    從前每家每戶都會養(yǎng)幾頭豬,過年的時候殺一頭來煮年根。現(xiàn)在和以前不一樣啦,農(nóng)村離養(yǎng)豬的很少,外婆去市場上買了幾十斤豬肉,把豬肉切成大塊,把上面的毛用燒紅的鐵燙干凈,再殺幾只雞處理干凈后,和肉一起放到一口大鍋里,用柴火煮著。等繞組到可以把筷子插進去后就差不多了。拿一個不銹鋼的大盆裝著放到堂屋門口,再倒上三杯酒,點上三柱香燒一些紙錢,再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我不經(jīng)感嘆,原來的條件艱苦卻不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現(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變好了。我們更要好好學習,讓生活蒸蒸日上。
    傳說是因為以前農(nóng)耕社會不發(fā)達。殺豬殺掉自己養(yǎng)的豬,割肉拿去集市上賣過年的肉,但是當時的人都很貧困,所以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才能吃到肉。固始春年跟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民俗是主年庚。
    主年庚一定離不開殺年豬,以前每家每戶都會殺年豬,那時的豬養(yǎng)一年只有近百斤,是吃草長大的,所以比現(xiàn)在的味道要好很多,殺的豬肉用來煮,肉跟豬血都給鄰居們分一碗。年味是真的非常非常的濃。
    現(xiàn)如今春節(jié)的年味越來越淡,只有一小部分人堅持傳統(tǒng),大部分把春節(jié)當做一個普通的假期,所以我們要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10.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jīng)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lián)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wǎng)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wǎng)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wǎng)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fā)現(xiàn),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樂趣所在。
    11.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一
    在正月初七,我的家鄉(xiāng)潮汕,有個特別的風俗——吃七樣羹。
    今年正月初七那天……“媽咪,今天晚上吃什么???有沒有人來咱家???”臨近傍晚我就開始叫嚷?!俺云邩痈?,每年的今天都要吃的??!”媽媽站在灶前,低頭忙著自己的?!班牛渴菃??那七樣羹是由什么組成的?來歷是什么呢?”我好奇了,眼巴巴地望著媽咪?!斑@個啊,是由大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芹蘭七樣菜組成的。來歷嘛,相傳,宋朝有一個官人,因被*臣陷害,被貶江南,在正月初七這天,他去到了一個偏僻荒野,那時他餓得頭暈眼花,隨手摘了七樣菜,煮了吃掉,后來他復職高升,回憶起這天,便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吃這七樣菜,也就是七樣羹。還有一首相關歌謠呢,七樣羹越吃越年輕,吃蒜才有錢可藏,老人吃了變年輕,小孩吃了面紅青……”媽咪洗著菜,笑著說:“哦,那什么時候可以吃?”“一會兒。”
    坐在椅子上,看著時鐘,心里早被神奇的食物所吸引。與此同時,我也在小聲地唱著歌謠……啊,什么時候可以見見它的真面目啊……這時間過得好慢,仿佛過了一個世紀……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再睜眼,是被那若有若無的香氣“叫”醒的,我望著叫喚的肚子,飛奔去餐廳,一眼就鎖定了桌上那盤七樣羹,我迫不及待地坐下,眼前的七樣羹美如畫,七樣菜周圍的淡青色湯汁在燈光下閃爍著光芒,如同一塊打磨好的美玉,各型各色的菜如同穿著青裙子的曼妙女孩,那勾人的香氣包裹著我,像是要帶我去瑤池仙境……
    “嗚——”肚子在叫著,我有些不忍破壞這道菜,但最終還是夾起一塊,送入嘴里,一下子,清甜的味道在我口中綻開,這鮮甜的口感刺激著我的舌頭,我忍不住再吃一塊……
    吃飽之后,我抬頭,看見父母對著我笑,“吃得很快啊,喜歡吧?”我才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好意思了。
    七樣羹越吃越年輕,吃蒜才有錢可藏,老人吃了變年輕,小孩吃了面紅青……我摸著圓圓的肚子,哼著歌謠。
    12.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二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元宵節(jié)。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猜燈謎,而我的家鄉(xiāng)—歙縣汪滿田的花燈可是別有特色喲!
    說那里的花燈很有特色,因為它們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內(nèi),糊紙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繪畫與色彩點綴共同組成的各式各樣的魚兒。花燈為何都是紙魚兒呢?傳說由來以久,老人們說,古時火神總是來燒房子,人們損失了許多的財產(chǎn),為了驅趕火神,人們就把花燈都做成魚的形狀,并帶著如同真的大紙魚繞著村子轉。火神看見魚,以為整個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來燒房子了。以后,人們就年年做魚,戲魚,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點,花燈會便開始了。瞧!只見那天空中出現(xiàn)了許多煙花,有的金光閃閃,似一座金橋橫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斕,升上天空呼啦開出各色的花朵…,各種煙花爭奇斗艷,讓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場了!一個個頭能裝下兩三個小孩的巨大紙魚游來了,它的身體里有幾十枝甚至上百枝紅蠟燭,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魚隊前,一個漢子拿著一個火把引路,十幾個壯漢抬著一個“巨無霸”魚緩緩地走來。“巨無霸”魚搖頭擺尾的,似乎在向人們問好,人們歡呼著揮手表示歡迎。緊隨其后又是幾條大魚兒,后頭跟著一條條可愛的小紙魚歡快地游著,不時地互相親昵著。小紙魚的主人可是我們孩子,花燈會上也隨之增加了幾分童趣。
    魚隊的中間雜著敲著銅鑼,打著大鼓的大人,聲音震耳欲聾,使花燈會更顯熱鬧。幾個淘氣的小男孩跟著他們的`爸爸和爺爺,舉著燃完的煙花剩下的桿兒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魚隊的最終面,來回跑著,樂著。魚隊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該煙花炮竹上場了,“叭”,這兒的炮竹響了,“轟”那邊放煙花了,真不明白該看哪兒了呢!
    元宵燈會“紙魚兒”游,燈火通明喜樂洋洋!
    13.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三
    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富陽的一個小村莊里,這里雖然沒有城市那么繁華,但是,卻有著城市沒有的風味,有著獨特的民風民俗。圓譜圓祠堂便是我們的大事兒一件。
    從開始造祠堂的那一天起,便要放鞭炮慶祝開工。造完了祠堂,那更是熱鬧。第一天早晨,禮數(shù)繁多。先是宰豬宰羊,把豬和羊分別綁在兩張凳子上,再用紅色的紅菱把它們的頭綁住,端端正正地放在祠堂的左右兩邊,像兩個守門神一般。更是有人用轎子抬著村里最年長的老人,后面跟著許多樂手,圍繞著村子走一圈。所到之處,就有許多人圍觀,不知有多熱鬧。等這些全部結束后,又得放鞭炮。中午,祠堂周圍大擺宴席,邀請每家每戶必須有一個人去吃午飯。這一天,鑼鼓喧天,鞭炮不絕,到處都擺滿了小攤小位。這也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趁著這幾天,買一些好吃好玩的,約上小伙伴們一起去玩,父母們也都不會責罵。
    夜幕降臨,祠堂的大戲臺上,先表演的是我們村里的阿姨們精心排練的節(jié)目——鑼鼓。結束后,便是戲班子上臺表演,咿咿呀呀,吹拉彈唱,是老爺爺和老奶奶最喜歡的節(jié)目。他們總是早早地搬來椅子,選好合適的位置,就算看上一天一夜也都不會感到乏味。盡管祠堂很大,但還是會被堵得水泄不通。我們孩子就喜歡在祠堂跑來跑去玩游戲。
    這些僅僅是第一日的場景。一般來說,這樣的.盛事至少要持續(xù)三天,并且連續(xù)三年。這幾天,熱情好客的村民們總會叫來親朋好友,一起吃飯。最多的人家,可能要叫上三十幾桌呢,真是熱鬧非凡。造祠堂的錢都是村民們自愿捐獻的,多的達80萬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只要捐獻超過2000元的人家,都會獲得一本古色古香的族譜。
    造祠堂圓譜不僅僅是一種民風民俗,更是象征著一個姓氏的繁榮與傳承!
    14.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四
    過年,不僅有五花八門的活動,更有平時吃不到的美味。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好吃的醬油肉了。在溫州,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陽臺曬醬油肉,那場面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呢!
    冬至的前幾天,我們?nèi)ネ馄偶易鲠u油肉??墒轻u油肉怎么做呢?怎么做才好吃呢,外婆說,醬油肉一定要在冬至前后這幾天曬,因為西風比較干燥,腌制醬油肉更容易曬干,不易壞。
    外婆開始示范起來:先把五花肉去皮,切成大約5厘米左右厚度的長條,然后放入一些叫做“二鍋頭”的白酒和醬油腌半天,最后放入花椒,蒜,姜片......外婆說,醬油肉好不好吃,取決于醬油好不好,是否有腌入味。然后問我:“萌萌,你要試試嗎?”我當然愿意。洗好手后,外婆指導我不停的`攪拌,揉捏,給五花肉按摩,這樣能讓肉更快的入味。大約過了十分鐘,肉的顏色明顯變深了。接下來大概要曬3—5天,我們就能吃到美味的醬油肉啦!
    冬至來臨,“醬油肉來啦——”媽媽把熱氣騰騰的醬油肉端出來了。我好奇的看著醬油肉:肉已經(jīng)完全染上醬油的紅褐色了,里面的醬油似乎被蒸出來了,在碗底還不安分的吹出一股股熱氣。聞了一口,醬油的微甜和肉特別的鮮香融合到一起,形成一股特別的味道。輕咬一口,開始微微的鮮甜味充斥在嘴間,轉眼間肉的鮮味就迫不及待的鉆進喉嚨……因為曬干了,肉質(zhì)很有嚼勁,鮮味也很好的鎖在里面,讓人回味無窮......
    吃著美味的醬油肉,我們聽著媽媽講起醬油肉的寓意:“你們看醬油肉的顏色是不是紅褐色?因此過年吃醬油肉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痹瓉砣绱搜?!
    我們的家鄉(xiāng)風俗很多,想了解嗎?來我的家鄉(xiāng)——溫州看看吧!
    15.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五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而在我的老家山東,年年春節(jié)都要蒸花糕。
    為什么蒸花糕,這可大有來歷。從春秋戰(zhàn)國起,臨近三十年,百姓們都會“蒸壯”,也就是蒸面食,這些面食可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祖和去孔府祭拜孔子的。而今,“蒸壯”早已不再祭祖,而是寓意著“過日子蒸蒸日上,年年高升,好運節(jié)節(jié)高”。因此,蒸花糕也成為了我們家鄉(xiāng)特有的風俗。
    今年,我們家中也蒸了花糕,臘月二十三,陣陣面香從廚房中飄出。我知道,面發(fā)好了,要開始蒸花糕了,案板備好,搟面杖拿來,待一切準備好后,花糕便從揉面開始了。
    爺爺將他的雙手伸入面盆中,柔軟的面團承受不住這么大的壓力,只能屈服于手掌下,任人擺布。面團在一次次拉伸,捏揉的作用下,逐漸變得像紙一樣蒼白又像個球樣,圓圓滾滾,讓人禁不住的喜歡。可再好看的面團也只是面團,不能夠吃,終究還是要做成糕點。這時,搟面杖就派上了用場,剛剛揉好的`面團現(xiàn)在又要上了“絞刑架”。面團中,拿刀來在面團里剖出一部分,再在案板上搓成條,最后用搟面杖均勻地在面上輕輕滾動,壓出一道流暢的紋案。
    最后,面團便開始了“整容”。兩條面團兩手夾中間一捏,拿棗子放中心做點綴,身似蝴蝶的糕點便做成了;纖長的面團在手指尖上靈動地舞動,長長地卷在一起,周圍圍上一圈的紅棗做裝飾,一個圓形糕點便從中誕生了。
    待這些糕點完成后還要放入屜籠里蒸,滿屋子中都是面香和棗香。年,便從這一花糕味中開始了。
    無論身在故鄉(xiāng),還是身處他鄉(xiāng),記憶中,家人們總會在這個時候做一做家鄉(xiāng)的風俗特色。蒸花糕即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且如雕刻般深深在我腦海中。
    16.家鄉(xiāng)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 篇十六
    家鄉(xiāng)的風俗,總是散發(fā)著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
    我的家鄉(xiāng)上高,是一座美麗的小縣城,算不上大,但在我心中的分量卻很足,它的一些風俗你知道嗎?
    在上高,人們建房子都極為講究,從選擇地址、破土開工、上梁,直到喬遷,都遵循著一套極為嚴謹?shù)膫鹘y(tǒng)風俗。
    首先是選擇屋址。在定地基時,通常要請一位風水大師來看風水,大門一定不能對著山溝深壑、開闊大道以及直沖江河,屋址一定取順勢,并要前低后高,立一塊帶有“?!弊值谋谡?,可以“辟邪去煞”。正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左可比右高,右不比左高,顯然,這是古代崇龍尚左的風俗。
    其次是破土開工。人們在開工前,先打好房基,然后在木樁上端裹上紅紙或紅布,由主家家長挖第一鍬土,俗稱“破土”,再在四角撒上太平銅錢,俗稱“鎮(zhèn)邪”。開工多選雙日,尤是“逢六”“逢八”,最忌“十四”。有些人還會貼對聯(lián),以示喜慶。
    再次是上梁。上梁一定要選黃道吉日,乘太陽高高升起,吹嗩吶。并按老幼次序拜梁,讓工匠們把梁升起,擺正后,在梁的兩端壓上麻糍。那場景,熱鬧非凡,大家伙聚在一起,歡歡慶慶,一醉方休。這種酒,就稱之為上梁酒。據(jù)傳統(tǒng)風俗,一席木、二席泥、唯有三四席。此風俗一直沿襲至今未變,唱彩調(diào),放鞭炮,說吉祥話,拋酒麻糍,糖果……
    最后是喬遷。人們在喬遷時,對小孩一定要和睦,在搬家的過程中,不可多與他人打招呼,切忌午睡,而且一定不能打破東西。在搬家當天,因在新宅煮一些開水及將電風扇在家中四方吹撥,以求“風生水起”,晚餐可煮一些湯圓,甜品,全家共食,表示團團圓圓之意。
    看到喬遷之喜的場景,再思這一連串的過程種種,應該是上高的祖輩們的.經(jīng)驗積累,更是前輩對生活更好更美的追求。
    至今,有些風俗已被改革掉了,但還是流傳下來了一些風俗。那是家鄉(xiāng)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