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五篇)

字號: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篇一
    以幼兒對食物的形成、特征與食用方法從而了解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心,而自己也要回報自己的父母的愛。
    1、了解菠蘿的簡單特征、食用方法和用途。
    2、理解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體會小刺猬對媽媽的愛。
    3、學習表達對媽媽的愛,嘗試為媽媽做一件事。
    4、激發(fā)了幼兒對菠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學習做一件事來表達對自己媽媽的愛。
    1、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錄音磁帶。
    2、幼兒用書《菠蘿》、教學掛圖《小刺猬和大菠蘿》。
    一、了解菠蘿
    1、教師:你見過菠蘿嗎?它長得什么樣?
    2、教師:你吃過菠蘿嗎?可以怎樣吃?它是什么味道的?
    3、閱讀幼兒用書《菠蘿》,向幼兒簡單介紹菠蘿外形特征、食用方法和用途。
    二、欣賞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
    1、教師:有一只小刺猬,有一天得到了一個大菠蘿,你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嗎?我們來一起聽聽《小刺猬和大菠蘿》的故事吧。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并播放錄音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蘿》,幼兒欣賞。
    3、教師:小刺猬采了一個大菠蘿,他為什么沒有自己吃》?
    4、教師:媽媽為什么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香甜的菠蘿?
    三、說一說:我為媽媽做件事
    1、教師:每個人都有一個好媽媽,你愛自己的媽媽嗎?你為媽媽做過什么事?能說出來講給大家聽聽嗎?
    2、教師:你還想為媽媽做什么事呢?
    教師和家長溝通,讓幼兒嘗試為媽媽做一件事。
    1、利用水果活躍了課堂氣氛。
    2、引用幼兒對水果的喜愛來了解菠蘿。
    3、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篇二
    1、發(fā)現(xiàn)并感知1和許多的關(guān)系。
    2、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物質(zhì)準備:每人一個玩具,一個玩具框
    知識準備:對數(shù)有一定的概念。
    教學重點:
    能分清1和許多。
    教學難點:
    感知1和許多的關(guān)系。
    教師活動:
    一、區(qū)分1和許多
    1、師:“我們手里有幾個玩具呀?那筐子里有多少玩具呀?”
    2、師:“我們手里有1個玩具,玩具框里有許多?!?BR>    幼兒活動:
    1、幼兒能說出自己手里的玩具有1個,說不出框里有許多。
    2、幼兒知道框里的玩具是許多“1個玩具,許多玩具”。
    用幼兒喜歡的玩具,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孩子手拿一個,知道自己手里的就是1個,框里的就是許多從而來感知數(shù)量關(guān)系。
    二、感知1和許多
    教師活動:
    1、師:“現(xiàn)在我們手里有1個玩具那我們要怎么把它變成許多呢?”
    2、師:“我們把我們手里的玩具送到框里是不是變成了許多玩具呀?”
    3、師:“我往玩具框里送了1個玩具?!?BR>    4、師:“現(xiàn)在框里是不是有很多的玩具呀?”
    5、師:“1個1個玩具合起來就很很多?!?BR>    幼兒活動:
    1、“再拿一些玩具”
    2、幼兒把手里的玩具送到游戲框里。
    3、幼兒一邊送玩具一邊說我送了1個玩具去玩具框。
    4、覺得從1變成許多很好玩。
    讓幼兒親自參與到游戲中來,自己把玩具從1變成許多,感受1和許多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在送玩具的過程中有一個對比,知道1只有1個,許多有很多。許多是由很多個1組成的。
    三、請幼兒自己操作。
    教師活動:
    1、師:“《幼兒畫冊》第4頁上有好多的魚缸有小魚缸還有大魚缸?!?BR>    2 。 師:“但是小魚缸里只能養(yǎng)1條小金魚,大魚缸里可以養(yǎng)很多。我們一起把小金魚養(yǎng)到魚缸里吧”
    幼兒活動:
    1、認真的看幼兒畫冊上的魚缸,區(qū)分大魚缸和小魚缸。
    2、獨立完成,將小金魚貼紙貼近魚缸里。
    讓幼兒自己操作,鞏固幼兒對1和許多的認識,換了一種形式,讓幼兒知道靈活運用,不是只有玩具可以這樣。
    本次的數(shù)學活動是讓幼兒區(qū)分1和許多,適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孩子們的特點是年齡小、好玩、好游戲、有意注意時間短。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著游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游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shù)學教育目標。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設計了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顒雍唵?,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建立初淺的數(shù)概念。讓幼兒貼金魚的過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篇三
    1、用繪畫方式表現(xiàn)各種人物的細節(jié)特征,學習有目的地選配顏色。
    2、關(guān)注周圍的人物外貌、服裝等不同的特征。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1、馬路場景。
    2、供添畫用的背景畫面——畫有許多人的輪廓,簽字筆,油畫棒。
    3、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
    一、再現(xiàn)情景
    1、談論師幼共同布置的場景——“熱鬧的大馬路”。
    一條熱鬧的馬路,路邊種著許多高高低低的樹,還蓋起了漂亮的高樓,越來越多的人搬進高樓里,大馬路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我們每天走在馬路上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
    2、每天走在馬路上看見過誰呢?(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人物圖片)
    幼:我遇見過老爺爺。
    師:老爺爺和叔叔伯伯有什么不一樣?
    師:我們看見老爺爺怎么打招呼?
    幼:老爺爺好!
    幼:我看見馬路上有警察。
    師:你是怎么一眼就認出他是警察呢?
    幼:馬路上還有外國人。
    (老爺爺拄著拐杖,頭發(fā)稀少等)
    (警察戴著警帽,穿著警服,很神氣)
    師:外國人和中國人長得一樣嗎?外國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大多有卷卷的頭發(fā)、高高的鼻子等)
    師:有的外國朋友在上海工作,有的是到上海來游玩的??吹酵鈬笥?,我們該怎么打招呼?
    幼:hello!嗨!你好…
    二、討論表現(xiàn)方法
    1、出示馬路場景:“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去馬路上散步吧。
    2、添畫人物特征。
    馬路上走來一群人,我們來找一找人群中的男孩和女孩在哪里,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在比較中找出男孩和女孩諸多不同特征,找得越多越好)
    3、欣賞大班幼兒作品。
    (出示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哥哥姐姐也到馬路上散步了??匆豢锤绺缃憬阍隈R路上遇見了誰。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想不想和哥哥姐姐一起散步去?第一個會遇到誰?
    2、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會去干什么?(引導幼兒添加人物各部分特征)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今天馬路上的人真多呀!我們還看見了誰?
    四、分享交流
    1、我們來到馬路上。(幼兒將作品布置在大馬路的背景畫面中)
    2、我們在馬路上遇到了誰?(說說同伴畫面上的人物)
    3、馬路上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人,有的不太看得清臉部。讓我們像哥哥姐姐那樣送給他們一個好看的顏色表示友好吧。
    挑選顏色,分別和背景顏色進行比較,然后用一種合適的顏色在沒有添畫特征的人物輪廓內(nèi)涂上顏色。
    1、馬路場景。
    2、供添畫用的背景畫面——畫有許多人的輪廓,簽字筆,油畫棒。
    3、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
    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篇四
    一、活動目標:
    1、幫忙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忙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明白生疏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guān)等。
    二、活動準備:1、設情境:爸爸、媽媽不在家。2、自制圖片4幅、磁帶。
    三、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使幼兒明白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生疏人敲們不能開。
    (1)教師向幼兒介紹這天老師和小朋友一齊為大家表演一個小品,名字叫“爸爸、媽媽不在家”。
    (2)教師提問,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明白為什么小品不演了嗎,因為亮亮碰到難題了,他不明白該不該開門,等大家回?
    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篇五
    1、了解春天的變化,知道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喜歡春天。
    2、嘗試通過制作桃花、迎春花、柳樹來表現(xiàn)春天,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1、音樂:《春天在哪里》。
    2、故事掛圖:《春天在哪里》。
    3、手工材料:彩色皺紋紙(粉色、黃色、綠色),膠水,畫有桃樹、迎春花、柳樹樹干的繪畫紙。
    4、事先帶領幼兒感受春天。
    一、音樂導入。
    以《春天在哪里》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二、談話、故事講述,讓幼兒了解春天的各種變化,引發(fā)幼兒對春天的美好向往。
    1、寶貝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從哪里感受到春天來了?
    教師及時捕捉幼兒語言中的亮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春天是萬物蘇醒,氣象更新的季節(jié),是美麗的季節(jié),我這里有一個故事,咱們一起來看一看故事里的春天有什么變化。(出示掛圖)
    3、分段向幼兒講述故事《春天在哪里》,讓幼兒了解春天的各種變化。
    4、發(fā)散思維。
    你最喜歡春天的哪些變化?為什么?(引導幼兒從人們的活動、穿著及大自然的變化進行聯(lián)想,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多重認識)
    5、教師小結(jié):春天有這么多的變化,春姑娘來了,桃花開了,迎春花開了,柳樹也發(fā)芽了,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制作美麗的春天吧。
    三、手工制作美麗的春天,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1、引發(fā)幼兒制作桃花、迎春花、柳樹的興趣,了解制作的基本材料和方法。老師這里為寶貝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咱們一起看一下。(出示準備的手工材料)
    2、教師出示范例,并為幼兒講述制作桃花、迎春花、柳樹的方法。
    3、幼兒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桃花、迎春花、柳樹。教師提醒幼兒細心制作,粘貼時注意間隔距離和方向。
    4、幼兒制作時仔細觀察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
    四、結(jié)束。
    將幼兒制作好的春天分組向家長展示。
    春天來了,我們幼兒園里也有很多的變化,讓我們一起出去看一看吧。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美麗。
    本次活動我通過故事講述引導幼兒感受春天、表現(xiàn)春天,使幼兒了解了春天的一些明顯特征,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從而提高幼兒對自然的感受力。邊講邊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春天的美景,讓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學過程中我還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自己的感受,并給予肯定。同時通過粘貼美麗的春天,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因為幼兒觀察事物的特點,仍屬于具體的而不是整體的,零星的而不是全面的,所以,他們還不會從人到自然,從植物到動物有序地、細致地觀察,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從人們的活動、穿著及大自然的變化進行聯(lián)想,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多重認識。
    通過《美麗的春天》這一活動激發(fā)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欲望,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xiàn)春天,通過發(fā)散思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探究的精神,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整個活動我運用了多種方式來吸引幼兒,對于幼兒來說活動是比較輕松愉快的,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教師設計的情境,達到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