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與心得(4篇)

字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與心得篇一
    本書以“為什么工作”為起點,講述了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結合稻盛先生的自身經(jīng)歷向我們講述了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閱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領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曾經(jīng)聽過一句話“越努力就會越幸運?!薄皹O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也許在別人的眼里,你的認真有時會顯得比較“古板”,甚至會比較“傻”,但是當你真的熱愛工作并全身心投入的時候,你的“極度認真”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真實情感的流露,是對工作敬業(yè)的唯一態(tài)度。
    要擁有人生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夢想或者是有夢想但覺得很渺茫,并不敢想,那么夢想終究是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xiàn)。稻盛先生有一句話“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即使是覺得自不量力的夢想或目標,若能牢牢記在心里,并堅持不斷的為了實現(xiàn)它去努力,那么你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xiàn)。
    領導能力的提升重在“思考”。正如書中提到的“松下幸之助”有關于“水庫式經(jīng)營”一樣,公司的領導也只能從大格局去引領我們,每家企業(yè)的領導會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huán)境的不同,管理的方法肯定也會有很大差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目標方向已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思考找到具體的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工作中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時,當自己認為“已經(jīng)不行了”的時候,稻盛先生告訴我們“這時候其實并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毕胂胛覀兠看斡龅健翱病钡臅r候,往往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xù)努力,而是為自己做不到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就是因為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不一樣,每個人收獲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當我們覺得進入“絕境”的時候,試著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態(tài)度,說不定立刻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jié)”。記得某個主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現(xiàn)代社會特別需要工匠精神”。例如我們公司的產(chǎn)品幾乎都是出口產(chǎn)品,也意味著我們會有很多的同行竟爭對手,和竟爭產(chǎn)品,如何在眾多產(chǎn)品中脫穎而出,肯定就要求制造者在產(chǎn)品的細節(jié)處下工夫才能夠贏得市場,同理可證,不論是產(chǎn)品質量還是工作質量都是一樣的道理,追求“工匠精神”,注重“細節(jié)”,就會使我們的產(chǎn)品能夠“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總結稻盛先生的人生理論,就是在持有正面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擁有對人生及工作的熱情,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那么所得到的人生將會是“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與心得篇二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里闡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學原則原理,哪怕領會其中一條,也足夠受用終生,季羨林先生說:“根據(jù)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yè)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活法》的確是一部人生和心靈修行的靈魂之書,是獨白式的關于人生在世苦修行,升華靈魂的修行之道。在這里,我就其中的幾條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愛人,人生的王道
    所謂“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天”是指客觀規(guī)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強調的“作為人,何謂正確”的哲學原點,“做正確的人、事,正確的做人和事”,這與政府提倡的科學發(fā)展觀也是一致的。稻盛和夫的理念是堅持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始終。作為企業(yè),其所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要順應社會、市場、客戶的需要,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作為企業(yè)里的質量管理部門,要保證產(chǎn)品符合法律法規(guī),符合養(yǎng)殖動物對營養(yǎng)的科學合理的需要,加工質量指標符合養(yǎng)殖動物采食特點,以便生產(chǎn)出符合消費者各種需求的動物蛋白。所謂“愛人”就是“利他”。對于企業(yè)來說就是“利他經(jīng)營”,這個“他”是指客戶,廣義的客戶包括顧客、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企業(yè)要從“企業(yè)本位”轉向“客戶本位”,一切從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顧客的要求,特別是質量要求,這就是“原理原則”。
    二、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煉靈魂”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xiàn)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現(xiàn)今社會,物欲、名欲、權欲充斥進我們的生活,人們感到累了,為名權財所累。但即使累了,卻不甘心的想去獲得更多的“欲”。殊不知“欲壑難填”,欲不會輕易的得以滿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掙扎中。我們如果按照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拋棄物欲、名欲、權欲,去提升心性,磨煉靈魂,那么大到社會、企業(yè),小到個人,就充滿和諧,我們就會活得很輕松、滿足、快樂。
    有人曾問稻盛和夫,企業(yè)經(jīng)營成功的秘訣,他說“經(jīng)營首先是由人來經(jīng)營的,因此經(jīng)營者的人性、人格至關重要。經(jīng)營者必須要有高尚品德,如果沒有高尚品德,他就不可能展開很好的經(jīng)營。經(jīng)營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他的經(jīng)營才能有所拓展。因此我經(jīng)常說,經(jīng)營的秘訣就是提高人性,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作為一名部門主管,要想帶領好一個小團隊,同樣需要提升心性,磨煉靈魂,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并把這些思想傳播到下屬那里,和他們一起去提升心性,磨煉靈魂,去為企業(yè)經(jīng)營成功努力“修道”。
    三、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100~+100)×熱情(0~100)×能力(0~100)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學的核心,它簡練樸素而又精深博大,突出了人格、哲學、思想和理念對人生、對事業(yè)、對社會的作用,而且三要素中,只有思維方式可能是負數(shù),即思維方式錯了,工作激情與能力再強都只能加重損失與失敗,“思維方式?jīng)Q定人生方向”。所以,我們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我認為所謂正面的“思維方式”,就是堅持“敬天愛人”,“作為人,何謂正確”,“簡單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則”,“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這些最基本原則。人生如同登山,經(jīng)營企業(yè)亦如此,首先要確定應該攀登什么樣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標僅僅定為小企業(yè)還是想創(chuàng)立一個大企業(yè),企業(yè)要有社會責任感,才有可能基業(yè)常青。落實到自己工作中,就是先做人,后做事,積極向上,有創(chuàng)新性,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xié)調性,有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欲等,這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我們要在工作中使下屬樹立正面的“思維方式”、正面的熱情,進行必要的培訓、激勵,以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績,一起為企業(yè)取得更大的發(fā)展努力。
    四、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原理原則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白鳛槿耍沃^正確”,做人準則是否正確,這是類似父母給子女言傳身教的那些簡單而樸素的教導,是人類自古培養(yǎng)起來的倫理、道德。如何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抵制住誘惑,守住“簡單的原則”,其實就是不簡單。
    “思考至關重要”,“從努力工作中體味人生真諦”,若沒有強烈的愿望,就“看不到”辦法,成功也就不會向我們靠近。首先需要有強烈的愿望,這很重要。只有這樣,愿望才能成為新的起點,最終一定能夠成功。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愿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里生根、發(fā)枝、開花、結果的。所以,如果自己沒有成功,如果自己的工作沒有被認可,永遠不要去責怪他人,因為也許你本身就沒有強烈的愿望,你的熱情沒有激發(fā)出來,你的潛力沒有釋放出來,我堅信“從人的頭腦中挖掘出的黃金遠比從地下挖掘出的要多得多”,應該自我反省、思考,從而作出改變,改變心態(tài),改變精神狀態(tài),改變行為習慣,順應企業(yè)發(fā)展需要。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每一天都極度認真”,“不在現(xiàn)場流汗什么也學不到”,這些道理告訴我們,制度、文件規(guī)定、任務計劃,重在執(zhí)行,重在我們這些中層主管去推動?!案裎镏轮保爸泻弦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要沉下去,深入質量管理、生產(chǎn)管理現(xiàn)場,去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與心得篇三
    第一次接觸稻盛和夫的作品是《經(jīng)營為什么需要哲學》,那會兒是去年9月份,到這會兒剛滿一年。契機是總經(jīng)理說要在全院大會上和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內容,所以讓我給他做一個ppt,那我想既然要做ppt的人,不能不知道這么書是說什么的吧,所以搞突擊,快快地看完了這本書。有一段話至今印象深刻,和大家共勉:不理解、不贊同公司的哲學,而表面上又裝出理解贊同的樣子,彼此都不愉快,既然如此,你就應該去與你的思想哲學一致的企業(yè)。我認為這一點必須明確,沒有任何余地。
    那個時候包括我在內的眾多華美人還不認識這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但是現(xiàn)在整個華美他知名度應該和總經(jīng)理持平了。這也得益于總經(jīng)理的大力推崇稻盛爺爺?shù)钠髽I(yè)經(jīng)營哲學,不然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日本還有這樣一個影響巨大的企業(yè)家,畢竟我們每天更多的時候都淹沒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還記得某一天葛經(jīng)理在辦公室提起自己當晚回家要讀《干法》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這名字怎么那么奇怪,稻盛和夫還有一本這樣名字的書?一直到真正閱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沒有比《干法》更貼切的書名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做一件事,就會導致同一件事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閱讀也是一樣。如果看完《干法》,你只是淺顯地以為稻盛爺爺是為了告訴我們:不論你現(xiàn)在身處多么平凡的崗位,多么不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只管埋頭苦干,日積月累總會鳳凰涅槃。那么,我想你可能還要回去再多讀一遍、兩遍、三遍甚至更多。
    馬云如果現(xiàn)在還在教書,那不會成就現(xiàn)在的淘寶;俞敏洪如果當時堅持出國搞學術,那就不會成就現(xiàn)在的新東方;如果稻盛和夫一直在松風工業(yè)干科研,那又怎么可能創(chuàng)建自己的京瓷和ddi呢?
    在一個個看似不同的選擇中,我們唯一不能放棄的是自己對自己人生應付的責任。這是最基本的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其他所有事情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一定這樣,也不是一定那樣,不要走極端,更不要道聽途說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很多成功看似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實際上是成功者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了某種平衡。
    我想起201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實習生》,電影講述的是曾經(jīng)的精明強干,事業(yè)有成的商人ben(羅伯特德尼羅飾)在年近七旬的時候,因為無法忍受平淡的退休生活而重回職場,進入自己從未接觸過的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從事實習生的工作的故事。ben大可以輕松自在地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他為什么還要重返職場,去瞎折騰呢?是因為缺錢么,如果不是,那么他在工作當中尋求的是什么呢?我想,是因為他不甘就此老去,他確實還有可以發(fā)揮和貢獻的余溫,那就是他幾十年下來積累的工作經(jīng)驗及他的過往的經(jīng)歷,他在對自己有限的人生負責。他在這份看似簡單的實習生工作中絲毫沒有倚老賣來,也沒有打任何馬虎眼,反而比所有其他的實習生都更用心,更在意細節(jié),更了解老板想要怎樣的結果。
    再看ben的實習生涯,和二十歲的我們剛開始實習時區(qū)別很大嗎?認識新公司,交到新朋友,慢慢上手自己的工作,贏得上司的信任……甚至,在公司里譜寫了新的戀曲。這就好像是我們剛踏入社會時所經(jīng)歷的一樣啊,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和他是否年老沒有關系,他對生活的熱忱,讓他仍似一名年輕人一樣在探索新世界。這就是人生應該有的態(tài)度??!
    稻盛和夫對于工作的迷戀讓他能夠“抱著產(chǎn)品睡”,能夠始終“以百米賽的速度奔跑”。他為什么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懷有的無比強烈的持續(xù)不斷的內部驅動力,是因為他堅信“自利利他,敬天愛人”,是因為他一直在思考:作為人,何謂正確。他無比確信自己走在一條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道路上,所以并不覺得辛苦,所謂“苦”,只會發(fā)生在自己在不情愿的事情上。
    稻盛和夫最讓我感到佩服的就是他對工作的癡迷與熱愛,但是對工作的癡迷與熱愛又豈是看本書能學來的呢?
    正確的做法,還是回到本初,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敬天愛人,自利利他,而工作正是這種人生態(tài)度的最重要的實踐和體現(xiàn)方式之一。
    知行合一。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正確的,那么跟隨你的夢想與直覺,去探險。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與心得篇四
    了解稻盛和夫是從他的成就開始的。27歲創(chuàng)建京瓷(原京都陶瓷),52歲創(chuàng)建第二電電,短短幾十年造就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yè)。
    2010年初,日航頻臨倒閉,申請破產(chǎn)保護。時任日本首相鳩山三顧茅廬,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臨危受命,只身赴任日航ceo。他大刀闊斧,深入改革,妙手回春,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即傾。2011年初,日航全面盈利,創(chuàng)2010年全世界航空公司中利潤第一的佳績,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日航最好成績。
    稻盛和夫,一個心慈面善、樂觀祥和的人,但在他的背后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讓他一生創(chuàng)造如此成就?是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是強大的政治背景還是非凡的智商?
    稻盛和夫出身農(nóng)村,青少年時經(jīng)歷坎坷,學業(yè)、就業(yè)亦不隨人意,27歲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京都陶瓷。顯然經(jīng)濟基礎、政治背景、非凡智商都不是稻盛和夫成功的原因。
    懷著對稻盛先生的崇拜之心,我靜下心思,拜讀了他的工作經(jīng)驗之作《干法》。讀完之后,我開始慢慢了解稻盛和夫成功的緣由。同時,讀完這本書后,對他已不再是簡單的崇拜,而是由衷的敬仰。
    人為什么要工作,難道僅僅是為了薪酬而被迫的努力工作?工作的真正意義在于磨練靈魂、提升心志,薪酬只是附加的贈品。為薪酬而耗費自己的精力會讓自己陷入身心疲憊的深淵。而只有深悟工作的意義所在,才能體會生命中的快樂。正如書中所述“拼命工作的背后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漫漫長夜結束后曙光就會到來一樣”。磨練靈魂、提升心志正是《大學》中所說的“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先決條件。工作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努力工作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命運。
    天意難隨人愿,我們的職業(yè)、工作往往不是我們喜歡的,因迫于生計而日復一日的耕作在這個崗位上。既然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無從選擇,為何不改變心態(tài),讓自己逐漸迷戀自己的工作、快樂的工作呢?讓自己自動自發(fā)的去拼搏奮斗,全力付出、全情投入。即使我們無法做到稻盛和夫那種“抱著產(chǎn)品睡”、“傾聽‘產(chǎn)品的哭泣聲’”的行為,我們也應先接受、認同這種行為,并逐步的培養(yǎng)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叭雱t懇懇以盡忠”,積極的投身于目前工作,勇于承擔責任,勇于處于“旋渦中心”,激流勇搏,讓自己成為“自燃型”的人。
    稻盛和夫曾聆聽松下幸之助關于“水庫式經(jīng)營”的講座,講座結束有人對其質疑時,“你必須得去想”松下幸之助說。設定一個高目標,你對這個目標成功的渴求強度就決定了你成功的概率,這就是“你必須去想”,而且“必須時刻去想”,把夢想灌輸?shù)臐撘庾R中的緣由。目標和現(xiàn)實之間會出現(xiàn)一種引力,牽引著你不斷接近這個目標。但是你對這個目標實現(xiàn)的愿望哪怕出現(xiàn)一點松懈或者對成功的可能性持一絲的懷疑那種引力將會大大減小。我們沒有非凡的智商、能力或優(yōu)越的背景,如果我們沒有竭盡全力,沒有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跑,沒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成功又怎會落到我們的頭上,幸運之神不會降臨普度眾生。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就是持之以恒的力量。哪怕每天進步點點,每天比昨天進步改善一點點,日積月累,你將質變成另一個樣子。京瓷就有這樣一位員工:初中學歷,默默無聞,毫不起眼,做事任勞任怨,對領導布置的任務總是不厭其煩的認真完成。但對于領導的教導,總是一一記下,吸收并慢慢改善。就這樣的一個誰都不看好的人,20年后,他成了事業(yè)部的部長。持續(xù)的力量將將平凡變?yōu)椤胺欠病?。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我們要堅信苦難是對我們的考驗。這種困難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嚴酷鍛煉人,提升我們的心志和能力。始終抱有這種想法,那些感性的煩惱自然就消失了。在困難最嚴峻的一刻,我們是放棄還是要緊牙關再堅持一下,或許真的“已經(jīng)不行了”。在這最艱難刻向前邁的一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一步?!耙呀?jīng)不行了”的時刻才是決勝的真正開始。這一刻,歇盡全力,神明就會出現(xiàn)。
    細節(jié)決定成敗,由于不重視細節(jié)而導致全盤結束、敗走麥城的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無數(shù)人雄才大略、才華橫溢、膽識過人、能力非凡,但往往跌倒或摔死在細節(jié)這個細小的坎上。
    完美的產(chǎn)品源于100%的努力,1%的疏忽也會導致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差不多”的思想永遠制造不出完美的產(chǎn)品。將“完美主義”信條植入骨髓的人才會做出卓越的成績,才能制造出“會劃破手”的嶄新產(chǎn)品。注重細節(jié)、追求完美是一種品格,這種品格在你出發(fā)前已決定你是否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接著要做的事情,又是人們認為我們肯定做不成的事情”,稻盛和夫說。京瓷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就選擇走別人沒走過的道路,堅持創(chuàng)新,不步別人后塵;即使泥濘小道,樹立了方向,也堅忍不拔的開拓前進?!安还茉鯓右惨^續(xù)干下去”這種持續(xù)不斷、不知疲倦的努力、鉆研和創(chuàng)新,成了京瓷到達技術革新終點的導航地圖。這種理念最終將京瓷推向了今天的輝煌。
    稻盛和夫并不是為了增加知名度或者賺取出版費而出了此書,在書中平和樸實的文字中我能的由衷感受到,稻盛先生是真實的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工作經(jīng)驗、他的成功緣由而寫了此書。他的“六項精進”、處世哲學在此書中也有所體現(xiàn),他是為還在盲目而又渴求成功的人們指明一條道路。
    前段時間,為追求工作中的突破,本人也一直執(zhí)著的尋求一種好的管理、溝通的技巧。在網(wǎng)上也買過多本管理、溝通、處世、成功學方面的書籍,試圖通過學習里面介紹的技巧提升自己的能力,但總難盡人意:或難得其要領、或可行性不強、或根本就是扯談,因此也曾一度陷入茫然的泥潭。
    《干法》沒有華麗雋永的文字,沒有氣貫長虹、萬馬奔騰的氣勢,沒有晦澀難解、入木三分的哲理,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經(jīng)營訣竅、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zhàn)略方案。但此書于本人來說,確實有種醍醐灌頂?shù)淖饔?。《干法》書中闡述的是一種精神:全情投入、歇盡全力付出的精神。正如稻盛和夫所說“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jīng)營訣竅?!倍鴮τ诖蟛糠值娜藖碚f,我們缺乏的正是這些。作為通訊外行以及航空外行的稻盛和夫,創(chuàng)建第二電電的成功,以及帶領日航再次崛起也證明了稻盛和夫勞動觀中所蘊含的強大力量。
    反思下我們個人的行為、我們組織的行為,我們拼命的工作過嗎,我們付出了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嗎?逃避、推卸責任,甚至勾心斗角,做事拖拉毫無效率,我們把過多的精力耗在了這里。于個人,如果最近沒什么想法,并且不試圖改變自己,那么這個人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子了。于組織,同樣適用:我們還是用以往的態(tài)度方式工作的話,且不期求改善,那么再干個十年我們還是如此,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年前的努力決定了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而我們現(xiàn)在的努力將決定三年后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期望獲得成功,得到好的生活。為這個夢想我們何不放手一搏,歇盡全力、拼命工作?如果我們做到如此,成功并不遙遠,我們的組織也會躋身世界500強,同時,你將成為下一個稻盛和夫。
    最后懷著真誠之心,強烈建議我的同事以及朋友們閱讀下稻盛和夫的《干法》、《活法》、《六項精進》、《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追求成功的熱情》等幾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