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一
冥想是什么?百度里沒有,但前面有幾本書均有提到,有點神秘,在本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冥想不是讓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設法集中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但不是也不能睡覺。能幫助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能釋放壓力,象瑜伽。
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和大腦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儲方式,疲憊就是因為細胞無法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獲得能量。但是,疲憊不是一種身體反應,而是一種感覺和情緒,大部分人,疲憊后還能工作。自控力和肌肉一樣,用得太多會疲憊,但可以通過訓練,越過疲憊期并提高。
應激反應會讓本能獲得能量,這些能量不會經(jīng)過大腦,恐懼、害怕、自豪、羞愧等情感比討論長期成本與收益的理性更能迅速直接的影響我們的選擇,生理上這些情緒不是來自用作邏輯分析的前額皮層。而理性人思維則要求面對誘惑和其他應激反應時,要三思而后行,注意呼吸并穩(wěn)定情緒,能量經(jīng)過理性大腦思考后做出決策。
低血糖的人在病態(tài)發(fā)作時,出于本能會發(fā)瘋似得沖動行事。
道德許可—當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會感覺良好。這就意味著,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沖動,而沖動常常會允許你做壞事。他們沒有罪惡感,縱容自己是應得的獎勵,并以此為傲。
當遇到困難(如減肥、戒煙、或持續(xù)鍛煉)卻想逃避或拖延不做時,不要問自己“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而是問自己“我是不是能承擔永遠拖延下去的惡果”。
當大腦發(fā)現(xiàn)獲得獎勵機會時,他就釋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經(jīng)遞質(zhì)。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和其他社交媒體可能是無意中激活了我們的獎勵系統(tǒng),但電腦和電子游戲的設計者是有意識的控制了人們的獎勵系統(tǒng)。對于意志力不夠堅定的人來說,游戲和毒一樣令人上癮,嚴重的話,會患上了強迫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神經(jīng)營銷學提示:在賭場里,充滿了幾乎全身裸露的廣告女郎、隨便遲到飽的自助餐以及暗示著勝利的燈光和嗡嗡聲。
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煉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瑜伽以及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意的愛好。最沒有效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則包括: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游戲、上網(wǎng)、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鏡像神經(jīng)元的任務就是注意觀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覺如何,在做什么。鏡像神經(jīng)元分布在整個大腦中,幫助我們理解其他人所有的經(jīng)歷。有三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腦會出現(xiàn)意志力失效,一是無意識的模仿,二是傳染情緒,三是看到別人屈服于誘惑時,我們也可能受到誘惑。
純粹壓抑某種想法在生理上來說是不太可行的,成功率較低,而且控制壓抑的時間不能太長,或者說那個想法的誘惑不能大,否則容易反彈,從這個角度說,節(jié)食減肥或者藥物減肥是注定失敗的。人們往往會錯誤的相信不能抑制的想法是真的存在,這里又有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尊重自身的感覺,直面自身的欲望和沖動,允許存在但不要相信它,更不要付諸于行動。解決方法是:1、使用駕馭沖動技巧,當沖動占據(jù)你的頭腦時,花至少一分鐘去感覺自己的身體。重點關注和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體驗吸入和呼出每一口氣的感覺,在此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沖動。但僅僅這一點還是不夠的。2、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我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三點才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4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二
生活中有很多誘惑,誘惑從何而來,而面對誘惑的自控力、意志力如何產(chǎn)生,又該如何維持?《自控力》一書第六章“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于誘惑”中對意志力、壓力、誘惑力三者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當一個人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情緒低落時,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
為什么壓力會與誘惑掛鉤呢,因為當人感到壓力時,大腦就會指引著你,讓你去做它認為能帶給你快樂的事情(書中稱之為大腦的獎勵系統(tǒng))。例如,你很喜歡逛街,那么在你感覺情緒低落、壓力大時,你的大腦就會將你的喜好無限放大,這時逛街就成了一種很美好的誘惑,能夠緩解你壓力與低落情緒的誘惑,這種誘惑會讓我們失去理性,被本能支配,從而采取一些不起作用的應對策略來緩解自身壓力,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誘惑的意志力就必須學會緩解自身壓力。
我認為緩解自身壓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學會丟包袱。生活中繁雜的事務會將我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支解,使我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執(zhí)行最重要的事情。這時,你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有效的辦法是先分析一下什么對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這樣就可以為自己贏得寶貴的時間。
二是要善待自己,放低標準。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無缺。適當放低一下標準,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許在客觀上也減輕了別人的壓力。
三是要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時間。壓力的產(chǎn)生也可能是因為對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過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導致心理負擔加重。不少人往往因為急于求成,而忘記了對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點兒時間思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來的面目,同時也給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緒、分解壓力的機會。
四是不要忘了休息。過重的勞動會導致人生理疲勞,效率低下,從而導致過分的焦急與緊張。適當?shù)男菹⒉坏珪徑獯竽X疲勞,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緊張的心情,減輕心中的壓力。
壓力既是動力、又是阻力,只有從根本上了解壓力、認識壓力,掌握正確的解壓方法,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誘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在能力和事業(yè)上得到進一步升華。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2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三
最近讀了《自控力》這本書,真是本好書!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讀后感想。
首先,用8句摘選書中關于意志力自控力的理論觀點,希望大家籍此對這本書的主旨有個了解。
一、意志力缺陷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不僅僅是你。意識到自己有多么容易失去自控,并不意味著你是一個失敗者,這種認知反而將幫助你在未來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二、“我要做”(比如,我要減肥)、“我不要”(比如,我不要再吃甜品)、“我想要”(比如,我真正想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意志力就是駕馭這三種力量。如果駕馭的好,它能幫助你實現(xiàn)各種人生目標;
三、不要試圖去控制自己的思想,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可以做的是控制自己的行動。比如,你可以選擇直面壞習慣的誘惑,但致力于不付出行動。又比如,你恐懼公眾演講,但你可以選擇直面自己的焦慮和加速的心跳,但堅持去行動;
四、你要知道,意志力也像肌肉一樣有極限,過于緊繃后就會出現(xiàn)失控。放到生活里就是,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nèi)過于苛求自己,一旦放松下來就可能塌方式的自我放縱。因此,也要允許自己的意志力偶爾放假,給自己一些放松;
五、同樣,類似肌肉一樣的意志力,也需要鍛煉,可以通過一些簡單而容易做到的小目標,來持續(xù)自控以提高整體的意志力;
六、學會原諒自己,接受曾經(jīng)的失?。阂苍S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過去關于目標設立于執(zhí)行的“悲慘故事”,但接受過去的自己,才能好的直面未來;
七、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誘惑屈服,所以做事情的時候還是要集中起精神;
八、微信(朋友圈)、微博、電子郵件、電子游戲等等,其實你不斷打開、關閉、刷閱這些app是一種緩解焦慮的行為,頻繁使用它們就是一種尋求自我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取悅的過程,但并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
下面的是《自控力》一書的每個章節(jié)的一些關于提升自控力的確實可行的行動建議,也總結出來,供大家選擇使用:
第一章
說的是我們?nèi)祟惪刂谱钥亓Φ膮^(qū)域,腦袋的前額皮質(zhì),這是一個人類一直以來都擁有的區(qū)域,只是現(xiàn)在我們越來越發(fā)達。左上角是“我要做”是幫我們處理充滿壓力的工作;右上角是“我不要”是克制沖動的作用;下方的是“我想要”是記錄目標和欲望;這是從很科學的角度給我們講述意志力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
第二章
意志力強弱有個重要的指標:心率變異度(越高意志力越強)。告訴我們呼吸療法,綠色運動療法。
第三章
自控力是有個上限,大腦猶如肌肉,需要松弛有度,提高意志力的方法是提高我們的上限而不是透支。
第四章
人都會有自己找借口,但是如果這種借口借助了“道德許可效應”就很無敵了,例如我做這件事是為了道德,那樣一來光環(huán)會使自控力大大下降。要緊盯“目標”。有一個事例:現(xiàn)在流行支付寶種樹,然后種樹這樣這種自己仿佛為世界綠化做貢獻的行為就起了“道德許可”,促進了更不好的行為??此粕?,則惡。
第五章
神經(jīng)營銷學、神經(jīng)營銷學、神經(jīng)營銷學、我們?nèi)四X有一個渴望中心,分泌著多巴胺。用一些簡單的原理對這個區(qū)域進行“敲擊”會促發(fā)我們的渴望,但它不是幸福。我們要認識并正確對待“多巴胺提供器”,例如手機。
第六章
壓力也會使多巴胺興奮起來,要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緩解體內(nèi)的這些興奮物質(zhì)?!澳怯秩绾巍毙獣苯幼屇阋徊讲阶呦蛏顪Y,要及時回頭,或者不要越線,不然越走越遠。方法:學會自我諒解。
第七章
1.由于人類前額皮質(zhì)的發(fā)達,思前想后,多方顧慮,最終會想出無限種不切實際的理想狀態(tài)來告訴自己破戒,所以多想想猩猩吧,他們是最原始的前額皮質(zhì)結構,不走彎路,緊盯目標。
2.“延遲折扣”:等待的時間越長,給獎勵打的折扣越多。
3.提供自己與未來的自己的緊密度,給自己寫信等方法,因為沒有你2.0,所以你要對未來負責。
第八章
意志力的傳染,融入好的圈子。
第九章
逆反的原理,不要則更要,就跟你如果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事前可以一定程度的遏制產(chǎn)生這種效果的趨勢,所以我們在自控的同時,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順其自然,聆聽呼吸法,讓這種不要,隨著呼吸吹走。
總結:在讀完本書后,我確實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理念并付諸實踐,但我深知,在面對自我控制這件事情上,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果說充滿夢想的自我與另一個懶惰、背離目標的自我有一場戰(zhàn)斗的話,這場戰(zhàn)斗必然是會持續(xù)人的一生的,這大概也是生活的樂趣所在。引用文中一句話“無論你是否滿足了沖動,它最終都會消失?!彼哉f,耐住那段時間。平時讓自己充實,健康。并且注意反彈,一定要注意反彈,我們的自控力會慢慢提升,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也會慢慢提高,什么都會往好的發(fā)展!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3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四
的誘惑還是讓我超預算回家了。這是個大多數(shù)人非常容易出現(xiàn)的狀況,我們原本只是奔著個5塊錢的面包進了超市,但結果,我們可能花了150元買了一堆似乎有用的東西返回。這種消費沖動,就需要通過事先的計劃加以控制,即計劃在先,嚴格執(zhí)行,自我控制沖動消費的情緒。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對一個人自身的沖動、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確控制。廣義的自控力指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的控制感,它決定你能否支配自己的成功,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際關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這段來自白文婷編著的《自控力》名詞解釋,讓我從理論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情緒與行為之關系,而自控力可以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這本書共分為14個章節(jié)。
第一章,重點闡明何為自控力,及其要義重點。特別提及,沒有自控,世界和人就亂套了。指出,在社會道理方面,我們給予自己最嚴厲的控制——我們可以控制不了自己減肥,但我們必須守住法律的底線,不去進行攻擊性的行為(在自我權益不受破壞的前提下)。這也應該是自控力的主旨。近段時間,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報道:某人因情緒激動,無緣由的情況下對公交司機大打出手,危及行車安全;某人為圖自己舒適,竟罔顧飛行安全,在飛機候機待飛狀態(tài)下,打開逃生通道,造成飛機航班取消。這樣的情緒難于控制,已經(jīng)到危機他人安全、侵害他人利益的地步,真是亂套了。
第二章,重點是擁有強大自控力的前提條件,意志力。書中提到,現(xiàn)代人自認最缺乏的品質(zhì)就是意志力。而想擁有它,必須是自發(fā)的,而且源于一個人的進取心。說白了,一個人對目標實現(xiàn)的強烈渴望,演變成自我的信念,調(diào)控好自身的節(jié)奏,不懈向前。請注意,“節(jié)奏”二字。作為自我控制力的強大精神支柱,意志力,猶如電量需要合理修正,不斷補充。因此,在這個自控力行進的路上,我們因自控良好所獲得的成功、贊許、榮譽都是我們良性能源的補充,使我們更堅定信念,勇敢前行。
第三、四、五章節(jié),重點探討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對自控力的諸多影響。情緒,既是個人性格使然,也是環(huán)境因素的產(chǎn)物。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就可以情緒暴躁;而有的人即使面臨個人榮辱,仍可泰然處之。這就是情商,即認識、了解、控制情緒的能力。知覺與評估情緒的能力是心理學上兩類最基本的情商。低情商者對自己及他人的情緒感知能力弱,容易導致情緒失控;高情商者對自身的情緒能夠做理智的分析,對自身情緒的評估能力強,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情緒管理,是可以通過必要日常行為的改變、飲食的調(diào)節(jié)、環(huán)境的變化等來實現(xiàn)。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日復一日的工作,讓我們感覺很乏味,身體各個關節(jié)都那么不舒服,似乎沒有什么藥物可以解決。而我們的某個同事卻因為幾日休假神采飛揚。這就是調(diào)節(jié),當我們有職業(yè)倦怠感的時候,一次酣暢淋漓的旅行、一次敞開心扉的朋友交流、一次刺激味蕾的美食聚會,都會讓人變得精神起來,愉悅起來。調(diào)節(jié)、改變、修正,不是為了逃避,是為了繼續(xù)向前。書中,還具體了給出不少方法和路徑可以借鑒。
第六、七章,欲望與壓力下的自我把控。有時候人的痛苦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特別簡單例子,當別人沒有車的時候,自己擁有一輛經(jīng)濟型轎車就很是驕傲。但當別人的車子變成奔馳寶馬的時候,自己這個驕傲就變成折磨自己的傷痛了。難道我們的幸福感真的就是因為10萬和50萬的區(qū)別嗎?一位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在過去的幾年里,對幸福與財富進行研究,并未得到這兩者必然相關的研究結論。高收入的人雖然對生活會比較滿足,但更容易緊張,也更不會去享受生活。書中,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層次的了解物質(zhì)與精神的辯證關系,并幫助我們正確調(diào)節(jié)。
第八、九章,更為直接的幫助我們制定規(guī)劃并有效合理進行時間管理。很多事情的產(chǎn)生、發(fā)展、解決,都是圍繞我們的意志形成的。因此,把自己的目標明確化,同時變成實施的具體步驟,克服困難完成它,才是要務。盛夏將至,為了一件美麗的裙子,我們倒是可以制定一個控制飲食、適量鍛煉的行動計劃,用以檢驗自己是否能拒絕美食誘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堅持有效的鍛煉。實現(xiàn)目標的欲望有多強烈,動力就會有多強勁。
第十至十三章,談及個人情緒對他人或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即掌控自己的同時掌控別人。情緒的傳染無處不在。比如,你今天下班回家,一張苦瓜臉,估計你家這頓晚餐沒有人會高興。因此,情緒,不僅影響自己,也作用于他人,它決定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F(xiàn)在特別流行“正能量”這個詞,就是你的行為對他人、社會最重要的影響。雖然我們個個都是小人物,并不見得有改變世界的能量。但是,我們可以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樂于助人的熱情、努力進取的行為,這一切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改變自己的同時,影響身邊的人,感染身邊的人。
最后一章,作者給出了一些案例供大家學習參考。
只是粗略翻閱這本書,還需要進一步的仔細研讀。我感覺這不該是一本茶余飯后的消遣,而是我們生活中一本很好的情緒管理和培養(yǎng)訓練的教材。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放在手邊,隨時翻閱,參考,對照執(zhí)行,反饋心得。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匆忙的腳步,光怪陸離的誘惑,很容易讓我們易怒躁動,迷失自己。有時間了,有想法了,不如靜心看看這本書,嘗試一下,為自己有個好心情,也為一個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做點貢獻。
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五
自控力可能關乎到一個人的成就,下面小編整理了自控力3000字讀后感,歡迎閱讀!
打開書,就隨著她輕盈流暢的敘述,走近只有她們這代人才有的成長足跡,仿佛走進另外一個世界。從幼兒園到學校,從小伙伴到同學,從友誼到愛情,在我們這代人眼里,她們這代人似乎就只有這么簡單的經(jīng)歷,簡單的人際關系,簡單的故事。但在張悅?cè)还P下,在這簡單中展開的卻是一個斑駁陸離的世界,鋪排的是看似偏執(zhí)簡單、實則同樣艱難的心路歷程。正如小說主人公杜宛宛的作畫風格:“線條總是粗而壯碩,它們帶著顫抖的病態(tài),毀壞了畫面的純凈”,所以“只能畫水彩畫或者油畫,用厚厚的顏色蓋住那些心虛而彷徨的線條”,因此“畫總是大塊大塊淤積的顏色,一副不知所云的樣子”。
小說講述了兩個息息相關的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從小到大,由敵為友,面對友誼、愛情、生存和死亡的心路歷程。通過她們和紀言、小杰子、唐曉、管道工等人的愛恨情仇,強調(diào)了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故事告訴我們,由苦難到平靜、由惡到善的橋梁是皈依宗教。雖然宗教不能阻止人生悲劇的發(fā)生,但卻可幫助悲劇的生命平靜生存,不會因過度恐懼而心智迷狂,不會因過度憎恨而施暴于人,在逆境中同樣可以去尋找幸福。這樣的思想盡管是有所本依,但我認為已經(jīng)深深地打上了張悅?cè)粋€人的印記。這是一代新人對困擾人類靈魂的基本問題艱難思索后得出的答案,這里已經(jīng)基本上散盡神學的光環(huán),閃爍著的是一種人性的光芒,是一種悲憫的人文情懷。這種情懷,成為了在這個原本是虛空和撲風的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撐。這種情懷,在當今這個怨怨相報、永無止息的世界,更顯得寬宏大量,猶如大教堂管風琴發(fā)出的質(zhì)樸渾厚的回音。
張悅?cè)徊煌谀切┥倌曜骷?,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tǒng),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說中,沒有了大多數(shù)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種已經(jīng)變成了時髦套路的憤世嫉俗,沒有了那種貧嘴饒舌和不著邊際的喧囂浮躁,沒有了那種僅僅在字面的意義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實還是一種學生腔調(diào),而這一切,是與她思想的深度分不開的。她的思考,總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齡,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圣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zhì)。
張悅?cè)坏⒂诨孟氲姆A賦與憂傷的氣質(zhì),使她的小說浪漫而神秘,婉約而典雅。她感官敏銳,多才多藝,在諸多領域嘗試探索,并因之使自己的青春斑駁絢爛。她輕靈精巧地捕捉這個時代賦予的每一個有價值的信息符號,而后完美細致地將之整合在自己的小說中。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臺言情小說、世界經(jīng)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說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的清峻脫俗,簡約純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畫濃烈的色彩與雅靜的光暈;時尚服飾的新潮的樸素與自由的品位;芭蕾舞優(yōu)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筑驚悚的矗立。在小說語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貼近和煽情,詩歌的意境和簡潔,電影經(jīng)典對白悠長的意蘊和廣闊的心靈空間。這代青少年所接觸的所有有關的文化形式,基本被她照單全收,成為她的龐雜的資源,然后在這共享性的資源上,經(jīng)過個性稟賦的熔爐,熔鑄出閃爍著個性光彩的藝術特征。
應該說,張悅?cè)皇切疫\的,是勤奮的,她有了與其年齡并不相稱的寫作才華:超凡的感覺,卓然的思維,對結構和文字的駕馭能力,而這正隨著她的成長而日益枝繁葉茂。她對文學創(chuàng)作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成就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收獲。讀完《櫻桃之遠》,我就有這種感覺,而且同作者一樣,不時也在品味這種收獲帶來的愉悅。
作者對于事物的感覺是纖細的,敏銳的,帶有她那個年齡段的一種深入和執(zhí)著。生活中一切事物、現(xiàn)象,都是引發(fā)她產(chǎn)生感覺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觸點。不用說書中的秋千、教堂、櫻桃——這是一種特有的情結,成為書中人物固有的一部分??匆姷?,聽到的,想起的,她都可以對其進行感覺刻畫和心理剖析,這也許同大多數(shù)人喜歡從閱讀中進行品味思考的接受習慣并不一樣。
但的確是這樣,對事物的感覺,對人物心理的剖析,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筆墨。在這方面,她細致描繪,悉心經(jīng)營,有的甚至達到了鋪張的程度。愛情和友情是需要心與心的互相感知的,穿插其間的各種猜忌和誤會,糾纏與逃避,背叛與反抗,以及因愛而使人物性格發(fā)生的轉(zhuǎn)變,個性的張揚凸顯等都被作者一筆一筆地如雕刻刀一般削開,剝啟,顯示出其真實透徹的一面,無需再掩卷長思,雖然作者也事先埋下一點伏筆,設置些懸念,但在這快速閱讀的時代,這一切都不足以形成閱讀的障礙。而在手段上,不斷變換敘述角度是最直接的方法,作品多是以杜宛宛第一人稱傾訴,間或以段小沐的角度把段的心理感知表白出來,加上作者巧妙地把兩位女主人公精心設置成心存感應互有你我的關系,為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提供了更廣闊的敘述空間。另外,利用看紀言的日記,閱讀管道工的寫作也都可以更快捷地了解其心理行蹤。這是張悅?cè)幻翡J的感覺,她善于利用感覺,描述和玩味感覺,在《葵花走失在1890》里是這樣,在《櫻桃之遠》中她依然發(fā)揮著這種非同一般的感覺,收獲著描繪感覺所帶來的愉悅。象她這樣的年輕人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的。
成長中有收獲,也有因此而付出的代價。對于張悅?cè)恍≌f中的人物而言是這樣,作者在《櫻桃之遠》中就為這種代價做出了很好的注腳。所以書中人物都無一例外地咀嚼著生活帶來的苦澀,懷著一種無奈的憂傷,都在為成長中的無知和淺薄付出代價。憂傷是張悅?cè)恍≌f中揮之不去的旋律,或許這是她對生活的思考,并在小說中給予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和解釋,每個人的憂傷都有它的來源,這就是生活的真實,例如愛情。
愛情在本書中,都是無可奈何的,僅有愛是不夠的,有一種力量,如天河一般阻隔著所謂的愛情。杜宛宛和紀言的愛情是真摯的,刻骨銘心的,她與小杰子的交易是為拯救段小沐,同時也是在拯救自己。正如她策劃摔斷了段小沐的右腿并因此造成自己右腿的疼痛一樣。是毀滅,還是拯救,誰也說不清楚。但她卻因此而失去愛情。段小沐的愛情因為八歲時小杰子那個輕浮的舉動而萌發(fā),但她的愛情卻是無力的,虛幻的,正如她只能沖著小杰子的背影輕微地叫一聲他的名字一樣,不打算讓任何人聽見。但她最終以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卻是虛假和丑惡的愛情。愛情讓唐曉從乖巧變得乖張,讓紀言在誤解和猜忌中做出選擇,讓管道工對段小沐的愛慕走向了虛無,每個人的愛情都是不幸的,是被人操縱的,好象是月下老人的惡作劇,但卻也是生活的真實。
紀言在書中毋寧說是作為一條銜接人物而出現(xiàn)的,他以兩個不同的名字出現(xiàn)在杜宛宛和段小沐的兩個年齡階段,即童年和青年,而且作為整個“謀殺現(xiàn)場”的目擊者,成為趕走杜宛宛心魔和療治段小沐創(chuàng)傷的一位斗士或衛(wèi)士。他的出現(xiàn),并因之而產(chǎn)生的愛情和友情,使兩位女主人公都相信人與人之間需要包容,需要理解,這是張悅?cè)坏那擅?,是她張揚語言下的細致構思。
無論童年時期,還是青年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那片櫻桃樹,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這種夢想和期待,它們在夢中很近,但在現(xiàn)實中卻遙不可及,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是有距離的,或者說是有阻隔的。把握現(xiàn)在,驅(qū)走心魔,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或許櫻桃樹并不遙遠。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取舍和揚棄的過程。在《櫻桃之遠》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張悅?cè)辉谄湟酝髌?,如《殘食》、《毀》等表現(xiàn)出的那種個性張揚,只是這種張揚逐漸回歸到一種平和,一種比較成熟冷靜的理性思考,對生命和愛情的思索,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杜宛宛和段小沐是一對被命運捉弄的雙生花,但在二人之間,冥冥之中有種宿命在遙不可及的天堂操縱著她們的生活,遙控著她們的命運。段小沐被李婆婆收養(yǎng),并受基督的感染,使她有著強烈的向善心理渴求。杜宛宛受心魔的壓抑和驅(qū)使,她的生活中時刻都有魔鬼,但最終她相信了愛情,也相信了上帝。是愛情和上帝的力量使兩位女主人公最終走出了心魔的捆縛,走到了一起?;蛟S把這一切都歸因于宗教并不恰當,但書中的確迷漫著濃濃的宗教意識和深深的宿命觀念。
讀罷小說,和作者先前的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相比,我驚嘆于張悅?cè)坏某砷L,驚嘆于她的進步。這種進步不僅僅在于她的才華,她的結構設置和語言駕馭,還有她對生命和生活的解讀,對于人性的思索?;蛟S這正是作者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收獲,一絲品味。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張悅?cè)坏膶懽鞯缆飞?,還會有更多的收獲,讓讀者和她一同去品味。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5
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一
冥想是什么?百度里沒有,但前面有幾本書均有提到,有點神秘,在本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冥想不是讓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設法集中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但不是也不能睡覺。能幫助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能釋放壓力,象瑜伽。
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和大腦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儲方式,疲憊就是因為細胞無法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獲得能量。但是,疲憊不是一種身體反應,而是一種感覺和情緒,大部分人,疲憊后還能工作。自控力和肌肉一樣,用得太多會疲憊,但可以通過訓練,越過疲憊期并提高。
應激反應會讓本能獲得能量,這些能量不會經(jīng)過大腦,恐懼、害怕、自豪、羞愧等情感比討論長期成本與收益的理性更能迅速直接的影響我們的選擇,生理上這些情緒不是來自用作邏輯分析的前額皮層。而理性人思維則要求面對誘惑和其他應激反應時,要三思而后行,注意呼吸并穩(wěn)定情緒,能量經(jīng)過理性大腦思考后做出決策。
低血糖的人在病態(tài)發(fā)作時,出于本能會發(fā)瘋似得沖動行事。
道德許可—當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會感覺良好。這就意味著,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沖動,而沖動常常會允許你做壞事。他們沒有罪惡感,縱容自己是應得的獎勵,并以此為傲。
當遇到困難(如減肥、戒煙、或持續(xù)鍛煉)卻想逃避或拖延不做時,不要問自己“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而是問自己“我是不是能承擔永遠拖延下去的惡果”。
當大腦發(fā)現(xiàn)獲得獎勵機會時,他就釋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經(jīng)遞質(zhì)。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和其他社交媒體可能是無意中激活了我們的獎勵系統(tǒng),但電腦和電子游戲的設計者是有意識的控制了人們的獎勵系統(tǒng)。對于意志力不夠堅定的人來說,游戲和毒一樣令人上癮,嚴重的話,會患上了強迫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神經(jīng)營銷學提示:在賭場里,充滿了幾乎全身裸露的廣告女郎、隨便遲到飽的自助餐以及暗示著勝利的燈光和嗡嗡聲。
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煉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瑜伽以及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意的愛好。最沒有效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則包括: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游戲、上網(wǎng)、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鏡像神經(jīng)元的任務就是注意觀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覺如何,在做什么。鏡像神經(jīng)元分布在整個大腦中,幫助我們理解其他人所有的經(jīng)歷。有三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腦會出現(xiàn)意志力失效,一是無意識的模仿,二是傳染情緒,三是看到別人屈服于誘惑時,我們也可能受到誘惑。
純粹壓抑某種想法在生理上來說是不太可行的,成功率較低,而且控制壓抑的時間不能太長,或者說那個想法的誘惑不能大,否則容易反彈,從這個角度說,節(jié)食減肥或者藥物減肥是注定失敗的。人們往往會錯誤的相信不能抑制的想法是真的存在,這里又有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尊重自身的感覺,直面自身的欲望和沖動,允許存在但不要相信它,更不要付諸于行動。解決方法是:1、使用駕馭沖動技巧,當沖動占據(jù)你的頭腦時,花至少一分鐘去感覺自己的身體。重點關注和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體驗吸入和呼出每一口氣的感覺,在此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沖動。但僅僅這一點還是不夠的。2、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我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三點才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4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二
生活中有很多誘惑,誘惑從何而來,而面對誘惑的自控力、意志力如何產(chǎn)生,又該如何維持?《自控力》一書第六章“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于誘惑”中對意志力、壓力、誘惑力三者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當一個人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情緒低落時,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
為什么壓力會與誘惑掛鉤呢,因為當人感到壓力時,大腦就會指引著你,讓你去做它認為能帶給你快樂的事情(書中稱之為大腦的獎勵系統(tǒng))。例如,你很喜歡逛街,那么在你感覺情緒低落、壓力大時,你的大腦就會將你的喜好無限放大,這時逛街就成了一種很美好的誘惑,能夠緩解你壓力與低落情緒的誘惑,這種誘惑會讓我們失去理性,被本能支配,從而采取一些不起作用的應對策略來緩解自身壓力,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誘惑的意志力就必須學會緩解自身壓力。
我認為緩解自身壓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學會丟包袱。生活中繁雜的事務會將我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支解,使我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執(zhí)行最重要的事情。這時,你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有效的辦法是先分析一下什么對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這樣就可以為自己贏得寶貴的時間。
二是要善待自己,放低標準。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無缺。適當放低一下標準,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許在客觀上也減輕了別人的壓力。
三是要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時間。壓力的產(chǎn)生也可能是因為對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過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導致心理負擔加重。不少人往往因為急于求成,而忘記了對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點兒時間思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來的面目,同時也給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緒、分解壓力的機會。
四是不要忘了休息。過重的勞動會導致人生理疲勞,效率低下,從而導致過分的焦急與緊張。適當?shù)男菹⒉坏珪徑獯竽X疲勞,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緊張的心情,減輕心中的壓力。
壓力既是動力、又是阻力,只有從根本上了解壓力、認識壓力,掌握正確的解壓方法,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抵制外界誘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在能力和事業(yè)上得到進一步升華。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2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三
最近讀了《自控力》這本書,真是本好書!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讀后感想。
首先,用8句摘選書中關于意志力自控力的理論觀點,希望大家籍此對這本書的主旨有個了解。
一、意志力缺陷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不僅僅是你。意識到自己有多么容易失去自控,并不意味著你是一個失敗者,這種認知反而將幫助你在未來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
二、“我要做”(比如,我要減肥)、“我不要”(比如,我不要再吃甜品)、“我想要”(比如,我真正想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意志力就是駕馭這三種力量。如果駕馭的好,它能幫助你實現(xiàn)各種人生目標;
三、不要試圖去控制自己的思想,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可以做的是控制自己的行動。比如,你可以選擇直面壞習慣的誘惑,但致力于不付出行動。又比如,你恐懼公眾演講,但你可以選擇直面自己的焦慮和加速的心跳,但堅持去行動;
四、你要知道,意志力也像肌肉一樣有極限,過于緊繃后就會出現(xiàn)失控。放到生活里就是,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nèi)過于苛求自己,一旦放松下來就可能塌方式的自我放縱。因此,也要允許自己的意志力偶爾放假,給自己一些放松;
五、同樣,類似肌肉一樣的意志力,也需要鍛煉,可以通過一些簡單而容易做到的小目標,來持續(xù)自控以提高整體的意志力;
六、學會原諒自己,接受曾經(jīng)的失?。阂苍S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過去關于目標設立于執(zhí)行的“悲慘故事”,但接受過去的自己,才能好的直面未來;
七、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誘惑屈服,所以做事情的時候還是要集中起精神;
八、微信(朋友圈)、微博、電子郵件、電子游戲等等,其實你不斷打開、關閉、刷閱這些app是一種緩解焦慮的行為,頻繁使用它們就是一種尋求自我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取悅的過程,但并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
下面的是《自控力》一書的每個章節(jié)的一些關于提升自控力的確實可行的行動建議,也總結出來,供大家選擇使用:
第一章
說的是我們?nèi)祟惪刂谱钥亓Φ膮^(qū)域,腦袋的前額皮質(zhì),這是一個人類一直以來都擁有的區(qū)域,只是現(xiàn)在我們越來越發(fā)達。左上角是“我要做”是幫我們處理充滿壓力的工作;右上角是“我不要”是克制沖動的作用;下方的是“我想要”是記錄目標和欲望;這是從很科學的角度給我們講述意志力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
第二章
意志力強弱有個重要的指標:心率變異度(越高意志力越強)。告訴我們呼吸療法,綠色運動療法。
第三章
自控力是有個上限,大腦猶如肌肉,需要松弛有度,提高意志力的方法是提高我們的上限而不是透支。
第四章
人都會有自己找借口,但是如果這種借口借助了“道德許可效應”就很無敵了,例如我做這件事是為了道德,那樣一來光環(huán)會使自控力大大下降。要緊盯“目標”。有一個事例:現(xiàn)在流行支付寶種樹,然后種樹這樣這種自己仿佛為世界綠化做貢獻的行為就起了“道德許可”,促進了更不好的行為??此粕?,則惡。
第五章
神經(jīng)營銷學、神經(jīng)營銷學、神經(jīng)營銷學、我們?nèi)四X有一個渴望中心,分泌著多巴胺。用一些簡單的原理對這個區(qū)域進行“敲擊”會促發(fā)我們的渴望,但它不是幸福。我們要認識并正確對待“多巴胺提供器”,例如手機。
第六章
壓力也會使多巴胺興奮起來,要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緩解體內(nèi)的這些興奮物質(zhì)?!澳怯秩绾巍毙獣苯幼屇阋徊讲阶呦蛏顪Y,要及時回頭,或者不要越線,不然越走越遠。方法:學會自我諒解。
第七章
1.由于人類前額皮質(zhì)的發(fā)達,思前想后,多方顧慮,最終會想出無限種不切實際的理想狀態(tài)來告訴自己破戒,所以多想想猩猩吧,他們是最原始的前額皮質(zhì)結構,不走彎路,緊盯目標。
2.“延遲折扣”:等待的時間越長,給獎勵打的折扣越多。
3.提供自己與未來的自己的緊密度,給自己寫信等方法,因為沒有你2.0,所以你要對未來負責。
第八章
意志力的傳染,融入好的圈子。
第九章
逆反的原理,不要則更要,就跟你如果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事前可以一定程度的遏制產(chǎn)生這種效果的趨勢,所以我們在自控的同時,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順其自然,聆聽呼吸法,讓這種不要,隨著呼吸吹走。
總結:在讀完本書后,我確實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理念并付諸實踐,但我深知,在面對自我控制這件事情上,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果說充滿夢想的自我與另一個懶惰、背離目標的自我有一場戰(zhàn)斗的話,這場戰(zhàn)斗必然是會持續(xù)人的一生的,這大概也是生活的樂趣所在。引用文中一句話“無論你是否滿足了沖動,它最終都會消失?!彼哉f,耐住那段時間。平時讓自己充實,健康。并且注意反彈,一定要注意反彈,我們的自控力會慢慢提升,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也會慢慢提高,什么都會往好的發(fā)展!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3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四
的誘惑還是讓我超預算回家了。這是個大多數(shù)人非常容易出現(xiàn)的狀況,我們原本只是奔著個5塊錢的面包進了超市,但結果,我們可能花了150元買了一堆似乎有用的東西返回。這種消費沖動,就需要通過事先的計劃加以控制,即計劃在先,嚴格執(zhí)行,自我控制沖動消費的情緒。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對一個人自身的沖動、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確控制。廣義的自控力指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的控制感,它決定你能否支配自己的成功,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際關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這段來自白文婷編著的《自控力》名詞解釋,讓我從理論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情緒與行為之關系,而自控力可以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這本書共分為14個章節(jié)。
第一章,重點闡明何為自控力,及其要義重點。特別提及,沒有自控,世界和人就亂套了。指出,在社會道理方面,我們給予自己最嚴厲的控制——我們可以控制不了自己減肥,但我們必須守住法律的底線,不去進行攻擊性的行為(在自我權益不受破壞的前提下)。這也應該是自控力的主旨。近段時間,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報道:某人因情緒激動,無緣由的情況下對公交司機大打出手,危及行車安全;某人為圖自己舒適,竟罔顧飛行安全,在飛機候機待飛狀態(tài)下,打開逃生通道,造成飛機航班取消。這樣的情緒難于控制,已經(jīng)到危機他人安全、侵害他人利益的地步,真是亂套了。
第二章,重點是擁有強大自控力的前提條件,意志力。書中提到,現(xiàn)代人自認最缺乏的品質(zhì)就是意志力。而想擁有它,必須是自發(fā)的,而且源于一個人的進取心。說白了,一個人對目標實現(xiàn)的強烈渴望,演變成自我的信念,調(diào)控好自身的節(jié)奏,不懈向前。請注意,“節(jié)奏”二字。作為自我控制力的強大精神支柱,意志力,猶如電量需要合理修正,不斷補充。因此,在這個自控力行進的路上,我們因自控良好所獲得的成功、贊許、榮譽都是我們良性能源的補充,使我們更堅定信念,勇敢前行。
第三、四、五章節(jié),重點探討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對自控力的諸多影響。情緒,既是個人性格使然,也是環(huán)境因素的產(chǎn)物。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就可以情緒暴躁;而有的人即使面臨個人榮辱,仍可泰然處之。這就是情商,即認識、了解、控制情緒的能力。知覺與評估情緒的能力是心理學上兩類最基本的情商。低情商者對自己及他人的情緒感知能力弱,容易導致情緒失控;高情商者對自身的情緒能夠做理智的分析,對自身情緒的評估能力強,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情緒管理,是可以通過必要日常行為的改變、飲食的調(diào)節(jié)、環(huán)境的變化等來實現(xiàn)。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日復一日的工作,讓我們感覺很乏味,身體各個關節(jié)都那么不舒服,似乎沒有什么藥物可以解決。而我們的某個同事卻因為幾日休假神采飛揚。這就是調(diào)節(jié),當我們有職業(yè)倦怠感的時候,一次酣暢淋漓的旅行、一次敞開心扉的朋友交流、一次刺激味蕾的美食聚會,都會讓人變得精神起來,愉悅起來。調(diào)節(jié)、改變、修正,不是為了逃避,是為了繼續(xù)向前。書中,還具體了給出不少方法和路徑可以借鑒。
第六、七章,欲望與壓力下的自我把控。有時候人的痛苦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特別簡單例子,當別人沒有車的時候,自己擁有一輛經(jīng)濟型轎車就很是驕傲。但當別人的車子變成奔馳寶馬的時候,自己這個驕傲就變成折磨自己的傷痛了。難道我們的幸福感真的就是因為10萬和50萬的區(qū)別嗎?一位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在過去的幾年里,對幸福與財富進行研究,并未得到這兩者必然相關的研究結論。高收入的人雖然對生活會比較滿足,但更容易緊張,也更不會去享受生活。書中,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層次的了解物質(zhì)與精神的辯證關系,并幫助我們正確調(diào)節(jié)。
第八、九章,更為直接的幫助我們制定規(guī)劃并有效合理進行時間管理。很多事情的產(chǎn)生、發(fā)展、解決,都是圍繞我們的意志形成的。因此,把自己的目標明確化,同時變成實施的具體步驟,克服困難完成它,才是要務。盛夏將至,為了一件美麗的裙子,我們倒是可以制定一個控制飲食、適量鍛煉的行動計劃,用以檢驗自己是否能拒絕美食誘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堅持有效的鍛煉。實現(xiàn)目標的欲望有多強烈,動力就會有多強勁。
第十至十三章,談及個人情緒對他人或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即掌控自己的同時掌控別人。情緒的傳染無處不在。比如,你今天下班回家,一張苦瓜臉,估計你家這頓晚餐沒有人會高興。因此,情緒,不僅影響自己,也作用于他人,它決定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F(xiàn)在特別流行“正能量”這個詞,就是你的行為對他人、社會最重要的影響。雖然我們個個都是小人物,并不見得有改變世界的能量。但是,我們可以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樂于助人的熱情、努力進取的行為,這一切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改變自己的同時,影響身邊的人,感染身邊的人。
最后一章,作者給出了一些案例供大家學習參考。
只是粗略翻閱這本書,還需要進一步的仔細研讀。我感覺這不該是一本茶余飯后的消遣,而是我們生活中一本很好的情緒管理和培養(yǎng)訓練的教材。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放在手邊,隨時翻閱,參考,對照執(zhí)行,反饋心得。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匆忙的腳步,光怪陸離的誘惑,很容易讓我們易怒躁動,迷失自己。有時間了,有想法了,不如靜心看看這本書,嘗試一下,為自己有個好心情,也為一個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做點貢獻。
自控力讀后感總結篇五
自控力可能關乎到一個人的成就,下面小編整理了自控力3000字讀后感,歡迎閱讀!
打開書,就隨著她輕盈流暢的敘述,走近只有她們這代人才有的成長足跡,仿佛走進另外一個世界。從幼兒園到學校,從小伙伴到同學,從友誼到愛情,在我們這代人眼里,她們這代人似乎就只有這么簡單的經(jīng)歷,簡單的人際關系,簡單的故事。但在張悅?cè)还P下,在這簡單中展開的卻是一個斑駁陸離的世界,鋪排的是看似偏執(zhí)簡單、實則同樣艱難的心路歷程。正如小說主人公杜宛宛的作畫風格:“線條總是粗而壯碩,它們帶著顫抖的病態(tài),毀壞了畫面的純凈”,所以“只能畫水彩畫或者油畫,用厚厚的顏色蓋住那些心虛而彷徨的線條”,因此“畫總是大塊大塊淤積的顏色,一副不知所云的樣子”。
小說講述了兩個息息相關的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從小到大,由敵為友,面對友誼、愛情、生存和死亡的心路歷程。通過她們和紀言、小杰子、唐曉、管道工等人的愛恨情仇,強調(diào)了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故事告訴我們,由苦難到平靜、由惡到善的橋梁是皈依宗教。雖然宗教不能阻止人生悲劇的發(fā)生,但卻可幫助悲劇的生命平靜生存,不會因過度恐懼而心智迷狂,不會因過度憎恨而施暴于人,在逆境中同樣可以去尋找幸福。這樣的思想盡管是有所本依,但我認為已經(jīng)深深地打上了張悅?cè)粋€人的印記。這是一代新人對困擾人類靈魂的基本問題艱難思索后得出的答案,這里已經(jīng)基本上散盡神學的光環(huán),閃爍著的是一種人性的光芒,是一種悲憫的人文情懷。這種情懷,成為了在這個原本是虛空和撲風的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撐。這種情懷,在當今這個怨怨相報、永無止息的世界,更顯得寬宏大量,猶如大教堂管風琴發(fā)出的質(zhì)樸渾厚的回音。
張悅?cè)徊煌谀切┥倌曜骷?,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tǒng),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說中,沒有了大多數(shù)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種已經(jīng)變成了時髦套路的憤世嫉俗,沒有了那種貧嘴饒舌和不著邊際的喧囂浮躁,沒有了那種僅僅在字面的意義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實還是一種學生腔調(diào),而這一切,是與她思想的深度分不開的。她的思考,總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齡,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圣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zhì)。
張悅?cè)坏⒂诨孟氲姆A賦與憂傷的氣質(zhì),使她的小說浪漫而神秘,婉約而典雅。她感官敏銳,多才多藝,在諸多領域嘗試探索,并因之使自己的青春斑駁絢爛。她輕靈精巧地捕捉這個時代賦予的每一個有價值的信息符號,而后完美細致地將之整合在自己的小說中。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臺言情小說、世界經(jīng)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說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的清峻脫俗,簡約純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畫濃烈的色彩與雅靜的光暈;時尚服飾的新潮的樸素與自由的品位;芭蕾舞優(yōu)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筑驚悚的矗立。在小說語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貼近和煽情,詩歌的意境和簡潔,電影經(jīng)典對白悠長的意蘊和廣闊的心靈空間。這代青少年所接觸的所有有關的文化形式,基本被她照單全收,成為她的龐雜的資源,然后在這共享性的資源上,經(jīng)過個性稟賦的熔爐,熔鑄出閃爍著個性光彩的藝術特征。
應該說,張悅?cè)皇切疫\的,是勤奮的,她有了與其年齡并不相稱的寫作才華:超凡的感覺,卓然的思維,對結構和文字的駕馭能力,而這正隨著她的成長而日益枝繁葉茂。她對文學創(chuàng)作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成就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收獲。讀完《櫻桃之遠》,我就有這種感覺,而且同作者一樣,不時也在品味這種收獲帶來的愉悅。
作者對于事物的感覺是纖細的,敏銳的,帶有她那個年齡段的一種深入和執(zhí)著。生活中一切事物、現(xiàn)象,都是引發(fā)她產(chǎn)生感覺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觸點。不用說書中的秋千、教堂、櫻桃——這是一種特有的情結,成為書中人物固有的一部分??匆姷?,聽到的,想起的,她都可以對其進行感覺刻畫和心理剖析,這也許同大多數(shù)人喜歡從閱讀中進行品味思考的接受習慣并不一樣。
但的確是這樣,對事物的感覺,對人物心理的剖析,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筆墨。在這方面,她細致描繪,悉心經(jīng)營,有的甚至達到了鋪張的程度。愛情和友情是需要心與心的互相感知的,穿插其間的各種猜忌和誤會,糾纏與逃避,背叛與反抗,以及因愛而使人物性格發(fā)生的轉(zhuǎn)變,個性的張揚凸顯等都被作者一筆一筆地如雕刻刀一般削開,剝啟,顯示出其真實透徹的一面,無需再掩卷長思,雖然作者也事先埋下一點伏筆,設置些懸念,但在這快速閱讀的時代,這一切都不足以形成閱讀的障礙。而在手段上,不斷變換敘述角度是最直接的方法,作品多是以杜宛宛第一人稱傾訴,間或以段小沐的角度把段的心理感知表白出來,加上作者巧妙地把兩位女主人公精心設置成心存感應互有你我的關系,為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提供了更廣闊的敘述空間。另外,利用看紀言的日記,閱讀管道工的寫作也都可以更快捷地了解其心理行蹤。這是張悅?cè)幻翡J的感覺,她善于利用感覺,描述和玩味感覺,在《葵花走失在1890》里是這樣,在《櫻桃之遠》中她依然發(fā)揮著這種非同一般的感覺,收獲著描繪感覺所帶來的愉悅。象她這樣的年輕人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的。
成長中有收獲,也有因此而付出的代價。對于張悅?cè)恍≌f中的人物而言是這樣,作者在《櫻桃之遠》中就為這種代價做出了很好的注腳。所以書中人物都無一例外地咀嚼著生活帶來的苦澀,懷著一種無奈的憂傷,都在為成長中的無知和淺薄付出代價。憂傷是張悅?cè)恍≌f中揮之不去的旋律,或許這是她對生活的思考,并在小說中給予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和解釋,每個人的憂傷都有它的來源,這就是生活的真實,例如愛情。
愛情在本書中,都是無可奈何的,僅有愛是不夠的,有一種力量,如天河一般阻隔著所謂的愛情。杜宛宛和紀言的愛情是真摯的,刻骨銘心的,她與小杰子的交易是為拯救段小沐,同時也是在拯救自己。正如她策劃摔斷了段小沐的右腿并因此造成自己右腿的疼痛一樣。是毀滅,還是拯救,誰也說不清楚。但她卻因此而失去愛情。段小沐的愛情因為八歲時小杰子那個輕浮的舉動而萌發(fā),但她的愛情卻是無力的,虛幻的,正如她只能沖著小杰子的背影輕微地叫一聲他的名字一樣,不打算讓任何人聽見。但她最終以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卻是虛假和丑惡的愛情。愛情讓唐曉從乖巧變得乖張,讓紀言在誤解和猜忌中做出選擇,讓管道工對段小沐的愛慕走向了虛無,每個人的愛情都是不幸的,是被人操縱的,好象是月下老人的惡作劇,但卻也是生活的真實。
紀言在書中毋寧說是作為一條銜接人物而出現(xiàn)的,他以兩個不同的名字出現(xiàn)在杜宛宛和段小沐的兩個年齡階段,即童年和青年,而且作為整個“謀殺現(xiàn)場”的目擊者,成為趕走杜宛宛心魔和療治段小沐創(chuàng)傷的一位斗士或衛(wèi)士。他的出現(xiàn),并因之而產(chǎn)生的愛情和友情,使兩位女主人公都相信人與人之間需要包容,需要理解,這是張悅?cè)坏那擅?,是她張揚語言下的細致構思。
無論童年時期,還是青年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那片櫻桃樹,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這種夢想和期待,它們在夢中很近,但在現(xiàn)實中卻遙不可及,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是有距離的,或者說是有阻隔的。把握現(xiàn)在,驅(qū)走心魔,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或許櫻桃樹并不遙遠。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取舍和揚棄的過程。在《櫻桃之遠》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張悅?cè)辉谄湟酝髌?,如《殘食》、《毀》等表現(xiàn)出的那種個性張揚,只是這種張揚逐漸回歸到一種平和,一種比較成熟冷靜的理性思考,對生命和愛情的思索,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杜宛宛和段小沐是一對被命運捉弄的雙生花,但在二人之間,冥冥之中有種宿命在遙不可及的天堂操縱著她們的生活,遙控著她們的命運。段小沐被李婆婆收養(yǎng),并受基督的感染,使她有著強烈的向善心理渴求。杜宛宛受心魔的壓抑和驅(qū)使,她的生活中時刻都有魔鬼,但最終她相信了愛情,也相信了上帝。是愛情和上帝的力量使兩位女主人公最終走出了心魔的捆縛,走到了一起?;蛟S把這一切都歸因于宗教并不恰當,但書中的確迷漫著濃濃的宗教意識和深深的宿命觀念。
讀罷小說,和作者先前的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相比,我驚嘆于張悅?cè)坏某砷L,驚嘆于她的進步。這種進步不僅僅在于她的才華,她的結構設置和語言駕馭,還有她對生命和生活的解讀,對于人性的思索?;蛟S這正是作者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收獲,一絲品味。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張悅?cè)坏膶懽鞯缆飞?,還會有更多的收獲,讓讀者和她一同去品味。
自控力讀后感與心得體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