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通用16篇)

字號:

    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編寫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希望這些教案范文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幫助,祝你編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一
    1.認識“洪、毒”等15個生字,讀準“鋪、盛”2個多音字,會寫“災、難”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結合插圖想象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通過朗讀表達歡樂、幸福、難忘之情。
    3.借助“象腳鼓”等詞語描述過潑水節(jié)時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一)圖片導入,引出課題。
    1.出示傣族人過潑水節(jié)的圖片,簡介傣族和潑水節(jié)。
    傣族人民在每年的4月中旬有一個盛大節(jié)日,這一天,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
    2.1961年的潑水節(jié)對于傣族人民來說世代難忘,因為那次潑水節(jié)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7課《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初讀感知,語境識字。
    1.大聲朗讀課文,標自然段,圈出生字,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長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同桌互相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3.語境識字。
    (1)出示帶有生字的短語,學生齊讀,學習生字。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龍船駛過江面。
    銀碗里盛滿清水笑容滿面敲起象腳鼓。
    祝福周總理健康長壽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
    (2)潑、踩、駛、敲,結合偏旁,做動作理解。
    出示詞語齊讀:民族、家族、傣族。
    (4)祝福:表示美好的祝愿,結合生活經(jīng)驗識記。
    (5)學習“鋪、盛”2個多音字,讀準字音,讀好詞語。
    4.再讀課文,爭取讀通順。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理解詞語,寫生字。
    一年一度:表示一年一次。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相當于漢族的春節(jié),十分隆重。
    (2)寫生字。
    度:第一筆點起筆在豎中線,廣字頭撇要長,里面的“廿”寬扁,筆順是橫、豎、豎、橫,“又”寫得扁一些,最后撇捺下方是齊平的。
    潑:書寫時注意右邊是“發(fā)”,長撇沿豎中線撇向左下,“又”的橫撇與捺下方齊平。
    學生書寫,老師及時評價。
    老師過渡:1961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是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板書:1961年周總理)。
    2.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迎接周總理的?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感悟。
    句子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趕”可以換成“走”嗎?一個“趕”字體會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動的心情。學生練習讀句子,讀出急切的心情。
    句子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傣族人民用火紅的鳳凰花鋪成“地毯”,這是用最熱情的方式歡迎敬愛的周總理。學生練習讀句子,讀出傣族人民的熱情。
    句子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思考:把“一條條、一串串”換成“一條、一串”,行嗎?
    “一條條、一串串”寫出龍船和花炮非常多,更能表現(xiàn)節(jié)日的隆重、熱鬧和喜慶。
    老師補充資料:周總理工作繁忙,就是這樣一位關心百姓,深受愛戴的好總理來到傣族人民身邊,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喜慶熱鬧的氣氛。
    3.學習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出示課文插圖,找出描寫周總理樣子的句子。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思考:周總理為什么要換上傣族的服裝?從“笑容滿面”感受到什么?
    周總理這樣是把自己當成普通的傣族人,融入百姓中,他平易近人,與傣族人一起過節(jié)十分高興。
    (2)讀第4、5自然段,畫出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
    出示動詞:接過、敲著、端著、拿著、潑灑。
    出示詞語: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
    借助上面的詞語,練習說一說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3)男生和女生比賽讀第6自然段,比一比誰能讀出開心的場面。
    4.課文最后連用了4個感嘆號,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是多么開心,多么幸福,多么令人難忘?。ò鍟憾嗝葱腋?!多么令人難忘?。е@種幸福,我們齊讀第7、8自然段!
    課堂總結: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把美好的祝愿送給傣族人民,所以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四)整合閱讀《故事歡樂谷》中的《擺茶攤的蒲松齡》。
    1.初讀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第4~9自然段:
    (1)畫出文中描寫蒲松齡樣子的句子,結合課文插圖,體會他這樣打扮的用意。
    句子:蒲松齡身穿一件補過的粗布短衫,灰色的長褲,褲管卷到膝蓋上。
    他這樣打扮是為了從形象上更接近于擺茶攤的老板,更容易和來往客人交流。
    (2)借助關鍵詞,練習講蒲松齡是怎樣通過擺茶攤收集民間故事的。
    出示詞語:老槐樹、席子、香茶、招呼、誠懇。
    (3)指名分享,及時鼓勵。
    課堂小結:希望同學們在今后都能借助關鍵詞語把故事講好。
    三、板書設計。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生字詞。
    2.朗讀指導結合語言實踐,理解潑水節(jié)的熱鬧,感受總理與傣家人心貼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激趣。
    (教師伴著“快樂的潑水節(jié)”樂曲,緩緩地述說)同學們,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拿著盛滿清水的銀碗或者是罐子、臉盆,一手拿著柏樹枝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聽傣家人說,身上潑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們?nèi)頋窳芰艿模瑓s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這個節(jié)日就是(生:潑水節(jié))。
    2.學寫“潑”字。
    (屏幕出示“潑水節(jié)”)“潑”是今天要學的新字,拿起小手跟著老師寫一遍。
    生在田字本上練習。
    3.導入新課。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對于我們寧波小朋友可能有些陌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課文來感受潑水節(jié)吧。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劃下來,把它讀準確,最后標上自然段序號。
    2.生自讀,師巡視,并隨機板書學生認為難讀的詞語。
    3.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個別難讀的詞語可結合句子來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象腳鼓”可結合圖片理解)。
    4.學寫“鳳凰”和“腳”。
    5.讀著讀著,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難讀的段落,誰敢來挑戰(zhàn)自己,讀給大家聽聽。
    6.大家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自己覺得難讀的段落讀通順。
    [設計思路:
    三、深讀課文。
    1.回顧默讀要求。
    上單元我們學了一種讀書的新方法(默讀)。還記得默讀的要求是(生: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潑水節(jié)?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把它劃下來。
    3.交流。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難忘的,熱鬧的,幸福的。
    4.學習“熱鬧的潑水節(jié)”。
    a、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這是“熱鬧的潑水節(jié)”?
    (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敲起象腳鼓”、“四面八方”、“趕來”。
    (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師板畫鳳凰花瓣,理解“撒滿”。
    “鮮紅的地毯”: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接待最尊貴的客人時。)。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讀“一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北容^理解“一串串”、“一條條”。
    b、激情引讀句1,句2,句3。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天天都要處理黨和國家許許多多重要的事情,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慶祝潑水節(jié),總理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當時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區(qū)交通非常不方便,周總理乘飛機后又改乘汽車,最后又乘渡船過江,不辭辛苦,不遠千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傣族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難怪――――――,難怪――――――(引讀句1,句2,句3)。
    c、引讀句4。
    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周總理來了,你會大聲歡呼――――――;
    如果你看到總理來到你的身邊,你會激動地歡呼――――――;
    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傣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歡呼著――――――。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周總理來到了人群中,你能認出他嗎?
    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
    他戴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2.指名讀。
    3.指名根據(jù)畫面介紹周總理。
    課文中準確生動的描寫,使我們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周總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中有許多描寫(顏色)的詞。
    4.你能用表示顏色的詞來說說插圖中的人物嗎?過會兒請大家猜猜你說的是誰。
    ()身穿(),(),頭上(),()地()。
    5.再來看看周總理的打扮吧!齊讀。
    五、小結。
    看了周總理和傣家人的打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樣的,總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貼得緊緊的,就是這樣的一位好總理,難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歡迎他,(齊讀第2自然段)。
    同學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感受到這是一個熱鬧的潑水節(jié),那么課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深入地學習。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傣族人民和敬愛的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墒?,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然而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教師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三
    1.學習積累生字詞。
    2.朗讀指導結合語言實踐,理解潑水節(jié)的熱鬧,感受總理與傣家人心貼心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
    1.談話激趣。
    (教師伴著“快樂的潑水節(jié)”樂曲,緩緩地述說)同學們,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拿著盛滿清水的銀碗或者是罐子、臉盆,一手拿著柏樹枝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聽傣家人說,身上潑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們?nèi)頋窳芰艿?,卻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這個節(jié)日就是(生:潑水節(jié))。
    2.學寫“潑”字。
    (屏幕出示“潑水節(jié)”)“潑”是今天要學的新字,拿起小手跟著老師寫一遍。
    生在田字本上練習。
    3.導入新課。
    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對于我們寧波小朋友可能有些陌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課文來感受潑水節(jié)吧。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劃下來,把它讀準確,最后標上自然段序號。
    2.生自讀,師巡視,并隨機板書學生認為難讀的詞語。
    3.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個別難讀的詞語可結合句子來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象腳鼓”可結合圖片理解)。
    4.學寫“鳳凰”和“腳”。
    5.讀著讀著,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難讀的段落,誰敢來挑戰(zhàn)自己,讀給大家聽聽。
    6.大家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自己覺得難讀的段落讀通順。
    [設計思路:
    三、深讀課文。
    1.回顧默讀要求。
    上單元我們學了一種讀書的新方法(默讀)。還記得默讀的要求是(生: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潑水節(jié)?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把它劃下來。
    3.交流。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難忘的,熱鬧的,幸福的。
    4.學習“熱鬧的潑水節(jié)”。
    a、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這是“熱鬧的潑水節(jié)”?
    (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敲起象腳鼓”、“四面八方”、“趕來”。
    (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師板畫鳳凰花瓣,理解“撒滿”。
    “鮮紅的地毯”: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接待最尊貴的客人時。)。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讀“一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北容^理解“一串串”、“一條條”。
    b、激情引讀句1,句2,句3。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天天都要處理黨和國家許許多多重要的事情,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慶祝潑水節(jié),總理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當時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區(qū)交通非常不方便,周總理乘飛機后又改乘汽車,最后又乘渡船過江,不辭辛苦,不遠千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傣族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難怪――――――,難怪――――――(引讀句1,句2,句3)。
    c、引讀句4。
    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會歡呼――――――;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周總理來了,你會大聲歡呼――――――;
    如果你看到總理來到你的身邊,你會激動地歡呼――――――;
    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傣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歡呼著――――――。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周總理來到了人群中,你能認出他嗎?
    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
    他戴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2.指名讀。
    3.指名根據(jù)畫面介紹周總理。
    課文中準確生動的描寫,使我們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周總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中有許多描寫(顏色)的詞。
    4.你能用表示顏色的詞來說說插圖中的人物嗎?過會兒請大家猜猜你說的是誰。
    ()身穿(),(),頭上(),()地()。
    5.再來看看周總理的打扮吧!齊讀。
    五、小結。
    看了周總理和傣家人的打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樣的,總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貼得緊緊的,就是這樣的一位好總理,難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歡迎他,(齊讀第2自然段)。
    同學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感受到這是一個熱鬧的潑水節(jié),那么課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深入地學習。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傣族人民和敬愛的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xiàn)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然而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教師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四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
    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寫的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候的情景。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二、導人新課。
    1、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尤其是長句子)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
    (2)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傣族咖啡色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那天”,“那么”的“那”讀na。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nóng)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投影圖片(潑水節(jié)盛況)。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四、總結提問:
    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五、作業(yè)練習。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五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nèi)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1、重點: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問質(zhì)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六
    1.會認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盛、度”。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nèi)容。
    4.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感情。
    識字、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一、視頻導入。
    1.播放傣族潑水節(jié)的視頻。
    2.介紹潑水節(jié),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圈出生字和生詞。
    2.指導生字和生詞。
    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開火車的形式。
    (2)識字比賽。
    三、把握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讀課文,學生評議,相互正音。
    3.再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詞,自由認讀。
    2.同桌互讀、指名讀,正音。
    3.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重點詞語。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認讀生字詞。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提問:1961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2.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要求畫出有關句子。指名讀,交流感悟。
    3.出示插圖,同桌合作讀第4、5自然段,說說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4.思考:周總理和人們?yōu)槭裁茨敲撮_心?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難忘?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
    三、回顧課文,升華情感。
    1.再看插圖,說說周總理和人們?yōu)槭裁葱Φ媚敲撮_心。
    2.請同學說說對最后兩段的理解。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2、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欣賞潑水節(jié)圖片。
    設計意圖:
    從欣賞圖片入手,激起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興趣。
    2.導入新課。
    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時,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來到聚集地,互相潑水祝福,聽傣族人說身上潑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們?nèi)頋窳芰艿?,卻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這個節(jié)日就是(生答師板書)。
    “潑”是今天要學的新字,拿起小手跟著老師寫一遍。潑水節(jié)今天課文中描寫的這次潑水節(jié)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記的潑水節(jié)。板書“難忘”(結合實際理解“難忘”一詞)。
    這次潑水節(jié)為什么另傣族人民難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語要多讀幾遍,把它讀準確,
    3.檢查生字。
    (1)師:這篇課文需要我們認讀的生字比較多,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桌互相當小老師考一考對方,如果有不會認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識字方法教給他,可以幫他分析字形、給他組個詞,認讀完的馬上坐好。
    (2)出示詞語指名讀。
    (3)認讀多音字。
    設計意圖:遵循學生認識記規(guī)律,鼓勵自主識字。
    三、深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你還能說幾個象這樣式的短語嗎?)。
    3.介紹周總理。
    4、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記事作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設計》。
    (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敲起象腳鼓”、“四面八方”、“趕來”。
    (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理解“撒滿”?!磅r紅的地毯”: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接待最尊貴的客人時。)。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讀“一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北容^理解“一串串”、“一條條”。
    a、引讀句1,句2,句3。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天天都要處理黨和國家許許多多重要的事情,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慶祝潑水節(jié),總理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當時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區(qū)交通非常不方便,周總理乘飛機后又改乘汽車,最后又乘渡船過江,不辭辛苦,不遠千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傣族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_―,難怪―_,難怪―_,―(引讀句1,句2,句3)。
    設計意圖: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喚起學生腦海中情景的再現(xiàn),再次調(diào)撥學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讀入情入境。感受總理和人民那種無以言表的感情。
    b、引讀句4。
    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會歡呼_―;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會歡呼_――;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周總理來了,你會大聲歡呼_;
    如果你看到總理來到你的身邊,你會激動地歡呼_;
    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傣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歡著――――――。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串開放式的句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道出自己的獨特感悟和理解。
    7.周總理來到了人群中,你能認出他嗎?
    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他戴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BR>    (1)、指名讀。
    (2)、指名根據(jù)畫面介紹周總理。
    課文中準確生動的外貌描寫,使我們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周總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中有許多描寫(顏色)的詞。
    (3)、你能用表示顏色的詞來說說插圖中的人物嗎?過會兒請大家猜猜你說的是誰。
    這就是外貌描寫,學會了嗎?老師相信在你們的習作中有所體現(xiàn)。
    設計意圖:感受外貌描寫的作用,初步懂得這是一種寫作方法。
    8.再來看看周總理的打扮吧!齊讀。
    總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樣的,總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貼得緊緊的,就是這樣的一位好總理,難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歡迎他,(齊讀第2自然段)。
    五、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師:周總理來到了傣家山寨,那他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jié)日的?
    1、自學4、5、6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把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加上圓點,認真體會。
    2、學生匯報師板書(敲鼓跳舞潑水祝福)。
    3、填空練習。
    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一樣)。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體會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一樣。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1、指名讀7-8自然段。
    2、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結合感悟,表達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實情感,再次激發(fā)學生對總理的愛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
    六、總結:
    周總理來到這里,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望不了這一天,所以這是一次(齊讀課題)我們?yōu)橛羞@樣的總理而感到驕傲與自豪,讓我們齊讀課文來表達我們對總理的熱愛吧!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底個生字。
    2、學習課文3-8段,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行,那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
    2、齊讀課題。
    3、復習生字。
    二、自主探究,會文悟情。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jié)的?
    1、白由讀第3-6自然段,勾畫有關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1)先來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順序不限。
    a、“一大早,人們敲起象腳鼓。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趕來?!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抓住“一大早、興高采烈、四面八方、趕來”等詞體會人們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指名讀、評議、齊讀。
    b、“為了歡迎周總理……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毽?!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貴的客人,他們多么開心呀?。?BR>    c、一條龍船駛過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從“一條條”“一串申”更能體現(xiàn)當時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激動萬分。引讀,表演:人們搬動地歡呼起來:“周總理來了!”
    師生賽讀。
    d、配樂讀第3自然段:
    課件配樂(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風尾們〉),伴著這婉轉(zhuǎn)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也加入歡迎的人群,迎接周總理的到來!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
    a、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相機出示句子o。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薄八舆^一只象腳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載歌載舞?!?BR>    a.說出表示動作的詞:接過、敲著、踩著、載歌載舞。
    b.談體會:從周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平易近人)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有感情地朗讀。
    b、“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一手拿著的樹枝蘸水向人們潑灑?!?BR>    a、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b、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說。
    c、演一演:配樂師生表演,交際互動,互相祝福。
    c“他還樂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讀,
    b、說一說:說說姑娘和小伙為什么留下幸福的熱淚?他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c、周總理是多么的可敬可親.姑娘、小伙的臉上已分不清哪是清涼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熱淚,他們已陶醉在這深深的祝福與關懷之中。此時,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他們的激動、興奮、快樂、幸福!
    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賽讀。
    引讀“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開心!”
    分組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3-6自然段。
    三、釋疑小結,激情升華。
    1、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幸福、難忘?
    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傣族人民,與人民心連心.那么可親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這幸福的回憶之中,讓我們深情地讀讀第7-8自然段!
    四、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總理的有關故事、圖片。
    2、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分析結構。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1個、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九
    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三、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四、朗讀:
    2、指導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yè),學生互相評價。
    六、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nèi)龌ò戟毺氐挠头绞揭约跋矐c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恰傲钊穗y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一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偫淼臐M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xiàn)。文章圖文并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nèi)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系了解不多,課前應布置他們搜集有關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潑水節(jié)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搜集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shù)民族,而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jié)。(板書課題)教師或?qū)W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jié)的習俗。
    潑水節(jié)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jié)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艷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
    (此處如果有條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節(jié)的錄象,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烈。)。
    3、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伙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diào)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體現(xiàn)出個性。
    練習。
    1、填量詞。
    一花炮。
    一()龍船。
    一()花瓣。
    一()象腳鼓。
    2、找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
    火紅火紅。
    寫字。
    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1)都是半包圍結構。(2)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
    (3)“鳳”字內(nèi)是“又”,要和“風”區(qū)分字形。
    此外,還應注意。
    “恩”與“思”的區(qū)別。
    1、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根據(jù)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4、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延時評價更易于調(diào)動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
    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朗讀。
    2、指導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寫字。
    練習書寫其他六個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yè),學生互相評價。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1、傣族有人口162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納州和德宏州。臨滄的耿馬、孟寶、思茅的孟連、玉溪的新平等30多個縣也都有分布。傣族歷史悠久,在近年發(fā)現(xiàn)的傣文史籍中,記述著遠古時期傣族先民的活動?!按觥?,意為熱愛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國前,傣族地區(qū)處于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不同地區(qū)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西雙版納為代表的領主經(jīng)濟保存比較完整;德宏、孟連、耿馬是代表領主經(jīng)濟向地主經(jīng)濟過渡的地區(qū);景谷、新平、元江等內(nèi)地的傣族地區(qū)地主經(jīng)濟已經(jīng)確立。
    2、傣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送龍節(jié)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認為互灑清水可以消災彌難,互相祝福。節(jié)日里還舉行堆沙、丟包、放高升,賽龍舟等活動。
    3、漫話竹樓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
    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筑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竹鄉(xiāng),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shù)十種,都是筑樓的天然材料。
    閱讀在線:
    綠色的竹樓。
    西雙版納,一片翠綠。那兒的房屋很怪,不用磚,不用石,是用綠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樓是懸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撐著。把竹樓架高,不但能防潮,還能在樓下養(yǎng)牛喂豬呢!據(jù)說,這種建房子的辦法,還是當年諸葛亮教給傣族人的呢!
    進竹樓,先得把鞋脫下放在樓梯邊,光著腳走在用竹子鋪著的地板上,涼絲絲怪舒服的。人們盤腿坐在竹樓里火塘邊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來長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簽在火塘里點燃,嘴斜著埋進竹筒里,呼嚕嚕地抽著。原來這是“水煙筒”。
    吃飯時,人們圍坐在竹編的圓桌旁。擺在桌上的菜更新鮮。什么“螞蟻蛋拌酸筍”啦,“油炸青苔”啦,而雞肉是用香茅草裹著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樓,滿眼是綠樹、鮮花,連圍寨子的墻,都是長得又高又綠的仙人掌。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二
    一、教學理念:
    1、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探索自主探究的開放的課堂模式。
    2、以語言材料為載體,以課文為例子,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樂學、善學。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分清文章的詳略,讀懂重點句子。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談舉止為突破口,研究劉備等人物形象,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3、情感目標學習劉備的誠心誠意、禮賢下士的品質(zhì)。
    4、發(fā)展性目標學會學習(自讀自悟)、學會合作(研討交流)、學會做人(尊重他人以誠待人)、學會做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三、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理解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披文入情。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還深入地學習了劉備一訪諸葛亮。
    2、你想進一步研究劉備嗎?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劉備,還涉及到他的弟弟張飛,那么,我們怎么來研究這兩個人物呢?讓學生說,通過閱讀,抓住人物言行、神態(tài)等來理解。
    (二)自主選擇,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人物,深入學習課文,完成填表。(把表格發(fā)給學生。)。
    一顧。
    二顧。
    三顧。
    怎樣一個人劉備。
    (言、行、神態(tài))。
    問又問。
    失望而回。
    張飛。
    (言、行、神態(tài))。
    失望而回。
    (1)如果對張飛感興趣,找出描寫張飛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
    (2)如果對劉備感興趣,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神態(tài)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巡回,了解學情。
    2、研讀劉備、張飛的句子。(按學生回答的順序講)。
    (1)研究劉備的同學交流。
    按學生交流的情況分別投影,重點落實字詞,這些句子要具體講,認真讀,讀出感情。隨機板書:斥責張飛、下馬步行、階下恭候、趕緊謁見。
    學生另外找出的有關劉備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讀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劉備是個怎樣的人。
    (2)研究張飛的同學交流。
    用同樣的方法投影出示,讀讀議議,可以看出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主要是寫劉備,但同時也把張飛寫進去了,這是否多余?分小小組討論。
    然后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點撥,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隨機板書:反襯。
    (4)對比朗讀,愿意朗讀張飛的讀出他的莽撞無禮,愿意朗讀劉備的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三)課外延伸,激發(fā)興趣。
    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這篇課文的有關章節(jié),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三
    1、學會9個字,會認10個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課文,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書寫正確、規(guī)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人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會認本課德望19個生字,指導書寫4個生字;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
    一、揭示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師簡介潑水節(jié)的來歷及傣族的風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不會讀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讀課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的、2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度、敬、趕、駛”四個字,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又是怎樣記住它們的?(讓學生了解撇的寫法,學會運筆、頓筆寫出筆鋒)。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師范寫“度”。
    3、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底個生字。
    2、學習課文3-8段,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行,那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
    2、齊讀課題。
    3、復習生字。
    二、自主探究,會文悟情。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jié)的?
    1、白由讀第3-6自然段,勾畫有關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1)先來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順序不限。
    a、“一大早,人們敲起象腳鼓。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趕來?!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抓住“一大早、興高采烈、四面八方、趕來”等詞體會人們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指名讀、評議、齊讀。
    b、“為了歡迎周總理,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毽?!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貴的客人,他們多么開心呀!)。
    c、一條龍船駛過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從“一條條”“一串申”更能體現(xiàn)當時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激動萬分。引讀,表演:人們搬動地歡呼起來:“周總理來了!”
    師生賽讀。
    d、配樂讀第3自然段:
    課件配樂(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風尾們〉),伴著這婉轉(zhuǎn)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也加入歡迎的人群,迎接周總理的到來!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
    a、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相機出示句子o。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薄八舆^一只象腳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載歌載舞?!?BR>    a.說出表示動作的詞:接過、敲著、踩著、載歌載舞。
    b.談體會:從周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平易近人)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有感情地朗讀。
    b、“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一手拿著的樹枝蘸水向人們潑灑。”
    a、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b、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說。
    c、演一演:配樂師生表演,交際互動,互相祝福。
    c“他還樂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讀,
    b、說一說:說說姑娘和小伙為什么留下幸福的熱淚?他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c、周總理是多么的可敬可親.姑娘、小伙的臉上已分不清哪是清涼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熱淚,他們已陶醉在這深深的祝福與關懷之中。此時,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他們的激動、興奮、快樂、幸福!
    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賽讀。
    引讀“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開心!”
    課件展示潑水節(jié)的場面。
    分組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3-6自然段。
    五、釋疑小結,激情升華。
    1、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幸福、難忘?
    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傣族人民,與人民心連心.那么可親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這幸福的回憶之中,讓我們深情地讀讀第7-8自然段!
    六、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總理的有關故事、圖片。
    2、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七、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分析結構。
    2、教師范寫“祝”。
    3、學生描紅1個、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積累重點詞句,并進行簡單的拓展運用。
    2、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激情朗讀,體會課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濃。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
    體會人民和周總理心連心的感情。
    搜集周總理資料,在班級進行周總理資料展示,多媒體課件。
    一、字詞引領,巧入文本。
    1、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組云南傣族的圖片。聰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們今天要繼續(xù)學習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齊讀課題)把你想重讀的詞讀重一點,再讀一遍。
    2、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考考你們昨天的生字學得怎樣。
    出示詞語:鳳凰花對襟白褂咖啡色踩著端著盛滿敲起鼓蘸了水周恩來。
    齊讀,最后剩下“周恩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名字。
    出示周恩來的圖片,配上文字:他12歲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是共和國的第一位國家總理。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新中國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們敬愛的總理——周恩來。
    你想認識他嗎?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見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1961年(板書:1961年),去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逐段學文,體會“難忘”。
    1、通讀全文。
    這篇課文充滿著喜悅與熱情,適合我們帶著激情大聲朗讀?,F(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一遍課文。
    2、分段學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們見過鳳凰花嗎?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鳳凰花圖片),鳳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潑水節(jié)前后開放,開花時滿樹結花,遠遠看去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課文用了一個詞——“火紅火紅”,多么喜慶、熱烈的顏色啊,我們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2)學習第2自然段。
    引讀——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這里有個詞“特別”,可以換成什么詞?把你這個詞放進去讀一讀。全班一起讀讀這段話,把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過渡:周總理要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了,人們會怎樣迎接他呢?
    (3)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4自然段。
    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理解“笑容滿面”,體會“周總理就像我們傣家人”的感受)。
    (5)學習第5自然段。
    (6)學習第6自然段。
    師接著學生的朗讀引讀——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開心!
    (出示)帶上你的想象,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7)學習第7、8自然段。
    出示第7、8自然段,齊讀。
    課文最后連續(xù)用了幾個感嘆號,從這些感嘆號里你讀懂了什么?
    老師從網(wǎng)上找到了幾張當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我們來看看。
    每當翻閱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會忍不住感嘆——(讀)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
    很多年過去了,每到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人們都倍加想念周總理,想念1961年的潑水節(jié)——(讀)。
    懷念放在心里,聲音輕一些——(讀)。
    三、回首扣問,難忘總理。
    到這里,我們讀完了整篇課文,假如讓你用一個詞來說說1961年傣族人民的這個潑水節(jié),你會用什么詞?(學生說)。
    是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對于傣族人民來說,是難忘的,幸福的,激動的……這都是因為——周總理(板書:周恩來)。
    四、情感延伸,指導寫字。
    從那時起,傣族人民把“周恩來”三個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這個“恩”字,上面是個“因”,下面是個“心”,正是因為周總理的心中裝著人民,所以人民也從心底里熱愛他,寫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把“心”字寫好,現(xiàn)在拿起筆來寫一寫!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五、小結拓展,了解文化。
    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潑水節(jié),我們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jié)日,比如說彝族有火把節(jié),藏族有雪頓節(jié)……蒙古族有那達慕節(jié),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作業(yè):收集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五
    課型新授時間2013.3.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有興趣,培養(yǎng)他們能從生活中去感受、了解一些神話故事,在生活中去學習知識。在故事中去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得新知識。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我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能讀會寫。
    了解潑水節(jié)的來源,節(jié)日的意義。
    重點。
    難點重點:理解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難點:識字運用。
    教具多媒體。
    學具。
    檢測題。
    1、朗讀課文。
    2、用課文中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鳳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端蘸壽。
    教學過程。
    一、檢測預習: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潑水節(jié)主要有哪些活動?
    2、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
    二、教學新課。
    1、自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生字和新詞。
    2、想一想,你覺得潑水節(jié)中哪些場面令人難忘?讀讀想一想這個節(jié)日是有何意義。
    3、課件出示熱烈場面的詞語:趕來四面八方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鮮紅。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矯正自己讀錯的字音。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找出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自拼自讀;
    2、ppt課件出示生字,學生反復拼讀練習。
    3、利用投影引導學生認真區(qū)分生字,從字形,結構特征,書寫上指導。
    4、鞏固生字。組詞擴句訓練。
    四、強化練習:。
    1、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語調(diào)清楚,適當?shù)牡胤綍nD;
    2、從課文中找出多音字組詞(常用幾個多音字)。
    3、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令人難忘?
    4、傣族平常的潑水節(jié)是怎么過的?
    五、實踐活動:
    1、生字組詞。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我們將認識12個新單詞,如“phoenix”和“phoenix”。我們將寫10個新單詞,如“龍,恩典”和“鳳凰”。
    觀察圖片,培養(yǎng)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nèi)容。
    3、正確、流利、感性地朗讀課文,共同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潑水節(jié)的快樂和速度。
    幸福,初步體驗了周總理與人民的心連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共同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
    難點: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預備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文字插圖);潑水節(jié)的材料;新單詞卡,新單詞卡。
    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傣族及潑水節(jié)信息。
    日程安排:。
    2課時。
    一個節(jié)。
    學習目標:。
    1、學習12個新單詞和由新單詞和熟悉單詞組成的新單詞。
    2、通過觀察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傣族風俗習慣。
    教學策略:。
    本課程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把課文交給學生,組織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在自學互動中交流識字方法,豐富識字經(jīng)驗,激發(fā)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進而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教學理念。
    教學過程。
    我的思想。
    首先,介紹主題,了解課文的意思。
    展示傣族潑水節(jié)現(xiàn)場的掛圖。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老師:這是什么節(jié)日?
    老師:潑水節(jié)是我國傣族人民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這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孩子們,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可不那么普通。為什么?(用作“因為…”所以……”句子的答案是……教師板書題目“難忘潑水節(jié)”
    2、第一次閱讀文本。
    老師:有多難忘?讓我們打開書開始讀課文。遇到生詞時,看“楓葉”上的注音符號,用鉛筆在課文生詞上標上注音字母。然后讀幾遍,認出它,然后擦掉鉛筆上的筆記。
    2、自主分類和閱讀,努力識別漢字。
    你認識所有的生詞嗎?教師使用新單詞卡(或課件)展示新單詞,讓學生嘗試獨立閱讀。
    學生認不出來,再用拼音讀一遍。
    鳳凰格雷斯敲了敲他的頭顱。
    咖啡倒了下去,壽命下降了。
    你看到了什么單詞?你在哪里見過他們?吸引學生閱讀,全班閱讀。
    你認為最容易讀的單詞是什么?
    你覺得哪個單詞最難記住?把難的單詞讀幾遍,然后思考如何記住它們。然后與整個小組交換讀寫方法。
    (4)哪些新單詞代表你能做的動作?做一遍,再讀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新單詞?談論它們,然后再讀一遍。
    教師應注意學生發(fā)音的不準確,提示學生,然后教他們閱讀。
    3、大聲朗讀片段,檢查對生詞的識別能力。
    老師:你剛學的新單詞能在單詞和句子中辨認出來嗎?
    1、閱讀生詞卡片。
    詞卡呈現(xiàn):周恩蘭敲了敲白大褂前面的白大褂。
    咖啡沾上右端蘸墨水蘸筆壽命長。
    2、讀句子。
    老師:讓我們看看誰讀這些句子更流利。
    周恩來總理面帶微笑地來到人群中,他身穿白色夾克,棕色褲子,頭戴水紅圍巾。他拿著大象腳上的鼓,敲著快樂的鼓點,踩在鳳凰花鋪成的“地毯”上,與傣族人民共舞。
    3、自由閱讀,你能認出課文中的單詞嗎?
    4、閱讀和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如果你不明白,你可以問你的同桌。
    5、你喜歡讀哪一段?把它讀給你的同桌聽。
    6、你覺得哪一段很難讀?讓你的同學讀它,自己讀幾遍。
    四、自主觀察和寫作實踐。
    1、教師展示他們需要寫的新單詞,學生閱讀并復習這些單詞。
    2、學生觀察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六個新單詞,找出哪些單詞不適合寫,哪些筆畫不適合寫。同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