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工作的回顧和總結,可以為未來的工作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提供依據(jù)。一個好的總結應該具備簡明扼要的特點,避免過于冗長和廢話。接下來是一些總結的典型案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一
論文通常由題目、作者、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等方面內容構成。
1、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眉目。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寫作的方法是:
?直接在題目中揭示論文主要觀點。如:《寧波外向型經(jīng)濟不能回避歐元》。
?當文章的主要觀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時,在題目中也可以只交代研究的內容、范圍或角度。如:《時代和制度變遷中知識型企業(yè)家的興起和成長》、《論知識型企業(yè)家的內涵和本質》、《試論……》、《淺談……》、《……初探》等等。從這類題目本身一般看不出作者的觀點,但因為交代了文章的內容范圍,可引起有相同興趣的同仁注意。
?題目的寫作句型可以有多種選擇:陳述句《創(chuàng)新是寧波經(jīng)濟高速增長的不竭動力》、祈使句《西部大開發(fā)要把發(fā)展旅游業(yè)作為切入點》、判斷句《寧波外向型經(jīng)濟不能回避歐元》、疑問句《領導該是什么樣?》等句型。也可以用帶有若干短語的詞語形式《東北亞經(jīng)濟的曙光》、《經(jīng)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選擇》。
總之,對題目的寫作要求是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或作者的寫作意圖。字數(shù)一般在10字以上,20字以下(不包括副標題),太短說不清,太長容易使人產(chǎn)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
3、論文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寫摘要的目的在于: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就能大概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對此有興趣,再進一步閱讀全文。摘要通常包含以下內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內容;獲得的基本結論和成果(特別是新見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論文摘要的`寫作要求:要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和內容都進行高度概括;突出論文研究的創(chuàng)新成果和結論性的內容,其他可略;要用十分精練、概括的語言進行表述(通常在100―300字之間)。
4、關鍵詞:為了便于計算機系統(tǒng)對各類論文的收集整理,以供讀者檢索和引用,學術性的經(jīng)濟論文要列出4―6個關鍵詞。關鍵詞通常是從論文的題目、摘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根據(jù)中國科協(xié)《關于在學術論文中規(guī)范關鍵詞選擇的規(guī)定》:
第一個關鍵詞:要列出論文所屬二級學科名稱。(經(jīng)濟學、管理學、法學、哲學等等屬于一級學科,經(jīng)濟學下面的政治經(jīng)濟學、宏觀經(jīng)濟學、微觀經(jīng)濟學、比較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地理學、發(fā)展經(jīng)濟學、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思想史、經(jīng)濟史、世界經(jīng)濟學、國民經(jīng)濟學、管理經(jīng)濟學、數(shù)量經(jīng)濟學、會計學、審計學、技術經(jīng)濟學、生態(tài)經(jīng)濟學、勞動經(jīng)濟學、城市經(jīng)濟學、資源經(jīng)濟學、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物資經(jīng)濟學、工業(yè)經(jīng)濟學、農(nóng)村經(jīng)濟學、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交通運輸經(jīng)濟學、商業(yè)經(jīng)濟學、價格學、旅游經(jīng)濟學、信息經(jīng)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國防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其他學科屬于二級學科)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二
摘要:科技論文寫作是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項目的實施,對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論述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偏低的原因基礎上,對導師制在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課題
科技論文寫作是大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或者繼續(xù)深造必備的一種能力,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而言,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萍颊撐膶懽黧w現(xiàn)了大學生能否具有對科研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的科學組織,并將其用專業(yè)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家級、省級、校級等不同級別的創(chuàng)新性課題被推出,旨在加強包括科技論文寫作在內的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我國高校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水平普遍偏低,不符合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本科生缺乏有效的引導和系統(tǒng)的訓練。而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是高校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和教育管理形式。通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形成一種類似于研究生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因此,為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作者在分析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高所產(chǎn)生的原因基礎上,根據(jù)專業(yè)實施導師制經(jīng)驗,就導師制在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實施過程中,對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論述。
科技論文是用專業(yè)術語對科學領域的某些現(xiàn)象或者某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論述,并揭示這些現(xiàn)象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學術性論文。這與在大學之前的作文寫作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目前,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普遍不高,撰寫的各類科技論文質量與要求相比存在很大距離,畢業(yè)論文水平堪憂。造成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學生缺乏科技論文寫作知識的系統(tǒng)訓練,而這與學校教育計劃的制訂密切相關。學校只強調基礎理論教育,科技論文寫作僅在畢業(yè)論文方面涉及。因此,很多高校從學生入校后沒有給他們進行過科技寫作方面的系統(tǒng)訓練,學生缺乏必備的科技論文寫作知識,無法用專業(yè)的術語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準確的表達和描述。
其次,教與學雙方重視程度不夠。在國家沒有推行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以前,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僅體現(xiàn)在畢業(yè)論文寫作方面,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只對內容有明確要求,而對寫作水平?jīng)]有硬性規(guī)定。更有個別院校,學生可以將翻譯的外文文獻作為本科畢業(yè)論文。因此,教師和學生都對科技論文的寫作沒有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
再次,學校科研經(jīng)費匱乏。除了滿足學生基本理論實驗外,能提供給學生進行科研活動的經(jīng)費很少,而且學生實驗室的條件有限,學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模擬實驗,撰寫一次性的實驗報告。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由于沒有充足的經(jīng)費完成實驗,取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完全,達不到科技論文的基本要求,科技論文寫作無法有效進行。因此,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但是,隨著國家對大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的提高,推出了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項目。該類項目的實施,要求學生以總結報告或者發(fā)表科技論文的方式結題,這就對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何應對這一發(fā)展的新趨勢,大學生導師制的實施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大科生導師制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新模式和教育管理形式。通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對本科生進行指導,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導師制的實施可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通過引導學生參加導師的課題,有目的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協(xié)作能力以及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可以協(xié)助解決造成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
首先,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學生科技論文寫作的系統(tǒng)訓練。就本人所在專業(yè),學生一入學就在輔導員那里領取導師的相關資料,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第一學期結束后就選定導師。第二學期開學初,導師首先對自己組內的.學生進行相關指導,然后讓新入組的學生跟著老生學習實驗操作、文獻查閱等基本技能。在對實驗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查閱的文獻,按照規(guī)定格式寫一篇小綜述,依次由高年級的小組長、指導老師指導修改。經(jīng)過這一系列過程,學生對研究內容、科技論文基本格式、寫作要求就會有大體了解,為后期的寫作打下基礎。同時,在每個實驗周期,參與學生都以科技論文的形式匯報自己的成果。這樣可以保障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得到系統(tǒng)的訓練。
其次,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加強師生對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視程度。導師制的篩選有著一定的條件,并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參與導師制。入選導師首要的條件是責任心要強,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得到實質性的指導。同時,不同導師指導學生之間的對比,也會督促導師對自己指導的學生嚴格要求。就學生而言,有導師的認真指導和所在小組高年級學生的帶動,必然也會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習慣。這樣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關系;同時,不同年級之間的學生也能形成好的傳幫帶作用。導師只需要把控大的方向,高年級同學起到助理老師的作用;而低年級同學由于和高年級學生之間更容易交流溝通,也能很快達到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這樣,在師生之間能形成一種有效的共同促進機制。
再次,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學生科研所需經(jīng)費的解決。雖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項目能夠獲得一定的科研經(jīng)費,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尤其對實驗性課題,會造成學生的實驗得不到有效的延續(xù)。導師制的實施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由于從選題開始,指導教師基于自己的科研課題,對學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既是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的主體,又能參與到指導老師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來,既利于教師對學生課題的把控掌握,又能利用指導教師的課題經(jīng)費彌補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經(jīng)費不足問題,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因此,導師制的實施能很好地滿足當前國家對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不僅能從人力、物力上有所保障,還有助于學科不同年級之間研究梯隊的建立,對于學生畢業(yè)后的互相交流溝通奠定了基礎。
[2]李裕琪,陸紹榮,張發(fā)愛.通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培養(yǎng)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初探.廣東化工,20xx,43(10):236,216.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三
為了反映在職研究生論文的科學依據(jù)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tài)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應在論文后列出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私人通信和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yún)⒖嘉墨I,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后注釋或標注在當頁的下方。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xiàn)的順序列出,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可放在各章節(jié)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譯成中文。
附錄是指那些編入文章主體會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或有礙于文章結構的緊湊和突出主題思想的材料,可將這些材料作為附錄編排于全文的末尾,包括放入正文內過于冗長的公式推導、復雜的數(shù)據(jù)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等。此項非必要。
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每個附錄應有標題。
致謝是作者對該文章的形成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恰當、簡短。
個人簡歷包括出生年月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的學校、時間等;學術論文研究成果按發(fā)表的時間順序列出;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學期間參加的研究項目、申請的專利或獲獎情況等。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四
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應以簡明、準確的詞語反映文章特定內容,并有助于選定關鍵詞。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盡量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式和化學式。
作者姓名署于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zhí)筆人也可注于首頁頁腳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責自負和擁有著作權的標志。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及郵編,工作單位和郵編之間空一個字。
論文摘要的寫作應符合gb6447-86的規(guī)定。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其中,研究的結果和作者的結論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文摘,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點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且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便于
作文
獻索引和檢索。每篇論文選擇關鍵詞3~5個,可從題名、摘要中選出,也可以把重要術語和地區(qū)、人物、文獻、產(chǎn)品及重要數(shù)據(jù)名稱作為關鍵詞標出。
緒論又稱前言或引言,緒論的序號可以不寫,也可以寫為“0”,不寫序號時“緒論”二字可以省略。緒論應少而精,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應寫明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理論與與實踐依據(jù),內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不要與摘要雷同和成為摘要的注釋,切勿用“眾所周知“、”大家知道“之類的
開場白
,也不要寫什么“才疏學淺”、“不吝賜教”等客套話。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系指引言之后結論之前的部分,應按 gb 7713--87的規(guī)定格式編寫。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據(jù)作者意圖和文章內容而定。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五
說那么快,悄無聲息的,這個學期的一半過去了,論文寫作課也即將結束了。
在寫學習心得之前,跟同學們聊起論文寫作,不知道怎么說起的,我們說起了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的那些三段論套路,文章要什么“鳳頭、豬肚、豹尾”,怎么當初的八百字要那么痛苦地擠出來?上到大學,隨便來篇文章,自由發(fā)揮,輕而易舉。
我想在生活上,懂得怎么寫文章的人也應該是一個很懂的生活的人,而且他們的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他們的人生閱歷一定很豐富。在學術上,懂得怎么寫好論文的人,必定是一個學識很淵博,思想很深刻,善于思考的人。
說說論文寫作課所獲吧。
記得季老師剛上這門課的時候就說過我們的一些師兄師姐上完了這門課也不知道講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我個人的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論文課還是有一些收獲的,自己以后在寫畢業(yè)論文時候,起碼知道要在內容與格式這兩大方面抓好。寫一篇好的畢業(yè)論文不容易啊,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也是我們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的表現(xiàn)。
季老師談及論文寫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強調論文的格式。的確,先不說我們的內容是否新鮮,觀點是否創(chuàng)新,建言獻策是否有建樹,但論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個同學都可以做好的。這些基本的格式我們要做好弄好,基本的東西沒做好,留給指導老師給你做,這合適嗎?季老師說他自己指導學生論文的時候,老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拿回去吧”。我想老師要同學們拿回去的不僅是修改格式的論文,更重要的是把對待畢業(yè)論文寫作那種懶散不認真的態(tài)度拿回去吧。今天面對的是一篇本科論文,明天也許就因為這種不認真的態(tài)度而錯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機會。細節(jié)決定成敗,雖然這是一句話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談,但是十分有理。
老師說到現(xiàn)在的大學生論文沒有多少是有水平的,想找?guī)灼獌?yōu)秀的論文給大家學習學習都沒有。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xiàn)在大學生可是量多質差,真正好好學習自己本專業(yè)的同學很少。大家都忙于考取各種證書,考取英語四六級,忙于各種社會實踐,對于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就只是淺嘗輒止了。所以寫出一篇高質量的畢業(yè)論文想必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肚子里沒有真材實料,腦子里沒有創(chuàng)新的靈感。
課上老師給我們點評了一些師兄師姐的畢業(yè)論文,印象中聽到老師批評的聲音較多,沒有哪些贊許的話。季老師是一個會說真話有要求的人,老師的評價是中肯的。學習這些論文,連我這個沒什么水平的都看出一大堆問題。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師兄師姐的論文幾乎是一大片的文字,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極少,似乎空口說白話。有圖有表有真相,沒證沒據(jù),太難令人信服,文章太蒼白了。論文最后是文獻,文獻資料來源太少,缺少精確。有的甚至來源我們教材,這是不太可取的。論文的參考文獻很重要,想寫好一篇論文,必須要廣泛地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
在展示一些論文也包括他自己的,老師強調得比較多的就是論文要勾勒架構、建立模型。老師的論文水平非常高,我們望塵莫及,能看懂就已經(jīng)不錯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師在學術上面的造詣必定源自于長期不斷的學習與積累。
季老師建議我們多去圖書管的閱覽室走走,多閱讀網(wǎng)上一些名人博客,多去收集一些學習資源。在大學,有老師能夠指引我們要懂得如何去學習,比在課堂上授予我們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李春英老師給我們上《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李老師說了一句話,我現(xiàn)在還記著:“關于大學的學習,你收獲的應該是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在大學,這是很彌足珍貴的。授之以魚,僅供餐飽;授之以漁,則一生受用。我想學會學習也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吧。
課上向老師提過這么一個問題:怎么樣才能夠讓寫出來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有意義而且深刻的?老師的回答很認真很全面,我是有收獲的,但是老師很謙虛,最后還說:“不知道有沒有很好地回答你的問題?”老師學識淵博,但他對學生不驕不縱,低調的為人與謙虛認真的態(tài)度讓我打心底里尊敬他。想想我們身邊有些人吧,學識甚少眼光短淺,還驕傲自大,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說實在的,萬千世界,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渺小,沒什么好驕傲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一樣,其實大家都一樣的,把自己高高的姿態(tài)放下,多多向身邊的人學習。
1.論文寫作的步驟
2.論文寫作要求
3.論文寫作流程
4.論文寫作的要求
5.論文寫作時間安排
6.論文寫作指導教學
7.論文寫作格式
8.科技論文寫作要求
9.科技論文寫作分類
10.教育論文寫作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六
寫作目的在于:總結某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進展,呈送相關的主管機構、組織或領導,以供參考。
內容主要涉及: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和進展;陳述一項技術研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論述某一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
要求: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正反面的結果和經(jīng)驗,以便評價。有特定格式以及相應密級,在軍用研究中尤為常見。
用于申請相應學位的學術論文,以作者本人獨立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寫而成。
這里簡述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1)體現(xiàn)作者較好地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
2)體現(xiàn)作者在所研究的專門領域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
3)體現(xiàn)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4)在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的論題上做出了有創(chuàng)新性的貢獻。
論述創(chuàng)造性研究工作成果的`書面文件,是創(chuàng)造某種原理或將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或是某一課題在實驗、觀察、理論、計算方面有創(chuàng)新見解的科學記錄。
學術論文量多面廣,一般來說,合格的論文應達到如下基本要求:
1)有原創(chuàng)性;
2)有完整性;
3)有準確性;
4)有可讀性。
當然,還有眾多的科普論文,這是有重要社會作用的論文,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限于篇幅,本文不予詳述。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七
論文寫作的標準格式是怎樣的呢?下面是論文寫作標準格式文章。
論文寫作標準格式
論文題目(xx級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專業(yè)1班李xx(5號宋體,加粗)(空1行)4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標題,用4號宋體,加粗,并留出上下間距為:段前0.5行,段后0.5行)
1.1 ××××××(作為正文2級標題,用小4號宋體,加粗)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1.1.1 ××××(作為正文3級標題,用5號宋體,不加粗)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2 ×××××××(作為正文第2章標題,用4號宋體,加粗,并留出上下間距為:段前0.5行,段后0.5行)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注:1.正文中表格與插圖的字體一律用5號宋體;
3.為保證打印效果,學生在打印前,請將全文字體的顏優(yōu)麥電子商務論文色統(tǒng)一設置成黑色。
(空2行)
參 考 文 獻(4號宋體,居中)
(1] ×××××××(5號宋體,行距18磅,標準字間距)×××××
(3] ××××××××××××××××××××××
擴展:論文寫作要求
為了加強對我校本科生畢業(yè)論文工作的規(guī)范化管理,現(xiàn)將畢業(yè)論文寫作要求通知如下。學校要求本科畢業(yè)生必須嚴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論文的撰寫工作。
一、封面: 學校統(tǒng)一印制。學生用計算機套印輸出。
二、摘要:包括中文摘要,關鍵詞;外文摘要,關鍵詞。(占一頁)
三、目錄: 由論文的章節(jié)附錄等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
四、引言或序言:簡要說明工作的目的、意義、范圍、研究設想、方法、選題依據(jù)等。應當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一般教科書中已有的知識、理論在引言或序言中不宜出現(xiàn)。
五、正文: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本科學生論文字數(shù)文科不少于1萬字,理科不少于七千字。正文內容應該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結構嚴謹、書寫工整,符合學科、專業(yè)的有關要求。論文中的用語、圖紙繪制、表格、插圖、應規(guī)范準確,符合各專業(yè)國家標準。正文中出現(xiàn)的符號和縮略語應采用本專業(yè)學科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的規(guī)定。引用他人資料要有標注。
六、結論:畢業(yè)論文的結論應當準確、完整、明確精煉。但也可在結論或討論中提出建議、設想和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七、參考文獻:按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論文末。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shù),頁碼。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月,頁碼。
另外,要求每篇論文至少有8篇參考文獻。其中,外語專業(yè)至少有5篇外文參考文獻,其他專業(yè)至少有一篇外文參考文獻(特殊選題除外)。并且所有參考文獻至少有3篇以上為近期在省級以上刊物中發(fā)表的文章。
八、附錄:某些重要的原始數(shù)據(jù)、數(shù)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零件圖、裝配圖等。
備注:畢業(yè)論文要求打印輸出(學生可運用word知識打字、排版)。頁面設置要求:紙型:a4;上、下、右頁邊距2厘米,左頁邊距2.7厘米;字體:宋體;字型:小四;字間距:標準;行間距:23磅;文科類、藝術類論文段落標題編號順序:一、(一)、1、(1)、①;段落標題部分的設計可酌情調整;按封面左側裝訂線裝訂。論文裝訂順序:按照“論文封面、論文任務書、論文評審書和畢業(yè)論文”的順序裝訂在一起。一式三份(一份裝學生檔案、一份指導教師存檔、一份院系存檔)。
1.關于學術論文寫作標準格式要求
2.論文寫作要求
3.論文寫作的步驟
4.論文寫作流程
5.科技論文寫作分類
6.教育論文寫作
7.論文寫作的要求
8.論文寫作時間安排
9.論文寫作指導教學
10.論文寫作格式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八
中國國標gb7713─87所指的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
學術論文不同于實驗報告、階段報告和工作總結,而應對實驗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論點。實驗報告和工作總結多屬于如實地匯報實驗工作經(jīng)過,可以沒有創(chuàng)新成果和見解,可以模仿和重復前人必要的結果,可以不作判斷和推理,不形成論點。學術論文的內容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新,而不是重復、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國際標準iso5966─1982給出的科技報告的定義是:科技報告是記述科學技術研究進展或結果的文件,或是陳述科學技術問題現(xiàn)狀的文件??萍紙蟾姘搭愋涂煞譃閳蟾?report)、札記(note)、論文(paper)、備忘錄(memo)和通報(bulletin)等5種。從內容可分為可行性報告、開題報告、進展報告、考察報告、實驗報告等。
同學術論文比較而言,科技報告是實驗、考察、調查結果的如實記錄,側重于報告科技工作的過程、方法和說明有關情況。不論結果如何,是經(jīng)驗或教訓都可以寫入報告。而學術論文則要求有見解或理論升華??萍紙蟾嬗袝r是向有關部門報告科研工作進展的一種文件??萍紙蟾孀鳛閮炔康目蒲杏涗?內容具體,一般不公開發(fā)表,保密性強于學術論文。
科技實驗報告是描述、記錄某項科研課題實驗過程和結果的一種報告。實驗報告有兩種:一種是理工科大學生為驗證某定理或其結論所進行實驗而撰寫的實驗報告。其實驗步驟和方法是事先擬定的,是重復前人的實驗。另一種是創(chuàng)新型實驗報告。它是研究者自己設計,從過程到結果都是新的實驗,要求有所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
與學術論文比較而言,實驗報告的側重點是介紹實驗過程中的新發(fā)現(xiàn),不要求在理論上進行細致的論證。實驗報告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要求說明準確,言之有序。但不是全部科研工作及其實驗過程和觀察結果都要寫出或可以寫出學術論文。
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位論文的定義是:"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分為學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三種。
學位論文不同于一般學術論。學位論文為說明作者的知識程度和研究能力,一般都較詳細的介紹自己論題的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研究方法和過程等。而一般學術論文則大多開門見山,直切主題,把論題的背景等以注解或參考文獻的方式列出。學位論文中一些具體的計算或實驗等過程都較詳細,而學術論文只需給出計算或實驗的主要過程和結果即可。學位論文比較強調文章的系統(tǒng)性,而學術論文是為公布研究成果,強調文章的學術性和應用價值。
學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應能體現(xiàn)作者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士論文的篇幅一般為0.6~2萬字。學士學位論文是對選定的論題所涉及的全部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取舍、提高,進而形成自己的論點,做到中心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嚴密。學位論文寫作時還可以借鑒前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至重復前人的研究工作,但應具有自己的結論或見解。學士學位論文格式一般按學術論文格式寫作。學士論文的選題可從如下方面考慮:
1.可選擇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研究內容為題(對一些定理、命題給出新的證明、解釋;通過實驗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規(guī)律和結果。這類選題難度較大)。
2.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發(fā)展、提高的角度選題(對已發(fā)表的論文或教課書上的一些結論、結果做一些訂正、改進、推廣、深化和提高等工作)。
3.采用"移植"方法選題(運用不同學科的理論、研究思想、方法、實驗技術去解決另一學科的有關問題)。
4.進行不同學術觀點的討論作為論文的選題。
5.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論文的選題。
6.對有關學科、領域或研究專題等進行綜述、評述作為論文選題。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明確要求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具有自己的新見解,有一定的工作量??梢姶T士學位論文只要求在某方面有改進、革新,即有新見解。碩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并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學位論文的篇幅一般不受限制。但下列內容的論文,不能算有新見解,不能作為碩士學位論文。
1.只解決實際問題而沒有理論分析;
2.僅用計算機計算,而沒有實踐證明和沒有理論意義;
5.資料綜述性文章。
博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并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和專門技術上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博士學位論文應具有系統(tǒng)性和創(chuàng)造性。博士學位論文應是一本獨立的著作,自成體系。有本課題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預備知識、實驗設計與裝備、理論分析與計算、經(jīng)濟效益與實例、遺留問題與前景、參考文獻與附錄等,形成一個體系。博士學位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從以下幾條來衡量:
1.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現(xiàn)象、新規(guī)律、建立新理論。
2.設計實驗技術上的新創(chuàng)造、新突破。
3.提出具有一定科學水平的新工藝、新方法,在生產(chǎn)中獲得重大經(jīng)濟效益。
4.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現(xiàn)有知識、理論,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工程關鍵問題。博士學位論文的結構是書的章節(jié)形式,每章節(jié)的寫作均可按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寫作。博士學位論文的摘要一般不要超過6000字。美國學者a.d.羅伯特認為博士學位論文應將自己的原始資料(不管是否發(fā)表),都收編進去,博士學位論文是對多年研究和所著論文的總結和評論。
專題研究是指對某專項課題的研究。專題研究論文是對其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研究成果所作的理論分析和總結。專題研究論文與科技報告和學術論文有所不同??萍紙蟾?zhèn)戎剡^程記錄;學術論文主要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成果和理論性、學術性。可以通俗地說,專題研究論文介于二者之間。
由于版面字數(shù)等的限制,有些專題研究論文常以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和研究通訊)的形式發(fā)表。研究簡報主要展現(xiàn)作者的觀點和獨到的研究方法。其篇幅以2500-3000字為限??梢詫懷芯亢唸蟮那闆r有:
1.重要科研項目的階段總結或小結(有新發(fā)現(xiàn));
2.某些方面有突破的成果;
3.重要技術革新成果,包括技術或工藝上取得突破,經(jīng)濟效益好。快報類科技期刊只收研究簡報類文章。
綜述是以當代某領域科學技術成果為對象,通過對廣泛的國內外資料的鑒別、整理、重新匯編組合,并反映自己見解觀點的文章。其目的是使讀者在短期內了解某問題的歷史、現(xiàn)狀、存在問題、最新成果以及發(fā)展方向等。評論是在綜述基礎上進行分析、推斷、評論、預測未來和提出建議的文章。一般來說綜述和評論合為一體寫作,只"綜"不"評"的文章多不受歡迎。綜述和評論可以節(jié)約科技工作者查閱專業(yè)文獻時間,了解動態(tài),提供文獻線索,從而幫助選擇科研方向,尋找科研課題等。
它一般指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機構、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包括整機、部件或零件)或物質(材料、原料等)的設計或調制或配制等。這類論文相對要"新";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和參數(shù)的選擇要合理;編制的程序能正常運行;計算結果要合理、準確;設計的產(chǎn)品或調、配制的物質要經(jīng)試驗證實或生產(chǎn)、使用考核。
這類論文主要是對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樣品等進行理論分析,對已有的理論分析加以完善、補充或修改。其論證分析要嚴謹,數(shù)學運算要正確,資料數(shù)據(jù)要可靠,結論要準確并且需要經(jīng)過實(試)驗驗證。
這類論文主要是對提出的新的假說通過數(shù)學推導和邏輯推理,從而得到新的理論,包括定義、定律和法則。其寫作要求是:數(shù)學推導要科學、準確,邏輯推理要嚴密,準確使用定義和概念,結論要力求無懈可擊。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九
于電力系統(tǒng)而言,變電站是一個接受分配電能、控制電力流向、變換電壓、調整電壓的電力設備,它通過對變壓器性能的充分利用將與各級電壓電網(wǎng)相連接,這也被稱為輸電與配電集結點。但是就目前而言,數(shù)字化變電站仍處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完善的建設過程中,這一技術還沒有完整規(guī)范的實施,而且數(shù)字化變電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數(shù)字化變電保護裝置也有著根本的差別,所以對數(shù)字化變電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對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理解
根據(jù)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基本作用來講,它主要是數(shù)字化變電站信息的收集、處理、模擬與數(shù)字間信息的轉化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形成和變電系統(tǒng)相應的信息網(wǎng)絡,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信息主要分為分層分布化、信息應用集成化、系統(tǒng)結構緊湊化、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字化、系統(tǒng)建模標準化。另一方面,相對傳統(tǒng)變電站來說,數(shù)字化更具有自動化管理的性能;二次接線變得更加簡單、測量精度變得更高,不用對信息重復輸入,同時因為傳統(tǒng)變電繼電保護變成了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所以其電磁性能相較以前變得更加強大。
2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特點
2.1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與傳統(tǒng)保護裝置的區(qū)別
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與傳統(tǒng)保護裝置在硬件上的區(qū)別在于,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的微處理器的構成是數(shù)字電路,它的核心單元有著不一樣的接口,而傳統(tǒng)的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單元則是通信接口、模擬量輸入接口、開管量輸出與輸入回路、數(shù)據(jù)處理單元。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裝置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主要是利用電子式互感器,這和傳統(tǒng)繼電保護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的主要構成為:通信接口、出口單元、光接收單元、中央處理單元、開入單元等。
2.2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接口的實現(xiàn)
當前,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中,主要是利用電子互感器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之后,收集的信息將被通過內部光纖傳送至低壓端,再經(jīng)合并單元轉化,最終將正確的格式輸出。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相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保護裝置來說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3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分析
智能電網(wǎng)的建設,要求數(shù)字化變電站具備人性化、信息化、數(shù)字化、自動化等特性。但是目前系統(tǒng)內正在應用的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中卻缺乏一個完善的檢測檢查方法,相比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來說,其發(fā)展還是遠遠落后的。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動態(tài)仿真技術的應用中,一方面可以對故障發(fā)生、變電站運行、操作演練等有一個仿真模擬,這可以對智能儀表、自動測控系統(tǒng)、故障錄波設備、繼電保護設備等進行模擬信號的發(fā)送,實現(xiàn)對變壓器、線路、母線等的保護的監(jiān)測和監(jiān)控。另一方面,動態(tài)仿真還可以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應用中對系統(tǒng)及設備性能進行客觀的評價。
4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所處的新環(huán)境
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機化在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中越來越明顯,而且計算方法科學、存儲能力強、運算能力快等優(yōu)點在處理器中也日趨顯現(xiàn)。同時,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對大規(guī)模電路中的數(shù)字進行過濾、對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對模數(shù)進行轉換,也避免了設備的運行受到干擾,進而可以整體上提高裝置的運行效率及運行速度。并且數(shù)據(jù)的收集處理較之前相比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繼電保護技術也日新月異,所以這一繼電保護系統(tǒng)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
4.1繼電保護系統(tǒng)性能的提高
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提高首先需要設備一方面可以增強存儲能力進而對故障實施保護,并且可以快速的測量監(jiān)視電力狀態(tài)的運行參數(shù)。另一方面還要優(yōu)化系統(tǒng)自身的控制技術,比如對狀態(tài)預測、神經(jīng)網(wǎng)絡、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等控制的完善性。
4.2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如今的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可靠性不僅需要使元件不受影響,盡量降低溫度、使用年限的影響,還要滿足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和調試。并且可以在數(shù)字化保護系統(tǒng)的自檢和巡檢方面,利用軟件對元件、軟件本身、部件的'各種運行狀況進行檢測。
5優(yōu)化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
5.1對于分布式母線的保護
系統(tǒng)電網(wǎng)中母線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傳統(tǒng)對于母線的保護裝置就存在著抗干擾性弱,二次接線繁雜、擴展性差等的問題。但是數(shù)字化對于分布式母線的保護則可以對這些問題起到很好的分散保護作用。并且傳統(tǒng)的母線保護也無法滿足對通訊數(shù)據(jù)日益變大的需求,而數(shù)字化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5.2對于變壓器的保護
在繼電保護裝置中,對于變壓器的保護主要是避免電路短路產(chǎn)生的差動,正確及時辨別勵磁涌流和故障電流,對于這一問題,傳統(tǒng)的保護極易出現(xiàn)轉化不明確和誤判情況。而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對電流的高保真轉變、高頻分量的優(yōu)點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準確率的對故障電流等進行分辨,并且根據(jù)檢測的故障對變壓器實施切實有效的保護。在傳統(tǒng)的繼電保護中,變壓器保護用互感器往往因不同廠家規(guī)格的也不相同,所以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流的平衡,但是電子互感器的引入就很好的提高了靈敏度,降低了誤差。
6結語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統(tǒng)一化、自動化、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智能系統(tǒng)的建立,要在以后的幾年里通過規(guī)劃設計目標、分階段建設目標等步驟來逐漸實現(xiàn)。并且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全面建設也是智能電網(wǎng)建設的根本前提。與此同時,隨著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不斷發(fā)展,對繼電保護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
科技發(fā)展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以及工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我們需要學會運用科技,為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效率和便利。我在運用科技過程中,有著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參考。
第二段:科技的優(yōu)勢
科技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讓我們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更快速的獲取信息,更方便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利用電子表格、辦公軟件等工具來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網(wǎng)絡課程等工具來獲取所需的信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社交網(wǎng)絡、視頻通話等工具與朋友、家人保持聯(lián)系??萍嫉膬?yōu)勢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更加輕松地完成工作和生活。
第三段:科技的劣勢
科技的劣勢在于它有可能會讓我們產(chǎn)生依賴性,讓我們變得更加孤立和迷失。我們在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的時候,可能會忽略身邊的人和環(huán)境,導致與親朋好友的距離變得更加遠離;我們在面對疾病痛苦時,或許會更傾向于尋找快速的解決方式,忽視身體自身的自愈能力??萍嫉牧觿菪枰覀冋J識到并加以規(guī)避。
第四段:科技的應用
科技的應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在運用科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及時了解更新和熟練掌握新的技能。在工作方面,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基礎的計算機技能,比如說如何使用基礎辦公軟件等;在生活方面,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知識??萍嫉膽眯枰覀儾粩鄬W習和探索,才能擁有更豐富的技能和更好的運用經(jīng)驗。
第五段:結論
科技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但是,我們不應該對科技掉以輕心,而應該認識到科技的優(yōu)劣之處,合理而科學地運用科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科技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讓科技占據(jù)我們的生活??萍疾⒎且磺?,人類的內在文明素養(yǎng)和人情味道才是我們的精神柱和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一
科技論文是在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對自然科學和專業(yè)技術領域里的某些現(xiàn)象或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運用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或反駁等邏輯思維手段,分析和闡述,揭示出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而撰寫成的論文??萍颊撐膮^(qū)別于其他文體的特點,在于創(chuàng)新性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學論述,是某些理論性、實驗性或觀測性新知識的科學記錄、是某些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新成果的科學總結。因此,完備的科技論文應該具有科學性、首創(chuàng)性、邏輯性和有效性,這也就構成了科技論文的基本特征。
科學性——這是科技論文在方法論上的特征,它不僅僅描述的是涉及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命題,而且更重要的是論述的內容具有科學可信性,是可以復現(xiàn)的成熟理論、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經(jīng)過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夠推廣應用的技術。
首創(chuàng)性——這是科技論文的靈魂,是有別于其他文獻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現(xiàn)象、屬性、特點及事物運動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或者這些規(guī)律的運用必須是前所未見的、首創(chuàng)的或部分首創(chuàng)的,必須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而不是對前人工作的復述、模仿或解釋。
邏輯性——這是文章的結構特點。它要求科技論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前提完備、演算正確、符號規(guī)范,文字通順、圖表精制、推斷合理、前呼后應、自成系統(tǒng)。
有效性——指文章的發(fā)表方式。當今只有經(jīng)過相關專業(yè)的同行專家的審閱,并在一定規(guī)格的學術評議會上答辯通過、存檔歸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發(fā)表的科技論文才被承認為是完備和有效的。這時,不管科技論文采用何種文字發(fā)表,它表明科技論文所揭示的事實及其真諦已能方便地為他人所應用,成為人類知識寶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2、科技論文的分類
從不同的角度對科技論文進行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從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論文來看主要涉及以下5類:
第一類是論證型——對基礎性科學命題的論述與證明,或對提出的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等進行理論分析,使其完善、補充或修正。如維持河流健康生命具體指標的確定,流域初始水權的分配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從事專題研究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二類是科技報告型——科技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文件。記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種特例。專業(yè)技術、工程方案和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論證文章,科技報告型論文占現(xiàn)代科技文獻的多數(shù)。從事工程設計、規(guī)劃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三類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型——記述被發(fā)現(xiàn)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現(xiàn)象、本質、特性及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和人類使用這種發(fā)現(xiàn)前景的文章。闡述被發(fā)明的裝備、系統(tǒng)、工具、材料、工藝、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點、原理及使用條件等的文章。從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類是設計、計算型——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或材料的設計或調制和配制等。從事計算機等軟件開發(fā)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五類是綜述型——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科技論文(如文獻綜述),與一般科技論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首創(chuàng)性,盡管一篇好的綜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發(fā)表過的新資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資料基礎上,提出在特定時期內有關專業(yè)課題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和趨勢。它的寫法通常有兩類:一類以匯集文獻資料為主,輔以注釋,客觀而少評述。另一類則著重評述。通過回顧、觀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邏輯的、具有啟迪性的看法和建議。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較多。
3、科技論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科技論文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論文的內容、參考文獻。
3.1題目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用簡潔、恰當?shù)脑~組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論文的主題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并且使之具有畫龍點睛,啟迪讀者興趣的功能。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應包括文章的主要關鍵詞。題名像一條標簽,切忌用較長的主、謂、賓語結構的完整語句逐點描述論文的內容,以保證達到“簡潔”的要求;而“恰當”的要求應反映在用詞的中肯、醒目、好讀好記上。當然,也要避免過分籠統(tǒng)或嘩眾取寵的所謂簡潔,缺乏可檢索性,以至于名實不符或無法反映出每篇文章應有的特色。題名應簡短,不應很長,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論文主題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zhí)行及撰稿執(zhí)筆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署名人數(shù)不該太多,對論文涉及的部分內容作過咨詢、給過某種幫助或參與常規(guī)勞務的人員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們曾參與了哪一部分具體工作,或通過文末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貢獻和勞動表示謝意。合寫論文的著者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著者的姓名應給全名,一般用真實姓名。同時還應給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單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現(xiàn)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文摘有兩種寫法:報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也稱簡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文摘。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文摘—以報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寫,也可由編者寫。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不要重復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書寫要合乎語法,盡量同文稿的文體保持一致;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摘要字數(shù)一般在300字左右。
3.4關鍵詞
為了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中尋找文獻,特別是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應在文摘后給出3-8個關鍵詞。選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列人似語主題詞一劫的規(guī)范性詞。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jīng)常作為科技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科技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jù),包括科技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這個問題。正文應充分闡明科技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并且突出一個“新”字,以反映科技論文具有的首創(chuàng)性。根據(jù)需要,論文可以分層深人,逐層剖析,按層設分層標題??萍颊撐膶懽鞑灰笪淖秩A麗,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邏輯,用語簡潔準確、明快流暢;內容務求客觀、科學、完備,要盡量讓事實和數(shù)據(jù)說話;凡用簡要的文字能夠說清楚的,應用文字陳述,用文字不容易說明白或說起來比較繁瑣的,應由表或圖來陳述。物理量和單位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7結論
結論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總結。結論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應該以正文中的試驗或考察中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闡述分析作為依據(jù),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三是與先前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異同;四是本論文在理論上與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五是對進一步深人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3.8參考文獻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學依據(jù)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讀者提供文中引用有關資料的出處,或為了節(jié)約篇幅和敘述方便,提供在論文中提及而沒有展開的有關內容的詳盡文本。被列入的論文參考文獻應該只限于那些著者親自閱讀過和論文中引用過,而且正式發(fā)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專利等文獻。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1科技論文的選題
科技論文的選題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覓待解決的課題,另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處于前沿位置的課題。在召開的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汪恕誠部長針對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強調要重視研究十大問題:一是河流健康標準;二是大壩與生態(tài);三是河道演變的人工干預;四是河流生態(tài)的修復與建設;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導則,即初始水權的分配;六是節(jié)水型社會的體制建設;七是跨流域調水的生態(tài)影響;八是生態(tài)調度問題;九是災害保險與社會管理;十是水庫征地移民。這些都是作論文很好的選題。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等都有許多很好的選題。
選題確定后,就要定題目了。題目有大有小,有難有易。太大了,由于學力不足,無法深人,很容易寫成蜻蜓點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個問題也沒有論述深透,也沒有能夠解決,論文還是沒有分量,華而不實,難于完成;太小了輕而易舉。寫作時要確定一個角度,把題目縮小。因此確定科技論文的具體題目和論證角度,應該量力而行,實事求是,不要好高鶩遠,貪大貪深,勉強去做一個自己無力勝任的題,自己毫無基礎和準備的題。題目的大小,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大題可以小作,小題可以大作。關鍵還在于如何確定具體的角度,如抓住一個重要的小題,學科中的關鍵問題,能夠深人其本質,抓住要害,從各個方面把它說深說透,有獨到的新見解,把這個問題的難點和癥結找準了,科學地給予解決了,那論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從實際出發(fā),量力而行。確定主題和論證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還應注意要從自己有基礎、了解的事情著手。
比如,編輯部收到過這樣一些來稿,有的基層作者寫的題目很大,如我國的水資源管理、南水北調工程的設想等,這類稿件題目很大也很泛,從他們所掌握的資料,很難做那么大的課題研究,寫的論文很空,東抄西拼,缺少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些見解缺少理論的依據(jù),因此這類稿件很難被采用。還有一些行業(yè)外人士寫黃河的裁彎取直,所寫的稿件缺乏對水利知識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們所熟悉的東西,缺乏理論基礎,這樣的稿件也很難被采用。
4.2科技論文的準備
確定科技論文的題目和論證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盡可能了解前人對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意見,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正確的可以汲取和繼承,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可以避免和防止。應該汲取前人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新問題。在博覽廣搜有關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以自己論題為中心去思考這些材料,區(qū)別其正確、錯誤,找出其論證不足與需要增補、發(fā)揮之處,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論文的觀點。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鉆研、形成論點的過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過程完成時,論文提綱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fā),去檢驗每一個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lián)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與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和諧,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為全局所需要,是否絲絲入扣,相互配合,都能為主題服務。因此寫提綱的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樹立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了然。
對搜集的材料,要進行分析、提煉,保留那些能說明論點的例證材料。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局部要服從整體。單從某一局部看,有些論點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從全局確定的基本發(fā)展線中看,它插不進去,用不上,只能割愛。
科技論文應有說服力,為了有說服力,就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并且論文要有層次。
4.3科技論文的撰寫
科技論文提綱確定了,就要撰寫初稿。原則上要簡明扼要,指出問題,說明問題,分析問題。提綱只是預擬一個輪廓,不可能對每一細部都考慮周密完善。在寫作時,順著寫作思路而作,對于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等等細部,很可能發(fā)現(xiàn)原來提綱中某些設想計劃是不恰當?shù)模蛻摷右孕薷暮驼{整;臨時發(fā)現(xiàn)某些論點、例證和論證理由不確切,還應該重新查書、思考、斟酌和推敲,給予增補,使之完善。當然,文氣的通暢,文字的華美,還是必要的。該用排比、重復強調等修辭手法,以突出重點、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筆生花、使讀者產(chǎn)生特殊感應的地方,還是不能吝惜筆墨??傊?,該長則長,該短則短,量體裁衣,從內容出發(fā),為內容服務,句無虛發(fā),字無浪費,這是基本原則。
初稿寫成以后,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實上,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難一次就達到完善恰當?shù)某潭?。仔細檢查,反復修改,總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不恰當、不完善之處,大至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事例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謹,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是否準確、鮮明、生動,等等,總會發(fā)現(xiàn)尚需修改之處,發(fā)現(xiàn)很多在提綱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計不到的問題。寫成初稿后反復審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論文的起碼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實的根據(jù);言之成理是條理清楚,觀點明確。真理的標準在于實踐,僅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還不一定正確,必須能夠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即付諸實踐,取得預期的效果,簡略地說,可以說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實踐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不光主題突出,論點鮮明,還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安排好結構,一般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
一是圍繞主題,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據(jù)需要,加以適當安排,使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突出的表現(xiàn)。
二是疏通思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就是說,必須反映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內部聯(lián)系,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
三是結構要完整而統(tǒng)一,符合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客觀事物的發(fā)展必然經(jīng)過開始、中間、結尾3個階段,同樣每篇文章也必然經(jīng)過3個階段。
四是要層次分明,有條不紊。文章結構中最重要的是層次。層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寫文章時把所選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題思想的需要,適當安排,分出輕重緩急,依次表達,前后連貫,充分而鮮明地把主題思想表達出來。
五是要適合文章體裁。體裁不同,結構也不會完全相同。各種文體都有自己的結構特點。一般說來論說文是以事物的內部邏輯關系來安排結構層次,因此論說文以說理論證為主,同記敘文以“事”為主不同。
5、科技論文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對于初寫科技論文的人來說,論文題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長,涉及問題的面不宜過寬,論述的問題也不求過深。應盡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一點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時,論文的題目可大一點、深一點。論文題目可以是著重談某一點,如某個重要問題的某一個重要側面或某一當前疑難的焦點,解決了這一點,有推動全局的重要意義。
在第三步時,對某專業(yè)的基本問題和重要疑難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對這個專業(yè)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第四步時,對某一學科有關的領域有深邃廣博的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對某學科提供創(chuàng)造性見解,對此學科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或對此學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寫全面論述性的大問題,所寫的主題,可以很小,卻又是重要的。其實選題很多,選自己熟悉和所從事的工作,并對今后工作有益的選題,既能總結工作的得失又能促進工作。(摘自《河南水利》20第9期,原文:“怎樣寫科技論文”作者:韋鳳年《中國水利》雜志社副主編)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二
從不同的角度對科技論文進行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從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論文來看主要涉及以下5類:
第一類是論證型——對基礎性科學命題的論述與證明,或對提出的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等進行理論分析,使其完善、補充或修正。如維持河流健康生命具體指標的確定,流域初始水權的分配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從事專題研究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二類是科技報告型——科技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文件。記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種特例。專業(yè)技術、工程方案和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論證文章,科技報告型論文占現(xiàn)代科技文獻的多數(shù)。從事工程設計、規(guī)劃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三類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型——記述被發(fā)現(xiàn)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現(xiàn)象、本質、特性及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和人類使用這種發(fā)現(xiàn)前景的文章。闡述被發(fā)明的裝備、系統(tǒng)、工具、材料、工藝、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點、原理及使用條件等的文章。從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類是設計、計算型——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或材料的設計或調制和配制等。從事計算機等軟件開發(fā)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五類是綜述型——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科技論文(如文獻綜述),與一般科技論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首創(chuàng)性,盡管一篇好的綜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發(fā)表過的新資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資料基礎上,提出在特定時期內有關專業(yè)課題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和趨勢。它的寫法通常有兩類:一類以匯集文獻資料為主,輔以注釋,客觀而少評述。另一類則著重評述。通過回顧、觀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邏輯的、具有啟迪性的看法和建議。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較多。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三
31、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zhí)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yè),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32、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3、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34、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干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不是感情的投資,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紅。(友誼可以換其他詞語)
3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36、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頂?shù)牧褐?,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劃線處可以換其他詞語)
37、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huán)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38、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39、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云;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41、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42、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43、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44、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45、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艷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46、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fā)才是大海的壯觀。
47、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頭再來,她絕不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48、不是像企鵝那樣靜靜的站在海邊,翹首企盼機會的來臨,而是如蒼鷹一般不停的翻飛盤旋,執(zhí)著的尋求。
不是面對峰回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嘆,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
不是拘泥于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秘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49、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歷經(jīng)滄桑后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么這些優(yōu)秀的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shù)奶炜铡?BR> 50、春蠶死去了,但留下了華貴絲綢;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畫眉飛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聲;花朵凋謝了,但留下了縷縷幽香;蠟燭燃盡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過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四
個人簡歷的寫作標準標簽:簡歷制作模板,個人簡歷制作對于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寫簡歷總是很盲目,不知道寫個人簡歷需要什么標準??赐瓯疚暮竽銜X得很簡單。
整潔清晰:簡歷一定要寫得整潔清晰,反映出你真實、準確的形象,使你能被用人單位一眼看中。
簡單明了:簡歷通常很簡短,一般不超過一頁紙,對于與求職目標有關的情況要重點突出,但對于其他無關緊要的一些情況,要一略而過,簡明扼要最好。
準確無誤:無論在用詞上、術語上及撰寫上都要準確。
還有簡歷中的自我評價也很重要啊,下面舉個例子:
愿望辭職于本專業(yè)相干的有潛力的公司,企業(yè)單位。本人將以豐滿的熱忱投入工作中。生機能與公司獨特發(fā)展。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五
技巧一、科技論文的準備
確定科技論文的題目和論證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盡可能了解前人對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意見,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正確的可以汲取和繼承,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可以避免和防止。應該汲取前人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新問題。在博覽廣搜有關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以自己論題為中心去思考這些材料,區(qū)別其正確、錯誤,找出其論證不足與需要增補、發(fā)揮之處,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論文的觀點。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鉆研、形成論點的過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過程完成時,論文提綱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技巧二、技論文的選題
科技論文的.選題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覓待解決的課題,另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處于前沿位置的課題。在召開的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汪恕誠部長針對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強調要重視研究十大問題:一是河流健康標準;二是大壩與生態(tài);三是河道演變的人工干預;四是河流生態(tài)的修復與建設;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導則,即初始水權的分配;六是節(jié)水型社會的體制建設;七是跨流域調水的生態(tài)影響;八是生態(tài)調度問題;九是災害保險與社會管理;十是水庫征地移民。這些都是作論文很好的選題。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等都有許多很好的選題。
技巧三、科技論文的提綱制定
制定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fā),去檢驗每一個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lián)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與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和諧,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為全局所需要,是否絲絲入扣,相互配合,都能為主題服務。因此寫提綱的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樹立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了然。
技巧四、科技論文的正文撰寫
科技論文提綱確定了,就要撰寫初稿。原則上要簡明扼要,指出問題,說明問題,分析問題。提綱只是預擬一個輪廓,不可能對每一細部都考慮周密完善。在寫作時,順著寫作思路而作,對于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等等細部,很可能發(fā)現(xiàn)原來提綱中某些設想計劃是不恰當?shù)?,就應該加以修改和調整;臨時發(fā)現(xiàn)某些論點、例證和論證理由不確切,還應該重新查書、思考、斟酌和推敲,給予增補,使之完善。當然,文氣的通暢,文字的華美,還是必要的。該用排比、重復強調等修辭手法,以突出重點、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筆生花、使讀者產(chǎn)生特殊感應的地方,還是不能吝惜筆墨??傊?,該長則長,該短則短,量體裁衣,從內容出發(fā),為內容服務,句無虛發(fā),字無浪費,這是基本原則。
初稿寫成以后,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實上,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難一次就達到完善恰當?shù)某潭?。仔細檢查,反復修改,總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不恰當、不完善之處,大至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事例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謹,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是否準確、鮮明、生動,等等,總會發(fā)現(xiàn)尚需修改之處,發(fā)現(xiàn)很多在提綱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計不到的問題。寫成初稿后反復審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論文的起碼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實的根據(jù);言之成理是條理清楚,觀點明確。真理的標準在于實踐,僅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還不一定正確,必須能夠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即付諸實踐,取得預期的效果,簡略地說,可以說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實踐效果。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六
最近看到雜談有個大學生說自己丟了千份簡歷換不到工作。
說實話,這樣的大學生真不少!當前,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lián)系很少。
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yǎng)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么培養(yǎng)大學生以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就業(yè)缺乏了解。
而建立一種基于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根本之所在。
應聘單位對大學生要求過高,存在諸多限制性的條件,如:工作經(jīng)驗、技術水平……而大學生也存在自身的問題,如:
1、專業(yè)多而不精
學校所學的專業(yè)不是明確的針對某個職位,使得自身技術上的問題。
2、目標盲目
對社會和應聘單位的不了解,使得不能針對所學的專業(yè)明確自己所要應聘的職位。
3、簡歷問題
簡歷不能把自身的亮點和核心競爭力歸納好,簡歷投的再多,應聘單位看到這樣的簡歷可能就否定了。
4、面試問題
面試的時候不能正確的把自己與所應聘的職位很好的結合起來介紹自己,就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表達,把自己更好的展現(xiàn)給面試官,這樣面試的再多,面試官也會否定你。
5、薪水問題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有點因為自己畢業(yè)于名牌大學,對目標和薪水要求太高,使得自己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6、不自信
某些大學生可能不是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總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一點,心理上表現(xiàn)的不自信。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七
一篇完整的科技論文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論文的內容、參考文獻。
3.1題目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用簡潔、恰當?shù)脑~組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論文的主題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并且使之具有畫龍點睛,啟迪讀者興趣的功能。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應包括文章的主要關鍵詞。題名像一條標簽,切忌用較長的主、謂、賓語結構的完整語句逐點描述論文的內容,以保證達到“簡潔”的要求;而“恰當”的要求應反映在用詞的中肯、醒目、好讀好記上。當然,也要避免過分籠統(tǒng)或嘩眾取寵的所謂簡潔,缺乏可檢索性,以至于名實不符或無法反映出每篇文章應有的特色。題名應簡短,不應很長,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論文主題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zhí)行及撰稿執(zhí)筆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署名人數(shù)不該太多,對論文涉及的部分內容作過咨詢、給過某種幫助或參與常規(guī)勞務的人員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們曾參與了哪一部分具體工作,或通過文末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貢獻和勞動表示謝意。合寫論文的著者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著者的姓名應給全名,一般用真實姓名。同時還應給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單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現(xiàn)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文摘有兩種寫法:報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也稱簡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文摘。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文摘—以報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寫,也可由編者寫。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不要重復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書寫要合乎語法,盡量同文稿的文體保持一致;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摘要字數(shù)一般在300字左右。
3.4關鍵詞
為了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中尋找文獻,特別是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應在文摘后給出3-8個關鍵詞。選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列人似語主題詞一劫的規(guī)范性詞。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jīng)常作為科技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科技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jù),包括科技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這個問題。正文應充分闡明科技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并且突出一個“新”字,以反映科技論文具有的首創(chuàng)性。根據(jù)需要,論文可以分層深人,逐層剖析,按層設分層標題。科技論文寫作不要求文字華麗,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邏輯,用語簡潔準確、明快流暢;內容務求客觀、科學、完備,要盡量讓事實和數(shù)據(jù)說話;凡用簡要的文字能夠說清楚的,應用文字陳述,用文字不容易說明白或說起來比較繁瑣的,應由表或圖來陳述。物理量和單位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7結論
結論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總結。結論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應該以正文中的試驗或考察中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闡述分析作為依據(jù),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三是與先前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異同;四是本論文在理論上與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五是對進一步深人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3.8參考文獻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學依據(jù)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讀者提供文中引用有關資料的出處,或為了節(jié)約篇幅和敘述方便,提供在論文中提及而沒有展開的有關內容的詳盡文本。被列入的論文參考文獻應該只限于那些著者親自閱讀過和論文中引用過,而且正式發(fā)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專利等文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八
速讀,是通過速度較快的閱讀迅速獲取所需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一般而言,科技英語期刊論文具有篇幅較小、主題集中、連續(xù)性強等特點,閱讀這類論文的常用方法是依次閱讀論文的構成要素。但是在實際閱讀中,標題幫助讀者決定該論文是否有必要讀,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不需予以特別關注,閱讀摘要和關鍵詞決定論文是否需要繼續(xù)讀。引言是可以略讀的部分,正文部分的文獻綜述可以和參考文獻結合起來讀,以全面了解研究概況。研究方法、討論與結論是論文最精華的部分,能充分體現(xiàn)研究價值,最需要細讀。
在讀者沒有明確閱讀目的時,按照以上方法閱讀科技英語期刊論文能夠獲得較全面的信息。但這樣閱讀耗時長,讀完以后未必能把握重點,即這樣閱讀不夠快。如果讀者閱讀目的明確,閱讀方法恰當,就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在賽恩斯編譯看來,方法是由目的決定的,而閱讀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主要內容或借鑒寫作方法。下面,主要介紹以借鑒寫作方法為目的的閱讀方法。
一、以借鑒論文框架為目的的閱讀方法。為借鑒框架而進行的閱讀是以研究方法和表達形式為出發(fā)點的。在進行這樣的閱讀活動之前,讀者通常對自己的寫作內容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卻不知應如何表達。因此需要查找與自己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類似的論文,將其框架作為寫作參考。
如果所寫論文要介紹某種研究方法,就需要首先查閱科技英文期刊目錄,根據(jù)標題提取篇目。在按照頁碼找到相應篇目后,跳過摘要和關鍵詞,直接關注首段的行文方式,可以摘錄有用的句子模式。然后記錄各級標題和子標題,分析標題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最后閱讀結論部分,方法同于首段閱讀方法。
以介紹方法的論文為例,讀者將一篇論文的首段和框架進行比較,可知論文開頭通常介紹該方法的研究歷史、運用領域和主要類別。正文一般包括引言、理論模式、新舊方法介紹和比較、方法運用情況、方法測試結果以及結論等。以此為參照,再給自己的論文“搭架子”就會容易得多。
二、以模仿論文格式為目的的閱讀方法。與借鑒框架類似,此類閱讀也是關注形式的。因此方法也比較接近。區(qū)別在于:
1.此類閱讀不是選擇與讀者的研究方法類似的論文,而是選擇讀者發(fā)表論文的目的期刊。目的期刊論文的格式就是讀者論文寫作的格式。如果已投稿論文未被目的期刊采用,則需另投,因此應按照另稿的目的期刊調整格式。
2.對所閱讀篇目的格式要做詳細的記錄。如論文由哪些部分組成(有的期刊不要求提供摘要、關鍵詞和致謝等);各組成部分的基本格式和排列順序;各級標題的字體和字號;分欄要求、空格和空行規(guī)定;標點要求;注釋格式和參考文獻格式;等等。
例如,如果打算向某期刊投稿,首先應關注其稿件格式。該期刊的征稿啟事中對于字號沒有明確要求,但是通過已刊登的論文可知其論文的一般格式。需要強調的是,編輯在決定是否錄用論文時首先關注標題和格式。由于稿件量極大,即使標題很吸引人,如果格式不符合要求,編輯可能就不會繼續(xù)讀。即很有研究價值的論文,也會因為格式問題而被否定。因為格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研究者的科研態(tài)度是否嚴謹,是否有投稿的誠意。因此如果希望稿件被錄用,切不可忽視以格式為目的的閱讀。
綜上所述,快速閱讀是目的明確的閱讀,是講究習慣和方法的閱讀,是有詳有略的閱讀。讀者可以以這些方法為基礎,不斷探索積累,根據(jù)自身的閱讀特點形成和豐富自己特有的快速閱讀方法。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一
論文通常由題目、作者、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等方面內容構成。
1、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眉目。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寫作的方法是:
?直接在題目中揭示論文主要觀點。如:《寧波外向型經(jīng)濟不能回避歐元》。
?當文章的主要觀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時,在題目中也可以只交代研究的內容、范圍或角度。如:《時代和制度變遷中知識型企業(yè)家的興起和成長》、《論知識型企業(yè)家的內涵和本質》、《試論……》、《淺談……》、《……初探》等等。從這類題目本身一般看不出作者的觀點,但因為交代了文章的內容范圍,可引起有相同興趣的同仁注意。
?題目的寫作句型可以有多種選擇:陳述句《創(chuàng)新是寧波經(jīng)濟高速增長的不竭動力》、祈使句《西部大開發(fā)要把發(fā)展旅游業(yè)作為切入點》、判斷句《寧波外向型經(jīng)濟不能回避歐元》、疑問句《領導該是什么樣?》等句型。也可以用帶有若干短語的詞語形式《東北亞經(jīng)濟的曙光》、《經(jīng)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選擇》。
總之,對題目的寫作要求是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或作者的寫作意圖。字數(shù)一般在10字以上,20字以下(不包括副標題),太短說不清,太長容易使人產(chǎn)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
3、論文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寫摘要的目的在于: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就能大概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對此有興趣,再進一步閱讀全文。摘要通常包含以下內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內容;獲得的基本結論和成果(特別是新見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論文摘要的`寫作要求:要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和內容都進行高度概括;突出論文研究的創(chuàng)新成果和結論性的內容,其他可略;要用十分精練、概括的語言進行表述(通常在100―300字之間)。
4、關鍵詞:為了便于計算機系統(tǒng)對各類論文的收集整理,以供讀者檢索和引用,學術性的經(jīng)濟論文要列出4―6個關鍵詞。關鍵詞通常是從論文的題目、摘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根據(jù)中國科協(xié)《關于在學術論文中規(guī)范關鍵詞選擇的規(guī)定》:
第一個關鍵詞:要列出論文所屬二級學科名稱。(經(jīng)濟學、管理學、法學、哲學等等屬于一級學科,經(jīng)濟學下面的政治經(jīng)濟學、宏觀經(jīng)濟學、微觀經(jīng)濟學、比較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地理學、發(fā)展經(jīng)濟學、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思想史、經(jīng)濟史、世界經(jīng)濟學、國民經(jīng)濟學、管理經(jīng)濟學、數(shù)量經(jīng)濟學、會計學、審計學、技術經(jīng)濟學、生態(tài)經(jīng)濟學、勞動經(jīng)濟學、城市經(jīng)濟學、資源經(jīng)濟學、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物資經(jīng)濟學、工業(yè)經(jīng)濟學、農(nóng)村經(jīng)濟學、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交通運輸經(jīng)濟學、商業(yè)經(jīng)濟學、價格學、旅游經(jīng)濟學、信息經(jīng)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國防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其他學科屬于二級學科)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二
摘要:科技論文寫作是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項目的實施,對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論述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偏低的原因基礎上,對導師制在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課題
科技論文寫作是大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或者繼續(xù)深造必備的一種能力,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而言,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萍颊撐膶懽黧w現(xiàn)了大學生能否具有對科研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的科學組織,并將其用專業(yè)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家級、省級、校級等不同級別的創(chuàng)新性課題被推出,旨在加強包括科技論文寫作在內的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我國高校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水平普遍偏低,不符合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本科生缺乏有效的引導和系統(tǒng)的訓練。而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是高校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和教育管理形式。通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形成一種類似于研究生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因此,為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作者在分析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高所產(chǎn)生的原因基礎上,根據(jù)專業(yè)實施導師制經(jīng)驗,就導師制在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實施過程中,對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論述。
科技論文是用專業(yè)術語對科學領域的某些現(xiàn)象或者某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論述,并揭示這些現(xiàn)象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學術性論文。這與在大學之前的作文寫作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目前,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普遍不高,撰寫的各類科技論文質量與要求相比存在很大距離,畢業(yè)論文水平堪憂。造成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學生缺乏科技論文寫作知識的系統(tǒng)訓練,而這與學校教育計劃的制訂密切相關。學校只強調基礎理論教育,科技論文寫作僅在畢業(yè)論文方面涉及。因此,很多高校從學生入校后沒有給他們進行過科技寫作方面的系統(tǒng)訓練,學生缺乏必備的科技論文寫作知識,無法用專業(yè)的術語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準確的表達和描述。
其次,教與學雙方重視程度不夠。在國家沒有推行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以前,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僅體現(xiàn)在畢業(yè)論文寫作方面,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只對內容有明確要求,而對寫作水平?jīng)]有硬性規(guī)定。更有個別院校,學生可以將翻譯的外文文獻作為本科畢業(yè)論文。因此,教師和學生都對科技論文的寫作沒有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
再次,學校科研經(jīng)費匱乏。除了滿足學生基本理論實驗外,能提供給學生進行科研活動的經(jīng)費很少,而且學生實驗室的條件有限,學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模擬實驗,撰寫一次性的實驗報告。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由于沒有充足的經(jīng)費完成實驗,取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完全,達不到科技論文的基本要求,科技論文寫作無法有效進行。因此,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但是,隨著國家對大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的提高,推出了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項目。該類項目的實施,要求學生以總結報告或者發(fā)表科技論文的方式結題,這就對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何應對這一發(fā)展的新趨勢,大學生導師制的實施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大科生導師制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新模式和教育管理形式。通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對本科生進行指導,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導師制的實施可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通過引導學生參加導師的課題,有目的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協(xié)作能力以及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可以協(xié)助解決造成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
首先,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學生科技論文寫作的系統(tǒng)訓練。就本人所在專業(yè),學生一入學就在輔導員那里領取導師的相關資料,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第一學期結束后就選定導師。第二學期開學初,導師首先對自己組內的.學生進行相關指導,然后讓新入組的學生跟著老生學習實驗操作、文獻查閱等基本技能。在對實驗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查閱的文獻,按照規(guī)定格式寫一篇小綜述,依次由高年級的小組長、指導老師指導修改。經(jīng)過這一系列過程,學生對研究內容、科技論文基本格式、寫作要求就會有大體了解,為后期的寫作打下基礎。同時,在每個實驗周期,參與學生都以科技論文的形式匯報自己的成果。這樣可以保障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得到系統(tǒng)的訓練。
其次,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加強師生對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視程度。導師制的篩選有著一定的條件,并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參與導師制。入選導師首要的條件是責任心要強,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得到實質性的指導。同時,不同導師指導學生之間的對比,也會督促導師對自己指導的學生嚴格要求。就學生而言,有導師的認真指導和所在小組高年級學生的帶動,必然也會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習慣。這樣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關系;同時,不同年級之間的學生也能形成好的傳幫帶作用。導師只需要把控大的方向,高年級同學起到助理老師的作用;而低年級同學由于和高年級學生之間更容易交流溝通,也能很快達到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這樣,在師生之間能形成一種有效的共同促進機制。
再次,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學生科研所需經(jīng)費的解決。雖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項目能夠獲得一定的科研經(jīng)費,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尤其對實驗性課題,會造成學生的實驗得不到有效的延續(xù)。導師制的實施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由于從選題開始,指導教師基于自己的科研課題,對學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既是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的主體,又能參與到指導老師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來,既利于教師對學生課題的把控掌握,又能利用指導教師的課題經(jīng)費彌補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課題經(jīng)費不足問題,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因此,導師制的實施能很好地滿足當前國家對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不僅能從人力、物力上有所保障,還有助于學科不同年級之間研究梯隊的建立,對于學生畢業(yè)后的互相交流溝通奠定了基礎。
[2]李裕琪,陸紹榮,張發(fā)愛.通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培養(yǎng)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初探.廣東化工,20xx,43(10):236,216.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三
為了反映在職研究生論文的科學依據(jù)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tài)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應在論文后列出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私人通信和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yún)⒖嘉墨I,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后注釋或標注在當頁的下方。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xiàn)的順序列出,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可放在各章節(jié)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譯成中文。
附錄是指那些編入文章主體會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或有礙于文章結構的緊湊和突出主題思想的材料,可將這些材料作為附錄編排于全文的末尾,包括放入正文內過于冗長的公式推導、復雜的數(shù)據(jù)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等。此項非必要。
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每個附錄應有標題。
致謝是作者對該文章的形成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恰當、簡短。
個人簡歷包括出生年月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的學校、時間等;學術論文研究成果按發(fā)表的時間順序列出;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學期間參加的研究項目、申請的專利或獲獎情況等。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四
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應以簡明、準確的詞語反映文章特定內容,并有助于選定關鍵詞。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盡量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式和化學式。
作者姓名署于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zhí)筆人也可注于首頁頁腳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責自負和擁有著作權的標志。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及郵編,工作單位和郵編之間空一個字。
論文摘要的寫作應符合gb6447-86的規(guī)定。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其中,研究的結果和作者的結論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文摘,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點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且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便于
作文
獻索引和檢索。每篇論文選擇關鍵詞3~5個,可從題名、摘要中選出,也可以把重要術語和地區(qū)、人物、文獻、產(chǎn)品及重要數(shù)據(jù)名稱作為關鍵詞標出。
緒論又稱前言或引言,緒論的序號可以不寫,也可以寫為“0”,不寫序號時“緒論”二字可以省略。緒論應少而精,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應寫明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理論與與實踐依據(jù),內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不要與摘要雷同和成為摘要的注釋,切勿用“眾所周知“、”大家知道“之類的
開場白
,也不要寫什么“才疏學淺”、“不吝賜教”等客套話。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系指引言之后結論之前的部分,應按 gb 7713--87的規(guī)定格式編寫。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據(jù)作者意圖和文章內容而定。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五
說那么快,悄無聲息的,這個學期的一半過去了,論文寫作課也即將結束了。
在寫學習心得之前,跟同學們聊起論文寫作,不知道怎么說起的,我們說起了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的那些三段論套路,文章要什么“鳳頭、豬肚、豹尾”,怎么當初的八百字要那么痛苦地擠出來?上到大學,隨便來篇文章,自由發(fā)揮,輕而易舉。
我想在生活上,懂得怎么寫文章的人也應該是一個很懂的生活的人,而且他們的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他們的人生閱歷一定很豐富。在學術上,懂得怎么寫好論文的人,必定是一個學識很淵博,思想很深刻,善于思考的人。
說說論文寫作課所獲吧。
記得季老師剛上這門課的時候就說過我們的一些師兄師姐上完了這門課也不知道講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我個人的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論文課還是有一些收獲的,自己以后在寫畢業(yè)論文時候,起碼知道要在內容與格式這兩大方面抓好。寫一篇好的畢業(yè)論文不容易啊,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也是我們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的表現(xiàn)。
季老師談及論文寫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強調論文的格式。的確,先不說我們的內容是否新鮮,觀點是否創(chuàng)新,建言獻策是否有建樹,但論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個同學都可以做好的。這些基本的格式我們要做好弄好,基本的東西沒做好,留給指導老師給你做,這合適嗎?季老師說他自己指導學生論文的時候,老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拿回去吧”。我想老師要同學們拿回去的不僅是修改格式的論文,更重要的是把對待畢業(yè)論文寫作那種懶散不認真的態(tài)度拿回去吧。今天面對的是一篇本科論文,明天也許就因為這種不認真的態(tài)度而錯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機會。細節(jié)決定成敗,雖然這是一句話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談,但是十分有理。
老師說到現(xiàn)在的大學生論文沒有多少是有水平的,想找?guī)灼獌?yōu)秀的論文給大家學習學習都沒有。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xiàn)在大學生可是量多質差,真正好好學習自己本專業(yè)的同學很少。大家都忙于考取各種證書,考取英語四六級,忙于各種社會實踐,對于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就只是淺嘗輒止了。所以寫出一篇高質量的畢業(yè)論文想必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肚子里沒有真材實料,腦子里沒有創(chuàng)新的靈感。
課上老師給我們點評了一些師兄師姐的畢業(yè)論文,印象中聽到老師批評的聲音較多,沒有哪些贊許的話。季老師是一個會說真話有要求的人,老師的評價是中肯的。學習這些論文,連我這個沒什么水平的都看出一大堆問題。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師兄師姐的論文幾乎是一大片的文字,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極少,似乎空口說白話。有圖有表有真相,沒證沒據(jù),太難令人信服,文章太蒼白了。論文最后是文獻,文獻資料來源太少,缺少精確。有的甚至來源我們教材,這是不太可取的。論文的參考文獻很重要,想寫好一篇論文,必須要廣泛地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
在展示一些論文也包括他自己的,老師強調得比較多的就是論文要勾勒架構、建立模型。老師的論文水平非常高,我們望塵莫及,能看懂就已經(jīng)不錯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師在學術上面的造詣必定源自于長期不斷的學習與積累。
季老師建議我們多去圖書管的閱覽室走走,多閱讀網(wǎng)上一些名人博客,多去收集一些學習資源。在大學,有老師能夠指引我們要懂得如何去學習,比在課堂上授予我們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李春英老師給我們上《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李老師說了一句話,我現(xiàn)在還記著:“關于大學的學習,你收獲的應該是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在大學,這是很彌足珍貴的。授之以魚,僅供餐飽;授之以漁,則一生受用。我想學會學習也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吧。
課上向老師提過這么一個問題:怎么樣才能夠讓寫出來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有意義而且深刻的?老師的回答很認真很全面,我是有收獲的,但是老師很謙虛,最后還說:“不知道有沒有很好地回答你的問題?”老師學識淵博,但他對學生不驕不縱,低調的為人與謙虛認真的態(tài)度讓我打心底里尊敬他。想想我們身邊有些人吧,學識甚少眼光短淺,還驕傲自大,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說實在的,萬千世界,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渺小,沒什么好驕傲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一樣,其實大家都一樣的,把自己高高的姿態(tài)放下,多多向身邊的人學習。
1.論文寫作的步驟
2.論文寫作要求
3.論文寫作流程
4.論文寫作的要求
5.論文寫作時間安排
6.論文寫作指導教學
7.論文寫作格式
8.科技論文寫作要求
9.科技論文寫作分類
10.教育論文寫作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六
寫作目的在于:總結某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進展,呈送相關的主管機構、組織或領導,以供參考。
內容主要涉及: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和進展;陳述一項技術研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論述某一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
要求: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正反面的結果和經(jīng)驗,以便評價。有特定格式以及相應密級,在軍用研究中尤為常見。
用于申請相應學位的學術論文,以作者本人獨立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寫而成。
這里簡述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1)體現(xiàn)作者較好地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
2)體現(xiàn)作者在所研究的專門領域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
3)體現(xiàn)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4)在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的論題上做出了有創(chuàng)新性的貢獻。
論述創(chuàng)造性研究工作成果的`書面文件,是創(chuàng)造某種原理或將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或是某一課題在實驗、觀察、理論、計算方面有創(chuàng)新見解的科學記錄。
學術論文量多面廣,一般來說,合格的論文應達到如下基本要求:
1)有原創(chuàng)性;
2)有完整性;
3)有準確性;
4)有可讀性。
當然,還有眾多的科普論文,這是有重要社會作用的論文,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限于篇幅,本文不予詳述。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七
論文寫作的標準格式是怎樣的呢?下面是論文寫作標準格式文章。
論文寫作標準格式
論文題目(xx級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專業(yè)1班李xx(5號宋體,加粗)(空1行)4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標題,用4號宋體,加粗,并留出上下間距為:段前0.5行,段后0.5行)
1.1 ××××××(作為正文2級標題,用小4號宋體,加粗)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1.1.1 ××××(作為正文3級標題,用5號宋體,不加粗)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2 ×××××××(作為正文第2章標題,用4號宋體,加粗,并留出上下間距為:段前0.5行,段后0.5行)
×××××××××(5號宋體,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注:1.正文中表格與插圖的字體一律用5號宋體;
3.為保證打印效果,學生在打印前,請將全文字體的顏優(yōu)麥電子商務論文色統(tǒng)一設置成黑色。
(空2行)
參 考 文 獻(4號宋體,居中)
(1] ×××××××(5號宋體,行距18磅,標準字間距)×××××
(3] ××××××××××××××××××××××
擴展:論文寫作要求
為了加強對我校本科生畢業(yè)論文工作的規(guī)范化管理,現(xiàn)將畢業(yè)論文寫作要求通知如下。學校要求本科畢業(yè)生必須嚴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論文的撰寫工作。
一、封面: 學校統(tǒng)一印制。學生用計算機套印輸出。
二、摘要:包括中文摘要,關鍵詞;外文摘要,關鍵詞。(占一頁)
三、目錄: 由論文的章節(jié)附錄等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
四、引言或序言:簡要說明工作的目的、意義、范圍、研究設想、方法、選題依據(jù)等。應當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一般教科書中已有的知識、理論在引言或序言中不宜出現(xiàn)。
五、正文: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本科學生論文字數(shù)文科不少于1萬字,理科不少于七千字。正文內容應該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結構嚴謹、書寫工整,符合學科、專業(yè)的有關要求。論文中的用語、圖紙繪制、表格、插圖、應規(guī)范準確,符合各專業(yè)國家標準。正文中出現(xiàn)的符號和縮略語應采用本專業(yè)學科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的規(guī)定。引用他人資料要有標注。
六、結論:畢業(yè)論文的結論應當準確、完整、明確精煉。但也可在結論或討論中提出建議、設想和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七、參考文獻:按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論文末。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shù),頁碼。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月,頁碼。
另外,要求每篇論文至少有8篇參考文獻。其中,外語專業(yè)至少有5篇外文參考文獻,其他專業(yè)至少有一篇外文參考文獻(特殊選題除外)。并且所有參考文獻至少有3篇以上為近期在省級以上刊物中發(fā)表的文章。
八、附錄:某些重要的原始數(shù)據(jù)、數(shù)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零件圖、裝配圖等。
備注:畢業(yè)論文要求打印輸出(學生可運用word知識打字、排版)。頁面設置要求:紙型:a4;上、下、右頁邊距2厘米,左頁邊距2.7厘米;字體:宋體;字型:小四;字間距:標準;行間距:23磅;文科類、藝術類論文段落標題編號順序:一、(一)、1、(1)、①;段落標題部分的設計可酌情調整;按封面左側裝訂線裝訂。論文裝訂順序:按照“論文封面、論文任務書、論文評審書和畢業(yè)論文”的順序裝訂在一起。一式三份(一份裝學生檔案、一份指導教師存檔、一份院系存檔)。
1.關于學術論文寫作標準格式要求
2.論文寫作要求
3.論文寫作的步驟
4.論文寫作流程
5.科技論文寫作分類
6.教育論文寫作
7.論文寫作的要求
8.論文寫作時間安排
9.論文寫作指導教學
10.論文寫作格式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八
中國國標gb7713─87所指的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
學術論文不同于實驗報告、階段報告和工作總結,而應對實驗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論點。實驗報告和工作總結多屬于如實地匯報實驗工作經(jīng)過,可以沒有創(chuàng)新成果和見解,可以模仿和重復前人必要的結果,可以不作判斷和推理,不形成論點。學術論文的內容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新,而不是重復、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國際標準iso5966─1982給出的科技報告的定義是:科技報告是記述科學技術研究進展或結果的文件,或是陳述科學技術問題現(xiàn)狀的文件??萍紙蟾姘搭愋涂煞譃閳蟾?report)、札記(note)、論文(paper)、備忘錄(memo)和通報(bulletin)等5種。從內容可分為可行性報告、開題報告、進展報告、考察報告、實驗報告等。
同學術論文比較而言,科技報告是實驗、考察、調查結果的如實記錄,側重于報告科技工作的過程、方法和說明有關情況。不論結果如何,是經(jīng)驗或教訓都可以寫入報告。而學術論文則要求有見解或理論升華??萍紙蟾嬗袝r是向有關部門報告科研工作進展的一種文件??萍紙蟾孀鳛閮炔康目蒲杏涗?內容具體,一般不公開發(fā)表,保密性強于學術論文。
科技實驗報告是描述、記錄某項科研課題實驗過程和結果的一種報告。實驗報告有兩種:一種是理工科大學生為驗證某定理或其結論所進行實驗而撰寫的實驗報告。其實驗步驟和方法是事先擬定的,是重復前人的實驗。另一種是創(chuàng)新型實驗報告。它是研究者自己設計,從過程到結果都是新的實驗,要求有所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
與學術論文比較而言,實驗報告的側重點是介紹實驗過程中的新發(fā)現(xiàn),不要求在理論上進行細致的論證。實驗報告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要求說明準確,言之有序。但不是全部科研工作及其實驗過程和觀察結果都要寫出或可以寫出學術論文。
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位論文的定義是:"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分為學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三種。
學位論文不同于一般學術論。學位論文為說明作者的知識程度和研究能力,一般都較詳細的介紹自己論題的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研究方法和過程等。而一般學術論文則大多開門見山,直切主題,把論題的背景等以注解或參考文獻的方式列出。學位論文中一些具體的計算或實驗等過程都較詳細,而學術論文只需給出計算或實驗的主要過程和結果即可。學位論文比較強調文章的系統(tǒng)性,而學術論文是為公布研究成果,強調文章的學術性和應用價值。
學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應能體現(xiàn)作者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士論文的篇幅一般為0.6~2萬字。學士學位論文是對選定的論題所涉及的全部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取舍、提高,進而形成自己的論點,做到中心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嚴密。學位論文寫作時還可以借鑒前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至重復前人的研究工作,但應具有自己的結論或見解。學士學位論文格式一般按學術論文格式寫作。學士論文的選題可從如下方面考慮:
1.可選擇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研究內容為題(對一些定理、命題給出新的證明、解釋;通過實驗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規(guī)律和結果。這類選題難度較大)。
2.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發(fā)展、提高的角度選題(對已發(fā)表的論文或教課書上的一些結論、結果做一些訂正、改進、推廣、深化和提高等工作)。
3.采用"移植"方法選題(運用不同學科的理論、研究思想、方法、實驗技術去解決另一學科的有關問題)。
4.進行不同學術觀點的討論作為論文的選題。
5.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論文的選題。
6.對有關學科、領域或研究專題等進行綜述、評述作為論文選題。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明確要求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具有自己的新見解,有一定的工作量??梢姶T士學位論文只要求在某方面有改進、革新,即有新見解。碩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并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學位論文的篇幅一般不受限制。但下列內容的論文,不能算有新見解,不能作為碩士學位論文。
1.只解決實際問題而沒有理論分析;
2.僅用計算機計算,而沒有實踐證明和沒有理論意義;
5.資料綜述性文章。
博士學位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并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和專門技術上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博士學位論文應具有系統(tǒng)性和創(chuàng)造性。博士學位論文應是一本獨立的著作,自成體系。有本課題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預備知識、實驗設計與裝備、理論分析與計算、經(jīng)濟效益與實例、遺留問題與前景、參考文獻與附錄等,形成一個體系。博士學位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從以下幾條來衡量:
1.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現(xiàn)象、新規(guī)律、建立新理論。
2.設計實驗技術上的新創(chuàng)造、新突破。
3.提出具有一定科學水平的新工藝、新方法,在生產(chǎn)中獲得重大經(jīng)濟效益。
4.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現(xiàn)有知識、理論,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工程關鍵問題。博士學位論文的結構是書的章節(jié)形式,每章節(jié)的寫作均可按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寫作。博士學位論文的摘要一般不要超過6000字。美國學者a.d.羅伯特認為博士學位論文應將自己的原始資料(不管是否發(fā)表),都收編進去,博士學位論文是對多年研究和所著論文的總結和評論。
專題研究是指對某專項課題的研究。專題研究論文是對其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研究成果所作的理論分析和總結。專題研究論文與科技報告和學術論文有所不同??萍紙蟾?zhèn)戎剡^程記錄;學術論文主要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成果和理論性、學術性。可以通俗地說,專題研究論文介于二者之間。
由于版面字數(shù)等的限制,有些專題研究論文常以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和研究通訊)的形式發(fā)表。研究簡報主要展現(xiàn)作者的觀點和獨到的研究方法。其篇幅以2500-3000字為限??梢詫懷芯亢唸蟮那闆r有:
1.重要科研項目的階段總結或小結(有新發(fā)現(xiàn));
2.某些方面有突破的成果;
3.重要技術革新成果,包括技術或工藝上取得突破,經(jīng)濟效益好。快報類科技期刊只收研究簡報類文章。
綜述是以當代某領域科學技術成果為對象,通過對廣泛的國內外資料的鑒別、整理、重新匯編組合,并反映自己見解觀點的文章。其目的是使讀者在短期內了解某問題的歷史、現(xiàn)狀、存在問題、最新成果以及發(fā)展方向等。評論是在綜述基礎上進行分析、推斷、評論、預測未來和提出建議的文章。一般來說綜述和評論合為一體寫作,只"綜"不"評"的文章多不受歡迎。綜述和評論可以節(jié)約科技工作者查閱專業(yè)文獻時間,了解動態(tài),提供文獻線索,從而幫助選擇科研方向,尋找科研課題等。
它一般指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機構、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包括整機、部件或零件)或物質(材料、原料等)的設計或調制或配制等。這類論文相對要"新";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和參數(shù)的選擇要合理;編制的程序能正常運行;計算結果要合理、準確;設計的產(chǎn)品或調、配制的物質要經(jīng)試驗證實或生產(chǎn)、使用考核。
這類論文主要是對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樣品等進行理論分析,對已有的理論分析加以完善、補充或修改。其論證分析要嚴謹,數(shù)學運算要正確,資料數(shù)據(jù)要可靠,結論要準確并且需要經(jīng)過實(試)驗驗證。
這類論文主要是對提出的新的假說通過數(shù)學推導和邏輯推理,從而得到新的理論,包括定義、定律和法則。其寫作要求是:數(shù)學推導要科學、準確,邏輯推理要嚴密,準確使用定義和概念,結論要力求無懈可擊。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九
于電力系統(tǒng)而言,變電站是一個接受分配電能、控制電力流向、變換電壓、調整電壓的電力設備,它通過對變壓器性能的充分利用將與各級電壓電網(wǎng)相連接,這也被稱為輸電與配電集結點。但是就目前而言,數(shù)字化變電站仍處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完善的建設過程中,這一技術還沒有完整規(guī)范的實施,而且數(shù)字化變電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數(shù)字化變電保護裝置也有著根本的差別,所以對數(shù)字化變電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對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理解
根據(jù)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基本作用來講,它主要是數(shù)字化變電站信息的收集、處理、模擬與數(shù)字間信息的轉化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形成和變電系統(tǒng)相應的信息網(wǎng)絡,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信息主要分為分層分布化、信息應用集成化、系統(tǒng)結構緊湊化、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字化、系統(tǒng)建模標準化。另一方面,相對傳統(tǒng)變電站來說,數(shù)字化更具有自動化管理的性能;二次接線變得更加簡單、測量精度變得更高,不用對信息重復輸入,同時因為傳統(tǒng)變電繼電保護變成了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所以其電磁性能相較以前變得更加強大。
2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特點
2.1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與傳統(tǒng)保護裝置的區(qū)別
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與傳統(tǒng)保護裝置在硬件上的區(qū)別在于,數(shù)字化保護裝置的微處理器的構成是數(shù)字電路,它的核心單元有著不一樣的接口,而傳統(tǒng)的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單元則是通信接口、模擬量輸入接口、開管量輸出與輸入回路、數(shù)據(jù)處理單元。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裝置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主要是利用電子式互感器,這和傳統(tǒng)繼電保護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的主要構成為:通信接口、出口單元、光接收單元、中央處理單元、開入單元等。
2.2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接口的實現(xiàn)
當前,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中,主要是利用電子互感器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之后,收集的信息將被通過內部光纖傳送至低壓端,再經(jīng)合并單元轉化,最終將正確的格式輸出。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相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保護裝置來說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3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分析
智能電網(wǎng)的建設,要求數(shù)字化變電站具備人性化、信息化、數(shù)字化、自動化等特性。但是目前系統(tǒng)內正在應用的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中卻缺乏一個完善的檢測檢查方法,相比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來說,其發(fā)展還是遠遠落后的。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動態(tài)仿真技術的應用中,一方面可以對故障發(fā)生、變電站運行、操作演練等有一個仿真模擬,這可以對智能儀表、自動測控系統(tǒng)、故障錄波設備、繼電保護設備等進行模擬信號的發(fā)送,實現(xiàn)對變壓器、線路、母線等的保護的監(jiān)測和監(jiān)控。另一方面,動態(tài)仿真還可以在數(shù)字化變電站應用中對系統(tǒng)及設備性能進行客觀的評價。
4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所處的新環(huán)境
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機化在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中越來越明顯,而且計算方法科學、存儲能力強、運算能力快等優(yōu)點在處理器中也日趨顯現(xiàn)。同時,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對大規(guī)模電路中的數(shù)字進行過濾、對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對模數(shù)進行轉換,也避免了設備的運行受到干擾,進而可以整體上提高裝置的運行效率及運行速度。并且數(shù)據(jù)的收集處理較之前相比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繼電保護技術也日新月異,所以這一繼電保護系統(tǒng)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
4.1繼電保護系統(tǒng)性能的提高
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提高首先需要設備一方面可以增強存儲能力進而對故障實施保護,并且可以快速的測量監(jiān)視電力狀態(tài)的運行參數(shù)。另一方面還要優(yōu)化系統(tǒng)自身的控制技術,比如對狀態(tài)預測、神經(jīng)網(wǎng)絡、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等控制的完善性。
4.2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如今的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tǒng)的可靠性不僅需要使元件不受影響,盡量降低溫度、使用年限的影響,還要滿足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和調試。并且可以在數(shù)字化保護系統(tǒng)的自檢和巡檢方面,利用軟件對元件、軟件本身、部件的'各種運行狀況進行檢測。
5優(yōu)化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
5.1對于分布式母線的保護
系統(tǒng)電網(wǎng)中母線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傳統(tǒng)對于母線的保護裝置就存在著抗干擾性弱,二次接線繁雜、擴展性差等的問題。但是數(shù)字化對于分布式母線的保護則可以對這些問題起到很好的分散保護作用。并且傳統(tǒng)的母線保護也無法滿足對通訊數(shù)據(jù)日益變大的需求,而數(shù)字化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5.2對于變壓器的保護
在繼電保護裝置中,對于變壓器的保護主要是避免電路短路產(chǎn)生的差動,正確及時辨別勵磁涌流和故障電流,對于這一問題,傳統(tǒng)的保護極易出現(xiàn)轉化不明確和誤判情況。而數(shù)字化繼電保護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對電流的高保真轉變、高頻分量的優(yōu)點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準確率的對故障電流等進行分辨,并且根據(jù)檢測的故障對變壓器實施切實有效的保護。在傳統(tǒng)的繼電保護中,變壓器保護用互感器往往因不同廠家規(guī)格的也不相同,所以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流的平衡,但是電子互感器的引入就很好的提高了靈敏度,降低了誤差。
6結語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統(tǒng)一化、自動化、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智能系統(tǒng)的建立,要在以后的幾年里通過規(guī)劃設計目標、分階段建設目標等步驟來逐漸實現(xiàn)。并且數(shù)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全面建設也是智能電網(wǎng)建設的根本前提。與此同時,隨著數(shù)字化變電站的不斷發(fā)展,對繼電保護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
科技發(fā)展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以及工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我們需要學會運用科技,為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效率和便利。我在運用科技過程中,有著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參考。
第二段:科技的優(yōu)勢
科技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讓我們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更快速的獲取信息,更方便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利用電子表格、辦公軟件等工具來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網(wǎng)絡課程等工具來獲取所需的信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社交網(wǎng)絡、視頻通話等工具與朋友、家人保持聯(lián)系??萍嫉膬?yōu)勢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更加輕松地完成工作和生活。
第三段:科技的劣勢
科技的劣勢在于它有可能會讓我們產(chǎn)生依賴性,讓我們變得更加孤立和迷失。我們在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的時候,可能會忽略身邊的人和環(huán)境,導致與親朋好友的距離變得更加遠離;我們在面對疾病痛苦時,或許會更傾向于尋找快速的解決方式,忽視身體自身的自愈能力??萍嫉牧觿菪枰覀冋J識到并加以規(guī)避。
第四段:科技的應用
科技的應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在運用科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及時了解更新和熟練掌握新的技能。在工作方面,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基礎的計算機技能,比如說如何使用基礎辦公軟件等;在生活方面,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知識??萍嫉膽眯枰覀儾粩鄬W習和探索,才能擁有更豐富的技能和更好的運用經(jīng)驗。
第五段:結論
科技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但是,我們不應該對科技掉以輕心,而應該認識到科技的優(yōu)劣之處,合理而科學地運用科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科技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讓科技占據(jù)我們的生活??萍疾⒎且磺?,人類的內在文明素養(yǎng)和人情味道才是我們的精神柱和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一
科技論文是在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對自然科學和專業(yè)技術領域里的某些現(xiàn)象或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運用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或反駁等邏輯思維手段,分析和闡述,揭示出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而撰寫成的論文??萍颊撐膮^(qū)別于其他文體的特點,在于創(chuàng)新性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學論述,是某些理論性、實驗性或觀測性新知識的科學記錄、是某些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新成果的科學總結。因此,完備的科技論文應該具有科學性、首創(chuàng)性、邏輯性和有效性,這也就構成了科技論文的基本特征。
科學性——這是科技論文在方法論上的特征,它不僅僅描述的是涉及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命題,而且更重要的是論述的內容具有科學可信性,是可以復現(xiàn)的成熟理論、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經(jīng)過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夠推廣應用的技術。
首創(chuàng)性——這是科技論文的靈魂,是有別于其他文獻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現(xiàn)象、屬性、特點及事物運動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或者這些規(guī)律的運用必須是前所未見的、首創(chuàng)的或部分首創(chuàng)的,必須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而不是對前人工作的復述、模仿或解釋。
邏輯性——這是文章的結構特點。它要求科技論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前提完備、演算正確、符號規(guī)范,文字通順、圖表精制、推斷合理、前呼后應、自成系統(tǒng)。
有效性——指文章的發(fā)表方式。當今只有經(jīng)過相關專業(yè)的同行專家的審閱,并在一定規(guī)格的學術評議會上答辯通過、存檔歸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發(fā)表的科技論文才被承認為是完備和有效的。這時,不管科技論文采用何種文字發(fā)表,它表明科技論文所揭示的事實及其真諦已能方便地為他人所應用,成為人類知識寶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2、科技論文的分類
從不同的角度對科技論文進行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從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論文來看主要涉及以下5類:
第一類是論證型——對基礎性科學命題的論述與證明,或對提出的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等進行理論分析,使其完善、補充或修正。如維持河流健康生命具體指標的確定,流域初始水權的分配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從事專題研究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二類是科技報告型——科技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文件。記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種特例。專業(yè)技術、工程方案和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論證文章,科技報告型論文占現(xiàn)代科技文獻的多數(shù)。從事工程設計、規(guī)劃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三類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型——記述被發(fā)現(xiàn)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現(xiàn)象、本質、特性及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和人類使用這種發(fā)現(xiàn)前景的文章。闡述被發(fā)明的裝備、系統(tǒng)、工具、材料、工藝、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點、原理及使用條件等的文章。從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類是設計、計算型——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或材料的設計或調制和配制等。從事計算機等軟件開發(fā)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五類是綜述型——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科技論文(如文獻綜述),與一般科技論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首創(chuàng)性,盡管一篇好的綜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發(fā)表過的新資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資料基礎上,提出在特定時期內有關專業(yè)課題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和趨勢。它的寫法通常有兩類:一類以匯集文獻資料為主,輔以注釋,客觀而少評述。另一類則著重評述。通過回顧、觀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邏輯的、具有啟迪性的看法和建議。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較多。
3、科技論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科技論文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論文的內容、參考文獻。
3.1題目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用簡潔、恰當?shù)脑~組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論文的主題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并且使之具有畫龍點睛,啟迪讀者興趣的功能。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應包括文章的主要關鍵詞。題名像一條標簽,切忌用較長的主、謂、賓語結構的完整語句逐點描述論文的內容,以保證達到“簡潔”的要求;而“恰當”的要求應反映在用詞的中肯、醒目、好讀好記上。當然,也要避免過分籠統(tǒng)或嘩眾取寵的所謂簡潔,缺乏可檢索性,以至于名實不符或無法反映出每篇文章應有的特色。題名應簡短,不應很長,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論文主題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zhí)行及撰稿執(zhí)筆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署名人數(shù)不該太多,對論文涉及的部分內容作過咨詢、給過某種幫助或參與常規(guī)勞務的人員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們曾參與了哪一部分具體工作,或通過文末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貢獻和勞動表示謝意。合寫論文的著者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著者的姓名應給全名,一般用真實姓名。同時還應給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單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現(xiàn)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文摘有兩種寫法:報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也稱簡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文摘。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文摘—以報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寫,也可由編者寫。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不要重復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書寫要合乎語法,盡量同文稿的文體保持一致;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摘要字數(shù)一般在300字左右。
3.4關鍵詞
為了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中尋找文獻,特別是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應在文摘后給出3-8個關鍵詞。選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列人似語主題詞一劫的規(guī)范性詞。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jīng)常作為科技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科技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jù),包括科技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這個問題。正文應充分闡明科技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并且突出一個“新”字,以反映科技論文具有的首創(chuàng)性。根據(jù)需要,論文可以分層深人,逐層剖析,按層設分層標題??萍颊撐膶懽鞑灰笪淖秩A麗,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邏輯,用語簡潔準確、明快流暢;內容務求客觀、科學、完備,要盡量讓事實和數(shù)據(jù)說話;凡用簡要的文字能夠說清楚的,應用文字陳述,用文字不容易說明白或說起來比較繁瑣的,應由表或圖來陳述。物理量和單位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7結論
結論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總結。結論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應該以正文中的試驗或考察中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闡述分析作為依據(jù),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三是與先前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異同;四是本論文在理論上與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五是對進一步深人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3.8參考文獻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學依據(jù)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讀者提供文中引用有關資料的出處,或為了節(jié)約篇幅和敘述方便,提供在論文中提及而沒有展開的有關內容的詳盡文本。被列入的論文參考文獻應該只限于那些著者親自閱讀過和論文中引用過,而且正式發(fā)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專利等文獻。
4、如何寫科技論文
4.1科技論文的選題
科技論文的選題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覓待解決的課題,另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處于前沿位置的課題。在召開的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汪恕誠部長針對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強調要重視研究十大問題:一是河流健康標準;二是大壩與生態(tài);三是河道演變的人工干預;四是河流生態(tài)的修復與建設;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導則,即初始水權的分配;六是節(jié)水型社會的體制建設;七是跨流域調水的生態(tài)影響;八是生態(tài)調度問題;九是災害保險與社會管理;十是水庫征地移民。這些都是作論文很好的選題。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等都有許多很好的選題。
選題確定后,就要定題目了。題目有大有小,有難有易。太大了,由于學力不足,無法深人,很容易寫成蜻蜓點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個問題也沒有論述深透,也沒有能夠解決,論文還是沒有分量,華而不實,難于完成;太小了輕而易舉。寫作時要確定一個角度,把題目縮小。因此確定科技論文的具體題目和論證角度,應該量力而行,實事求是,不要好高鶩遠,貪大貪深,勉強去做一個自己無力勝任的題,自己毫無基礎和準備的題。題目的大小,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大題可以小作,小題可以大作。關鍵還在于如何確定具體的角度,如抓住一個重要的小題,學科中的關鍵問題,能夠深人其本質,抓住要害,從各個方面把它說深說透,有獨到的新見解,把這個問題的難點和癥結找準了,科學地給予解決了,那論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從實際出發(fā),量力而行。確定主題和論證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還應注意要從自己有基礎、了解的事情著手。
比如,編輯部收到過這樣一些來稿,有的基層作者寫的題目很大,如我國的水資源管理、南水北調工程的設想等,這類稿件題目很大也很泛,從他們所掌握的資料,很難做那么大的課題研究,寫的論文很空,東抄西拼,缺少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些見解缺少理論的依據(jù),因此這類稿件很難被采用。還有一些行業(yè)外人士寫黃河的裁彎取直,所寫的稿件缺乏對水利知識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們所熟悉的東西,缺乏理論基礎,這樣的稿件也很難被采用。
4.2科技論文的準備
確定科技論文的題目和論證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盡可能了解前人對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意見,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正確的可以汲取和繼承,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可以避免和防止。應該汲取前人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新問題。在博覽廣搜有關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以自己論題為中心去思考這些材料,區(qū)別其正確、錯誤,找出其論證不足與需要增補、發(fā)揮之處,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論文的觀點。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鉆研、形成論點的過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過程完成時,論文提綱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fā),去檢驗每一個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lián)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與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和諧,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為全局所需要,是否絲絲入扣,相互配合,都能為主題服務。因此寫提綱的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樹立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了然。
對搜集的材料,要進行分析、提煉,保留那些能說明論點的例證材料。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局部要服從整體。單從某一局部看,有些論點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從全局確定的基本發(fā)展線中看,它插不進去,用不上,只能割愛。
科技論文應有說服力,為了有說服力,就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并且論文要有層次。
4.3科技論文的撰寫
科技論文提綱確定了,就要撰寫初稿。原則上要簡明扼要,指出問題,說明問題,分析問題。提綱只是預擬一個輪廓,不可能對每一細部都考慮周密完善。在寫作時,順著寫作思路而作,對于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等等細部,很可能發(fā)現(xiàn)原來提綱中某些設想計劃是不恰當?shù)模蛻摷右孕薷暮驼{整;臨時發(fā)現(xiàn)某些論點、例證和論證理由不確切,還應該重新查書、思考、斟酌和推敲,給予增補,使之完善。當然,文氣的通暢,文字的華美,還是必要的。該用排比、重復強調等修辭手法,以突出重點、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筆生花、使讀者產(chǎn)生特殊感應的地方,還是不能吝惜筆墨??傊?,該長則長,該短則短,量體裁衣,從內容出發(fā),為內容服務,句無虛發(fā),字無浪費,這是基本原則。
初稿寫成以后,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實上,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難一次就達到完善恰當?shù)某潭?。仔細檢查,反復修改,總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不恰當、不完善之處,大至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事例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謹,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是否準確、鮮明、生動,等等,總會發(fā)現(xiàn)尚需修改之處,發(fā)現(xiàn)很多在提綱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計不到的問題。寫成初稿后反復審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論文的起碼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實的根據(jù);言之成理是條理清楚,觀點明確。真理的標準在于實踐,僅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還不一定正確,必須能夠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即付諸實踐,取得預期的效果,簡略地說,可以說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實踐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不光主題突出,論點鮮明,還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安排好結構,一般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
一是圍繞主題,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據(jù)需要,加以適當安排,使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突出的表現(xiàn)。
二是疏通思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就是說,必須反映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內部聯(lián)系,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
三是結構要完整而統(tǒng)一,符合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客觀事物的發(fā)展必然經(jīng)過開始、中間、結尾3個階段,同樣每篇文章也必然經(jīng)過3個階段。
四是要層次分明,有條不紊。文章結構中最重要的是層次。層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寫文章時把所選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題思想的需要,適當安排,分出輕重緩急,依次表達,前后連貫,充分而鮮明地把主題思想表達出來。
五是要適合文章體裁。體裁不同,結構也不會完全相同。各種文體都有自己的結構特點。一般說來論說文是以事物的內部邏輯關系來安排結構層次,因此論說文以說理論證為主,同記敘文以“事”為主不同。
5、科技論文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對于初寫科技論文的人來說,論文題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長,涉及問題的面不宜過寬,論述的問題也不求過深。應盡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一點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時,論文的題目可大一點、深一點。論文題目可以是著重談某一點,如某個重要問題的某一個重要側面或某一當前疑難的焦點,解決了這一點,有推動全局的重要意義。
在第三步時,對某專業(yè)的基本問題和重要疑難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對這個專業(yè)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第四步時,對某一學科有關的領域有深邃廣博的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對某學科提供創(chuàng)造性見解,對此學科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或對此學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寫全面論述性的大問題,所寫的主題,可以很小,卻又是重要的。其實選題很多,選自己熟悉和所從事的工作,并對今后工作有益的選題,既能總結工作的得失又能促進工作。(摘自《河南水利》20第9期,原文:“怎樣寫科技論文”作者:韋鳳年《中國水利》雜志社副主編)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二
從不同的角度對科技論文進行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從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論文來看主要涉及以下5類:
第一類是論證型——對基礎性科學命題的論述與證明,或對提出的新的設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藝等進行理論分析,使其完善、補充或修正。如維持河流健康生命具體指標的確定,流域初始水權的分配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從事專題研究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二類是科技報告型——科技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文件。記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種特例。專業(yè)技術、工程方案和研究計劃的可行性論證文章,科技報告型論文占現(xiàn)代科技文獻的多數(shù)。從事工程設計、規(guī)劃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三類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型——記述被發(fā)現(xiàn)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現(xiàn)象、本質、特性及其運動變化規(guī)律和人類使用這種發(fā)現(xiàn)前景的文章。闡述被發(fā)明的裝備、系統(tǒng)、工具、材料、工藝、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點、原理及使用條件等的文章。從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類是設計、計算型——為解決某些工程問題、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而進行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某些系統(tǒng)、工程方案、產(chǎn)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以及某些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某些產(chǎn)品或材料的設計或調制和配制等。從事計算機等軟件開發(fā)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多些。
第五類是綜述型——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科技論文(如文獻綜述),與一般科技論文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首創(chuàng)性,盡管一篇好的綜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發(fā)表過的新資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資料基礎上,提出在特定時期內有關專業(yè)課題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和趨勢。它的寫法通常有兩類:一類以匯集文獻資料為主,輔以注釋,客觀而少評述。另一類則著重評述。通過回顧、觀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邏輯的、具有啟迪性的看法和建議。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寫這方面的科技論文較多。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三
31、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zhí)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yè),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32、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3、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34、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干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不是感情的投資,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紅。(友誼可以換其他詞語)
3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36、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頂?shù)牧褐?,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劃線處可以換其他詞語)
37、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huán)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38、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39、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云;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41、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42、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43、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44、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45、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艷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46、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fā)才是大海的壯觀。
47、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頭再來,她絕不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48、不是像企鵝那樣靜靜的站在海邊,翹首企盼機會的來臨,而是如蒼鷹一般不停的翻飛盤旋,執(zhí)著的尋求。
不是面對峰回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嘆,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
不是拘泥于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秘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49、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歷經(jīng)滄桑后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么這些優(yōu)秀的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shù)奶炜铡?BR> 50、春蠶死去了,但留下了華貴絲綢;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畫眉飛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聲;花朵凋謝了,但留下了縷縷幽香;蠟燭燃盡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過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四
個人簡歷的寫作標準標簽:簡歷制作模板,個人簡歷制作對于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寫簡歷總是很盲目,不知道寫個人簡歷需要什么標準??赐瓯疚暮竽銜X得很簡單。
整潔清晰:簡歷一定要寫得整潔清晰,反映出你真實、準確的形象,使你能被用人單位一眼看中。
簡單明了:簡歷通常很簡短,一般不超過一頁紙,對于與求職目標有關的情況要重點突出,但對于其他無關緊要的一些情況,要一略而過,簡明扼要最好。
準確無誤:無論在用詞上、術語上及撰寫上都要準確。
還有簡歷中的自我評價也很重要啊,下面舉個例子:
愿望辭職于本專業(yè)相干的有潛力的公司,企業(yè)單位。本人將以豐滿的熱忱投入工作中。生機能與公司獨特發(fā)展。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五
技巧一、科技論文的準備
確定科技論文的題目和論證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盡可能了解前人對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意見,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正確的可以汲取和繼承,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可以避免和防止。應該汲取前人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新問題。在博覽廣搜有關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時刻以自己論題為中心去思考這些材料,區(qū)別其正確、錯誤,找出其論證不足與需要增補、發(fā)揮之處,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論文的觀點。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鉆研、形成論點的過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過程完成時,論文提綱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技巧二、技論文的選題
科技論文的.選題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覓待解決的課題,另一方面要選擇本學科處于前沿位置的課題。在召開的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汪恕誠部長針對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強調要重視研究十大問題:一是河流健康標準;二是大壩與生態(tài);三是河道演變的人工干預;四是河流生態(tài)的修復與建設;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導則,即初始水權的分配;六是節(jié)水型社會的體制建設;七是跨流域調水的生態(tài)影響;八是生態(tài)調度問題;九是災害保險與社會管理;十是水庫征地移民。這些都是作論文很好的選題。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等都有許多很好的選題。
技巧三、科技論文的提綱制定
制定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fā),去檢驗每一個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lián)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與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和諧,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為全局所需要,是否絲絲入扣,相互配合,都能為主題服務。因此寫提綱的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樹立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了然。
技巧四、科技論文的正文撰寫
科技論文提綱確定了,就要撰寫初稿。原則上要簡明扼要,指出問題,說明問題,分析問題。提綱只是預擬一個輪廓,不可能對每一細部都考慮周密完善。在寫作時,順著寫作思路而作,對于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等等細部,很可能發(fā)現(xiàn)原來提綱中某些設想計劃是不恰當?shù)?,就應該加以修改和調整;臨時發(fā)現(xiàn)某些論點、例證和論證理由不確切,還應該重新查書、思考、斟酌和推敲,給予增補,使之完善。當然,文氣的通暢,文字的華美,還是必要的。該用排比、重復強調等修辭手法,以突出重點、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筆生花、使讀者產(chǎn)生特殊感應的地方,還是不能吝惜筆墨??傊?,該長則長,該短則短,量體裁衣,從內容出發(fā),為內容服務,句無虛發(fā),字無浪費,這是基本原則。
初稿寫成以后,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實上,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難一次就達到完善恰當?shù)某潭?。仔細檢查,反復修改,總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不恰當、不完善之處,大至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事例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謹,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是否準確、鮮明、生動,等等,總會發(fā)現(xiàn)尚需修改之處,發(fā)現(xiàn)很多在提綱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計不到的問題。寫成初稿后反復審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論文的起碼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實的根據(jù);言之成理是條理清楚,觀點明確。真理的標準在于實踐,僅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還不一定正確,必須能夠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即付諸實踐,取得預期的效果,簡略地說,可以說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實踐效果。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六
最近看到雜談有個大學生說自己丟了千份簡歷換不到工作。
說實話,這樣的大學生真不少!當前,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lián)系很少。
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yǎng)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么培養(yǎng)大學生以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就業(yè)缺乏了解。
而建立一種基于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根本之所在。
應聘單位對大學生要求過高,存在諸多限制性的條件,如:工作經(jīng)驗、技術水平……而大學生也存在自身的問題,如:
1、專業(yè)多而不精
學校所學的專業(yè)不是明確的針對某個職位,使得自身技術上的問題。
2、目標盲目
對社會和應聘單位的不了解,使得不能針對所學的專業(yè)明確自己所要應聘的職位。
3、簡歷問題
簡歷不能把自身的亮點和核心競爭力歸納好,簡歷投的再多,應聘單位看到這樣的簡歷可能就否定了。
4、面試問題
面試的時候不能正確的把自己與所應聘的職位很好的結合起來介紹自己,就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表達,把自己更好的展現(xiàn)給面試官,這樣面試的再多,面試官也會否定你。
5、薪水問題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有點因為自己畢業(yè)于名牌大學,對目標和薪水要求太高,使得自己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6、不自信
某些大學生可能不是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總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一點,心理上表現(xiàn)的不自信。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七
一篇完整的科技論文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論文的內容、參考文獻。
3.1題目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用簡潔、恰當?shù)脑~組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論文的主題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并且使之具有畫龍點睛,啟迪讀者興趣的功能。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應包括文章的主要關鍵詞。題名像一條標簽,切忌用較長的主、謂、賓語結構的完整語句逐點描述論文的內容,以保證達到“簡潔”的要求;而“恰當”的要求應反映在用詞的中肯、醒目、好讀好記上。當然,也要避免過分籠統(tǒng)或嘩眾取寵的所謂簡潔,缺乏可檢索性,以至于名實不符或無法反映出每篇文章應有的特色。題名應簡短,不應很長,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論文主題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zhí)行及撰稿執(zhí)筆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署名人數(shù)不該太多,對論文涉及的部分內容作過咨詢、給過某種幫助或參與常規(guī)勞務的人員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們曾參與了哪一部分具體工作,或通過文末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貢獻和勞動表示謝意。合寫論文的著者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著者的姓名應給全名,一般用真實姓名。同時還應給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單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現(xiàn)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文摘有兩種寫法:報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也稱簡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文摘。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文摘—以報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寫,也可由編者寫。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不要重復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書寫要合乎語法,盡量同文稿的文體保持一致;結構要嚴謹,表達要簡明,語義要確切;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摘要字數(shù)一般在300字左右。
3.4關鍵詞
為了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中尋找文獻,特別是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應在文摘后給出3-8個關鍵詞。選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列人似語主題詞一劫的規(guī)范性詞。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jīng)常作為科技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科技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jù),包括科技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這個問題。正文應充分闡明科技論文的觀點、原理、方法及具體達到預期目標的整個過程,并且突出一個“新”字,以反映科技論文具有的首創(chuàng)性。根據(jù)需要,論文可以分層深人,逐層剖析,按層設分層標題。科技論文寫作不要求文字華麗,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邏輯,用語簡潔準確、明快流暢;內容務求客觀、科學、完備,要盡量讓事實和數(shù)據(jù)說話;凡用簡要的文字能夠說清楚的,應用文字陳述,用文字不容易說明白或說起來比較繁瑣的,應由表或圖來陳述。物理量和單位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7結論
結論是整篇文章的最后總結。結論不是科技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應該以正文中的試驗或考察中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闡述分析作為依據(jù),由此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三是與先前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異同;四是本論文在理論上與實用上的意義與價值;五是對進一步深人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3.8參考文獻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學依據(jù)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讀者提供文中引用有關資料的出處,或為了節(jié)約篇幅和敘述方便,提供在論文中提及而沒有展開的有關內容的詳盡文本。被列入的論文參考文獻應該只限于那些著者親自閱讀過和論文中引用過,而且正式發(fā)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專利等文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篇十八
速讀,是通過速度較快的閱讀迅速獲取所需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一般而言,科技英語期刊論文具有篇幅較小、主題集中、連續(xù)性強等特點,閱讀這類論文的常用方法是依次閱讀論文的構成要素。但是在實際閱讀中,標題幫助讀者決定該論文是否有必要讀,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不需予以特別關注,閱讀摘要和關鍵詞決定論文是否需要繼續(xù)讀。引言是可以略讀的部分,正文部分的文獻綜述可以和參考文獻結合起來讀,以全面了解研究概況。研究方法、討論與結論是論文最精華的部分,能充分體現(xiàn)研究價值,最需要細讀。
在讀者沒有明確閱讀目的時,按照以上方法閱讀科技英語期刊論文能夠獲得較全面的信息。但這樣閱讀耗時長,讀完以后未必能把握重點,即這樣閱讀不夠快。如果讀者閱讀目的明確,閱讀方法恰當,就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在賽恩斯編譯看來,方法是由目的決定的,而閱讀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主要內容或借鑒寫作方法。下面,主要介紹以借鑒寫作方法為目的的閱讀方法。
一、以借鑒論文框架為目的的閱讀方法。為借鑒框架而進行的閱讀是以研究方法和表達形式為出發(fā)點的。在進行這樣的閱讀活動之前,讀者通常對自己的寫作內容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卻不知應如何表達。因此需要查找與自己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類似的論文,將其框架作為寫作參考。
如果所寫論文要介紹某種研究方法,就需要首先查閱科技英文期刊目錄,根據(jù)標題提取篇目。在按照頁碼找到相應篇目后,跳過摘要和關鍵詞,直接關注首段的行文方式,可以摘錄有用的句子模式。然后記錄各級標題和子標題,分析標題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最后閱讀結論部分,方法同于首段閱讀方法。
以介紹方法的論文為例,讀者將一篇論文的首段和框架進行比較,可知論文開頭通常介紹該方法的研究歷史、運用領域和主要類別。正文一般包括引言、理論模式、新舊方法介紹和比較、方法運用情況、方法測試結果以及結論等。以此為參照,再給自己的論文“搭架子”就會容易得多。
二、以模仿論文格式為目的的閱讀方法。與借鑒框架類似,此類閱讀也是關注形式的。因此方法也比較接近。區(qū)別在于:
1.此類閱讀不是選擇與讀者的研究方法類似的論文,而是選擇讀者發(fā)表論文的目的期刊。目的期刊論文的格式就是讀者論文寫作的格式。如果已投稿論文未被目的期刊采用,則需另投,因此應按照另稿的目的期刊調整格式。
2.對所閱讀篇目的格式要做詳細的記錄。如論文由哪些部分組成(有的期刊不要求提供摘要、關鍵詞和致謝等);各組成部分的基本格式和排列順序;各級標題的字體和字號;分欄要求、空格和空行規(guī)定;標點要求;注釋格式和參考文獻格式;等等。
例如,如果打算向某期刊投稿,首先應關注其稿件格式。該期刊的征稿啟事中對于字號沒有明確要求,但是通過已刊登的論文可知其論文的一般格式。需要強調的是,編輯在決定是否錄用論文時首先關注標題和格式。由于稿件量極大,即使標題很吸引人,如果格式不符合要求,編輯可能就不會繼續(xù)讀。即很有研究價值的論文,也會因為格式問題而被否定。因為格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研究者的科研態(tài)度是否嚴謹,是否有投稿的誠意。因此如果希望稿件被錄用,切不可忽視以格式為目的的閱讀。
綜上所述,快速閱讀是目的明確的閱讀,是講究習慣和方法的閱讀,是有詳有略的閱讀。讀者可以以這些方法為基礎,不斷探索積累,根據(jù)自身的閱讀特點形成和豐富自己特有的快速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