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字號:

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是為大家整理的,在平日的學習中,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重點。
    1.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一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集中的區(qū)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2.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二
    一、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2、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3.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三
    一、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4.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四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滲透作用:水分子(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作用。
    二、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三、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兩側有濃度差
    四、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5.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五
    一、相關概念:
    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
    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肽鍵:肽鏈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
    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NH2|R―CH―COOH
    三、氨基酸結構的特點:
    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導致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四、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種類、排列順序不同,多肽鏈空間結構千變萬化。
    五、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①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如肌動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調節(jié)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體,抗原;
    ⑤運輸作用: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六、有關計算:
    ①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目―肽鏈數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數(―NH2)=肽鏈數
    6.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六
    1、研究細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2、細胞膜主要成分: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糖類
    細胞膜成分特點: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
    3、細胞膜功能:
    ①將細胞與環(huán)境分隔開,保證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②控制物質出入細胞(選擇透過性膜)
    ③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4、與生活聯(lián)系:
    細胞癌變過程中,細胞膜成分改變,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5、細胞壁
    植物:纖維素和果膠(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護
    6、細胞膜特性:結構特性:流動性舉例:(變形蟲變形運動、白細胞吞噬細菌)
    7、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舉例:(腌制糖醋蒜,紅墨水測定種子發(fā)芽率,判斷種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7.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七
    1.什么是活化能?
    在一個化學反應體系中,反應開始時,反應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較低,為“初態(tài)”。在反應的任何一瞬間反應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態(tài)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這一部分能量稱為“活化能”?;罨艿亩x是,在一定溫度下一摩爾底物全部進入活化態(tài)所需要的自由能,單位是焦/摩爾,單位符號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應叫酶促反應。酶促反應中被酶作用的物質叫做底物。經反應生成的物質叫做產物。酶作為生物催化劑,與一般催化劑有相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相同點:
    (1)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熱力學允許進行的反應;
    (3)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時間,但不改變平衡點;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點: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應速率很快;
    (2)專一性,任何一種酶只作用于一種或幾種相關的化合物,這就是酶對底物的專一性;
    (3)多樣性,指生物體內具有種類繁多的酶;
    (4)易變性,由于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因而會被高溫、強酸、強堿等破壞;
    (5)反應條件的溫和性,酶促反應在常溫、常壓、生理pH條件下進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調節(jié)、控制;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與輔因子有關。
    3.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強弱以單位時間(每分)內底物減少量或產物生成量來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應在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單獨改變研究的因素。
    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常有:酶的濃度、底物濃度、pH值、溫度、抑制劑、激活劑等。其變化規(guī)律有以下特點。
    (1)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在底物足夠,其他條件固定的條件下,反應系統(tǒng)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質及其他不利于酶發(fā)揮作用的因素時,酶促反應的速率與酶濃度成正比。
    (2)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在底物濃度較低時,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濃度較高時,底物濃度增加,反應速率也隨之加快,但不顯著;當底物濃度很大,且達到一定限度時,反應速率就達到一個值,此時即使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速率幾乎不再改變。
    (3)pH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每一種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圍內才表現活性,超過這個范圍酶就會失去活性。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酶在某一個pH時活力,這個pH稱為這種酶的最適pH。
    (4)溫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酶促反應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但當溫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時,酶促反應速率不僅不再加快反而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酶在某一溫度時活力,這個溫度稱為這種酶的最適溫度。
    (5)激活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激活劑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劑大致分兩類:無機離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抑制劑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變性。抑制劑作用機制分兩種: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8.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八
    生命的物質基礎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9.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九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1)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①光的波長
    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紅光和藍紫光。
    ②光照強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強度達到一定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時間
    光照時間長,光合作用時間長,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2)溫度
    溫度低,光和速率低。隨著溫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溫度過高時會影響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產上白天升溫,增強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溫,抑制呼吸作用,以積累有機物。
    (3)CO2濃度
    在一定范圍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著CO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達到一定濃度后,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
    生產上使田間通風良好,供應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應當植物葉片缺水時,氣孔會關閉,減少水分的散失,同時影響CO2進入葉內,暗反應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產上應適時灌溉,保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10.高一生物下冊期末知識點筆記 篇十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滲透作用)
    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膨脹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皺縮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細胞內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復原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就,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