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灰瓦、茶館胡同,在外國人看來,老北京的文化確實有神韻。但是,想把京片子的兒化音模仿到家,可就是比登天還難了。
倫敦,也有老倫敦的文化和方言。
奧運會即將在老倫敦人的一畝三分地舉行,東道主也想趁機給傳統(tǒng)文化造勢。
肉餅土豆泥
TowerHamlets是倫敦最窮的城區(qū)之一。由于主辦奧運,成了舉世矚目的中心。19日,地方政府請國內外大批記者到一間傳統(tǒng)的英式酒吧來體驗老倫敦文化。
特色小吃肉餅土豆泥、鱔魚凍被端上了木制吧臺;操著一口 考克尼 方言的 另類王室 前來助興。
另類王室 成員之一約翰 斯科特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奧運一來, 蜜蜂蜂蜜beesandhoney齊進門 !
這個另類王室是怎么回事?奧運和蜂蜜什么關系?
公雞下的蛋?
走出奧林匹克公園,拐個彎兒沒多遠,就會進入另外一個倫敦。太空時代般的新建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式的維多利亞式排房。這就是在倫敦東區(qū)EastEnd老倫敦人 考克尼 (Cockneys)的老家。
從倫敦的風俗珍珠王、鱔魚凍。
根據(jù)原始定義,考克尼人指的是出生時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鐘聲的人。這座教堂位于中世紀時倫敦的心腹?,F(xiàn)在,考克尼還用來泛指土生土長的工人階級東倫敦人。
美聯(lián)社援引倫敦大學語言學者??怂?SueFox)解釋說,考克尼一詞來源于中世紀英語中 公雞下的蛋 (cock segg)一詞,指個頭小、形狀怪的東西,后來被引申指下九流、或者不入主流的人。
老北京說的是北京味兒的普通話,考克尼人說的是倫敦腔的土英語,異曲同工,其實都是 京片子 。聽慣了字正腔圓的BBC,初來倫敦的外國人聽到考克尼難免昏頭昏腦。就連英國人的表兄弟美國人都一頭霧水。
其實,記住考克尼英語的幾個特點,也就不難懂了。
考克尼一張口,一是元音無限拉長,二是吞音沒商量,第三,就是愛用諧音俚語了。比如,前面說到的蜂蜜honey和錢money諧音。據(jù)說,最開始,小販們?yōu)榱嗣沈_顧客、糊弄警察,才用諧音字掩蓋本意。
考克尼的另類王室叫 珍珠國王與王后 。這是小商販互助慈善組織的頭面人物,啟源于150年前。他們以身穿鑲滿了珍珠色紐扣的黑色衣衫著稱,是考克尼文化的一個典型象征。
肉餅土豆泥、鱔魚凍既便宜、又有營養(yǎng),深受勞苦大眾的歡迎。特別是肉餅(Pie),上班帶一個,既能當飯、又能當菜。
文化馬賽克
出生時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的鐘聲才算真正的考克尼人。
在東倫敦這個緊密團結的社區(qū),考克尼文化代代相傳。但是,二戰(zhàn)期間,東倫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戰(zhàn)爭中大片房屋被炸毀,大批東倫敦人喪生,戰(zhàn)后許多東倫敦人搬到郊區(qū)去住。
由于緊鄰泰晤士河的碼頭,東倫敦一直就是吸引外地人的磁石?,F(xiàn)在在這里居住的,是來自英國以及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倫敦漂。
今天的東倫敦是一個真正的 文化馬賽克 。傳統(tǒng)的英式酒吧和孟加拉咖喱館、時尚畫廊與水果菜攤兒、一身熱裝的潮女和一襲黑袍的穆斯林成了鄰居。金融城和 金絲雀碼頭 商業(yè)區(qū)近在咫尺之遙,東倫敦也招徠一批弄潮兒。
東倫敦變了。老考克尼們也和其他大都市的土著一樣愛發(fā)牢騷,什么鄰里老死不相往來了、外來人不懂規(guī)矩了等等。他們擔心,自己的風俗、文化也將逐漸被吞沒。
瀕危動物?
而真正意義上的考克尼人也正在逐漸成為 瀕危動物 。
1851年時,東倫敦、北倫敦、甚至泰晤士河南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的鐘聲,不久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這個范圍已經縮小到金融城和附近的Shoreditch兩個地區(qū)。
研究人員說,今后可能永遠都不會有貨真價實的考克尼人了。因為,能聽到教堂鐘聲的地區(qū)之內的醫(yī)院都沒有婦產科!加上民宅很少,在家生孩子的產婦寥寥無幾。
兩年前,由 經濟社會研究委員會 贊助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考克尼方言 將在30之內徹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 多文化倫敦英語 。
蘭卡斯特大學的社會語言學家克斯韋爾(PKerswill)教授說,由考克尼、孟加拉、西印度口音匯合而成的多元文化混合語將取代考克尼。
與時俱進
??怂拐J為,保存?zhèn)鹘y(tǒng)方言如同 抽刀斷水 ,根本不可能。語言總是在演變。
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斷言,考克尼文化就要成為歷史。
考克尼人以頑強、堅韌為榮。二戰(zhàn)中德國人投下的炸彈一大半兒都落在了東倫敦,東倫敦人從戰(zhàn)火中重生,成了二戰(zhàn)中的英國頑強不屈精神的象征。
而考克尼方言也在獲得新的生命力?,F(xiàn)在,布利特妮(BritneySpears)成了啤酒beer的新代名;咖喱則成了Ruby(RubyMurray,1950年代的歌星)、甚至Andy(網球明星AndyMurray)!
奧運會期間,五湖四海的游客將聚集東倫敦,又會有多少人品嘗一碗小吃鱔魚凍、學上一句倫敦 京片子 ,帶走一點點回憶呢?
倫敦,也有老倫敦的文化和方言。
奧運會即將在老倫敦人的一畝三分地舉行,東道主也想趁機給傳統(tǒng)文化造勢。
肉餅土豆泥
TowerHamlets是倫敦最窮的城區(qū)之一。由于主辦奧運,成了舉世矚目的中心。19日,地方政府請國內外大批記者到一間傳統(tǒng)的英式酒吧來體驗老倫敦文化。
特色小吃肉餅土豆泥、鱔魚凍被端上了木制吧臺;操著一口 考克尼 方言的 另類王室 前來助興。
另類王室 成員之一約翰 斯科特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奧運一來, 蜜蜂蜂蜜beesandhoney齊進門 !
這個另類王室是怎么回事?奧運和蜂蜜什么關系?
公雞下的蛋?
走出奧林匹克公園,拐個彎兒沒多遠,就會進入另外一個倫敦。太空時代般的新建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式的維多利亞式排房。這就是在倫敦東區(qū)EastEnd老倫敦人 考克尼 (Cockneys)的老家。
從倫敦的風俗珍珠王、鱔魚凍。
根據(jù)原始定義,考克尼人指的是出生時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鐘聲的人。這座教堂位于中世紀時倫敦的心腹?,F(xiàn)在,考克尼還用來泛指土生土長的工人階級東倫敦人。
美聯(lián)社援引倫敦大學語言學者??怂?SueFox)解釋說,考克尼一詞來源于中世紀英語中 公雞下的蛋 (cock segg)一詞,指個頭小、形狀怪的東西,后來被引申指下九流、或者不入主流的人。
老北京說的是北京味兒的普通話,考克尼人說的是倫敦腔的土英語,異曲同工,其實都是 京片子 。聽慣了字正腔圓的BBC,初來倫敦的外國人聽到考克尼難免昏頭昏腦。就連英國人的表兄弟美國人都一頭霧水。
其實,記住考克尼英語的幾個特點,也就不難懂了。
考克尼一張口,一是元音無限拉長,二是吞音沒商量,第三,就是愛用諧音俚語了。比如,前面說到的蜂蜜honey和錢money諧音。據(jù)說,最開始,小販們?yōu)榱嗣沈_顧客、糊弄警察,才用諧音字掩蓋本意。
考克尼的另類王室叫 珍珠國王與王后 。這是小商販互助慈善組織的頭面人物,啟源于150年前。他們以身穿鑲滿了珍珠色紐扣的黑色衣衫著稱,是考克尼文化的一個典型象征。
肉餅土豆泥、鱔魚凍既便宜、又有營養(yǎng),深受勞苦大眾的歡迎。特別是肉餅(Pie),上班帶一個,既能當飯、又能當菜。
文化馬賽克
出生時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的鐘聲才算真正的考克尼人。
在東倫敦這個緊密團結的社區(qū),考克尼文化代代相傳。但是,二戰(zhàn)期間,東倫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戰(zhàn)爭中大片房屋被炸毀,大批東倫敦人喪生,戰(zhàn)后許多東倫敦人搬到郊區(qū)去住。
由于緊鄰泰晤士河的碼頭,東倫敦一直就是吸引外地人的磁石?,F(xiàn)在在這里居住的,是來自英國以及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倫敦漂。
今天的東倫敦是一個真正的 文化馬賽克 。傳統(tǒng)的英式酒吧和孟加拉咖喱館、時尚畫廊與水果菜攤兒、一身熱裝的潮女和一襲黑袍的穆斯林成了鄰居。金融城和 金絲雀碼頭 商業(yè)區(qū)近在咫尺之遙,東倫敦也招徠一批弄潮兒。
東倫敦變了。老考克尼們也和其他大都市的土著一樣愛發(fā)牢騷,什么鄰里老死不相往來了、外來人不懂規(guī)矩了等等。他們擔心,自己的風俗、文化也將逐漸被吞沒。
瀕危動物?
而真正意義上的考克尼人也正在逐漸成為 瀕危動物 。
1851年時,東倫敦、北倫敦、甚至泰晤士河南能聽到圣瑪麗-勒-波教堂的鐘聲,不久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這個范圍已經縮小到金融城和附近的Shoreditch兩個地區(qū)。
研究人員說,今后可能永遠都不會有貨真價實的考克尼人了。因為,能聽到教堂鐘聲的地區(qū)之內的醫(yī)院都沒有婦產科!加上民宅很少,在家生孩子的產婦寥寥無幾。
兩年前,由 經濟社會研究委員會 贊助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考克尼方言 將在30之內徹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 多文化倫敦英語 。
蘭卡斯特大學的社會語言學家克斯韋爾(PKerswill)教授說,由考克尼、孟加拉、西印度口音匯合而成的多元文化混合語將取代考克尼。
與時俱進
??怂拐J為,保存?zhèn)鹘y(tǒng)方言如同 抽刀斷水 ,根本不可能。語言總是在演變。
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斷言,考克尼文化就要成為歷史。
考克尼人以頑強、堅韌為榮。二戰(zhàn)中德國人投下的炸彈一大半兒都落在了東倫敦,東倫敦人從戰(zhàn)火中重生,成了二戰(zhàn)中的英國頑強不屈精神的象征。
而考克尼方言也在獲得新的生命力?,F(xiàn)在,布利特妮(BritneySpears)成了啤酒beer的新代名;咖喱則成了Ruby(RubyMurray,1950年代的歌星)、甚至Andy(網球明星AndyMurray)!
奧運會期間,五湖四海的游客將聚集東倫敦,又會有多少人品嘗一碗小吃鱔魚凍、學上一句倫敦 京片子 ,帶走一點點回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