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一
他一直用優(yōu)秀和經典引領我在語文教學道路上成長。
現在,只要打開電腦輸入關鍵字,備課資料會鋪天蓋地,任你挑選,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哪是優(yōu)秀哪是經典,這本雜志里的資料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精斟細酌的。年輕時,我喜歡模仿上面的課例上課,后來學會了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再后來我雖然有了自己的主見但還是少不了時常要去向他請教。
他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幫助我識別教育改革的風向標。
通過這位師傅,我很早就結識了小語界的許多名師,當他們的課例在全國推廣,引來無數人觀摩和效仿的時候,我暗自竊喜,這些對我說不是最新鮮的養(yǎng)分了。
我們擔憂生命老去,同樣也擔憂自己職業(yè)生命的老去。如果被人稱為“有經驗的老教師”固然是贊美,但是也說明自己的職業(yè)生命行將老矣。這么多年來,我感覺自己還能碰撞一些教育的火花,產生一些教育的智慧和靈光就得益于我總能從這本雜志里捕捉到最前沿、最權威的教育改革信息。
他一直用淡定、儒雅的氣質吸引我,支持我堅持追求自己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特色。
反思所有的改革歷程,一定有經驗也有教訓。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樣如此。當各種教育流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充滿眼前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依然保持他的純正、儒雅和淡定,處變不驚,我也是跟他學到了,在“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中,怎樣用一雙慧眼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看清楚。在心平氣和的等待中,我竟然欣喜的發(fā)現和印證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是有益的。
江蘇吳江一所小學的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老先生蹬著三輪車,給他送來兩大紙箱東西,還給她留下一封信。原來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馬上要搬到上海他的孩子家去住了,走之前將《小學語文教師》雜志從創(chuàng)刊號到最近那一期,按出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完完全全、整整齊齊送到校長手里,他對校長說:這些東西對別人可能是一堆廢紙,但是我卻珍藏了三十多年,我想要給這些“寶貝”找到一個最好的歸宿。他認為校長正是他要找的人?,F在這位校長自己也要退休了,他連同后來自己繼續(xù)訂閱的雜志,又贈送給了他最信任的人。
兩年前,一位記者去采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賈老師打開書柜,里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小學語文教師》雜志,賈老師對記者說:“從創(chuàng)刊到現在,一期不少,全在這里”
今天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學校把我的這位師傅請進學校,成為我校語文老師們共同的師傅,這位大師雖然血統高貴但是行事作風很低調,全年請他也不到100塊錢。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二
我有幸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這本書,對于自己對教師的認識和教學工作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一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種實際情況展開家教漫談,涵蓋了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整本書,魏書生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內容豐富具體,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蘊含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該書中記錄了魏書生在一線教學崗位上實踐和體會,可讀性很強,操作性很強,雖然其中記錄的故事已經過去近20年,但是現在看來其教育思想和理念依舊很先進,讀來很有收獲,我真切地感受到魏書生老師那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氣魄、未來學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書育人藝術,民主科學的管理經驗確實令人折服。讀了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魏書生日記里寫道:“改變自我,天高地闊;埋怨環(huán)境,天昏地暗。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客觀條件的改變上,不如將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潛能上?!睆倪@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反觀自己,與魏書生老師相比,我們的辦公條件、環(huán)境要比他優(yōu)越,時間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許多,但我們的工作成績遠不如他,不如他輕松。我想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師書中寫的那樣:“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魏書生老師一直堅持“以法制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guī)班法,然后在檢查監(jiān)督系統的保證下貫徹執(zhí)行,確實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書中摘錄了崗位責任制、各種常規(guī),確實是人人有事做。班上每個同學都有事做,細致到班級的粉筆、水桶、每個桌椅上的緊固螺釘都有人管,這是班上固定財產的承包責任制。而且在思想方面、學習方面、紀律齋、體育衛(wèi)生方面也有專門的負責人,魏老師善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心理及容易出現的善,而且制定出這么嚴格細致的班規(guī),學生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以來,常規(guī)怎么能不好?
對于教學,有的教師只重于眼前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于分數的魅力,其實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幫助是及其微小的。魏書生在他的教學中注重的是學生觀察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就這些能力,跟學生做了專門的訓練,例如:在培養(yǎng)記憶力方面,強調學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詩。他跟學生說:“我們讀書,目的不單是為了考試,考試升學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的位置。我們學習主要為了使自己成為四有人才,成為自身與國家的主人。背一些激勵人上進,教育人忘我,引導人開闊,啟發(fā)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養(yǎng)成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需要。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并提高了記憶力。”像魏老師的這種方法我和一些老師也用過,但我覺得沒有他的。持之以恒和深入。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平時我們都說要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馬,怎樣馴服這匹馬,我們平時只重于整體而忽視了個體差異,所以收益的也只有一部分學生。魏書生卻能掌握好手中的韁繩,視不同情況而馴好每一匹“馬”。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前提是首先學會做人。平日里對于學生犯錯,我們大部分教師都是火冒三丈、大發(fā)雷霆,可是魏書聲卻能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錯誤。從書中字里行間都透露出魏老師善待孩子的錯誤,但又有自己的“懲罰”方式。是啊,我們要幫孩子糾正錯誤,懲罰孩子都要建立在愛孩子的基礎上,更何況使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式,既罰了學生又在學習上有所提高(當然不是呆板地罰抄課文或詞語)?!胺稿e誤,做好事”學生犯了錯誤,便要做一件好事來彌補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寫說明書”幫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唱歌”在活動課上,讓違紀的、上課遲到的學生唱歌……這些新式的“招”,都是建立在保護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前提下。我們平時常說,把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對孩子犯錯時,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氣急敗壞,更不會冷靜地想出這些辦法。所以,在這方面,很多老師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真誠的愛,這樣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學會)做人的真正道理。
最后,我用魏老師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埋怨環(huán)境不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方法太少。”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做一名教育的智者。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三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要想有效地影響學生,必須迎接超過我們預想的挑戰(zhàn)。如果我們失去了耐心,行為不恰當,就無法達到目標;如果我們對學生表現出粗魯或諷刺的態(tài)度,那他們反過來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而這種惡性循環(huán)又將會持續(xù)影響到我們與他人的關系。跟重要的是,我們在用銅一種與我們初始信念相違背的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BR> 作為學校的副校長,我逐漸意識到建立一支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教師隊伍,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情。如果老師們的態(tài)度消極,情緒不好,那么帶給孩子的又能是什么?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飽滿的熱情,有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工作,面對生活,但是如何調整自我,如何營造士氣高昂的精神隊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在處理學校的事務時,如果連我自己的態(tài)度都不夠積極的話,那么如何確保教師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做到不消極呢?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最終我卻不得不親自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好比一句話:“如果孩子覺得愚蠢,他做事就很愚蠢,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他做事就會很特別?!?BR> 很多時候,老師也是如此。
因此,作為教育領導者,必須先管理好自己,先照顧好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何照顧別人呢?
(1)多看看,發(fā)現其他人的閃光點,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去走走,看看,處理不好的事情,記錄下今天看到的好現象,以此來激勵自己。
(2)多鼓勵教師,在給他們提建議的時候,也要認可他們所做的努力。那樣,他們才會愿意繼續(xù)聽你說話。
(3)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在匯報情況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講安全,說通知,要把學校的好消息和壞消息和家長分享,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那樣,我們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尊重。
(4)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讓生活時刻充滿趣味,讓自己對生活充滿熱情。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經說過:“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蔽冶仨氁c燃我心中的火焰與熱情,才能讓教師的士氣高昂,才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如果我成功了,那么我的工作將會充滿樂趣。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一
他一直用優(yōu)秀和經典引領我在語文教學道路上成長。
現在,只要打開電腦輸入關鍵字,備課資料會鋪天蓋地,任你挑選,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哪是優(yōu)秀哪是經典,這本雜志里的資料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精斟細酌的。年輕時,我喜歡模仿上面的課例上課,后來學會了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再后來我雖然有了自己的主見但還是少不了時常要去向他請教。
他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幫助我識別教育改革的風向標。
通過這位師傅,我很早就結識了小語界的許多名師,當他們的課例在全國推廣,引來無數人觀摩和效仿的時候,我暗自竊喜,這些對我說不是最新鮮的養(yǎng)分了。
我們擔憂生命老去,同樣也擔憂自己職業(yè)生命的老去。如果被人稱為“有經驗的老教師”固然是贊美,但是也說明自己的職業(yè)生命行將老矣。這么多年來,我感覺自己還能碰撞一些教育的火花,產生一些教育的智慧和靈光就得益于我總能從這本雜志里捕捉到最前沿、最權威的教育改革信息。
他一直用淡定、儒雅的氣質吸引我,支持我堅持追求自己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特色。
反思所有的改革歷程,一定有經驗也有教訓。近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樣如此。當各種教育流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充滿眼前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依然保持他的純正、儒雅和淡定,處變不驚,我也是跟他學到了,在“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中,怎樣用一雙慧眼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看清楚。在心平氣和的等待中,我竟然欣喜的發(fā)現和印證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是有益的。
江蘇吳江一所小學的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老先生蹬著三輪車,給他送來兩大紙箱東西,還給她留下一封信。原來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馬上要搬到上海他的孩子家去住了,走之前將《小學語文教師》雜志從創(chuàng)刊號到最近那一期,按出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完完全全、整整齊齊送到校長手里,他對校長說:這些東西對別人可能是一堆廢紙,但是我卻珍藏了三十多年,我想要給這些“寶貝”找到一個最好的歸宿。他認為校長正是他要找的人?,F在這位校長自己也要退休了,他連同后來自己繼續(xù)訂閱的雜志,又贈送給了他最信任的人。
兩年前,一位記者去采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賈老師打開書柜,里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小學語文教師》雜志,賈老師對記者說:“從創(chuàng)刊到現在,一期不少,全在這里”
今天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學校把我的這位師傅請進學校,成為我校語文老師們共同的師傅,這位大師雖然血統高貴但是行事作風很低調,全年請他也不到100塊錢。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二
我有幸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這本書,對于自己對教師的認識和教學工作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一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種實際情況展開家教漫談,涵蓋了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整本書,魏書生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內容豐富具體,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蘊含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該書中記錄了魏書生在一線教學崗位上實踐和體會,可讀性很強,操作性很強,雖然其中記錄的故事已經過去近20年,但是現在看來其教育思想和理念依舊很先進,讀來很有收獲,我真切地感受到魏書生老師那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氣魄、未來學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書育人藝術,民主科學的管理經驗確實令人折服。讀了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魏書生日記里寫道:“改變自我,天高地闊;埋怨環(huán)境,天昏地暗。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客觀條件的改變上,不如將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潛能上?!睆倪@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反觀自己,與魏書生老師相比,我們的辦公條件、環(huán)境要比他優(yōu)越,時間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許多,但我們的工作成績遠不如他,不如他輕松。我想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師書中寫的那樣:“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魏書生老師一直堅持“以法制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guī)班法,然后在檢查監(jiān)督系統的保證下貫徹執(zhí)行,確實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書中摘錄了崗位責任制、各種常規(guī),確實是人人有事做。班上每個同學都有事做,細致到班級的粉筆、水桶、每個桌椅上的緊固螺釘都有人管,這是班上固定財產的承包責任制。而且在思想方面、學習方面、紀律齋、體育衛(wèi)生方面也有專門的負責人,魏老師善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心理及容易出現的善,而且制定出這么嚴格細致的班規(guī),學生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以來,常規(guī)怎么能不好?
對于教學,有的教師只重于眼前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于分數的魅力,其實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幫助是及其微小的。魏書生在他的教學中注重的是學生觀察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就這些能力,跟學生做了專門的訓練,例如:在培養(yǎng)記憶力方面,強調學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詩。他跟學生說:“我們讀書,目的不單是為了考試,考試升學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的位置。我們學習主要為了使自己成為四有人才,成為自身與國家的主人。背一些激勵人上進,教育人忘我,引導人開闊,啟發(fā)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養(yǎng)成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需要。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并提高了記憶力。”像魏老師的這種方法我和一些老師也用過,但我覺得沒有他的。持之以恒和深入。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平時我們都說要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馬,怎樣馴服這匹馬,我們平時只重于整體而忽視了個體差異,所以收益的也只有一部分學生。魏書生卻能掌握好手中的韁繩,視不同情況而馴好每一匹“馬”。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前提是首先學會做人。平日里對于學生犯錯,我們大部分教師都是火冒三丈、大發(fā)雷霆,可是魏書聲卻能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錯誤。從書中字里行間都透露出魏老師善待孩子的錯誤,但又有自己的“懲罰”方式。是啊,我們要幫孩子糾正錯誤,懲罰孩子都要建立在愛孩子的基礎上,更何況使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式,既罰了學生又在學習上有所提高(當然不是呆板地罰抄課文或詞語)?!胺稿e誤,做好事”學生犯了錯誤,便要做一件好事來彌補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寫說明書”幫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自己的錯誤;“犯錯誤,唱歌”在活動課上,讓違紀的、上課遲到的學生唱歌……這些新式的“招”,都是建立在保護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前提下。我們平時常說,把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對孩子犯錯時,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氣急敗壞,更不會冷靜地想出這些辦法。所以,在這方面,很多老師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真誠的愛,這樣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學會)做人的真正道理。
最后,我用魏老師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埋怨環(huán)境不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方法太少。”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做一名教育的智者。
教師的讀后感1000字篇三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要想有效地影響學生,必須迎接超過我們預想的挑戰(zhàn)。如果我們失去了耐心,行為不恰當,就無法達到目標;如果我們對學生表現出粗魯或諷刺的態(tài)度,那他們反過來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而這種惡性循環(huán)又將會持續(xù)影響到我們與他人的關系。跟重要的是,我們在用銅一種與我們初始信念相違背的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BR> 作為學校的副校長,我逐漸意識到建立一支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教師隊伍,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情。如果老師們的態(tài)度消極,情緒不好,那么帶給孩子的又能是什么?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飽滿的熱情,有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工作,面對生活,但是如何調整自我,如何營造士氣高昂的精神隊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在處理學校的事務時,如果連我自己的態(tài)度都不夠積極的話,那么如何確保教師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做到不消極呢?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最終我卻不得不親自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好比一句話:“如果孩子覺得愚蠢,他做事就很愚蠢,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他做事就會很特別?!?BR> 很多時候,老師也是如此。
因此,作為教育領導者,必須先管理好自己,先照顧好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何照顧別人呢?
(1)多看看,發(fā)現其他人的閃光點,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去走走,看看,處理不好的事情,記錄下今天看到的好現象,以此來激勵自己。
(2)多鼓勵教師,在給他們提建議的時候,也要認可他們所做的努力。那樣,他們才會愿意繼續(xù)聽你說話。
(3)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在匯報情況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講安全,說通知,要把學校的好消息和壞消息和家長分享,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那樣,我們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尊重。
(4)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讓生活時刻充滿趣味,讓自己對生活充滿熱情。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經說過:“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蔽冶仨氁c燃我心中的火焰與熱情,才能讓教師的士氣高昂,才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如果我成功了,那么我的工作將會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