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三篇)

字號: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方案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方案。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篇一
    1、引導學生發(fā)現識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3、正確書寫句子,激發(fā)寫句子的興趣。
    4、熟讀背誦《花園果園》。
    識字,口語交際。
    3課時
    課時目標:引導學生發(fā)現識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春天的花園,春天來了,你們看,花園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園里來了幾個字寶寶。你認識他們嗎?
    (二)我會認
    1、出示: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燈 鳥――鳴 底――低
    我們來和這些好朋友打個招呼吧!學生自由讀字。
    2、小組學習:小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讀了這些字,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嗎?
    3、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方法。
    4、出示:平――評(評論) 方――訪(訪問) 齊――擠(擠滿) 油――郵(郵局) 橋――轎(轎車) 線――錢(花錢)
    按照剛才小朋友發(fā)現的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同學們來認一認這生字,看看哪組的同學認得又快又好。
    5、小組學習:互相認讀生字、記憶生字。
    6、抽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個字。
    (三)展示臺
    1、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每天都能結識新的漢字朋友呢!
    2、小組內互相傳看作業(yè)本,識記同學的名字。
    3、想認識誰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請教吧。
    課時目標:
    1、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2、正確書寫句子,激發(fā)寫句子的興趣。
    3、熟讀背誦《花園果園》。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過渡:(出示春景圖)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們來讀一讀幾個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2、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
    3、抽讀詞語卡片。
    4、擴展練習:你們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
    (二)我會寫
    1、過渡:我們已經會寫很多字了,我們知道字可以組成詞,詞可以組成句子,現在我們來寫兩個句子吧。
    2、看看誰最先知道我們要寫的是什么句子?(學生自由讀拼音)
    3、教師范寫“春”字。
    4、比一比,哪個同學寫的句子最漂亮?(學生書寫)
    5、小組互相評議,推薦寫得好的同學在展示臺展示。
    (三)讀讀背背
    1、過渡:春天里,花園里的花開了,果樹上的花也開了,到了秋天,果樹上還會結果子呢!
    2、學生自由朗讀短文《花園果園》。
    3、小組互相讀。
    4、小組互相交流短文寫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來?
    6、給能背的小朋友配樂朗誦。
    課時目標: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點,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歌聲、圖畫等表現春天的美景,并通過交流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2、留心觀察春天。
    3、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趣,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進入“日積月累”天地,揭示課題
    春回大地 春暖花開 春風拂面 柳綠花紅 百花盛開 萬物復蘇
    1、指名讀,齊讀。
    2、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3、談話揭題:是啊,春天來了!瞧,小朋友們正在尋找美麗的春天呢!讓我們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吧!
    (二)創(chuàng)設情境,口語交際
    1、創(chuàng)設情境1:“說春天”
    (1)出示圖,談話導入。
    (2)學生找好朋友說一說、背一背和春天有關的故事、古詩與課文。
    (3)指名說、背。
    (4)說說春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
    2、創(chuàng)設情境2:“找春天”
    (1)出示圖,談話: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呢?快和小伙伴們說說吧。
    (2)分小組交流。
    (3)指名說,評議。
    3、創(chuàng)設情境3:“贊美春天”
    (1)談話: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們動聽的歌聲、多彩的畫筆來表現它,贊美它?
    (2)自由組合成“創(chuàng)意組”、“演藝廳”和“剪貼組”。
    (3)明確要求。
    (4)各組依次上臺展示介紹。
    (三)總結
    1、教師談話:春姑娘就在我們的身邊,她是一幅七彩的畫,一首無言的詩,一曲悠揚的歌,一個講不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美麗的春天吧!
    2、學生唱《春天在哪里》。
    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篇二
    1、滲透性識字6個,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背誦《插秧》,理解“秧插在倒影中”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和勞動之美。繼續(xù)學習在閱讀時想像情景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喜歡勞動嗎?看來大家都是熱愛勞動的孩子。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進行一項特殊的勞動,你們準備好了嗎?(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聯系其生活經驗,使學生在教師的贊揚聲中,樂于接受特殊任務,自然而然進入學習情境。)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圍繞課題質疑并解題
    1、看到“插秧”兩個字,大家都很好奇,你們現在最想知道什么?(估計學生會問:插秧是干什么?在哪兒插秧?誰插秧?)
    2、(課件出示:農民彎腰在水田插秧的畫面。)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目的地,看到這幅畫面你的疑問解決了嗎?(學生看畫面,猜測解決以上問題。)
    3、老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戴斗笠的農民把秧苗插在水田里的勞動就叫“插秧”。
    三、理解課文
    1、今天我們就要幫農民伯伯在水田里插秧。你看,這片水田像什么?(引導學生想像人站在水田里可以看見自己的倒影,體會水田像一面鏡子。)隨即出示詩句:“水田是鏡子”。
    2、引導觀察:水田上邊有藍天、白云,水田旁有青山、綠樹,那水中自然就會有――?(師一邊敘述,一邊在黑板上畫水田、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及各景物的倒影。)出示詩句:“映照著藍天,映照著白云,映照著青山,映照著綠樹?!?BR>    3、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們可別閑著,趕快幫農民伯伯插秧吧!(指名上臺貼秧苗。)
    4、插完了秧苗可別忙著回去,你們不但幫農民伯伯插好了秧苗,細心觀察的小朋友,你還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秧苗插在水田里,同時也仿佛插在了綠樹、青山、白云、藍天上。)相機出示第二小節(jié)詩句。
    四、熟讀課文,自主識字
    1、誰能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大家把這首詩讀得既正確又流利。生字寶寶真頑皮,一個個跳出來想和你們交朋友,看看誰最先叫出他們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開火車、猜字兩種游戲,進行識字組詞檢測。)
    3、讓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課文中,再來讀一讀這首小詩。(指導學生體驗勞動的愉悅,有感情地練讀小詩。)
    五、背誦課文,拓展延伸
    1、這首小詩你能背過嗎?你有什么小竅門?(啟發(fā)學生尋找一二節(jié)的規(guī)律。)
    2、指名背誦,大家閉眼想像畫面。
    3、師生合作背誦。(師讀每節(jié)第一句,生背后四句。)
    4、水田是鏡子,還能映照出什么呢?(在小組內仿照課文編一編。)
    六、作業(yè)建議:
    把創(chuàng)作的小詩寫下來,讀給父母聽,請他們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的音、形、義。2、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并背誦課文《插秧》。
    2、“開火車”抽讀詞語卡片。
    二、鞏固、識記生字
    1、游戲“考考你”:學生針對“插秧鏡映農民”六個生字,設置相關考題進行提問。(例如:說出“插”的部首;書空“農”的筆順;說出“秧”的記字方法;拼讀“鏡”的音節(jié)。)學生互問互答,教師相機點撥。
    2、小組合作,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組員生字識記情況,并向老師匯報學習結果。
    三、指導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小組討論: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怎樣寫好它?
    2、匯報交流。
    3、教師有重點地指導書寫。
    農:第四筆是豎提,第五筆是撇。(學生書空“農”的筆順。)
    民:第三筆是豎提,最后一筆是斜鉤。(學生書空“民”的筆順。)
    4、學生在書上第17頁田字格中練寫“農”和“民”。
    5、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其余三個字。(教師示范書寫,學生練習。)
    四、作業(yè)建議
    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第三課時
    一、想一想,填一填
    1、課件――太陽卡通形象: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大地之神――太陽。人們也叫我“日”。很多漢字里都有我,你們看!
    2、出示“暖”和“時”兩個字。(指名認讀,組詞。)
    3、“暖”和“時”兩個字里都有“日”,但日字旁在兩個字里表示的意思一樣嗎?請同桌小朋友討論討論。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暖”的日字旁代表太陽,“時”的日字旁代表時間。
    5、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日字旁的字?
    6、這些字中哪些日字旁代表太陽?哪些日字旁代表時間?
    7、完成書上填空。(教師巡視,同桌互查。)
    二、讀一讀,唱一唱
    1、小朋友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追浅:寐犛挚鞓返母枨銈兿肼爢??(播放《春天在哪里》)會唱的小朋友可以拍著?jié)奏跟著唱。
    2、反復播放2~3遍,學生一邊聽,一邊認字。
    3、小組內學唱。
    ①讀一讀歌詞。
    ②合作,加動作表演唱。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大家閉眼想像。
    5、小組表演唱《春天在哪里》。
    6、集體表演唱《春天在哪里》。
    三、作業(yè)建議
    1、給家長唱一唱這首歌,聽聽他們的評價。2、收集一些有關春天的詩歌。
    語文天地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拼音,能夠正確地拼讀,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13個聲母。
    2、能夠正確地進行詞語搭配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春天的手》和《插秧》。
    2、背誦這兩篇課文,邊背邊想像情景。
    二、讀一讀,抄一抄
    1、認讀13個聲母:khjqxzcszhchshr。
    2、觀察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你認為哪個字母不好書寫或容易寫錯,請你提醒大家。
    (1)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比較?烙?q、b、p、d的區(qū)別。(運用多種方法。)
    (2)引導學生先找出聲母zhchsh的主體,強調把主體寫在中間格,kzhch
    sh不能錯位。(教師范寫)
    3、練習書寫。(強調zhchsh書寫時不要分家。)
    三、連一連
    1、在黑板上出示分別寫有“溫暖的”“快樂的”字樣的小房子的圖片。指名認讀詞語。
    2、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綠色的大森林里有兩間可愛的小房子,一個充滿著溫暖,一個充滿著快樂。這時來了6個小朋友,(出示6個手持詞語卡片的卡通人圖片。)請你讀出他們手中的詞語,看看他們該走進哪間可愛的小屋。
    3、自由讀詞語,進行搭配練習。
    4、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5、讀搭配好的詞語,一邊讀,一邊體會。
    四、作業(yè)建議
    抄寫13個聲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古詩《春曉》,感知詩的意境,知道思鄉(xiāng)情。
    2、進行“春之聲”詩歌朗誦演唱會。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
    1、出示《春曉》圖,學生圖文對照,練讀古詩。(教師范讀,學生仿讀,男女生賽讀。)
    2、想像畫面,配樂背誦古詩。(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3、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通過誦詩想畫,感受詩的意境美。)
    二、開展詩歌朗誦演唱會
    1、小朋友們,一幅美的畫是一首無言的小詩,一首美的詩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無窮魅力,我宣布詩歌朗誦演唱會現在開始。
    2、宣布詩歌朗誦演唱會的比賽規(guī)則。(學生明確要求。)
    3、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或演唱比賽,其他學生進行評議。(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表演:可以唱,可以朗誦,可以朗誦一遍再唱一遍,可以配樂朗誦,可以化妝,可以個人也可以集體表演。)
    4、合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激發(fā)情感,升華主題。
    5、評選出“小黃鸝”獎,“小詩人”獎,頒發(fā)證書。
    三、作業(yè)建議
    1、把這次難忘的活動給家長講一講。
    2、為了贊美這美好的春天,請你再設計一個有意義的活動。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春筍》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重、難點:
    1、能通過朗讀來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
    2、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第二段),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兩課時。
    20xx年3月4日第三周星期二第一節(jié)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現在已經是春天了,萬物復蘇,大地更新。小春筍也悄悄地生長出來,我們就來看看它們是怎么生長的,好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看圖認識“春筍”。
    1、(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現卡通式的春筍娃娃。
    這就是春筍,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
    2、知道春筍的一些小知識嗎?教師作適當些補充。
    3、(播放竹子的圖片)這是春筍的爸爸媽媽,春筍是它們的娃娃。春筍慢慢地就會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長,長成竹子。
    (邊講邊播放課件:春筍一齊爭著向上長的情景。)
    4、喜歡春筍娃娃嗎?打開書,去讀一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上小節(jié)號。
    (3)根據課后生字表畫出生字詞。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認讀后提醒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筍”:是讀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聲”、“沖”:也是翹舌音。
    “塊”、“外”:注意聲母之間的區(qū)別。
    “長”:是個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是“zhǎng”、既是翹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長”的兩個讀音分別來組詞嗎?
    (2)出示詞語。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1、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評議、正音。
    3、指導讀長句子。
    (3)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4)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再讀讀課文。
    5、老師看同學們讀得那么好也想讀一讀,可以嗎?師范讀課文。
    6、師生比賽讀課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聲、笑、節(jié))
    3、教學偏聽偏旁。
    聲:上面是“士字頭,士兵的聲音真響亮,所以是”士字頭“。
    “電”:跟哪個字很相近?怎樣區(qū)別它們?
    4、看課后筆順表,記憶這3個字的筆順。
    5、師查、反饋。
    6、給這3個生字找朋友。
    五、指導書寫。
    1、觀察一下生字表中的這3個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正確、美觀?
    2、生自由說,師作適當補充。
    聲:上面的“士”字頭約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寬些。
    笑、節(jié):同樣的,偏旁部首都是約占田字格的1/3,“節(jié)”下半部的“”要寫在橫中線上。
    3、師范寫生字,生描紅。
    4、生臨寫,師巡視指導。
    5、展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
    教學后記:學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會寫成少字!
    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篇三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一年級第一冊第5課,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系。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系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1、識10 個生字和 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1、識字和練習朗讀。
    2、理解重點詞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了解人和花草樹木的關系。
    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上,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1、上課開始,課件一片綠色的樹木便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小樹們親切的問候,似朋友般面對面的交流,極大的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鞏固生字中,我抓住了孩子們的心理、生理特點,巧妙的利用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用游戲的方法鞏固、強化字詞,使識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變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3、教師是學生的學習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低段教學中必要的范讀還是能啟到一定作用的。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幫、互學??紤]到孩子上課到一半時坐不住了,所以安排了全體學生起立表演朗讀,讓孩子能得到休息。
    4、充分發(fā)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通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5、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么?”“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么?”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為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積極的情感能夠使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魅力,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生字、朗讀課文。我在設計教案時沒有根據學生掌握生字較慢的實際情況,學生要學的生字也很多,一節(jié)課要學會認10個生字和5個偏旁,時間很緊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有些緊張,在朗讀指導方面,設計的朗讀形式有的都沒有用,在層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