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課本同步閱讀59(八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59 孟子語錄三篇
    《孟子》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薪〕柴火。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與于不仁之甚者也〕和很不仁的人相同了。與,同。,亦終必亡〔亦終必亡〕也終究會消失(指已經(jīng)積下的一點仁德)。而已矣?!?《孟子 告子上》)
    孟子曰:“五谷〔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豆五種谷物。者,種〔種(zhòng)〕播種的,這里指莊稼。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荑稗(tí bài)〕兩種類似莊稼的野草,子食也可以吃。荑,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上》)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孳孳〕勤勉的樣子。為善者,舜之徒〔舜之徒〕舜一類的人。舜,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名重華,是儒家推崇的明君。徒,類。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跖〕春秋戰(zhàn)國之間民眾起義領(lǐng)袖,被誣稱為“盜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無他〕沒有別的。,利與善之間也?!?《孟子 盡心上》)
    ******
    孟子繼孔子之后,極力“推銷”儒家的仁愛思想,勸勉人們棄惡從善??此谶@三段話中,多會打比方,多么能言善辯!古今社會,世殊時異,但人心善惡的道理還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利己”與“利他”怎樣調(diào)和,仍是現(xiàn)代社會中每個人所面對的問題。
    有關(guān)資料
    孟子和孔子一樣,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開始帶著學生周游各國,宣傳他的社會理想。他發(fā)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極力勸勉君主實行“仁政”,認為“仁者無敵”。為了使人心向善,他特別重視“利”和“義”的分辨,認為人們在這兩者之間作出怎樣的抉擇,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讀他的語錄,我們會明顯感到他的執(zhí)著、自信和銳不可當?shù)臍鈩?,令人折服?BR>    孟子語錄三篇①選自《孟子》。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