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草原的體會和感受范文(19篇)

字號:

    6.總結(jié)是梳理事物發(fā)展脈絡和規(guī)律的手段怎樣才能在總結(jié)中準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解?1.以下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一
    今年暑假的旅行,我們?nèi)チ藘?nèi)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草原一眼望不到邊,一碧千里。那金黃的油菜花地這兒一片,那兒一片,一直蔓延到天際。草原黃綠相間,景色真是美不勝收。草原上牛羊成群,還能看見幾匹野馬,這里是它們自由自在的家。牛兒們成了公路上的警察,它們大搖大擺地從公路上走過,我們的汽車只好停下來,給它們讓路。
    牧民們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放羊,晚上天黑了才回家,甚至好幾天都不回家。勤勞的他們把羊養(yǎng)得肥肥壯壯,每年有三十萬元的收入,這都歸功于草原啊。我不禁想感嘆一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呼倫貝爾的草原真美麗,我真想跟牧民們一起住在草原上啊!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二
    草原是我國獨有的自然風光,它廣闊無垠、綠草如茵,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感受。每當我踏上草原,融入這片悠閑祥和的土地,我總能從中體會到一些深刻的心得。草原讓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寬容,讓我懂得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首先,草原給我?guī)砹俗匀坏牧α亢蛯捜?。站在廣袤的草原之上,我感覺自己如同一粒塵埃,微小而渺小。面對草原的遼闊和廣袤,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大和宏偉。無數(shù)風吹過大地,草原上的牛羊在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中自由嬉戲,仿佛它們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草原用它的寬容接納我,讓我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包容,在這個廣袤的世界里,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我也學會了對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恩。
    其次,草原教會了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放眼望去,綠草如茵、牛羊悠閑自在,和煦的陽光照耀在身上,草原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每一次踏上草原,我都會停下腳步,靜靜地享受這一刻的寧謐。在這里,我能夠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不再為瑣碎的事情煩惱,將自己與喧囂的都市隔絕開來。每次離開草原,我都會懷念那一刻的寧靜與美好,更加珍惜生活中每一個瞬間,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再次,草原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草原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十分完善,牛羊吃草,養(yǎng)肥了土地,同時它們也成為獵物被獵食者所吃。每一種生物都在草原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構(gòu)成了復雜而和諧的生態(tài)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離不開互利共贏的原則。草原教會了我尊重自然,與自然相處,也讓我思考為了人類的發(fā)展而犧牲自然的代價。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和宜居。
    最后,草原給我?guī)砹藘?nèi)心的寧靜和平和。站在廣袤的草原上,我感受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和平和。我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煩惱和焦慮都隨著微風而飄散,內(nèi)心變得平靜與安寧。在草原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這樣的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與自然和諧的關系,讓我意識到簡單、寧靜的生活也能帶來滿足和幸福。
    總結(jié)起來,草原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寬容,讓我懂得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站在草原上,我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未來,我會繼續(xù)保持對草原的熱愛與敬畏之心,將草原對我的啟示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讓我成為一個更加熱愛大自然、珍視生活的人。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三
    走進內(nèi)蒙古草原,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綠色,那綠油油的小草,仿佛是一個個小腦袋,看著這美麗的草原。
    在草原上不時傳來陣陣馬蹄聲,那白白的綿羊總在給無邊的綠毯繡上白色的大花,草原上不時浮現(xiàn)出幾座蒙古包,蒙古包是可以隨時移動的,這是為了這里的草被羊吃光了,可以以移動到下一個有草的地方,隨遇而安。
    草原上的天空是那么藍,空氣是那么清新,草原上的牧民又是那么好客,他們在客人來時獻出大把大把的手抓羊肉,在草原上躺著,看著湛藍的天空,讓人忘記了煩惱,這時和城里比起來又是那樣安靜,和清新不像大城市放個屁都是汽油味兒,草原又是那么安靜,不像城里睡覺時都是叭叭的喇叭聲。
    這就是美麗的內(nèi)蒙古草原。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四
    大草原看上去一望無際,一棵棵碧綠的牧草,還有許多五彩繽紛的野花,像一張繡著美麗圖案的綠色大地毯,給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生機。清澈的小河也很美麗,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晶瑩透亮,惹人喜愛。小河邊時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是小鳥在草原上玩耍。
    騎馬是我最喜歡的游覽項目,一開始騎上去我有一點害怕,但是到后來我就不怕了。駿馬在大草原上奔馳,我仿佛來到了仙境一般。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吃了美味的烤羊肉,那味道真是好極了!我吃著羊肉,看著草原的夜空,心中感到無比的舒暢。
    ??!美麗的大草原,我愛你!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五
    這本書中的爸爸是一位能工巧匠,無論做什么他都可以做得精致實用,在大草原上一切家用工具都是爸爸裝修的。他也十分勇敢,當他騎著小馬駒派派去周圍巡邏的時候遇到了狼群,就是因為爸爸的聰明機智,爸爸和派派才沒有被狼群吃掉。還有女孩勞拉和瑪麗,勞拉十分頑皮,瑪麗非常善良。她們的媽媽更是一位心靈手巧,遵守禮儀的好媽媽。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六
    有一個漂亮的元爺。在這個美麗的遠野,有一條藍色的河流。有幾條快樂的小魚在水里玩捉迷藏。有的躲在荷葉下,有的躲在泥土下,有的躲在荷花下,有的躲在藕下。
    河邊有一片綠草,一陣狂風吹過,綠草似乎在跳舞;這片草原上有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幾只白兔在追逐嬉戲。那些小白兔白毛長耳朵,真可愛。幾只強壯的野豬在草地上奔跑,兩只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兩只猴子在樹上玩游戲。綠色的樹枝上有一個鳥巢。幾只鳥在快樂地歌唱。
    遠處,一座又一座青山真的在翻滾,像躺在地上的綠巨人。藍天上有幾朵白云在變化,有些變成了單純可愛的小豬,有些變成了貪玩的小狗。.。.。.
    啊,元爺好美!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七
    對我最有啟發(fā)的故事是《草原狼梯圖》,主要講述的是:梯圖是一只可愛的小草原狼,它有一群兄弟姐妹和爸爸媽媽,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傻湉奶旖?,梯圖的媽媽不慎被懶漢杰克發(fā)現(xiàn),使梯圖的兄弟姐妹被一窩端了,兄弟姐妹都被一群獵狗殺死了,只有梯圖幸運的活下來,不過卻被拴在鐵鏈上,失去了自由,農(nóng)場里有個男孩叫林肯,雖然長大后很有出自,但當時是個淘氣包。他特別羨慕大人們抓草原狼的方法,便拿梯圖實驗。梯圖一次次受盡折磨,終于,它死里逃生,重獲了自由。殘忍的實驗讓梯圖變得頑強又剛毅,實驗得來的經(jīng)驗讓它平安無事地在草原上生活一生。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十分震撼,被梯圖那堅強的毅力感動了。梯圖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它的家被破壞了,親人慘死,還被林肯的實驗折磨的死去活來。幸運的是它活了下來,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獲得了久違的自由。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上帝并不會虧待每個人,驕傲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驕傲的草原狼會被人殺死。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八
    暑假里我和父母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
    進入草原,天空是那樣碧藍,清新的空氣帶著草香味迎面撲來。草原上的各種花兒都綻開了笑臉,那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紅的如火,整個草原像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花園,蜜蜂蝴蝶們都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放眼望去,成群的牛羊悠閑地在草原上吃草。一匹匹健壯得駿馬時而在草原上歡快地奔跑、嬉戲,時而站立不動,好像在欣賞周圍美麗的風景。望著這碧綠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我不禁想起了《敕勒歌》里的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草原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座座白蘑菇般的特別的蒙古包,把綠色的草原點綴的更加具有特色。走進特別的蒙古包里,墻壁上面掛著蒙古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畫像,桌子上面擺放著蒙古的特產(chǎn)—奶酪和酥油茶。我忍不住捏了一塊奶酪放進嘴里,吃上去軟軟的,有一股濃濃的奶味撲鼻而來。
    我在蒙古大草原上快活地玩耍,盡情地嬉戲,一晃兩天過去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她的懷抱。
    我是多么想念蒙古大草原上那美麗的風景啊!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九
    還記得,也是在初春的季節(jié),我走進了草原。那個季節(jié),草,還沒有綠,花,還沒有開,枯黃而又蒼涼的草原,填滿了我的雙眸。
    十年后,也是在初春的季節(jié),我走出了草原。沒有來得及再一次體味草原上的季節(jié)輪回。
    沒有送行的人群,只有老阿媽一個人為我道別。她把對我的叮囑,把醉人的奶香,把草原的氣息,裝進了我的行囊。
    早上的陽光,拉長了我和阿媽的身影。我把對草原的留戀,對草原的情感,還有道別時的眼淚,小心的,悄無聲息的放在了阿媽的背影里。沒有驚動羊群,更沒有去驚動那還沒有醒來的小草?;蛟S,我到草原十年來,只收獲了這冷冷清清的,略帶孤獨的——道別。
    我沿著來時的路,踏上了歸途,走進了繁華的都市。都市中,廣告如雪,車流如水,人群如潮,燈紅酒綠,讓我無處躲藏。我再也找不到草原上的寧靜和遼闊。
    無奈的我,背著行囊躲在一個角落里。在心中狠狠的痛罵這讓人眼花繚亂而光怪陸離的都市,來安慰我對草原的情懷。
    公路,把城市一個個的串連起來,就好象是肉串兒,在火一樣的陽光下烘烤,散發(fā)著令人作嘔的氣味,讓我感到從沒有過的壓抑。
    我走過的城市越來越大,可是,我的心胸卻越來越窄,我的胸膛,在高樓和人群的擠壓下,仿佛要炸裂。如果說我當初走進草原,是人生的錯誤選擇。那么,我走出草原,就是把我自己送進了沒有鐵窗的監(jiān)獄。
    社會就這樣的選擇了我?我還有選擇社會的機會嗎?沒有人給我明確的答案。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來超脫自我。
    我只好打開行囊,聞一下那草原上的氣息,吸一口那草原上的奶香,聽一聽那位老阿媽給我的叮囑?;蛟S,我能找到答案。
    我走出草原了,可是,我還是回頭張望著草原,張望著那條我來回走過的路。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
    六月,我來到了傳說中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清晨,火車進入海拉爾站,這里的溫差很大,陰影里,有股冷意。
    走出站臺,溶進陽光里,太陽和我們嶺南一樣足以灼傷你的眼睛,但似乎離我們更近一些,更熱烈一些。光線火辣辣直打下來,我回過身抬眼和太陽對視,但又立刻垂下眼簾躲避它那灼灼的目光。
    從海拉爾市出發(fā),繁華和喧囂的都市越甩越遠,車行于綠色的曠野里,騰格爾的深情豪放的歌聲,伴隨著馬頭琴悠揚的旋律,使這塞上景色變得粗獷而綿長。
    一個鐘頭后,寧靜而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進入我們的視線。
    綠色在鋪展,在延伸,越過如茵的草地、越過線條柔和的小丘,浩浩蕩蕩的直抵天際,一點也不收斂,近乎放肆。
    大朵白云飄逸在山腰,在睡蓮般的氈房上,在正在撒歡的羊群和牛馬上空。牛馬在旁若無人地甩著尾悠閑吃草。怕我們曝光,牧人轉(zhuǎn)過身去揮動鞭兒把羊群趕走。
    莫日格勒河畔,丹青一樣的綠野顯得滋潤、飽滿而生動。
    綠野中偶爾跳出一小簇黃的、粉的、紫的來,帶著幾分羞澀,姿態(tài)很低調(diào),香氣也不靈動,花容也不妖嬈,清新淡雅的樣子,那才配得上草原呢。
    這些都是什么花呀?我輕聲問。
    格桑花呢。有人回答。
    哦,格桑花是這么樣的。在我們家鄉(xiāng)沒有見過。
    是呀,我們家鄉(xiāng)沒見過的多著呢。
    我從來沒見過如此清爽明澈的天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潔白純凈的云海,從來沒見過如此綿延遼闊的草原,從來沒見過如此眾多結(jié)伴吃草的牧群,從來都沒有。我多想趟在草地注視白天流動的白云,凝望夜晚靜謐的星空。
    呼倫貝爾,一輩子,來一次,醉一次,足矣。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一
    草原,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最先對草原的了解是從讀書時開始的。有人提及草原,我就耍小聰明,顧名思義地認為草原就是草成片的原野,以博得夸贊;讀了地理課本后,才知草原不僅有草,還指近乎連綿不絕的禾草覆蓋植物為主的植被地區(qū),有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類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于是,我認識到了系統(tǒng)學習的重要性,探究、向往草原的念頭便萌生了。
    出于升學的考慮,我發(fā)奮苦讀,將《敕勒歌》背得滾瓜爛熟,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中,憧憬草原的遼闊與靈動;課余,為了打發(fā)時間,我經(jīng)常聽收音機里播放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之夜》、《草原夜色美》等經(jīng)典歌曲,并跟著哼。漸漸地,會唱了,在父母及親朋面前一展歌喉,抒發(fā)對草原的禮贊。盡管有些跑調(diào),總能獲得“勇氣可嘉”之類的好評;圖片是最為直觀的,我一有空就到圖書館或新華書店瀏覽書報刊上關于草原的圖片,讓視覺得以瀟灑,讓靈魂得以陶醉。
    加之,自己是個剪報愛好者,時間一長,關于草原圖文的剪報本就有了好幾本。抑制不住對草原向往的激情時,則翻動剪報本,讓心靈得以慰藉;閑聊時,我總愛談起草原的話題,既想從同學們的口中知道草原更多的情況,又會主動和盤托出我所知曉的草原,營造出關心草原、探討草原的氛圍。沖著我的表現(xiàn),同學們送我一個“草原發(fā)燒友”的雅號。也正是在對草原日益濃烈的向往中,我度過了累并快樂著的讀書時光,如愿以償?shù)爻闪艘幻l(xiāng)鎮(zhèn)干部,實現(xiàn)了人生的夙愿。
    單身時,我依然對草原情有獨鐘??吹疥P于草原的報道時,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出影視片中茫茫草原的情景。尤其是那天,讀到草原上一個鄉(xiāng)僅有三口之家、父親為鄉(xiāng)長、姐姐為副鄉(xiāng)長、妹妹為會計、誠征上門女婿的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想自己的孑然一身和對草原的一往情深,便滋生了前去應征的想法,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罢媸悄X殼兒發(fā)燒!”父親見我的勢頭不對勁,洞悉緣由后,狠狠地批評了我。也是的,現(xiàn)實是無情的。無奈的我只好擱淺這一心思,只好寫了一篇《情系草原》的散文,刊發(fā)在《四川農(nóng)村日報》與《涪陵日報》上,貼進我的剪報本內(nèi),留作永恒的紀念。即便如此,我對草原的向往,并沒停止,只是多了些理智。
    婚后,我照樣關注草原。衛(wèi)視里播放草原的片子,我千方百計擠時間觀看,并與妻子展開草原話題的討論,直到累了才罷休;《套馬桿》、《天堂》、《陪你一起看草原》等草原歌曲流行起來,我是個地道的“發(fā)燒友”,不單自己跟著碟片里播放的歌曲學唱,還帶動妻女一起唱,即使跑調(diào)也無所謂;女兒要寫作文,我就鼓勵她寫對草原的向往之情。她坦率直言:不了解,不好寫。自然,我成了草原的宣傳員,通過百度及本身的掌握為女兒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素材,為她順利完成作文助一臂之力;內(nèi)蒙古《文苑》雜志社舉辦草原夏令營征文,我及時撰寫文章、反復修改后投了出去,期盼能有好消息;書城里有本鮑爾吉。原野的新書《那個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寫的是草原的風情、人文,可讀性極強。我無疑成了他忠實的讀者,堅持每天讀一篇其中的文章,受益匪淺。日久,我向往草原的情愫越發(fā)濃烈,渴望著早日親眼目睹草原的芳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秋,我請了公休假,與親家一道到四川若爾蓋大草原自駕游,終于圓了草原夢。遠遠地望去,若爾蓋大草原綠意盎然,一望無垠,令我視野開闊,心曠神怡;走近一看,野花燦爛,牛羊成群,草青青,水漣漣,天藍藍,令我目不暇接,頓生詩意。心動不如行動。我在牧民們的吆喝聲中,跨上馬,牽馬繩,迎著風,在草原上騎行,體會草原的無限風情;與扎西甲、尕讓桑格等藏民傾心交談,了解藏族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共贊新時代的繁榮昌盛;草()原上地鼠猖獗,鼠洞隨處可見。
    告別草原,我是意猶未盡、依依不舍的。為了記住草原,我的手機里不知拍了多少張圖片;為了傳播草原,我的微信發(fā)了一條又一條,土特產(chǎn)買了一袋又一袋;為了謳歌草原,我的歌喉一次又一次打開;為了升華對草原的感知,我發(fā)誓有機會還會再去的。這一切的一切,皆緣于我那濃濃且與時俱進的草原情。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二
    十七歲以前的所有日子,是在錫林郭勒草原的一個邊陲牧場度過的。從我出生的那刻起,母親就把我種在了荒草野灘。大野風吹著,牛糞火烤著,膻腥味兒醺著,芨芨草伴著。在這個用凄涼、空曠、粗獷和豪放編織的搖籃里,我瀟瀟灑灑地成長著。如歌如簫的童年和少年,滿載著歲月饋贈的一切色彩,在我至親至愛的土地上,蘊藉著一個草原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戀。這種愛戀,成為我今天的一種召喚,一種期待,一種按奈不住的與日俱增的思念,刻在了心上,就再沒有忘記的時候。
    沉甸甸的,只是歲月。而在我童心的世界里,有著陽光和垂手可得的草香的阿巴嘎,卻永遠是那么輕松活潑,一如我美麗的夢想。
    爸爸和媽媽都是六八年來這兒插隊的北京知青。隨著漸漸長大的滿貯著痛苦和淚水的日子,他們把自己對生活的全部渴望都化作對我深沉而凝重的愛了。
    在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爸爸就把我扶上馬背。他一手抓著韁繩,一手摟著我,騎著馬在大草原上狂奔。不是逛牧場,就是竄浩特,以自己粗獷有力的聲音和行動,淡化著內(nèi)心的孤獨和失望,使我與他一起在風沙的吹打中汲取旺盛的營養(yǎng)。我喜歡這樣的時刻,它是在深沉和冷峻的掩罩下一首首熾烈的歌;我喜歡和著馬蹄的聲音在馬背上沉睡,它是一種難以覓得的陶然。
    我那要好的大朋友們——那些同爸爸、媽媽一樣,想在這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經(jīng)射大雕的地方,以自己年輕不朽的心撞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叔叔阿姨們,從平原走來,來到這個神秘莫測的高原,來與我相逢。
    夢是甜的,而命是苦的。怎樣的空虛,怎樣的遺憾,我無法理解,無法言狀。我只知道他們經(jīng)常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他們愛我,喜歡凝視我的眼睛,喜歡聽我的笑聲,仿佛在我小小的身軀上,濃縮了草原所有的景色、氣質(zhì)和情感。在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赤裸裸地為死而來的日子里,他們是我海嘯里的孤島。我是在他們大喜與大悲、大愛與大恨的氛圍中泡大的。
    他們每次打機井或上山起石頭回來,不是給我逮只麻雀,就是給我掏幾顆鳥蛋。草原到處是芨芨草灘,再加上行人少,人們便可以隨處發(fā)現(xiàn)鳥窩和鳥蛋。那時,鳥蛋似乎是我的最佳營養(yǎng)品。喝碗奶茶,再吃上幾顆鳥蛋,也是別有風味的。這種獨特的享受,使我幼小的心靈充滿了對生活的愛和期待。于是,我開始燃燒自己,把原本顯得凄涼的日子燒得熱熱的,使它溫暖而又歡樂,進而,在我以后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阿巴嘎總是那么親切、那么美麗,如詩中的風景,浸著我的全心。
    就這樣,我在阿巴嘎的懷抱里長著,阿巴嘎在我心里長著。纏綿與粗獷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融為一體,如血汩汩地流,澆灌著大草原硬硬的風、干干的樹、矮矮的草。
    愛,無論是得到還是付出,都是幸福的。
    對我來說,只要有愛,即使是在荒涼無際的大草灘,也會感到無盡的快樂和滿足。想起那段日子,那段與巴特爾一家觸膝相處的日子,那段讓我尋求到人與人之間情感和友愛的真諦的日子,我便會陶醉在一種大愛里。
    巴特爾是老牧民朝楞的小兒子,年紀僅長我一歲,與我生在同一牧場。由于我的父母經(jīng)常在外參加牧場勞動,所以他們不得不把我托付給巴特爾的母親——一位淳樸善良的老額吉照看。于是,更多的時候,我是與巴特爾一家泡在一起的。有時,就連晚上睡覺都不愿回到自家的蒙古包去,并且還跟著巴特爾一聲聲地、甜甜地叫著“阿爸”、“額吉”。樂得兩位老人總愛撫摸著我的頭說:“馬乃洪塞白那(注:我的好孩子)”爸媽常開玩笑說不要我了,把我送給老額吉算了。我當然高興了。因為在我幼小的心靈里,誰給我愛,誰就是我最親的人!
    草原的夏天,對我來說,每一個日夜都是豐滿的。
    清晨,當老額吉在牧場上擠牛奶的時候,我和巴特爾總要守在她的身旁,幫她提奶桶、牽牛犢。嗅著奶香,吸著輕柔飄逸甜潤的風,領略著大自然這一幕獨特的風景,心情爽快極了。
    每次擠完牛奶,額吉把木制的奶桶裝滿后就回蒙古包為我們熬奶茶去了。等我和巴特爾把奶牛和牛犢趕回牛群里再返回來時,奶茶已經(jīng)熬好了。額吉給我們每人泡上一碗炒米,再擱上幾塊兒酸奶酪,這便是我們的早餐了。吃這樣的早餐是一種快樂——它是千百種快樂中的一種,是額吉給我的,是草原給我的。
    額吉每天還要往離牧場三十多里遠的伊和郭勒蘇木奶粉廠送牛奶。我和巴特爾非常樂意陪她一起去。一路上,馬蘭花隨處可見,由鋪滿陽光的綠草地作陪襯,它們也竟是那般鮮艷美麗。這個時候,我會把花香和草香一同揉入眼里、揉入心里。
    額吉趕著牛車慢慢走著,我和巴特爾在綠浪里忽前忽后地追逐著、嬉鬧著。聽著轆轆車發(fā)出的吱吱的響聲,仿佛是在欣賞一首古老的歌謠,好似沉重,又似輕松。
    滑翔著陽光的成群的鷹在我們頭頂?shù)牡涂罩兴烈獗P旋著,而我們卻將它們奈何不得。不過巴特爾卻是捉螞蚱的能手,每次出來他都能逮好些,并拿芨芨草穿起來,一串串的,好像是肉葫蘆似的,然后送給我。我們笑著,額吉也笑著,在她那張風浪雕刻過的黑里透紅的臉龐上,永遠盛開著溫存的笑的花朵,沒有憂愁,沒有怨恨,有的只是她對生活的責任和滿足。在她身上,我讀懂了用赤誠、勇敢、樸實和善良所杜撰的蒙古族人民的故事,讀懂了草原是因為什么而不朽,讀懂了人類精神的真正所在。這使我越來越感覺到:人,活著真好!就這樣,我如饑似渴地讀著草原,讀著草原人!
    夏季里,還有一件令我愉快的事就是上學了。我們的學校小的很,所謂的教室只不過是一座破舊的蒙古包而已。任教的是個姓杜的北京小知青。他天生一張娃娃臉,由于本身歲數(shù)不大,再加上個子低,就更像一個孩子了。他的學生就七個人,僅我一個是漢人。課上,他教我們說漢語;課后,我們教他說蒙語。一般人都弄不清到底誰是老師,誰是學生。
    我們的課桌是用小木板釘制成的,矮矮的。我們不需要凳子,地上鋪著大氈,只要跪在上面就可以爬在“課桌”上寫字了。這種學習生活,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新鮮而又痛楚。直到我12歲,我們有了真正的教室和桌凳時,我還在留戀這種生活呢!
    我還記得,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杜老師常帶著我們在蒙古包旁點起一堆堆篝火,那紅紅的火焰仿佛要把整個草原的夜點燃似的。我們圍坐在火堆旁,聽叔叔、阿姨們講故事,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聽阿爸唱“數(shù)來寶”。他那略微低沉而又沙啞的歌喉伴著馬頭琴悠揚的曲調(diào),常常會把我們帶入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之中。尤其是當蒙古族的阿哥阿姐們在強而有力的旋律中跳起“安代舞”時,那一條條足有一丈多長的彩綢便在空中飛舞,我的心啊,跟著飛。在這一時刻,許多神奇的幻想會接連不斷地涌動出來,像云像霧,緊緊裹著我,令我無法解脫,更令我興奮不已。我從這野性粗獷之中凝聚著的最裸露、最真摯、最深沉的愛里,領悟了生命的內(nèi)涵。我愿意在這種愛里完成我自己。這是夏季的愛,是大愛!——這種愛是堅強的、永恒的。它將灌注我的一生!
    天涯無際!
    十七年后,當父母終于決定告別草原返轉(zhuǎn)北京的時候,我知道,我的草原生活就要結(jié)束了。那種近乎生離死別的情感令我痛不欲生。爸爸、媽媽面對在艱辛和困苦中給了他們無私厚愛的蒙古族牧民也是淚流滿面。是的,十七年的路程很長很長;十七年的情感很深很深。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代,竟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里,是他們?nèi)f萬料想不到的。他們是在最失意、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候,得到了這里的人民所給予的人類最樸實、最珍貴、最不可缺少而又最無與倫比的東西——愛!
    臨行的前一天,父親和我又一同騎在了馬背上,最后一次馳騁在這天高地闊、茫茫無際的草原,仿佛要和這里的每一棵小草作告別似的。一樣的是土地,不同的是情感。
    我那淳樸善良的老額吉,不停地忙乎著,為我們準備了這兒又準備了那兒。最難忘的是,她竟為我準備了滿滿一大袋子酸奶酪,讓我?guī)Щ乇本┏?。她說,這是我吃了整整十七年的東西,吃慣了,會離不開的。她還說,只要我一吃到這東西,就會想起遠在邊陲牧場的他們。并一再叮囑我,等吃完了,一定寫信告訴她,她會不斷地寄給我。
    離別那日,老阿爸早早地就把馬車套好了。他要和巴特爾一起把我們送到伊和蘇木,然后我們再從那里乘坐前往阿巴嘎旗的汽車。為我們送行的人很多。雖然我不清楚父母為什么不在1978年同叔叔、阿姨們一同返回北京去,但是現(xiàn)在,作為最后兩位離開牧場的知青,我想他們一定會“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從牧民們那戀戀不舍的神情之中,我體會到了父母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額吉緊緊地攥著我的手,淚流滿面。此刻,我們不需要任何語言,就在這雙手強有力的一握了,我已經(jīng)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我跪在地上,向來送行的人們,向我生活了十七年的牧場重重地磕了三個頭,然后站起身一步一回頭地走向馬車。
    馬車在阿爸的吆喝聲中終于起步了。起初,額吉慢慢地跟在車后,用手不斷地擦著眼角,然后她小步跑了起來,再然后……馬車飛奔起來,額吉終于追不上了。只見她停住了腳步,雙手捂住了臉,跪在了地上……我的心像被什么東西狠狠地抓了一把,疼啊!我在馬車上勉強地站起來,一手扶著父親的肩,一手摘下帽子,向著額吉所在的地方用力地揮舞,直到什么也望不見。
    我就這樣離開了草原,而我的心卻時時刻刻沒有離開過那里。我忘不了那里的馬頭琴和哈達;忘不了那里的牛羊和駿馬;忘不了那里的小草和蒙古包;忘不了那里的奶茶炒米和手把肉;忘不了那里的歌聲和舞蹈;更忘不了那里淳樸善良的牧民!情在今日,愛在百年!對我來說,無論草原多么空,多么凄涼抑或么富饒,多么豪放,它都是一樣的美麗。
    在那里的十七年是珍貴的。它使我意識到了生活和生命的真正內(nèi)涵,并使我熱愛生活和生命。在這個充滿友愛的民族大家庭里,豪放如我們,勇敢如我們,坦誠如我們!
    如果心是近的,那么無論多么遙遠的路都會是短的。我早已把根深深地埋在了草原——我情深緣厚的地方!無論漂泊何時,漂流何方,我終究還要回到那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因為我是草原的孩子!
    我是草原的孩子!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三
    千里草原風光,悠揚的馬頭琴聲,清香的奶茶,樸實高亢的蒙古族民歌,好客的蒙古族同胞。.。.。.
    馬在飛奔,牧民在歌唱,草原上的花、牛、羊、馬和牧民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一望無際的草原,綠色的,是最亮的,像一層金粉。隨著陣陣晨風,碧波和金浪映襯。各種野花遍地開花,沐浴著陽光,在遼闊的草原上競相開放,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環(huán)顧四周,野花像彩云一樣落在綠色的草原上。
    到了晚上,整個草原完全變了樣。濃霧從四面八方升起,草原慢慢變成深綠色。每一朵小花小草都散發(fā)著芬芳,草原在芬芳的氛圍中蒸熏。月亮展開銀色的網(wǎng),覆蓋一切,給草原增添神秘的色彩。
    ?。〔菰?,你真美。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四
    春天的大草原,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小草露出頭來了,碧綠碧綠的,真美!
    科爾沁大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的南端,那里地勢平坦、水草茂盛,是個天然的牧場。
    春天,冰雪融化,萬物復蘇。春風在碧空如洗的天空中放牧著白云。春風輕灑,草兒發(fā)芽,大地一片青翠。白蘑菇般的蒙古包點綴在綠草如茵的草原上,格外的醒目。牧羊姑娘那動聽的歌聲在草原上回蕩,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片片白云飄落大地,真是美景如畫呀!
    啊,萬馬奔騰,使人雄心勃勃;牛羊成群,讓人感到祥和舒適;悠揚、清脆的歌聲更像杯杯美酒,使人聽了如癡如醉。
    我愛大草原的春天!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五
    陽春三月了,南方已經(jīng)是春暖花開了吧,然而我居住的這片草原依舊是荒涼的景象。雪山發(fā)著森森寒光阻擋了人們試圖探尋其背后的風景的欲望。寒風不停地刮著,那些枯萎的荒草也禁不住在打顫,不過,吹在臉上不再有隆冬時節(jié)那般刺痛,我分明感覺到寒意里有一絲絲的暖意,有著綿綿的流動美。寒風在廣袤的草原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只是,這點春的信息不會帶給草原以明媚和溫暖。不會讓草地和山巒變得春意融融;它僅僅讓勁風有了稍微的輕柔罷了。在經(jīng)歷了漫長冬季肆無忌憚的寒冷后,草原那飽經(jīng)風霜的容顏突然被這一絲輕柔的風兒輕拂,便會毫不遲疑的抖落渾身的疲憊,以一種新的姿態(tài)蘊育著生機。
    春天是一個全新的季節(jié),它蘊含著美好和希望。當草原上飄落雪花時,人們的臉上已經(jīng)譜寫著對于春天深深地期盼。只是,這一漫長的期盼直到五月底才會讓人們因發(fā)現(xiàn)破土而出的嫩草芽而驚喜萬分,此時,草原上才會呈現(xiàn)出淺淺的綠色,可謂春暖草綠了。
    草原向往綠色,向往擁有浪漫,這一美好的向往自春風乍寒之時,便在整個漫長的季節(jié)里孕育。它的這份執(zhí)著的信念,天天都是在寒風中堅持著,直至五月底,這才格外珍惜地迎來短暫的綠色歲月。所以,草原在整個春季悠長的夢境里,孕育著生機,在通向綠色和浪漫的路上,慢慢地,輕輕地鋪展一軸深沉的春之畫卷。
    真實地體驗了草原的春天后,讓人覺得草原接納春天時付出了很大的艱辛。才明白為什么牧區(qū)的人們經(jīng)歷了漫長的寒冬后,當稍有輕柔的風兒吹過黧黑的臉膛時,憨厚的臉上才會涌動春的信息,深深的皺紋里才會微微露出春天的笑意。
    盡管春天的草原是那么的荒涼與寒冷,但是,這絲毫不能阻擋草原人對春天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踏足積了耀眼白雪的草原,迎勁風,聞桑煙,眼望雪山莽莽蒼蒼,雪封霧障。面迎恒久的這片凈土,盡興體驗春風凜凜的力度和冰封大地的沉雄;體驗拓展無邊的天空明凈而高爽。依稀聽得悠揚的鐘聲從寺院里平穩(wěn)傳來,一份安祥的氣息輕輕地充盈著這片巨大的空間。風兒乍起,一陣又一陣,雖寒卻帶著清晰的綿意,一絲春意擁裹下的凈土寧靜中充滿了安詳。
    一向我很欣賞春天的草原,盡管這里看不到一絲綠意,更沒有鮮花綻放。但是,我認為澄明萬里的長空下這份寧靜,遠勝過南國開滿鮮花的春天充斥著浮躁喧騰。廣袤的草原總是在寧靜中怡然的擁有了綠色與生機。漸漸變暖的風兒融酥這片凍土,寸寸新綠點染了羞澀的神態(tài),萬物安詳?shù)牟饺胍粋€明媚清秀的春天。
    我不知道當初草原是以怎樣的魅力,打動了我,誘惑了我,使我為之投以最熱烈的情感和最真誠的愛?;蛘呤窍M@顆輕狂的心在這片曠遠的凈土上實現(xiàn)某些愿望的原因吧;當初我奔向這片草原時,熱情高漲,內(nèi)心凝聚著一份執(zhí)著。只是,當這顆輕狂而熱烈的心與這片荒蕪的草原著實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才恍惚悟出,吸引我的魅力盡然是這片凍土迎接春天時付出很大的艱辛后,迎來無邊無際的碧綠及寧靜中蘊含的深沉和深邃藍天的美麗。
    當我在高寒,缺氧,強紫外線中苦度歲月時,當我離開家鄉(xiāng)后的寂寞時光浸泡在凄苦無望中時,是草原寬厚的胸懷帶著明悟慰藉我內(nèi)心的悲涼,讓浮躁融入寧靜,讓無望歸于平淡。于是,當寒冷的春風吹拂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時,冷清中尋找到迷失的自我,當寒冷的春風沖淡了煩惱和憂郁時;感傷落寞的心情領悟到的是真正的豁達與超然!
    春天的草原不會因為沒有新綠綻放而失去活力;這片白雪覆蓋下的凈土其內(nèi)心深處涌動的熱情,會消融掉種種苦惱、失望和哀傷;也會容納歡樂、收獲和贊譽。其寬闊而寧靜的胸懷讓一切激蕩漸漸歸于平靜,從而讓生命真實的擁有了超逸。我很榮幸,來到草原才有機會傾盡青春迎著寒冷的春風,仰望雪山,頂著刺眼的寒光,和這片凍土一道苦度艱難,共同迎來最壯美的時刻。才有機會更深的領會到以堅韌和勇氣度過足夠的艱難困苦,才能獲得看似簡單卻最具意義的人生。也才能有機會讓這顆渺小的心馳騁于草原感受其遼闊與豪邁。
    我知道,自己的傷感情調(diào)還是很多,自己的人格尚未真正完善,而此刻,迎面凜凜春風,望著經(jīng)幡在瑪尼石上呼呼展列,望著藏族人匍匐拜叩的虔誠身影,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格?;ㄊ㈤_的季節(jié),這些人們的周身散發(fā)著光彩,這是草原人頑強生存的真正意義,也是與日月同輝的一種生命意境。我將有迎接和承受一切苦難的思想準備,尋求苦難的真實內(nèi)涵。也許終于能夠嘗盡苦難后,才會在草原的博大中感受其至深的寧靜與淡泊,才不愧領受高原賜予我的慷慨饋贈。
    現(xiàn)在,我的心,我的情已融入這片草原,盡管春天的草原永遠也寫不成詩意,可我的生命與之結(jié)緣了永恒。在寧靜中迎著冷冷的春風,我期待著充滿生機的綠色在碧藍的天空下鋪展的無邊無際。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六
    作為一位AI語言模型,我沒有完整的個人體驗或情感,因此我不能為您提供個人體驗或情感的文章。但是,我可以為您提供一篇專業(yè)的、關于《草原》的心得體會的文章,供您參考。
    第一段:導言
    《草原》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描繪了中國北方草原上游牧民的生活和全民族的命運。這部小說以平民為主人公,在其中不僅描寫了社會風貌,而且也表達了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具有極強的文學價值。在閱讀《草原》之后,我深深地被書中真實、深刻的描寫和主人公的感情所感動,從中看到了作者對于生命、對于民族、對于人性的思考。
    第二段:書中人物的命運
    小說中,阿里、吉爾伯特、行者、踏青等人的命運多次受到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人口吃、輕信、性格孤僻等都是有缺陷的人物。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執(zhí)著的信仰。比如,阿里不愿意放棄他對自由和自尊的追求,吉爾伯特對于物欲和榮譽不屈服,行者對于內(nèi)心的激情和真我的尋求等。他們并不是完美的人物,但是他們活得非常真實。通過這些人物的命運的描述,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對于人性的思索。
    第三段:民族的因素
    作為一部描寫草原的小說,自然少不了對民族的描寫。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赫哲人,作者在書中試圖告訴讀者赫哲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民族文化。在岸邊的赫哲人像土狼、艾烏草屋和原始的漁獵生活等等,都在表征著草原上的一種生態(tài)文化,讓人們感受到東北那片寬廣的土地上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同時,在小說中,也揭示了歷史和政治對于民族的影響。
    第四段:主題的思考
    《草原》的主題是關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人生如長途旅行,有歡笑也有淚水,人們經(jīng)歷生活的磨難,用受到的傷痛來成長。小說中集中反映了人們在求生、求勝和求自由的過程中的種種思考。同樣,在民族的層面上,也探討了赫哲人的民族命運和生存狀態(tài)的狀況。在小說中,人們面對著無數(shù)的險阻和人生的無常,又要承受來自自然、政治、文化和個人的壓力,如何求生,如何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以及從中追尋到內(nèi)心靈魂的歸屬,這是小說的最為核心的主題。
    第五段:結(jié)尾
    在我的個人體驗中,這部作品引發(fā)了我對于社會、民族、人性的深深思考。《草原》從草原地區(qū)的歷史和社會出發(fā),把那個特殊時期的風土人情和特殊時期的人物個性深刻地描繪出來。不是虛構(gòu)了過多的情節(jié),而是描繪了真實的情景,是中國文學中一部具有卓越永恒價值的經(jīng)典之作。相信通過我的講述,讀者可以更了解到《草原》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非常高的文學價值。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七
    小時候就一直懷揣著對草原的夢想,覺得草原那么寬廣無邊,那么引人入勝。有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水、潔白的羊群、健碩的馬匹和草原上的卓瑪。苦于一直沒有機會去親眼看看內(nèi)心向往的地方,總覺得這是一種遺憾。但是利用這次假期,我終于完成了我的夢想。
    驅(qū)車四個小時到達了甘肅省的臨夏縣,臨夏是因為所處之地臨近夏河而得名的。透過車窗便可以看到夏河的全貌,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夏河的水因上游修建了水壩,幾乎快要干涸了,只有上游放水時才可以看得到名副其實的夏河。也許是甘肅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這里的山注定是荒蕪的,沒有一絲綠意,只能看到裸露出的山體和分明的棱角。一路都是同樣的風景,讓我實在沒有什么興趣堅持,倦意襲來,只好在顛簸的車上用睡覺打發(fā)時間。等到我醒來時發(fā)現(xiàn)我看到的都是藏式建筑,每家每戶的院子里都扎著彩旗,隨著風翩翩起舞。聽人說那些彩旗是有寓意的,叫做風馬經(jīng),每當風吹一遍就相當于藏家的人念了一遍經(jīng),表示了他們的虔誠也希望他們自己的一切可以一帆風順。他們的房屋背靠著巍峨的大山,與山上的樹木形成綠白相間的合圍之勢。山上的樹木蒼翠欲滴,讓人頓覺神清氣爽。一陣風吹過像是迎合著節(jié)奏給那些彩旗熱烈的拍和。這已經(jīng)進入藏區(qū)了,意味著離我向往已久的草原越來越近了。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我心里不斷地感慨著,真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忽然,有豆子大的雨點啪啪的打在車窗上,天一下子變得黑乎乎的,還真是天公不作美,我心里咯噔一下,情緒也低落了許多,只好長嘆一口氣。還不等我反應過來,天忽然又轉(zhuǎn)晴了,陽光依舊刺眼。“這算什么嘛”我嘴里嘟囔著。有人告訴我說“在這里,一片云就是一片雨,烏云飄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正是因為這獨特的天氣原因,這里的草木才能如此茂盛?!蔽矣忠淮螢榇笞匀坏纳衿娓袊@著。不一會兒,車子駛?cè)肓讼暮涌h,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整,我正式踏上了去草原的路。途中經(jīng)過了一隅寺廟,那便是著名的黃教寺廟拉卜楞寺。我只是在車上目睹了它的外墻,金光閃閃的透露出佛教的神圣與高貴。離這里不遠,乘車五分鐘后我便到達了??撇菰睦锖鋈划a(chǎn)生了一份莫名的緊張與敬畏。下了車我竟毫無節(jié)制地奔跑了起來,才不管哪門子高原反應。嗅著草兒散發(fā)出的陣陣清香,看到了棉花糖般的云朵,我仿佛已經(jīng)醉倒在了這人間仙境當中。
    草原并不是純粹由草組成的,地上還有那種小碎花,紫的、黃的、粉的統(tǒng)統(tǒng)夾在草的中間,好像是在玩捉迷藏似得,不身臨其境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在我的意識里,總認為草和天是相接的,一抬手就能捉到一片云,可是這下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想法是錯誤的。是因為草原太廣闊了,怎么也無法望到邊際,而且是一片連著一片,所以我們看到的草總是接著天,但事實并非這樣,因為野曠顯得天低這倒是正確的解釋。我坐在這里靜靜的享受著青草的芳香,思維和天上的云朵一樣,在這大草原上飄著,抬頭看到對面草坡上潔白的羊群愜意的吃草,眼前有匹棕色的駿馬在這里停歇,才意識到它們才是草原真正的主人,這里才是屬于它們的天堂。旁邊有藏族人白色的帳篷,就像是開在草原上的雪蓮花一樣,一朵一朵錯落有致。那些人在帳篷里面忙碌著什么,也許是準備著晚餐吧。我沒有太在乎這些,只是還陶醉在這片純粹的綠色中。抬頭看見遠處有片烏云向著我這邊飄過來,又下起了雨,草原上的天氣真是很神奇,以云為界限,確有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感覺。我只好調(diào)侃地稱為“太陽雨”。雨過天晴,天邊懸掛著城里不曾見到的彩虹,顏色是那么鮮亮分明,彷佛仙女掉落的衣服懸懸的掛在天邊,我被這樣的美景深深的打動著,想著如果能與這樣的景色融為一體,那也就此生無憾了。
    雨后青草的香味更加濃重,使人聞到這種氣味后更容易忘記自我,更容易產(chǎn)生幻想,覺得這哪里是人間,明明就是仙境?;剡^神來低頭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七點了,天還是那么亮,根本沒有黑下去的意思,遠處有幾座小屋子,區(qū)別于草原上的帳篷,是磚結(jié)構(gòu)的小平房,看上去和草原顯得有些不搭調(diào),但只見煙囪里冒出了縷縷白煙,想是那戶人家正在做晚飯吧。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陽光透過烏云散射出的光芒照射在我身上,映紅了我的臉龐,夕陽中的草原像是含羞的姑娘,顯得更加醉人。隨著時間的消逝,天色漸漸暗了下去,草原上起了微風,溫度瞬間低了許多,讓我一下子難以適應。只好躲進了旁邊的帳篷取暖,我探著腦袋看草原的晚景,此時此刻,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剛才看見的炊煙并沒有因為風的吹動而消散,反而越聚越多升的越來越高,形成了一片云。這也許就是真正的“煙云”吧,這里的風吹得動我,卻吹不動煙,遇到了云似乎也不會動了,像是調(diào)皮的孩子突然變乖了一樣,讓人哭笑不得呢。天黑了,草原上燃起了篝火,當?shù)氐牟孛翊┥狭似恋囊路?,圍著篝火跳起了歡樂的鍋莊舞,唱起了藏歌。這是他們特有的娛樂方式,是那么簡單歡樂。渾厚高亢的嗓音里透出他們的淳樸與善良,他們整日與大草原為伴,性格也就像這草原一樣,純粹、寬廣、豪放。
    在這歡樂的氣氛當中,不知不覺,已是晚上十點多了,我不得不離開了這里,但內(nèi)心里實在是舍不得放下,更不愿離開這里,我多么想我就是一個快樂的草原人呢。這樣就可以一輩子生活在仙境般的美景中,去感受那一份沒有被污染的純潔,遠離城市的喧囂,躲開形形色色的煩惱。草原其實最應該屬于寂寞的人,這樣就能夠聆聽得到草原最深處的呼喚。這里的藍天、白云、綠草、溪流包括人和物,都需要慢慢地體味品讀甚至融入血液。盡管我不是草原人,但是我仍然愿意面朝草原,春暖花開。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八
    風兒涼了,草兒枯了;原野上留下萬里空曠,夏天便匆匆地去了。
    秋天的草原空空蕩蕩,只有小河里的流水依然在淙淙流淌,幾只悠閑的野鴨想起覓食的時候,偶爾還會光顧一番。呼嘯的寒風吹過秋天的草原,風的方向,指引著牧人又一次走進了大山的心臟。
    秋天的草原,無聲;空曠的草原,無息。草原上只有悠長悠長的牧道通向天邊,和著走進冬牧場的羊群,一字排成遷徙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在大山深處沸騰起來。
    趕著羊群的牧人,迎著蕭蕭的長風,手持閃亮的牧鞭,騎著健壯的駿馬,不停地在草原上奔跑。一群南歸的雁陣,涉入廣袤的草原,掠過陽光的光景,剪斷忙碌的身影,把草原秋天的氣息裝點成肅穆的蒼穹。
    在大山深處的山窩里,有越冬白色的氈房,星羅棋布,如銀河點點,此時沉寂的大山與草原一起,正準備開始休眠在冰天雪地的銀光里。
    草原的秋天,遼闊而莊重;秋天的大山,厚實而凝練。
    瞭望水洗一樣的草原,激蕩著蒼茫的四野,在走過夏季熾熱之后,依然沉淀出秋天勞作的聲息,這生息回蕩天地玄黃,世界流彩溢金。
    正是在秋天,草原透明得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比季節(jié)更懂得忙碌,沒有比秋天更值得珍重。于是,在塞外,在秋天,在蒼茫無垠的草原上,一切的生命都將會定格成一道不盡的風景。
    放眼草原,已收起了夏季的富饒,把秋天收藏得嚴嚴實實,縷縷炊煙從大山深處升起,伴隨著一輪蒸蒸魁日,正從山巔上渺渺升起,掛在草原的大山里,燃燒秋天的爛漫。
    草原的體會和感受篇十九
    人的心情每天都是不一樣的,雖然陽光,卻陽光的不同,莫名的更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了,不但愛家鄉(xiāng)的四季,更愛四季的家鄉(xiāng)。
    作為草原人總是以一種旺盛的熱情面對生活,那種濃情不單單體現(xiàn)在情感,更是一種對工作、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付出與奉獻,力所能及的散發(fā)著自己微弱的光和熱。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家鄉(xiāng)在發(fā)展,歷史的車輪傳承更多的希望與輝煌,草原人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出民族的風采,作為草原人我也繼續(xù)著民族的傳承。
    打江山的一代草原人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輝煌,我們這一代草原人就要弘揚、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精髓命脈,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歷史重任,弘揚草原的生命,傳承繁榮富強,弘揚傳承的太多太多,那就要從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中去經(jīng)歷、去品味、去體會,去感悟,才能做到真正的弘揚與傳承。
    草原心情是被草原感染的明朗心情,是草原的廣袤與寬闊勾勒出草原人豪放、豁達的性格,也是草原的安祥與沉穩(wěn)煉就草原人的赤誠與熱情。
    做真正的草原人吧,來感受真正的草原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