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鐵人精神讀后感50字(3篇)

字號: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鐵人精神讀后感50字篇一
    關于鐵人精神的調查報告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關于鐵人精神的調查報告
    1、了解大慶的歷史 大慶這片地區(qū)在沒有發(fā)現石油時,最早的名字原叫薩爾圖,早在1898年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在此建立了薩爾圖站。1947年人民民主政權在此一帶建立了幾個牧場,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成為了紅色草原牧場,1955年松遼石油勘探局開始在東北松遼盆地進行石油資源鉆探并發(fā)現了石油,又把這個地方名為大慶。1959年秋天“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yè)性油流。從1960年起經三年多的努力探明了大慶油田地質儲存并投入了開發(fā)。同年十二月周恩來總理莊嚴宣布:我國需要的石油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了。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就是在1959年,石油會戰(zhàn)開始了,這里來了很多鐵人——以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他們不僅為這里帶來了石油,讓中國甩掉了貧油的帽子,也為大慶帶來了一種不變的鐵人魂,讓我們至今不能忘懷,仍繼續(xù)延續(xù)著鐵人精神的光榮傳統(tǒng)。于是我也懷著無比的崇敬來到了大慶鐵人紀念館來學習。
    2、我來鐵人紀念館參觀
    首先我用身份證換了一張票,然后進入展覽館在導游的帶領下進行參觀。我們參觀了鐵人生前吃的、穿的、用的,有的是照片,有的是實物,還有一些是影像資料。展覽館采用了逼真的模型,來刻畫當時條件的艱苦。那里有很多座房屋,都是土坯房。當時石油老會戰(zhàn)來到這里的石油人,看到的到處是荒涼的草地,當時還正值寒冬,打井的地方什么也沒有,只有在很遠的地方才有人家,大伙只好住牛棚馬棚,用牲口草做床做被,后來自己蓋起土坯房。房子里冬天很冷,王進喜就帶頭在里面搭起土爐子和火盆用來取暖。通過紀念館里的情景模擬可以看出,那時候晚上只能靠洋油燈那微弱的光亮來照亮室內??删褪沁@樣艱苦,王鐵人和戰(zhàn)友們依然堅持,為了國家甩掉貧油的帽子,為了人民過上更光明的生活。王鐵人為戰(zhàn)斗暴風雪,豪邁地寫下這樣一段詩句:“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來會戰(zhàn),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他那急切想要為國家甩掉貧油帽子的心情也說的那么有力:我恨不得一拳砸出一口井來,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打井的地方是荒郊野外,到處是未開墾的荒地,要吃菜也只能挖些野菜,展覽館陳列著幾樣野菜:灰菜、婆婆丁、黃花菜。也許你會說婆婆丁和黃花菜現在好貴呢,可是試想一下天天吃著這幾種野菜還要出大力氣打井,怎么吃得消?可就是這樣,還是有“人拉肩扛運鉆機”“破冰取水臉盆運”等等這樣驚人的實事。
    王進喜是自從那一次傷腿尚未痊愈,就二話不說的跳入水泥中當起攪拌機。此事一經傳開,鄰居趙大娘就說他是鐵人,由此“鐵人”的綽號便傳開了。王鐵人是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chuàng)業(yè),打下了大慶第一口油井,并創(chuàng)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記錄,發(fā)展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yè)線上一面火紅的旗幟,“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
    2.1、王鐵人的鐵人事跡
    (一)煤氣包壓醒了鐵人:
    1959年王進喜在“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的稱號。王進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59年,他作為勞動模范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頂上背個大氣包,他奇怪的問別人:“被那家伙干啥?”人們告訴他:“因為沒有汽油燒,燒的煤氣?!蓖踹M喜后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忽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960年春我國石油戰(zhàn)線傳來喜訊,發(fā)現大慶石油,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zhàn)隨即在大慶展開,許多困難接踵而來: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喝住都成問題,下定決心: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的拿下大油田。
    我想正是這種勇于肩擔歷史賦予的重任以及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使他堅定并克服萬般險阻與困難去完成這項任務,而我們這幾代孩子離那個時代仿佛很遠,我想這正是我們要通過回顧前輩的艱旅歷程而重新拾回的:民族自尊和責任感!
    (二)人拉肩扛運鉆機: 鉆機到了吊車不夠用,肩拉人扛,奮戰(zhàn)了三天三夜把38米高22噸重的鉆機運到井場,矗立在了寒風凜凜的荒原之上,“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
    (三)破冰取水臉盆運:要開鉆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往井場里端了50噸水?!皼]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一句多么樸實卻又堅定的話,顯示了鐵人戰(zhàn)士們當時的堅定決心,一心要為我們的祖國打出石油來,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鐵人的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沒有血液,心臟就停止跳動;工業(yè)沒有石油,天上跑的地上飛的海上行的,都要癱瘓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就是這種責任感,促使他們不敢有一絲毫的懈怠也沒有一句怨言地勤懇工作著,他們的魄力是值得我們這些人欽佩的!鐵人這首詩將石油工人描繪的可以說是毫不夸張、恰如其分的:“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BR>    在水泥中用身體當攪拌機,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是本著“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幾百斤重的鉆桿砸傷了他的腿,他拄著拐繼續(xù)堅持指揮,一天突然發(fā)生了井噴,由于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當時沒有攪拌機為了不使井被水泥堵死,王進喜果斷地扔掉雙拐帶頭跳入泥漿池中用身體攪拌,井噴才得以被制服。這種勇氣可以說至今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要堅信,無論何時,任何困難都無法難道我們,只要想到辦法,并勇于去實踐,否則不去嘗試而一味卻步不前,那么前方的道路你也不知道是否行得通或能走多遠。
    2.2、鐵人的工作思想與態(tài)度
    王鐵人的工作態(tài)度也很是嚴謹,有一次打了一口井,這口井的誤差可以說是很小了,隊友說就這樣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王進喜堅決不同意,隊友急了,說打一口井十幾萬,損失不起呀,但鐵人說,打井就要嚴格遵守標準要對打得井負責。正是鐵人說過: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這種嚴謹認真的精神應當提倡學習,任何事就怕一個馬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還有鐵人提出的三老四嚴:對待革命事業(yè),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tài)度,嚴明的紀律。
    三要四個一樣:要甩掉石油工業(yè)落后的帽子,二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三要趕超市級先進水平,為國爭光。黑田和白天一樣,領導在和不再一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樣,有沒有人檢查一樣。王鐵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陳列館里有一輛摩托車,那是他用來夜間巡邏的,無論天氣是多么惡劣,這項巡邏任務從沒有間斷過。
    我在參觀時仔細觀察了鐵人的開會筆記,看到有很多錯別字,不禁想人非圣賢啊。但是鐵人也不僅僅只是打井,他還號召工人們一起學習認字,學習之于他們,鐵人是這樣形容的:認識一個字像翻過一座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
    我以前也覺得學習科學知識是件很費力的事,很多新事物都不會一下子接受,人又比較懶,但是我看見鐵人有一個小筆記本是用來練習寫字的,他的字體歪歪扭扭,一個“何”字也寫了好多次,此時此景,我有些不好意思,為自己曾經那些懶惰的想法感到羞愧。
    3、我的觀后感想
    在鐵人身上,我感受到了滿腔的愛國熱忱。,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鉆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zhàn)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在建國初期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施工設備嚴重缺乏。為了讓新中國用上自己開采的石油,王進喜在大會戰(zhàn)動員大會上喊出了“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地北來會戰(zhàn),誓奪頭號大油田”,鐵人用這種以苦為樂,不向惡劣環(huán)境低頭的精神深深感染著身邊的人。他帶著他的團隊用撬杠抬,用大繩拽,將數噸重的泥漿泵拖上井架。他們用血肉之軀和鋼鐵般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連續(xù)數晝夜的奮戰(zhàn),使大慶第一口油井終于開鉆。鐵人正是把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熱忱,化作了對工作的動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yè)績。
    在新一代的鐵人身上,我看到了鐵人精神的延續(xù)。影片塑造了一位新時代石油工人劉思成。作為大慶石油工人的后代,劉思成深受鐵人精神的影響。但在經濟發(fā)展的今天,他的所作所為卻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與認同。作為單位的業(yè)務標兵,他曾經孤獨、困惑過,但是,在工友失蹤的突發(fā)事件面前,他義無反顧地踏上尋找工友的征途,讓鐵人精神在新一代身上得以回歸。
    同鐵人時代相比,我們雖然擁有了現代化的先進設備,卻缺少了一種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們多了一份對金錢名利的追求,卻少了一份純凈的心靈,美好的向往;我們多了一份對物質上的要求,卻少了一份精神上的奉獻......在經濟危機的今天,在吉化掘起的未來,正是需要我們擁有這種敢于吃苦,勇于奉獻,不計較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鐵人精神。作為新時期的我們,如何能讓生命過得更有價值,如何能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我想那就是無論我們做什么,都要將這種精神發(fā)揚光大,都要將鐵人精神進行到底!
    鐵人精神讀后感50字篇二
    是什么力量,讓一片荒原變成一方沃土。是什么力量,讓一種思想變成一種信仰。這份力量,在人群中口口相傳,在天地間生生不息,在時間的荒野中,成為一種不朽的精神。
    鐵 人 精 神
    傅殿戈
    荒原 溝壑 沼澤 腳下的這片荒原,荒著
    井位,就在那片葦草彎腰喝水的地方 你已來不及等待 一下車,就甩出了三句話 井架便應聲站了起來 從此,便有了立體的日子 你把眼睛捆綁在新的紀錄上 把雙手牢牢焊在剎把上 從此,在這片荒原上 就誕生了一個,山的形象 一個雨夜
    一聲驚雷,鐫刻意象 一道閃電,劃過鉆臺 仰望夜空,你知道
    1 閃電無法復制 就像 信念不能修改
    是的,你能讀懂她的語言 那夜,沿著她的封皮 你一路品讀下來 便就有了浮雕的意味 從此,凸凹分明 在漆黑的云后 你,還一次次看見 閃電那潔白的骨頭 是的那是,如你一樣的 大寫于天地之間
    不朽的精神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宣傳部 電話:0459——5995227 郵編:163453
    鐵人精神讀后感50字篇三
    鐵人及鐵人精神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 說課的題目是《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感受鐵人精神。下面我將從說學情、說教材、說教法、說
    教學
    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請各位評委斧正。
    一、學情分析
    根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實驗教材》編寫的核心理念——傳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充分發(fā)揮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現代化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1.高二學生是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熱情+ 2.學生對60年代鐵人精神還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還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學習本課很有必要
    3.高二學生學習了文化生活 有學習鐵人精神的基礎 二.說教材
    1.本節(jié)課是第二單元的起始課,也是兩進精神的源頭,只有了解鐵人精神才能更好地弘揚鐵人精神 2.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對本冊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的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以下的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鐵人精神的內涵
    能力目標:為什么大慶市在二次創(chuàng)造過程中,要弘揚鐵人精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鐵人對工作的點滴學習,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熱愛集體,關愛他人的樸素感情。
    3.說教材的重點難點:1.大慶兩次創(chuàng)業(yè)中為什么要弘揚鐵人精神要論依據。只有掌握了~~~才能明確鐵人精神的現實意義。二,說教法
    在正確分析學情,教材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談談教法與學法
    1.教法:根據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原則,在本科教學中我采用,情景探究法,合作討論法,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三.說教學過程
    1,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播放鐵人生活三個典型事例的視頻短片,并插入歌曲《荒原男子漢》吸引學生引起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2,.優(yōu)化講授環(huán)節(jié):
    1.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明確“鐵人”綽號的由來
    老師補充:王進喜原是甘肅省玉門人,1949年進玉門油礦,1959年9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1960年3月19日王進喜率1205鉆井隊從玉門出發(fā)赴薩爾圖參加大慶石油會戰(zhàn),一下火車,由于設備和鉆機未到,他就率領井隊在火車站義務卸車。鉆機到后,但又缺乏起重設備,他就組織大家人拉肩找把五六十噸重的鉆機卸下了火車,運到井場,在平地挖一簸箕形的槽,建一土卸車臺,將鉆機卸下汽車,架起鉆機。
    從安裝鉆機到第一口井完鉆,他一連7天7夜沒有離開會戰(zhàn)現場,困了冰倒在成排的鉆桿上打個盹兒,餓了就吃幾口隨身帶的涼饃,渴了喝幾口涼水。那年5月1日,王進喜指揮工人放倒井架,準備打第二口井時,腳被鉆桿砸傷,疼得暈過去。第二口井鉆到700米深處時,突然出現井噴的先兆,當時井場未準備壓蟛的重晶石和攪攔器。為了防止井噴,王進喜在沒有攪拌設備的情況下,第一個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一直堅持了兩個多小時。井噴避免了,他全身卻被活堿燒了了大泡。當時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寧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這句樸的話至少鼓舞了一兩代人,他的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動了當地群眾,有個老太太動情地說“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鐵人王進喜”便傳遍了大慶油田,后來在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王進喜同志的三個典型事跡:人拉肩扛、盆端桶提、勇跳泥漿。教師提問:通過以上三件事同學們人文鐵人身上蘊含怎樣的精神?
    讓同學通過合作交流得出鐵人精神的內涵。教師補充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
    教師提問:大慶市在二次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要不要弘揚鐵人精神?
    同學通過合作討論獨立解決。因為這個問題理論性較強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進行重點講解:1.通過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學習,提升大慶市民的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大慶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經濟、科技發(fā)展水平,而且取決于市民的綜合素質。大慶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fā)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2.弘揚和培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可以提高大慶市的整體實力。弘揚和培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新時期,能夠激勵和動員廣大大慶市民繼續(xù)艱苦奮斗,再創(chuàng)輝煌。
    3.弘揚和培育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能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fā)揮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作用。弘揚和培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承老一輩工人階級的偉大民族精神,鼓舞我們新一代年輕人繼續(xù)勇往直前,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3堂課小結:強化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