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五篇)

字號: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篇一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談話導入
    ⑴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處理的呢?請同學門打開第5課,教師(板書課題:5《玲玲的畫》)
    ⑵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玲”。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體感知、初步了解。
    1、小組內讀課文,互評互糾正,推薦一位組員。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推薦的組員再次讀課文,糾正讀音。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師引導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全班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jīng)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
    結果:得了一等獎。(好事)
    5、設疑:
    一件壞事怎么變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奧妙嗎?我們下堂課學習。
    四、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1、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3、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生字
    ⒈游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⒉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啟發(fā)思維、朗讀感悟。
    1、提出問題: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
    2、解決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1)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為什么要加上“仔細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么?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樣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會想什么?
    她為什么要畫小花狗?而不是其它東西?
    “玲玲滿意地笑了”說明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BR>    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秘訣了嗎?(隨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動腦筋)
    3、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4、在小組、班級中進行讀書評比擂臺賽,比一比誰是我們班的金嗓子?然后學生進行評
    議:誰讀的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訓練表達,滲透思想
    1、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2、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四、做一做:完成課后練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篇二
    《農(nóng)業(yè)的變化真大》
    一、教學目標
    1、能認讀“農(nóng)、技”等14個生字,會寫“廠、產(chǎn)”等8個生字。
    2、知道農(nóng)業(yè)有哪些變化(農(nóng)業(yè)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識字教學朗讀文章,了解身邊科學知識。
    三、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生字詞卡片
    四、當前準備
    收集有關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入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國的各項各業(yè)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nóng)業(yè)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2、課前,老師叫大家收集了有關農(nóng)業(yè)變化的有關知識,現(xiàn)在誰來介紹介紹?
    3、學生介紹農(nóng)業(yè)的變化。
    是啊,農(nóng)業(yè)的變化真大,都是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4課。
    4、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勾畫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3、說說這些生字該怎么記?
    4、出示生字卡片,小組開火車認讀。
    三、學習課文,了解農(nóng)業(yè)的變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我到農(nóng)業(yè)展覽館知道了農(nóng)業(yè)有哪些變化。
    (二)學生匯報農(nóng)業(yè)有哪些變化。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掛圖(或放課件) 水稻之父——袁隆平
    2、袁隆平爺爺立了什么大功?
    3、你還知道袁隆平爺爺?shù)哪男┦论E?
    4、指導朗讀第2節(jié)(夸獎、自豪的語氣)。
    (四)自學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讀課文3-5節(jié),然后小組說說我在展覽館里還知道了農(nóng)業(yè)有哪些變化。
    1、思考討論
    ①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開,瓜果飄香?“百花盛開”、“瓜果飄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點,它有什么作用?
    ③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長得十分茁壯?“十分茁壯”是什么意思?
    2、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學習結果。
    3、師相機放課件。說說你還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識以及“彩色棉花”和“無土栽培”的哪些知識?
    4、指導朗讀3-5節(jié)。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為什么農(nóng)業(yè)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2、齊讀第6自然段。
    3、農(nóng)業(yè)還有哪些變化呢?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去查一查農(nóng)業(yè)還有哪些變化。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篇三
    《寒號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fā)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jié)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xiàn)。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jié)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jié)變化?(刪去跟季節(jié)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jié)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yè)本》第5題。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jù)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fā)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fā)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yè)本)
    3.訂正作業(yè),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篇四
    《黃山奇石》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
    2.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學會12個生字及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弄清“區(qū)、滾、著、狀”的字形。
    (二)查字典、觀察圖畫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同學們,我國有許多的游覽圣地,你們也許去過“五岳獨尊”的泰山,也許去過“天下奇秀”的廬山,但不知你們去沒去過“人間仙境”的黃山。從今天起,老師要和同學們一齊游覽黃山奇景,你們愿意嗎?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筆順是:區(qū)。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qū)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qū)分形、義。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在橫中線以上。
    ?。荷舷陆Y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3.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
    (二)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黃山,激發(fā)興趣。(出示第一圖)
    黃山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是的風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幾百年來,游過黃山的人,無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黃山列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溫泉這黃山“四絕”名揚天下。下邊我們就到黃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學習。
    1.第1自然段:
    默讀再結合第一圖說一說黃山風景怎么樣?抓住“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談理解。(板書:秀麗神奇、奇石有趣)
    齊讀這一段。
    2.指名讀第2~5自然段。
    (1)課文具體介紹了哪幾種奇石?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圖上的巖石像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看書上是怎么介紹的。
    指名讀第2自然段。結合插圖說一說哪些地方像仙桃?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盤(觀察石頭的形狀、觀察周圍景象。)
    再讀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圖。圖上的巖石像什么?
    默讀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翻滾的云海”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可以這樣解決:①同學們,誰坐過飛機,談談你在云層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黃山的山峰高聳入云,從黃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腳下,又濃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非常壯觀。
    讀這一段,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出示第四幅圖,閱讀第4自然段。
    小組討論學習:
    ①先觀察圖中的石頭像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②讀課文,看課文中怎么說的?
    ③從哪兒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解決。
    指名一組同學匯報討論情況。
    (5)學習第5自然段。
    ①指名讀。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
    ③師生共同解決。
    重點理解:石頭怎么會變成“金光閃閃的雄雞”?(聯(lián)系上下文閱讀思考)
    山峰上幾塊巨石的形狀很像只雄雞,太陽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閃閃,就更像是一只美麗的“金雞”了。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睜開眼睛,把你想到的說出來。
    黃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們精心雕琢的一樣,有的像巨大無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仙人指路,還有的像金雞叫天都。是不是就有這些呢?
    (6)齊讀第6自然段。
    指名說說還有什么奇石?板書: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分小組學習,任選一種展開想象,說說奇石的樣子。
    請三組同學分別說一說。
    黃山石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妙趣橫生。讓我們一齊親眼目睹一下黃山的美景吧!
    (7)請一位同學讀全文,同時放一段黃山風景的錄像,使大家有身臨其境之感。
    (三)老師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體會到了黃山石的奇妙,領略了黃山秀麗的景色。希望同學們長大后,能親自去目睹黃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溫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兩課時篇五
    《一封信》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對比露西的前后兩封信,想想你更喜歡哪封信呢?學會語言的運用技巧。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懂得在困苦中尋找樂趣,懂得在親人面前要報喜不報憂,以免親人擔憂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樣生活才能過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識字,規(guī)范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初步體會當說話人在話語后面時的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親人面前要報喜不報憂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師:孩子們寫過信嗎?在寫信的時候,你們一般會告訴朋友或親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課題:一封信。
    二、初讀課文,識寫生字。
    1、根據(jù)自讀提示,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個故事就藏在課本的第35頁,讀之前看看老師給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通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我會認的字畫上圓圈。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再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識記生字。
    (1)帶拼音認讀生字。
    大家看,這里有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們能將上面的生字讀正確,我們就能順利地將信封打開。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借助拼音讀一讀吧!
    (2)去掉拼音認讀生字。
    調皮的生字寶寶丟掉了它的帽子,你們還認識他們嗎?給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3)開火車讀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他們嗎?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師也出幾個字謎考考大家!
    (5)認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請孩子們匯報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露西要給爸爸寫一封信,開始露西給爸爸報告家里的壞消息,后來在媽媽的提醒下,他向爸爸報告了媽媽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露西給爸爸寫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露西給爸爸寫的第二封信?
    3、自由讀讀露西兩封信的內容,體會一下兩封信給你帶來的感覺。
    四、寫字指導。
    1、觀察要求寫的生字,說說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觀察“珠、圓、筆”,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5、學生描紅、練寫。
    6、教師點評。
    五、總結全文。
    第2課時
    一、聽寫詞語,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對照批閱。
    3、寫字指導。
    二、理解過程,品味語言
    1、學習第一封信。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訴了爸爸哪些事?這些事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找出相關句子畫下來!
    2、匯報交流。
    (1)重點句1“你不在,我們很不開心?!遍_門見山的告訴爸爸他們的生活不開心,這樣的信,爸爸看到以后會怎樣?只能徒增煩惱。
    (2)重點句2“還有,家里的臺燈壞了,我們修不好。從早到晚,家里總是很冷清。”從這句話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過得很不好。特別是“總是”一詞。
    (3)學習用“總是”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
    (1)師引讀。
    (2)生領悟讀。
    4、學習第二封信。
    請自由讀課文7到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訴了爸爸哪些事?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內容一樣嗎?他表達的是露西怎樣的心情?找出相關句子畫出來。
    5、匯報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內容,讀一讀。
    (2)重點句子1“太陽閃閃發(fā)光。陽光下,我們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边@句話寫出了什么?也寫出了什么?(我們家的希比希過得很快活,我們也跟著過得很快活)
    (3)重點句子2“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睆倪@句話,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怎么樣?
    6、這封信里面講了臺燈壞了的事情了嗎?是怎么講的?和前一封信表達的方式一樣嗎?哪一封信的表達方式更好?為什么?
    7、“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眿寢屨f。這句話有什么特點?說話的人物在說的話的后面。仔細觀察它的標點符號,應該怎樣打標點?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將露西寫的第二封信在課件上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再讀一讀。
    三、對比分析,明白道理。
    1、對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達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達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組討論:你認為第一封信好些?還是第二封信好些?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讀全文。
    四、課堂延伸,拓展練習
    你有親人不在身邊嗎?你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呢?請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吧!注意信的書寫格式,試著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