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琥珀教案大全(17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評估教學效果,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調(diào)整。編寫教案需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性和邏輯性。通過閱讀范文,教師可以了解不同學科、不同教學階段的教案寫作風格。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一
    1.欣賞課件圖片:四季的樹木實景,體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賞課件圖片:樹木的色彩畫,說說色彩畫與攝。
    影圖片的不同感受。
    課件出示圖片。
    1.觀察課件圖片:自然界的樹。思考如何用色彩進行表現(xiàn)。
    2.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整體感知用色彩畫風景的表現(xiàn)方法。
    3.師生歸納方法步驟:第一步用線條畫樹:先畫近處的樹,再畫遠處的樹;先畫樹干,再畫主枝,最后畫樹葉。第二步用淡彩著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變化。
    4.觀察課件圖片(結合教材圖例),了解幾種不同的構圖方教案頻道式和色彩表現(xiàn)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適當勾畫幾筆線條來表現(xiàn)樹林。
    (2)樹木局部的表現(xiàn):前后層次在形的處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主次關系和空間大小關系,在色彩的處理上主要為色彩的深淺關系。
    1.課件圖片:自然界的樹。
    2.課件出示方法步驟。
    1.教師演示樹干的線描畫法。
    2.教師演示樹葉的線描畫法:
    (1)三種常見的葉叢畫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出不同樹葉的'特征。
    3.學生嘗試在教材范例圖上進行添畫練習。
    4.仔細觀察教材色彩圖片,思考下列問題:
    (1)紅色為什么會有深淺變化?
    (2)綠色是直接畫上去的嗎?
    (3)兩色間的邊緣線為什么這么清晰?
    5.學生嘗試進行調(diào)色練習,同桌或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6.師生合作驗證討論結果:
    (1)紅色顏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產(chǎn)生了濃淡深淺變化;
    (2)黃色與藍色相互滲透出現(xiàn)了綠色;
    (3)兩色相接部位運用了干畫法,學生說原因,教師重點用教案頻道/jiaoan/色彩演示幾種不同的調(diào)色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干、濕、濃、淡以及自然滲透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調(diào)色注意事項:
    (1)顏色不宜調(diào)得太均勻,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適當;
    (3)防止把色彩畫得太臟。
    1.課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個問題。
    2.鉛筆、白紙、色彩畫工具、教材。
    1.作業(yè)要求:用線勾畫一片樹林,再涂上較淡薄的顏色,體現(xiàn)對自然的感受。
    2.教師巡回指導。
    色彩畫工具材料。
    作業(yè)展評,小結全課。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二
    1、練習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2、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器
    做第1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簡算方法。
    做第3題:小組活動:比一比
    看哪個小組連的又對又快,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適用的條件。
    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周長,第2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面積,體會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含義。
    本題是一個乘數(shù)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滲透了一些函數(shù)的思想。
    先呈現(xiàn)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再根據(jù)圖上給出的信息解決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數(shù)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接著,可讓學生再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三
    教材第16~18頁。
    1.了解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
    2.認識億級的計數(shù)單位,掌握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含義。.
    重點: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難點:掌握含有億級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知道數(shù)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地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些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shù)的知識。
    (板書:數(shù)的產(chǎn)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
    (1)如果沒有了數(shù)字,怎樣表示我手中的粉筆有多少根呢?(教師舉起手中的4根粉筆)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表示有4根粉筆?
    (學生通過討論,會想到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2)在生產(chǎn)勞動中,人們需要數(shù)人數(shù)、數(shù)物體個數(shù)或記錄打獵后捕獲的野獸的數(shù)量等等,這樣就逐漸產(chǎn)生了數(shù)。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7頁中的圖片,讀下面的文字。了解在遠古時代,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法來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發(fā)明了一些記數(shù)的符號,這就是數(shù)字。如:巴比倫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還有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后來流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即0,1,2,3,4,5,6,7,8,9……經(jīng)過了幾千年,才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通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
    (3)了解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教育學生要珍惜人類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認真努力地學好知識,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知識。
    2.認識自然數(shù)。
    (1)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shù)。(板書:自然數(shù))
    (2)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shù)。所有的自然數(shù)都是整數(shù)。最小的自然數(shù)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shù),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
    3.十進制計數(shù)法。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億以內(nèi)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還經(jīng)常用到比億大的數(shù),例如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shù)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億等。
    (2)用計數(shù)器數(shù)數(shù),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先撥珠,讓學生數(shù)數(shù):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板書:十億、百億、千億)
    指出:十億、百億、千億和以前學過的個(一)、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shù)單位。
    (3)在數(shù)位順序表上填出億級的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共同訂正。
    (4)說一說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教師指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shù)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shù)法。
    (板書:十進制計數(shù)法)
    (5)觀察比較:比較數(shù)位順序表上個級、萬級和億級有什么異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分別說一說各自的看法。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一百億里有()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十億位。
    (3)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shù)位是()和()。
    2.教材“練習三”第1題。
    想一想,說一說。
    3.教材“練習三”第2題
    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對數(shù)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想想要有科學依據(jù),合理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2、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價值及依據(jù)。
    3、學會生字新詞,并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琥珀的'形成、價值及依據(jù),懂的想象要科學合理,培養(yǎng)想象了。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20課《琥珀》,誰能讀課題。
    指名讀,齊讀課題。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琥珀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生:我想知道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生:琥珀到底有什么用?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學習課文。
    要求:
    1、自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如果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可以問同桌或老師。
    2、檢查自學情況。
    (1)誰想讀出下列詞語:
    琥珀松脂拂拭前俯后仰淹沒澎湃粘稠。
    (2)生說出自己理解的詞語。
    (3)還有那些不懂的詞可以提出來。
    3、檢查讀書情況。
    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那些內(nèi)容?
    指名讀文。
    生說課文講了那些內(nèi)容。
    4、作業(yè):抄寫生字詞。
    1、過渡:世界真奇妙,竟有如此巧的事情,兩只活蹦亂跳的小動物,會被一滴松脂同時報在里面,它們到底是怎樣被包在里面的,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進一步學習理解課文。
    2、交流。
    師:除了上節(jié)課即課后的問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作者想象了琥珀的形成過程,我想知道形成琥珀需要那些條件?
    3、熟讀課文。
    (1)、摸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找出形成琥珀所需的條件。
    (2)、同桌間互相交流,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匯報。
    生:我認為琥珀的形成必須有太陽、老松樹、蒼蠅和蜘蛛。
    師:讀出有關語句并進行分析。
    生:那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的香味因為松脂只有在太陽光強烈時,才會變軟,才會滴下來,為后面地下來包住兩只小動物做了鋪墊。
    生:小蒼蠅停在了一棵大松樹上,他正用腿來撣翅膀,沒有注意蜘蛛,也沒有看到要滴下來的松脂。
    生:本來蜘蛛想把蒼蠅當一頓美餐,沒想到松樹上滴下松脂。
    生:我認為“剛好”一詞用得比較恰當,因為必須在蜘蛛要靠進蒼蠅而還沒有靠近的一瞬間,松脂才滴下來,正好把他們兩個包住,松枝早點、晚點滴都不行。
    師:同學們分析得都不錯,那么松脂包住了蒼蠅和蜘蛛就成了琥珀嗎?
    生:不是的,通過讀書,我知道琥珀的形成需要經(jīng)過很長很長的年代,甚至上萬年。
    師:請讀一讀書中語句。
    生:我還知道琥珀的形成還經(jīng)過了地殼的變化,經(jīng)過了很長的時間,被埋在地下形成了化石,這也是琥珀形成的條件。
    4、繼續(xù)讀課文,進行討論,共同交流。
    5、分角色讀這一部分內(nèi)容。
    師:那么這塊琥珀到底有什么價值呢?你們想知道嗎?趕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后一自然段。
    生:從這塊琥珀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還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jīng)有蒼蠅和蜘蛛了。
    生:我還知道遠古時代,蜘蛛就吃蒼蠅。
    1、學習這篇課文,你們有哪些收獲?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也可以采取課下進一步搜集資料進行探究的方式來解決。探究式學習是對本課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還能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五
    這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成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分為四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后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個方面具體刻畫了錢塘潮的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是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同時,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范。
    1、播放錄象,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矗裉炀妥屛覀円黄鹑ュX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你們認為哪個詞是“元帥”?(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多么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作為一個浙江人,我們?yōu)橹械津湴梁妥院溃F(xiàn)在有很多的國內(nèi)外游客慕名而來,我們是不是應該盡一盡地主之意,為他們做一下導游。(任務驅動:編寫導游詞)
    1、自由選擇一個自然段,同時可以上網(wǎng)瀏覽圖片。你準備怎樣介紹,可以邊看圖邊介紹,也可以通過讀來介紹。
    2、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板書)觀朝 潮來時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余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在有了圖片和課文中的這些內(nèi)容以后,你還想在你的解說詞中加如寫什么?
    1、我的感受。
    (1)結合課文中描寫人物的句子。
    (2)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還可以加入一些音樂。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挑選一個方面在網(wǎng)上制作解說詞。
    交流反饋。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xiāng)有著太多太多這樣的壯觀景象,回家后上網(wǎng)收縮有關內(nèi)容,制作成幻燈片,將舉行一次寧波江東中心業(yè)余小導游的競選活動。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六
    1、指導學生了解這個童話故事是如何編出來的。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放開膽子說自己心中的故事,表達意思,培養(yǎng)獨創(chuàng)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話故事寫下來,語句完整、通順,能較準確用詞。
    4、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和欣賞評價他人的習作,感受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編故事,培養(yǎng)認真傾聽、主動評價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帶來的快樂。
    重點
    1、拓展習作思路,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2、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編寫內(nèi)容比較完整的童話故事。
    難點
    開拓學生思維,習作寫得富有想象力,童話故事情節(jié)合理。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學生典型的習作例文。
    學生:多多讀一些神話和童話故事,初步了解神話故事大膽的想象。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打開思路,海闊天空地想
    我們學過《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真的嗎?仔細想想,人類的想象力太神奇了。正是因為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這些美麗的神話。想象有多大膽,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們也去放飛想象,編織我們心中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最喜歡的故事人物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師把神話中的人物請到我們的課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體逐一展示:盤古、大禹、沉香、后羿、嫦娥、精衛(wèi)鳥、女媧等神話人物。
    (2)學生談談對人物的認識。
    (3)教師小結。
    盤古開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創(chuàng)造了萬物;大禹,帶領百姓戰(zhàn)勝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沉香,習武練功,翻山越嶺,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這些人物都有鮮明個性和特點,因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2、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
    3、討論喜歡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本領大,能呼風喚雨。
    他們都是神仙,女的美麗善良,男的英勇威武。
    他們都樂于助人,與自然作斗爭。
    他們身上有一種無私無畏、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4、引導學生說會選擇跟誰過一天?為什么會選它?(指名回答后、小組互說)
    三、放飛想象,酣暢淋漓地講
    1、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都選擇了要跟誰過一天,現(xiàn)在有誰愿意把自己和他(她)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引導學生說這一天里會去哪里,會做些什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2、生講,師引導,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具體。
    3、同桌交流。
    4、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巡視,傾聽他們的交流,給予適時恰當?shù)募?、點撥。
    四、學生習作
    看到你們說得那么興奮,你們的故事一定很精彩。你們想不想把你們的變化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講給老師聽?現(xiàn)在拿出紙筆,把你們的故事寫下來。寫完后交給我們看。寫的時候注意要把故事寫完整。
    五、佳作引航
    我和賣火柴的小姑娘過一天
    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此時我在大街上走著,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噴香味道。哇,真香!
    墻角下,我看到了一個人,一個熟悉的人——賣火柴的小女孩。她長得很漂亮,蜷縮在墻角,凍得直打哆嗦。我關切地問:“你沒事吧?”“還好?!毙∨⑿÷暤貑枺澳?,你是誰?”“你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你呀,賣火柴的小女孩?!闭f著我把棉襖脫下來遞給她。她擺擺手說:“奶奶不讓我要別人的東西……”她美麗的大眼睛閃著純潔的光芒?!拔?,我不冷?!闭f著幫她穿上,并夸贊說:“瞧,多合身呀!”“謝謝!”她的臉凍得像紅蘋果。
    突然我聽到咕嚕一聲響,原來是她的肚子餓了。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捂著自己的肚子。我哈哈地笑了,拿出我的蛋糕遞給了她。她接過去馬上吃起來,突然慢慢抬起頭,眼淚順著漂亮的臉頰流下來,她拉著我的手連聲說:“謝謝,謝謝!”
    我猛然想起什么事,對她說:“跟我走吧,去我們的校園游玩吧!”小女孩信任地點了點頭。
    我拉著她飛向我們的學校,向同學們介紹她并和我們一起上課。
    她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快樂幸福地生活了一天……
    點評:這篇習作發(fā)揮想象,走進童話世界里,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擺脫痛哭,又帶著她來到幸福快樂的現(xiàn)實世界里度過一天。描寫抓住細節(jié),細膩傳情,文字里涌現(xiàn)出濃濃的愛意,給人滿心的溫暖和芳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讀童話、寫童話的興趣,感受童話的魅力及編童話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修改,領會修改方法
    1、激發(fā)修改興趣。
    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給自己打分呢?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要求?請看大屏幕:
    習作自評要求:
    (1)語句通順,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敢于大膽想象。
    (2)語句通順、生動;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想象豐富。
    3、教師示范修改。
    (1)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習作例文。
    (2)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依次當面進行修改。
    二、修改作文,分享成功的喜悅
    1、“文章不厭百回改?!闭埻瑢W們把自己寫好的習作按照習作提示檢查一下,大聲地朗讀自己的習作,進行獨立修改,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是否有錯別字。
    2、自主修改習作,培養(yǎng)修改能力。
    3、把自己的習作跟你的學習伙伴交換一下,或者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互相提一提修改意見。
    4、小組內(nèi)同學互相修改習作。(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情節(jié)是否具體等方面評改。)
    5、班級交流。
    三、教師激勵學生,繼續(xù)完善習作
    1、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根據(jù)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剛才同學間的匯報,在原文上修改。
    2、自主交流習作修改體會。
    3、教師面批面改,提高效率。
    4、謄寫習作。(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5、優(yōu)秀習作或優(yōu)美片段賞讀。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七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看懂圖意,知道圖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
    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溪水由清變渾,想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生:我知道了那條溪水又清又涼。
    師:對。(并相機板書)
    師: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豬拔樹比賽,它們在比誰的力氣大。
    生:我知道那條溪水后來又變渾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讓大象和野豬拔樹,這樣水會變渾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豬變成了泥豬。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豬還栽樹。
    生:(異口同聲)有!
    生:為什么清清的溪水會變黃呢?后來又怎么變清了?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老師把你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行嗎?(師寫 ?清——黃——清)
    師:誰還有問題?
    生:什么叫不解地 問?
    生:什么叫毀掉呢?
    生:什么叫勝負?
    (當一生提出這一問題時,有另一小組的同學馬上站起來說:就是輸贏)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你明白了嗎?
    生:為什么說毀了樹林就是毀了小溪?
    生:大象的鼻子為什么堵了?野豬怎么變成泥豬了?
    生:為什么溪水唱著歌向前流呢?
    師:好,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老師都把它寫在了黑板上,我們就把第一問題(?清——黃——清)作為中心問題。我們各個小組圍繞這一問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相信這一問題弄懂了,其他的問題也就容易了,開始自學吧!
    (這時,各個小組的學生開始合作學習,氣氛相當熱烈,教師巡視指導,大約10分鐘)
    師:好了,各個小組的同學討論非常熱烈,現(xiàn)在匯報你們的自學結果好嗎?
    生:(齊聲說)好!
    師:是啊!這又清又涼的溪水為什么變黃了呢?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
    微機出示圖一:同學們看,大象和野豬正在干什么?仔細觀察它倆的動作神態(tài),想象一下它們可能說什么?同桌之間邊表演邊說。
    生:(相當活躍)同桌之間邊表演邊模仿大象和野豬的聲音。
    師:同學們的表演可真生動呀!誰愿到前邊來表演給同學們看。
    (此時學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話音剛落就有兩名學生跑了上來)
    生一和生二邊模仿它們的動作邊說
    生一(大象):“嘿嘿,一、二、三,我一定能拔下這棵大樹,證明我比你力氣大?!?BR>    生二(野豬)眼珠瞪圓了說:“別看你鼻子長,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哎一哎,使勁,加油,加油,我能行!”他們的表演滑稽可愛,語言有趣。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他倆鼓掌、喝彩。
    師:正當它倆拔得起勁時,被小兔看見了,小兔會怎么想?怎么說呢?大家讀一讀第4自然段。
    生各自讀。
    師:誰來讀?
    生:讀。
    師:大象和野豬又是怎么說的呢?誰來讀野豬和大象的話?
    生:讀。
    師:聽了大象和野豬的話,小兔子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生:很生氣。
    生:很氣憤。
    生:氣極了,覺得它倆不應該用拔樹來比力氣。
    師:那它氣憤地說了什么?(微機出示)
    “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BR>    師:誰用氣憤的語氣讀?
    生:讀。
    師示范讀
    生練讀。
    生:“不解地問————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
    師:那什么叫“不解地問”呢?
    生:就是不明白地問。
    生:就是在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況下問。
    師:對,為什么說毀掉了樹林,也毀掉了小溪呢?
    針對這一問題,小組中再進行認真的討論。
    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大約3分鐘)
    師:誰來談談你的看法。
    生:因為樹拔了,土就松了,下雨時,土就流到了小溪里。
    生:我認為樹拔了,遠處的土和沙就刮到了小溪里。
    師:對,同學們說得有道理,大樹長著時,土被樹根牢牢地抓住了,現(xiàn)在拔掉以后,土就開始變得松軟,當下雨時就會造成水土的流失,泥沙隨雨水流入溪水中,溪水也就變渾濁了。(相機板書 拔掉——渾)
    師:小兔子聽了野豬和大象的話,心情怎樣了?
    生:很生氣。
    生:生氣極了。
    師:那我們試看讀一讀,讀出那種生氣的語氣。
    生:讀。
    師:示范讀。
    生:齊讀。
    師:此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對他倆說什么?
    生:我想對他們說,你們難道不知道你倆做錯了嗎?
    生:我太生氣了,你們兩個的行為太可恥了。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讀4—8段,小組事四人為一組先讀。
    生開始在小組中練讀。
    師:哪個小組愿意讀給大家聽。(指一小組讀)
    生:讀。
    師:他們讀得好不好?
    生:(齊聲說)好!
    師: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
    生:現(xiàn)在我明白了是溪水變渾了,水里的泥沙賭住了大象的鼻子。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大象鼻子賭了以后會怎么樣?
    生:它一定出不上氣來。
    生:它一定會很難受。
    生:大象一定說:“真難受呀!我真后悔呀!”
    師:野豬變成了泥豬,它會怎么想呢?
    生:哎呀!好可憐呀!我現(xiàn)在是又臟又丑呀!
    師:它倆真是狼狽極了,從哪兒可以看出它倆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呢?(微機出示圖)
    師:同學們看它倆正在干什么?
    生:它倆正把一棵棵小樹苗栽好了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八
    (一)學習第四段(了解琥珀的樣子,為體會作者考慮周到奠定基礎)(略)。
    (二)學習第一段(了解形成所需的時間)(略)。
    (三)學習第二段(通過讀議、設疑、賞析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見實錄)。
    (四)學習第三段(找出琥珀被發(fā)現(xiàn)的條件,再次體會作者推理的嚴密)(略)。
    (五)回到第四段(略)。
    (六)引導總結板書,強調(diào)訓練重點(略)。
    教學實錄:
    師:時間的估算有科學依據(jù):那作者對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測是否合情合理呢?現(xiàn)在我們重點來學習第二段,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試把這一段分為兩層,并總結層意。
    (學生活動)。
    生:這段的第1小節(jié)為一層,其余是第二層。第一層介紹了環(huán)境,第二層講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見。第1小節(jié)說明不了什么,不應該分開。我認為應該分到“把兩只小蟲重重包裹在里面”,這層寫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第二層講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生:我分錯了,剛才沒仔細讀課文,忙著舉手。
    師:我也同意第二種分法。
    板書:松脂球化石。
    下面請同學們自學第一層,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并說說理由。
    (學生活動)。
    生:第一個條件必須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熱。
    板書:夏天。
    生:夏季也有陰天、雨天,我認為還得補充有陽光,而且強烈。
    師:為什么?
    生:陽光不強,松脂可能滲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
    師:有道理。補上。
    板書:陽光強烈。
    請同學們找找看,文中有幾處是描寫太陽的,各是怎樣寫的,氣溫的變化集中體現(xiàn)在哪幾個詞上。
    (學生活動)。
    生:有三處:1?太陽暖暖地照著;2?太陽照得火熱;3?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氣溫的變化通過“暖暖”、“火熱”、“熱辣辣”可以看出來。
    生:蒼蠅必須飛在松樹上,只有松樹才有松脂。
    生:我認為必須發(fā)生在松樹林,而且必須落在一棵老松樹上,因為樹多,才會有多年生的老樹,只有老樹才會掉大滴大滴的松脂。
    師:有道理。
    板書:松樹林。
    還有呢?
    生:不湊巧也不行。必須是蜘蛛剛撲到蒼蠅身上,“吧嗒”松脂滴下來了。
    師:找得準。(板書:蠅、蛛、巧遇、松脂滴)。
    那么,請大家想想,假如不是這么巧呢?
    生:如果不是這么巧,就不會形成這塊琥珀。比方說,蜘蛛猛撲過去,把蒼蠅吞了,大搖大擺地走了,松脂才滴下來,就不會有這顆奇異的琥珀了。
    生:要是蜘蛛剛把蒼蠅吃了,還沒來得及逃,松脂就滴下來,雖然包住的也是兩只小蟲,可人們只能看到蜘蛛了。
    生:假如蜘蛛正要撲過去,可掉下來的松脂已經(jīng)把蒼蠅包住了,那蜘蛛決不會自投羅網(wǎng)了。
    生:有。我看“松脂繼續(xù)滴下來”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師:我看可有可無。一大滴已經(jīng)把它們包住了呀!
    生:必須有,如果就那么一滴,倆家伙目標一致,沒準兒還能掙扎出來。
    生: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許形不成球,球太小了,也許經(jīng)不起幾千年幾萬年時間的腐化、風化。
    師:講得好。板書:松脂繼續(xù)滴。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節(jié)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F(xiàn)在請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層,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學生獨立賞析課文)。
    生:“展開”、“飛舞”、“穿過”、“飛進”這幾個詞,把小蒼蠅的快樂勁兒寫出來了。
    生:暖暖的天兒,香香的味兒,這么好一個環(huán)境,難怪它出來到處飛。
    生:蒼蠅歇的時候,用了幾個動詞: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喪失警惕了。
    生:“飛累了”這句很重要,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還會防備有蜘蛛要吃它。
    生:“身上粘滿了灰塵”是作者根據(jù)琥珀里“兩只小蟲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推測出來的。
    生:作者把蜘蛛寫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簡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生:前三個小節(jié)銜接得非常緊,太陽暖,蒼蠅才會出來飛,聞到香,才會飛進松樹林,飛累了,想歇會兒,它歇了,蜘蛛乘機想吃掉它。
    生:“樂極生悲”也許有點道理,這兩個家伙,一個美得想歇,一個饞得想吃,哪能想到大禍就要臨頭呀!
    生:“剛好”這個詞用得好,說明事情發(fā)生得太巧了。
    生:“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想美餐了”這句話很幽默,這兩家伙太可憐了。
    ……。
    生:《黃河象》。
    師:你還記得必需幾個條件嗎?
    生:大象陷進淤泥里被河水淹沒了,它的尸體腐爛了,還有棗。
    師:(板書:被淹被埋)你坐下,再想想,誰來補充?
    生:時間必須很長,地殼發(fā)生過變化。
    板書:歲月漫長地殼變化。
    師:對。四個條件?,F(xiàn)在請同學們默讀這一層,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如果是,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學生活動)。
    生:松脂球變成化石也需要四個條件,“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過去了”、“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這說明時間長;“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說明地殼發(fā)生過變化,“水把森林淹沒了,樹腐爛了,松脂球被淹沒了”這又是兩個條件。
    師:(板書:松樹林松脂球)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同意。
    師:這說明任何古生物變成化石所需的條件基本相同。
    生:老師,這一層講化石的形成,為什么又提到了蒼蠅、蜘蛛?
    師:請你讀有關的句子。
    生:“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顆老松樹上?!?BR>    師:誰來回答他的問題?
    生:時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diào)事情發(fā)生得太巧了,這顆琥珀太少見了。
    師:對。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二段,請大家回顧一下,這一段是分幾層意思來寫的?
    生:兩層。
    師:第一層講棗。
    生:松脂球的形成。
    師:第二層講----。
    生:化石的形成。
    師:這兩層,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
    生:第一層詳,第二層略。
    師:想想看,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生:因為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所以作者把它作為重點來詳細描寫。而古生物是怎樣變成化石的,一般人都有這個常識,沒必要寫那么詳細。
    師:非常好。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如何得當?shù)匕才旁斅?,了解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又初步體會到了作者推理的嚴密,真是收獲不小呀!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九
    琥珀從它離開松樹母親的那一剎那間開始,它就被賦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是守護它體內(nèi)“所要保護的東西”。而沒有守護東西的琥珀,我覺得猶如一個軀殼,就算破碎了,你也不會感到惋惜。所以說琥珀既是松樹母親的孩子,又是松樹母親的淚,更是一種“歲月的記憶”。它保留了最原始的記憶,最原始的感情,最原始的守護精神。它雖然沒有鉆石的閃亮的光輝,但是我喜歡的是它歷經(jīng)幾千萬年而毫不掩飾它的黯淡光澤,沉寂在沙土中當一個最虔誠的守護者。
    歲月無法改變,這位守護者堅定的信念;風沙無法腐蝕,這位守護者堅定的心;我無法不敬仰,這位守護者的偉大精神?。?BR>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
    在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天里,所有的蟲子都沒有躲在家里乘涼,而是聚集到一棵老松樹下,聽它們的首領——蜈蚣大人發(fā)表重要的致詞。
    蜈蚣大人說道:“今天就是你們?nèi)账家古蔚墓?jié)日,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夏日慶典”。說完,蟲子們又吃又喝,又唱又跳。青蛙和蟋蟀站在木樁上盡情地唱著歌,蝴蝶和七星瓢蟲在木樁的兩邊歡快地跳著舞,蜜蜂則在一邊忙著采花蜜,做蜂蜜給蟲子們嘗鮮。
    大伙兒都很高興,只有一只小蜘蛛悶悶不樂地坐在一棵老松樹上。這時,一只小蒼蠅來到它的身邊很好奇地問:“你為什么不開心啊?”小蜘蛛嘆道:“我就因為一次獵食的時候失敗了就被趕出了族群。我現(xiàn)在很餓,所以我……”,沒等蜘蛛說完,一大滴松脂從松樹上滴下來,把它們給包住了。松脂不停地滴落下來,把它倆包裹在里面,最后形成了一個松脂球。
    許多年之后,這個松脂球變成了化石,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塊琥珀。
    (徐詩涵)。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一
    9月29日我校開始了新教師教學視導,我在二年級6班進行了《一封信》的課堂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寫“封、新、今、寫”等10個生字,并且會認讀“削、鍋、朝”等17個生字。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學生對認讀的生字基本都會讀。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于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我首先從課文的生字入手,解決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夠讀通課文并理解課文內(nèi)容。生字教學我一部分采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另一部分采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字的讀音、筆畫順序以及書寫等問題。接著我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大致了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文章主要是圍繞露西給在國外工作的爸爸寫的兩封信展開的,我首先從為什么要寫信給爸爸的問題引導,接著讓學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寫了幾封信,從第一封信開始講解。我讓學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內(nèi)容,并試圖讓他們總結出露西寫第一封信的心情——傷心、難過。學生們可以從文章中的話語感覺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后我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們談一談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邊心情會怎么樣,學生們積極踴躍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講解課文內(nèi)容時,出現(xiàn)曾經(jīng)學習過類似的句子,我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內(nèi)容,并進行口頭表達練習。
    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較為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但也還是有個別同學有坐姿不端正的問題,我也走到身邊進行了提醒。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也留下時間讓孩子們進行生字的寫字練習。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寫生字的時候,板貼的高度不夠,可能后面的學生會看不到。另外在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我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語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彌補不足,積極向各位前輩老師求教。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二
    《琥珀》一課剛剛講過,現(xiàn)將教學中的不足及優(yōu)點總結如下:
    《琥珀》第二節(jié)(講讀課)采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所設計的配音、影片巧妙。隨著生動的解說詞與逼真動化影像的展現(xiàn),將每個小讀者引入古老的森林進行遨游,小小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的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字有形、五彩鮮明、形象具體的情景,寓教于樂,充分體現(xiàn)了觀察表達的教學要求。能遵循兒童心理學規(guī)律,運用認識論進行教學,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xiàn),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課教學設計,即使學生學懂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學價值這個難點。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chuàng)造情境,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xié)調(diào)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激發(fā)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真對學生朗讀基礎差的情況,應多指導,范讀,就一個自段的朗讀到位,不應茫目的多讀,其效果不佳。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三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l.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蒼蠅、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jīng)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jù)。)。
    二、啟發(fā)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jīng)過及發(fā)現(xiàn)過程。
    三、閱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后來地殼發(fā)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jù)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后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jù)是什么?(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里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xiàn)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xiàn)。
    9.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挨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四、繼續(xù)學習課文。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xiàn)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jù)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只小蟲包在里頭,再加上松脂繼續(xù)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后來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fā)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五、啟發(fā)談話。
    對于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風吹浪卷到岸邊,孩子踩著后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只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xiàn)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后一段。
    七、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jù)。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經(jīng)有蒼蠅和蜘蛛,那么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四
    大約在25000年前的一天,天氣十分炎熱,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蔥蘢的松樹林。有一只蜘蛛在松樹枝上面爬來爬去,它十分饑餓,正在尋找食物。這時,有一只蒼蠅飛了過來。沒過多久,這兩只小蟲就被熱辣辣的太陽曬得滿頭大汗。
    蜘蛛一轉身看到蒼蠅正停歇在松樹枝上,它便立https:///刻撲了上去。正當蒼蠅快被蜘蛛捉住時,一大滴松脂落了下來裹住了它們。它們不停地在松脂球里動彈,又有一滴松脂落下來蓋住了原來的。接著,第三滴、第四滴……兩只小蟲被裹在松脂球里一動不動了。
    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那滴包裹在蜘蛛和蒼蠅身上的松脂球變得無比堅硬,最終變成了琥珀。
    (潘昱東)。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五
    《琥珀》這一課教學重點是理解“科學家是怎樣展開合理的想象”。文章條理清晰,描寫生動。為了將語言感悟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黏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jù)。
    (3)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德育滲透點——激發(fā)學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琥珀》一文作者按照琥珀“形成時間——形成——發(fā)現(xiàn)——科學價值”的順序來寫。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胳,整體感知全文的內(nèi)容,然后直奔課文最后一段,引導學生學習琥珀的特點。精心設計了“推測”一詞的教學,先是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地深刻理解“推測”的詞義。然后以琥珀的特點為根據(jù),緊緊抓“根據(jù)……推想……”的練習,引導學生深入地感受琥珀形成的環(huán)境,使學生了解琥珀的科學價值,進一步理解“推測”一詞在句中的意思,學習由已知推想未知的思維方法,有層次地展開琥珀的特點、形成、發(fā)現(xiàn)的教學過程。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六
    歡迎大家來到時空博物館,我是館長吳雨謙,今天我要帶領大家觀賞鎮(zhèn)館之寶蟲子琥珀。請大家把藍牙耳機調(diào)到本館長的頻道:sk50。505,請擦亮你們的護目鏡,穿好防護服。
    看,這塊琥珀是一塊兒極其稀有的琥珀,為什么說它極其稀有呢?因為這塊琥珀里面剛好住著兩只小蟲子,一只蜘蛛和一只蒼蠅。透過這塊漂亮的琥珀我們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它們身上的每一根豪毛。在幾萬年前,一只小蒼蠅來松樹林里旅游,可不幸的是,一只兇猛的蜘蛛盯上了它:我一定要吃掉你!就在蜘蛛快要抓到小蒼蠅的時候,一大團松脂剛好砸了下來,把它們給卷進去了。蜘蛛再也吃不到美味的蒼蠅了,蒼蠅再也逃不出蜘蛛的追趕了。兩只小蟲就這樣被永遠的封印到了這團松脂里面??矗谒鼈兺鹊乃闹苡泻枚嗪谏男A環(huán),可以想象它們當時是怎樣在里面苦苦掙扎。
    慢慢的,海水把古老的松樹林淹沒了,那團松脂在巨大的熱力和壓力下把有機物揮發(fā)了,變成了硬樹脂。硬樹脂繼續(xù)變化,最終變成了這塊裹著兩只小蟲的琥珀。后來,這塊琥珀被一個小男孩在海灘發(fā)現(xiàn)了,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琥珀。
    從這塊蟲子琥珀,我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jīng)有蒼蠅和蜘蛛了。琥珀千萬塊,此塊是第一內(nèi)有兩只蟲,至今最稀有!
    四年級琥珀教案篇十七
    這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太陽像一個大火爐正火辣辣地照著整個森林,許多昆蟲都躲在自己的家里乘涼。
    這時候,一只小蒼蠅飛到了一棵老松樹上。接著,又來了一只蜘蛛,它看到小蒼蠅孤零零的,于是去問它:“你怎么了?”
    “唉,別說了,我找不著我的爸爸媽媽了,它們可能不要我了。嗚……嗚……”
    蜘蛛牽起它的手說:“別擔心,從今兒起,本站我就是你的朋友了!”
    小蒼蠅頓時高興了起來,它們愉快地聊了起來。忽然一滴松脂從天而降,小蒼蠅和蜘蛛被緊緊裹在了里面,不能動彈。松脂不斷地滴落,形成了一個松脂球,把兩只小蟲包裹在里面,它們成為了永遠不分離的好朋友。
    過了幾萬年,海水漸漸把陸地淹沒,被埋在泥沙下面的那顆松脂球變得越來越堅硬,最終就變成了琥珀。
    (周陳建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