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公務員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字號:


    行政能力測試是2014上海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的一門,也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項。它是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為應對上海公務員考試,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特為您準備了2014年上海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
    1、夏威夷群島.這個火山作用頻繁的熱點.雖然整體面積和北京市差不多.卻匯聚了全世界最豐富多彩的海灘類型。位于大島的普納魯烏海灘.是一片罕見的黑色沙灘?;鹕阶饔脟姲l(fā)的熔巖流入海水.迅速冷卻并瓦解破碎.在海浪的熏陶下打磨成細粒的黑沙。夏威夷火山作用的熔巖.幾乎都是基性的玄武巖。這種火山巖富含輝石、橄欖石等暗色礦物.也含有一些鐵的礦物.如磁鐵礦、鈦鐵礦.因此一般為黑色。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普納魯烏黑色沙灘的成因
    B.夏威夷火山巖的成分
    C.玄武巖的主要特點
    D.夏威夷群島的海灘類型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根據(jù)四個成語的感情色彩,首先可以排除C項:“束手待斃”指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死,與文意不符合。再根據(jù)文段中美國只是發(fā)展方向錯誤,但沒有猶豫的意思,故排除A項――“舉棋不定”指猶豫不決優(yōu)柔寡斷。D項“無所適從”指不知道哪一個好,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一籌莫展”是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與文中“美國的經(jīng)濟正處于一個危機中”吻合,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選項。
    2、圖書閱讀一直有“有用”與“無用”的關系。有用的閱讀在顯性層面上主要表現(xiàn)為功利的閱讀.比如.專家們的閱讀主要是為了專業(yè)上的了解和研究.學生的閱讀主要是為了學業(yè)的完成。而全民閱讀.很多時候是“沒有用”的閱讀。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閱讀.是想“知道”的閱讀。我們傳統(tǒng)閱讀一直強調(diào)學以致用.事實上.更為進步的閱讀建議應該是“學以致知”。
    根據(jù)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  )。
    A.說明“有用”閱讀與“無用”閱讀的關系
    B.作者事實上鼓勵為了“知道”而閱讀
    C.闡明“有用”閱讀與“無用”閱讀的區(qū)別
    D.作者在文段中強調(diào)閱讀不應該過于功利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從第二空入手,由“它不容我說出一句話,只讓我靜穆沉肅地立在爐臺旁邊”一句可知,這幅畫對于“我”而言是有一定震懾作用的,因此“引導”和“指導”在這里與語境不符,排除A、D項。兩看第一空,“祈求”與下文的“求我”語義重復,不妥。“娛悅”的意思是使自己或他人快樂,與后面的“賞玩”對應,所以本題答案為C。
    3、宋朝人最愛簪的花有多種.但最受簪花者喜愛的除去牡丹和芍藥.就是月季和玫瑰了。尤其是月季.因它是月月開花.時簪時鮮.所以更受世人的青睞。當時的習俗.凡宮中隆重喜慶活動.除去宮內(nèi)宮外擺滿鮮花外.參與者也都要簪花.就像今天的婚禮、開業(yè)大典和奠基儀式貴賓都戴鮮花一樣.皆是為了烘托喜慶氣氛。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在慶賀太上皇帝宋高宗80壽誕的御宴上.大臣們按照座次各就各位后.儀仗大臣便捧著裝滿月季、玫瑰的金盤進入宴會大廳.然后開始簪花.“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wèi)吏卒.往來皆簪花。”
    根據(jù)這段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簪花在宋朝時頗為盛行
    B.宋朝時簪花是身份的象征
    C.官員簪花由宋朝統(tǒng)治者強令實行
    D.簪花在封建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這是一道近義詞辨析題。第一組詞中,根據(jù)文中仿古建筑群建成可知,“建立”一詞與之不能搭配使用,故排除AD兩項。第二組詞中,根據(jù)文中“特樹木牌一塊”有特意、專門之意,所以要排除C項中“單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選項。
    4、對于缺乏責任心的商品生產(chǎn)企業(yè)而言.最具震懾力的威脅來自于消費者.尤其是當消費者和執(zhí)法機構結盟.非法企業(yè)就會極大限度地畏懼“粗制濫造”。然而.現(xiàn)實是即使自身利益受到問題食品侵害.中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仍然相對薄弱.甚至對自己是否受害都難以確認.再加上訴訟舉證困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很容易迫于無奈.不想惹事而“集體健忘”.而無良企業(yè)涉險過關.膽子只會更大.行為會更無所顧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消費者對于無良企業(yè)最具有震懾力
    B.中國消費者的軟弱和健忘會使得無良企業(yè)更加肆無忌憚
    C.中國消費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D.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該勇于自我保護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這是一道近義詞辨析題。本題的突破口為第二個空。根據(jù)文中“故鄉(xiāng)與城市的沖突”可知,第二個空格處的詞語要與“沖突”為近義詞,而選項BC中“交織”、“交匯”不能體現(xiàn)“農(nóng)業(yè)文明與工業(yè)社會”之間的矛盾,故排除BC兩項。再比較“掙扎”與“抗掙”,雖然二者都有“掙扎”之意,但“抗掙”一詞指對抗掙扎,語義較重,而文中也沒有“對抗”之意,所以要排除A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
    5、實現(xiàn)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態(tài)化”、“綠色化”.高科技的應用是根本途徑。比如說.如果大量使用透明玻璃.那么對自然光的利用率就會增強.從而降低照明用電。但是.用玻璃代替墻.一方面需要玻璃的強度足夠大.否則玻璃易碎的話整個建筑的安全性就無法保證;另一方面.需要玻璃的隔熱效果足夠好.否則對空調(diào)和暖氣的需求增加.又會增加能源消耗。同時.生產(chǎn)強度和隔熱效果滿足要求的玻璃和生產(chǎn)普通的墻體材料相比.生產(chǎn)成本和消耗的資源可能會更高。只有把所有的這些因素綜合考慮.并結合建筑的整個使用周期中的能源消耗.才能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更加“生態(tài)”的決定。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使用玻璃墻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B.如何在建筑中較為廣泛地應用高科技
    C.生態(tài)建筑或者城市“綠色化”的評定標準
    D.在城市建筑中大量使用透明玻璃的利與弊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第二組詞中,根據(jù)選項中各詞的感情色彩,首先排除選項C:“處心積慮”是貶義詞,與文中“保駕護航、國家智囊、用良心說話”感情色彩不符。“寢食難安”是形容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極點,都到了睡也睡不著,吃也吃不好的地步了。與文意不符,故排除B項。第一組詞中,“搖旗吶喊”指助威、助力的意思;而“旁征博引”指說話、寫文章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或例證。顯然“旁征博引”與文意不符,故排除D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選項。
    6、對于近日美國股市動蕩不已.美國灣區(qū)華裔理財專家林修榮指出.這反映出美國的經(jīng)濟正處于一個危機中.奧巴馬政府_______.發(fā)展方向錯誤.但執(zhí)意前行.因此人們?nèi)狈π判?未來不容樂觀。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舉棋不定
    B.一籌莫展
    C.束手待斃
    D.無所適從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先說明夏威夷群島匯聚了全世界最豐富的海灘類型,然后介紹了普納魯烏的黑色海灘以及海灘呈黑色的原因:夏威夷火山作用的熔巖幾乎都是基性的玄武巖――含輝石、橄欖石等暗色礦物、也含有一些鐵的礦物。所以,本文段主要說明的是“普納魯烏黑色沙灘的成因”,因此正確的答案應該為A選項。
    7、我素來雖然極愛圖畫.也有一兩幅的風景畫.曾博得我半天的凝注。然而我對于它們的態(tài)度.卻好像是它們來_______我.來求我的品鑒賞玩;因此從我這里發(fā)出來的.也只有贊嘆的話語.和愉快的感情。這幅畫卻不同了!它是暗示我._______我.安慰我。它不容我說出一句話.只讓我靜穆沉肅地立在爐臺旁邊。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吸引  引導
    B.祈求  教誨
    C.娛悅  教訓
    D.取悅  指導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本文段屬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提出對策)的結構。因此,文段的重點是最后一句話“更為進步的閱讀建議應該是‘學以致知’”,可見,作者的意圖是鼓勵進行前面所描述的那種看似“無用”的閱讀,只有項與之吻合B。A、C兩項都非作者表達的重點的意圖,故排除。D選項曲解了作者的意圖,雖然作者鼓勵“無用”的閱讀,但是作者對功利性的閱讀并沒有表示批判。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選項。
    8、一個龐大的仿古建筑群在原陳行地區(qū)悄然_______。“召稼樓古鎮(zhèn)”擠進了古鎮(zhèn)旅游的行列.“城隍故里”則成了召稼樓的獨家亮點;在通往古鎮(zhèn)的路邊.特樹木牌一塊._______介紹上海城隍老爺秦裕伯。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建立  專門
    B.建成  專題
    C.建成  單獨
    D.建立  主要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這是一道細節(jié)理解題。文段首先陳述了宋朝人喜愛簪花,然后又介紹了宋朝皇宮簪花的習俗,特別是最后一句話“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wèi)吏卒,往來皆簪花”,說明簪花在宋朝時頗為盛行,由此可知A選項表述正確。B選項所犯錯誤屬于范圍縮?。阂驗槲闹刑岬匠斯賳T要簪花,簪花也是受到“世人”青睞的,并非是身份的象征。C選項屬于偷換話題:根據(jù)文中“當時的習俗”可知,簪花并非由統(tǒng)治者強令實行,而是一種風俗習慣,故排除C項。D屬于范圍擴大:根據(jù)文中“宋朝人最愛簪的花有多種”可知,選項D中“封建社會屬于范圍擴大,故排除。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選項。
    9、每一次在_______的城市里夢回故園.總讓我心馳神往。但是每一次真正回到故鄉(xiāng).卻總是遺失了家園.我的胸中激蕩著故鄉(xiāng)與城市的沖突.農(nóng)業(yè)文明與工業(yè)社會的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孤獨  抗掙
    B.孤寂  交織
    C.孤寂  交匯
    D.孤獨  掙扎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文段開頭提出問題:消費者是無良企業(yè)最具震懾力的威脅。轉折之后指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自我保護意識仍然相對薄弱、甚至……”致使“無良企業(yè)……行為會更無所顧忌”。由此可見,作者旨在表達消費者應該勇于自我保護。四個選項中,只有選項D與文意符合,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選項A出現(xiàn)在文段中提出問題的部分,不是文段講述的重點,故排除。選項B屬于“消費者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自我保護意識仍然相對薄弱”的后果,也并非本段講述的重點。選項C 表達不準確,文段中提到“自我保護意識仍然相對薄弱”并非“缺乏”,故排除。故本題答案為D。
    10、上世紀80年代.社會學家、科學家和法學家們紛紛關注經(jīng)濟話題.為啟航的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為萌動的市場經(jīng)濟_______.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_______。他們居廟堂之高.又能行江湖之遠。不僅是因為他們身為國家智囊.更是緣于他們一直用良心說話。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搖旗吶喊  殫精竭慮
    B.擂鼓助威  寢食難安
    C.吶喊助威  處心積慮
    D.旁征博引  千方百計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文段屬于提出觀點、舉例論證、提出對策的結構。所以文段的重點是最后一句話“只有把所有的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才能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更加生態(tài)的決定”,說明文段的主旨是生態(tài)建筑或者城市“綠色化”的評定標準,只有C選項與之吻合,屬于同義替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選項。根據(jù)文中第二句話開頭的“比如說”可知, A、D兩項在例子中提到的,不是文段講述的重點,故排除。B選項沒有體現(xiàn)“生態(tài)”這一要義,表述也過于寬泛,故排除B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選項。
    11、金屬歷來都是通過采礦、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因為這種塑料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人造金屬”。近年來.它的發(fā)展極為神速.人們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雙炔類等。這種人造金屬不僅具有金屬光澤.還能導電傳熱.其用途十分引人矚目。 “人造金屬”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導電性。與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屬”塑料具有一種獨特的線型結構.許多同樣的分子能奇妙地結合起來.并帶有較多的“自由”電子.這就使原來的塑料改變了物理性能.能夠導電。它的導電率比銅、銀還要高。普通金屬的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成為超導.但這種低溫度很難得到。而人造金屬卻相反.隨著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因此導電性增大.在常溫下呈現(xiàn)出超導電性能。實現(xiàn)超導.由低溫變成常溫.這是人造金屬創(chuàng)造的一大奇跡.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超導電線將使遠距離無損耗輸電的設想成為可能.使火車懸浮在軌道上高速運行.也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成為現(xiàn)實.最終解決能源問題。人造金屬的另一突出貢獻是.用它制成的新型電池代替笨重、碩大的鉛蓄電池.可以使人們長期用蓄電池作為汽車動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不需要維修.充電次數(shù)可達1000次以上.使用壽命比鉛蓄電池長4――5倍.而且不會污染環(huán)境。
    人造金屬在外壓和光的作用下.能產(chǎn)生電磁效應.把它裝在擴音器上.能將聲音放大;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此外.人造金屬彈性大、易加工、重量輕、耐磨蝕性能好、強度高、成本低。
    在文中的①里填一個最適當?shù)脑~語(  )。
    A.希望
    B.實現(xiàn)
    C.成功
    D.盼望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A、D項明顯不正確,然后根據(jù)語境判斷,①處填入“實現(xiàn)”一詞比“成功”一詞更恰當,符合用語習慣。
    12、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造金屬”和普通金屬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屬”能夠導電傳熱.因此具有金屬光澤
    D.“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A項錯誤,“人造金屬”實際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屬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項錯誤,“人造金屬”的導電傳熱性和金屬光澤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間不存在因果聯(lián)系,排除C。D項錯誤,原文說“人造金屬”只是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排除D。由“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13、下列對“人造金屬”的用途判斷正確的是(  )。
    A.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屬”的超導功能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
    C.“人造金屬”電池充電一次.就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的10倍的電力
    D.“人造金屬”可以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A項錯誤,原文說的是“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排除A。B項錯誤,原文說的是“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成為現(xiàn)實”,而不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排除B。D項錯誤,由原文“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可知,“人造金屬”不能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排除D。由“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可知C項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
    14、下列對“人造金屬”導電性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自由電子”改變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夠導電
    B.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相同條件下.“人造金屬”仍比普通金屬導電率高
    C.溫度越高.導電性越強
    D.“人造金屬”實現(xiàn)超導的嘗試要求是常溫以下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B項錯誤,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屬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屬卻隨著溫度升高導電性增大,而未將二者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做比較,排除B。C項表述片面,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導電性增大,但如果溫度升高到外圍“自由”電子釋放并不再越來越多時,導電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項錯誤,原文提及超導嘗試要求是“常溫下”,而不是“常溫以下”,排除D。
    15、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造金屬”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屬
    B.“人造金屬”的制取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
    C.“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是導電性強
    D.“人造金屬”可以創(chuàng)造新能源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由“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屬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屬,排除A。原文談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屬的導電導熱性,而未提及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導電性,故C項正確。從原文中不能推斷出D項內(nèi)容。
    16、1.0.8.19.45.(  )。
    A.24
    B.36
    C.80
    D.114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該數(shù)列的規(guī)律是相鄰兩項之和構成一立方數(shù)列。即1+0=l3,0+8=23,8+19=33,19+45=43。故空缺項應為53-45=80。所以答案為C項。
    17、26.51.86.21.56.81.(  )。
    A.79
    B.56
    C.26
    D.86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該數(shù)列為純數(shù)字排列規(guī)律,即十位數(shù)以2,5,8循環(huán)出現(xiàn),個位數(shù)以6,1循環(huán)出現(xiàn)。由此判斷,只有C項符合此規(guī)律。
    18、1/2.2/5.21/2.8/11.(  )。
    A.8/7
    B.6/7
    C.13/14
    D.11/14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這是一個等差與等比數(shù)列混合的數(shù)列。分數(shù)的分母是以2為首項,公差為3的等差數(shù)列;而分子是以1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項為(8×2)/(11+3)=16/14=8/7。
    19、30.10.2.6.-2/3.(  )。
    A.-5
    B.-8
    C.9
    D.7/3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本數(shù)列為商數(shù)列的變式:經(jīng)觀察得,30÷10-1=2,10÷2+1=6,2÷6-1=-2/3,則空缺項為6÷(-2/3)+1=-8,故選B。
    20、23.29.(  ).37.41。
    A.35
    B.33
    C.31
    D.32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這是一個質(zhì)數(shù)數(shù)列,29后的最小質(zhì)數(shù)為31,故選C。
    21、O.4.1.6.8.56.560.(  ).
    A.2240
    B.3136
    C.4480
    D.7840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2、17.23.37.57.91.(  )。
    A.118
    B.127
    C.136
    D.145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17+23-3=37,23+37-3=57,37+57-3=91,空缺項應為57+91-3-145,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23、8.27.(  ).343.1331。
    A.64
    B.512
    C.125
    D.216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本數(shù)列可轉化為23,33,( ),73,113,可看出,2,3,7,11均為質(zhì)數(shù),由此可知3與7之間的質(zhì)數(shù)為5,故空缺項為53=125,故選C。
    24、1.7.5.16.21.41.(  )。
    A.53
    B.57
    C.62
    D.88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25、4.18.42.76.(  )。
    A.79
    B.84
    C.92
    D.120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本數(shù)列可轉化為4=5×12-1,18-5×22-2,42=5×32-3.76-5×42-4,則空缺項為5×52-5=120,故選D。
    26、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四個工廠的職工人數(shù)的總和的一半是:(l000-l-700+800+s00)÷2=1500(人)。甲廠500人,丁廠1000人,它們都小于四廠總人數(shù)的一半。根據(jù)“小靠大”的原則,甲廠附近和丁廠附近都不是車站的最佳位置。甲廠與丁廠要分別向乙廠和丙廠靠,這樣丙廠就相當于lOOOJ-700=1700(人),乙廠就相當于500+800 =1300(人)。再由“小靠大”的原則,1700>1300,所以乙廠應向丙廠靠,即車站設在丙廠附近為最佳。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27、甲、乙兩個倉庫存放一批化肥.甲倉庫比乙倉庫多120袋.如果從乙倉庫搬出25袋放進甲倉庫.乙倉庫的化肥的袋數(shù)就是甲倉庫的3/5.乙倉庫原有化肥多少袋?(  )
    A.280
    B.400
    C.270
    D.300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由題意可得:甲倉庫現(xiàn)有化肥為:(120+25+25)÷(1-3/5)=425(袋),故甲倉庫原有化肥425-25=400(袋),所以乙倉庫原有化肥400-120=280(袋)。
    28、某校有100名學生參加第四屆小學“祖沖之杯”數(shù)學競賽.平均分是63分.其中參賽男同學平均分為60分.女同學平均分為70分.那么該校參賽男同學比女同學多多少人?(  )
    A.10
    B.80
    C.30
    D.40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參賽女同學人數(shù)為[l00×(63-60)]÷(70-60)=30(人)。所以參賽男同學比女同學多100-30-30-40(人)。
    29、有一堆含水量14.5%的煤.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風干.含水量降為10%?,F(xiàn)在這堆煤的重量是原來的多少?(  )
    A.80%
    B.90%
    C.95%
    D.85%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設原有100噸煤,則含水分14.5噸。又設風干掉水分x噸,由含水量得到(14.5-xx)/(100-x)=10%,解得x=5。故現(xiàn)在這堆煤是原來的(100-5)/100=95%。
    30、有甲、乙兩汽車站.從甲站到乙站與從乙站到甲站每隔10分鐘同時各發(fā)車一輛.且都是1小時到達目的地。問某旅客乘車從甲站到乙站.在途中可看到幾輛從乙站開往甲站的汽車?(  )
    A.9
    B.13
    C.14
    D.11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某旅客所乘之車在甲站啟動時,正好有一輛從乙站開來的車到站停車;同樣,當該旅客所乘之車到達乙站時,正好有一輛車從乙站開出,這兩輛車均不算該旅客在“途中”看到的,這時,下一輛從乙站開來的汽車離甲站還有10分鐘的路程,這輛車與該旅客所乘的車相向而行,相遇時,離甲站有10÷2=5(分鐘)的路程。由此可推知,該旅客在途中每隔5分鐘就可看到一輛從乙站開往甲站的車。所以從甲站到乙站,該旅客在途中看到60÷5-1=11(輛)從乙站開來的車。
    31、如果魚尾重4千克.魚頭的重量等于魚尾加上魚身一半的重量.魚身重量等于魚頭加魚尾的重量.那么這條魚有(  )千克重。
    A.4
    B.12
    C.16
    D.32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32、老師發(fā)給甲班每人4張白紙.乙班每人3張白紙.共發(fā)白紙716張;若發(fā)給甲班每人3張白紙.乙班每人4張白紙.則共發(fā)白紙705張.問兩班共有多少人?(  )
    A.96人
    B.117人
    C.203人
    D.128人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33、某大學軍訓.軍訓部將學員編成8個小組.如果每組人數(shù)比預定人數(shù)多1人.那么學員總數(shù)將超過100人;如果每組人數(shù)比預定人數(shù)少1人.那么學員總數(shù)將不到90人.由此可知.預定的每組學員人數(shù)是(  )。
    A.20人
    B.18人
    C.16人
    D.12人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設預定的每組學員人數(shù)為x,根據(jù)題意,可列不等式:8(x+l)>100,8(x-1) <90,化簡并將兩式合并,可得:92<8x<98,兩邊除以8,得:11.5
    34、有A、B、C三種酒精.把A與B按數(shù)量之比2:1混合得到濃度13%的酒精.若按1:2混合則得到14%的酒精。如果把A、B、C三種酒精按1:1:3混合成濃度為10.2%的酒精.求C種酒精的濃度是多少?(  )
    A.5%
    B.8%
    C.11%
    D.15%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由“把A與B2:1混合得到13%,按1:2混合得到14%”可知A的濃度為12%,B的濃度為15%,A、B、C三種溶液混合時,A、B數(shù)量比為1:1。設C種酒精濃度為x%,A種酒精與B種酒精按1:1混合,則混合后的濃度為(12%+15%)÷2=13.5%。根據(jù)十字交叉法可得:(13.5%-10.2%):(10.2%-x%)=3:(1+1),解得x=8,即C的濃度為8%。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35、如果股票P和Q每股均分別上漲6%和5%.則P股漲了0.36元.Q股漲了1.05元.那么兩種股票在漲價前的差價是多少元?(  )
    A.21
    B.19
    C.17
    D.15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股票P和Q每股均分別上漲6%和5%,則P股漲了0.36元,Q股漲了1.05元,那么P在漲價前價格為0.36÷6%=6(元),Q在漲價前價格為1.05÷5%=21(元),兩種股票在漲價前的差價是21-6=15(元)。
    36、準備在甲、乙兩地間豎電桿.當兩桿間隔為30米比間隔40米時多用電桿30根。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
    A.2400
    B.3600
    C.1800
    D.4600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30與40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120,若不考慮起點的第一根電桿,則每120米中,間隔為30米與間隔為40米相差1根電桿,現(xiàn)兩者共相差30根電桿,所以甲、乙兩地相距120×30=3600(米)。
    37、銀行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年期為2.25%.3年期為2.52%.5年期為2.79%.如果甲、乙二人同時各存入1萬元.甲先存2年期.到期后連本帶利改存為3年期;乙存5年期。5年后.2人同時取出.那么兩人的收益差為多少元?(  )
    A.64
    B.102
    C.155
    D.234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甲5年后取出本利和為:10000×(1+2.25%×2)×(1+2.52%×3)=10000×1.045×1.0756≈11240(元)乙5年后取出本利和為:10000×(1+2.79%×5)=10000×1.1395=11395(元)由此可見,乙的收益多。11395-11240=155(元)。故選C。
    38、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陰影部分面積為(1/3)πAC2-(1/3)Πbc2=314(cm2)。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
    39、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齡是26歲.除去丙后.甲、乙兩人平均年齡是24歲.丙的年齡是多少歲?(  )
    A.26
    B.28
    C.30
    D.32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40、出租車在7公里以內(nèi)收費10.6元(不足7公里按7公里收費).以后每走1公里收費1.8元.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車花了34元.他乘坐了多少公里?(  )
    A.16
    B.17
    C.20
    D.23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設他乘坐了x公里,根據(jù)題意列方程,得:10.6+(x-7)×1.8=34,解得:x=20,選C。
    41、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本題考察樣式類中的求同與存異內(nèi)容。第一組前兩個圖形直線求同,小黑點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第二組同樣直線求同,小黑點存異。,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42、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本題考查位置類問題中的平移問題。圖形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其中兩個元素的位置發(fā)生了移動,三角形每次順時針移動兩格,五角星每次逆時針移動三格,按照此規(guī)律繼續(xù)移動符合的只有A選項,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3、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本題考查的為新運算中的黑白相加問題。此題正方形和中間的小長條按照兩套規(guī)律進行疊加,正方形的橫向疊加規(guī)律是:點+白=黑,點+黑=白,白+黑=黑,黑+黑=白,白+白=白;小長條的橫向疊加規(guī)律是:白+黑=白,白+白=白,黑+黑=黑,按照此規(guī)律疊加后的圖形為A選項。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4、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物體的三視圖,主要測查考生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選項A為立體物體的俯視圖,該項的正確性比較好判斷,重點在B、C、D三項。選項B、D外形一致,只是圖形內(nèi)虛線與實線有區(qū)別,這兩者必然有一項是錯誤,因此C項不用判斷即可知其是正確的。從有凸起的一側所繪制的該物體的側視圖,凹處的線條是看不見的,因此不能用實線繪制,由此判斷B項圖形正確,D項圖形錯誤。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45、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本題考查樣式類中的遍歷問題。橫向看,第三個圖形的左邊部分與第二個圖形的左邊部分相同,中間部分與第一個圖形的中間部分相同,右邊部分與第一個圖形的左邊部分、第二個圖形的中間部分都相同。,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46、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本題考查數(shù)量類中點和角的數(shù)量??淳艑m格的方式是豎看。前兩列中第一個圖點的數(shù)量與第二個圖點的數(shù)量相加為第三個圖中點的數(shù)量,按照此規(guī)律,第三列所求圖形點的數(shù)量應為2;同時前兩列中第一個圖角的數(shù)量與第二個圖角的數(shù)量相加為第三個圖中角的數(shù)量,按照此規(guī)律,第三列所求圖形角的數(shù)量應為9。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47、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空間重構問題中的相鄰與相對關系。根據(jù)相間的兩個面是相對面,而相對面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視角內(nèi),兩個箭頭在立體圖形中不能相鄰,圓和方塊不能相鄰,故排除C、D選項。選項A中,折疊后,相對于長方塊,箭頭應該轉變方向,指向右下方,排除A選項。,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48、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空間重構里的相鄰關系。此題可以采取排除法。由于立方體6個面上有一條連續(xù)且封閉的線,所以將各個選項中攤開的圖形重新折起,如果不能形成連續(xù)且封閉的線就排除。首先排除A、B兩項,因為兩圖中最上方的小正方形內(nèi)部有一條指向下面空白處的線條,明顯不能形成連續(xù)圖形。同理考察D項圖形,發(fā)現(xiàn)也有不能與相鄰面內(nèi)部線條形成連接的情況。,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49、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本題考查數(shù)量類問題中的線段問題。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四個圖形中都有直線線段,并且直線線段數(shù)量呈現(xiàn)1、2、3、4的規(guī)律,按照該規(guī)律接下來應該是一個有五條直線線段的圖形,符合的只有A選項,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0、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圖形的一筆畫。題干中的四個圖均可以一筆完成,選項A不好觀察,可以看到有4個奇點,屬于2筆畫,選項中只有D項滿足。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51、鎖具:保安員:安全(  )
    A.日月:星辰:光明
    B.航母:導彈:戰(zhàn)爭
    C.手鐲:項鏈:美觀
    D.畫框:紐扣:裝飾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鎖具和保安員的作用都是安全,手鐲和項鏈的作用都是美觀,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52、藍天:飛行員:戰(zhàn)斗機(  )
    A.草原:牧民:牛羊
    B.刺繡:繡女:繡花針
    C.森林:伐木工:電鋸
    D.大海:水兵:軍艦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飛行員駕駛戰(zhàn)斗機,所以飛行員和戰(zhàn)斗機是動賓關系 ,即后兩個詞之間是動賓關系,同時,戰(zhàn)斗機一個詞是一種工具。飛行員駕駛戰(zhàn)斗機在藍天上飛翔,后兩個詞與第一個詞之間存在邏輯對應關系。水兵駕駛軍艦,水兵和軍艦之間是動賓關系,即后兩個詞之間是動賓關系,同時軍艦是一種工具,水兵駕駛軍艦在大海中航行,后兩個詞語第一個詞之間存在邏輯對應關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
    53、理想對于(  )相當于(  )對于行動
    A.現(xiàn)實:作風
    B.動機:規(guī)劃
    C.藍圖:希望
    D.奮斗:目標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理想需要奮斗來實現(xiàn),目標需要行動來實現(xiàn)。因此,正確答案為D選項。
    54、(  )對于汽車相當于(  )對于人體
    A.發(fā)動機:心臟
    B.車輪:關節(jié)
    C.汽油:肌肉
    D.方向盤:眼睛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發(fā)動機之于汽車相當于心臟之于人體,發(fā)動機和心臟是提供動力的“工具”,汽車和人體是受力的“機體”。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選項。
    55、荷花:蓮子(  )
    A.綠豆:豆芽
    B.韭菜花:韭菜
    C.大蒜:蒜苗
    D.葵花:葵花子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荷花的果實是蓮子,葵花的果實是葵花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
    56、錦上添花:雪上加霜(  )
    A.美不勝收:目不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錦上添花”形容好上加好,“雪上加霜”形容壞上加壞,二者存在反義。B項“耀武揚威”表示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棄甲曳兵”形容打敗仗后狼狽逃跑的樣子,二者也存在反義,與題干一致。
    57、大步流星:走路(  )
    A.指手畫腳:教導
    B.歌舞升平:跳舞
    C.奮筆疾書:書寫
    D.聞雞起舞:勤奮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大步流星修飾走路的狀態(tài),是一種修辭關系。C項,奮筆疾書修飾書寫的狀態(tài),與題干一致,正確。
    58、教師:學生(  )
    A.丈夫:妻子
    B.出版商:讀者
    C.商家:客戶
    D.警察:罪犯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大步流星修飾走路的狀態(tài),是一種修辭關系。C項,奮筆疾書修飾書寫的狀態(tài),與題干一致,正確。
    59、橋梁:河岸(  )
    A.信件:郵局
    B.樓梯:樓層
    C.電話:溝通
    D.火車:終點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橋梁連接河岸,樓梯連接樓層,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為B選項。
    60、偵探:線索:結論(  )
    A.醫(yī)生:病情:診斷
    B.交警:違章:罰單
    C.裁縫:針線:衣服
    D.學生:復習:成績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題干為偵探通過調(diào)查線索得出結論,與之對應的是醫(yī)生通過了解病情做出診斷,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61、A和B同時同地出發(fā).當B走到途中涼亭時.A落后B1公里.B說:“前次我和C一起走.當C走到此涼亭時.我已經(jīng)超過涼亭1公里了”.如果A和C一起走.則(  )。
    A.A和C同時到達涼亭
    B.A先到達涼亭
    C.C先到達涼亭
    D.無法判斷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由題干可知,B的速度比A和C都快。當B走到?jīng)鐾r,A距離涼亭1公里,那只要看B到?jīng)鐾rC距離涼亭多遠,就能比較A、C的速度了。由題干可知,當C到達涼亭時,B超過涼亭1公里,因為B比C快,所以兩人之間的距離是越來越遠的,C到?jīng)鐾r兩人差1公里,那么B到?jīng)鐾r,兩人之間的距離必然小于1公里。由此可見,C要比A快。答案為C。
    62、有A、B、O、AB四種血型.血型相同的人之間可以互相輸血.只有O型血的人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而不能接受其他三種血型的血.只有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一種血型的血.但是只能輸給AB血型的人.其他三種血型的人都不能接受AB型的血.已知趙是A型血.錢不能接受趙的血.也不能輸血給趙.孫能接受趙的血.但不能輸血給趙.李不能接受趙的血.卻能輸血給趙。
    根據(jù)上述條件.判斷出錢、孫、李三人血型分別是(  )。
    A.錢A、孫B、李O
    B.錢B、孫O、李AB
    C.錢AB、孫O、李B
    D.錢B、孫AB、李O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根據(jù)“趙是A型血”和“孫能接受趙的血,但不能輸血給趙”可斷定孫是AB型血,由此可確定本題正確答案為D。
    63、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用后即可廢棄的塑料罐上都貼上了用以說明塑料的類型或質(zhì)量的號碼(從1到9)。具有最低編號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廠回收.具有最高編號的塑料很少被回收。因此.消費者可以通過拒絕購買那些包裝在最高編號的塑料制品內(nèi)的產(chǎn)品.使不能回收的廢物長期來看顯著減少。
    下面(  )項.如果正確.最能嚴重地削弱上面的結論。
    A.目前.收集、分類和回收被拋棄的塑料廢品的費用要比用原材料制造的新的塑料產(chǎn)品的高
    B.許多消費者沒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號碼
    C.塑料容器經(jīng)回收后.編號幾乎總是在上升.因為回收處理會使塑料產(chǎn)品的質(zhì)量下降
    D.那些將所有廢棄的塑料容器收集起來以備將來回收的社區(qū).只有在明顯沒有回收商來回收它們的情況下.才將有較高編號的塑料傾倒進垃圾堆里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論點為:消費者應該拒絕購買那些包裝在最高編號的塑料制品內(nèi)的產(chǎn)品。這個論點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消費者能看到這些編號,B選項直接否定了這個前提,故B為答案。A項談回收廢品的成本高,與題目無關,排除;C只說了編號不斷上升,但沒有說消費者不應拒絕購買,排除;D項是回收的問題,不是消費的問題,排除。
    64、在某班計算機成績公布之后.甲同學說:咱們班有的同學通過了.乙同學說:有的同學沒有通過.丙同學說:張明沒有通過.可事實上三位同學中.有兩位同學說的都不符合實際。
    以下(  )項是這個班計算機考試成績真實情況。
    A.至少有一個同學沒有通過考試
    B.除張明.還有別的同學考試通過
    C.這個班沒有一個同學沒有通過考試
    D.這個班中只有一個同學沒有通過考試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兩個有的必有一真,題干說有兩個不符合實際,也就是說只有一個是真的,所以丙同學說的是假的,那么張明應該通過了。只要有一個通過就是由的同學通過了,所以甲為真,乙為假。由此,乙的矛盾命題必為真,即:所有人都通過了。C為答案。B中說“除張明,還有別的同學通過”這句話表述不明確,有歧義:1.張明沒通過,別的同學通過了;2.張明通過了,還有別的同學通過。但無論怎那理解B中都說的是有部分同學通過,沒有C表達準確。
    65、經(jīng)常參加拳擊運動的人通常比不參加的人身體更加健康.因此.參加運動有助于增進健康。
    以下(  )項如果為真.最能構成對上述結論的質(zhì)疑。
    A.只有身體健康的人才能參加拳擊運動
    B.拳擊運動能夠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增加人的敏銳度
    C.每年都有少數(shù)人在拳擊運動中因意外事故而受傷
    D.男子比女子更喜愛拳擊運動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題干用“參加拳擊運動的人比不參加的人更健康”為依據(jù),論證“參加運動有助于增進將康”。是先運動后健康,對它最強的否定是因果倒置,即“先健康后運動”,故A為答案。B選項是支持,不是質(zhì)疑,排除;C項有削弱作用,屬于對比實驗,沒有因果倒置強,排除;D屬于無關項。
    66、某班有三個小組.趙、錢、孫三人分屬不同的小組。這次語文考試成績公布.情況如下:趙和三人中的第3小組那位不一樣.孫比三人中第1小組的那位的成績低.三人中第3小組的那位比錢分數(shù)高。
    若趙、錢、孫三人按語文成績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
    A.趙、錢、孫
    B.趙、孫、錢
    C.錢、趙、孫
    D.孫、趙、錢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第3小組”這個信息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由它入手:趙和三人中的第3小組那位不一樣、第3小組的那位比錢分數(shù)高,可知:趙不是3小組那位、錢不是3小組那位,一共3個人,所以第3小組的人是孫。根據(jù)題干推出:第1組的人〉孫〉錢,可見第2組的人是趙。答案為B。
    67、嫻熟的技術或者足夠的時間(超過一個月)是完成一件工藝品的必要條件。小周只花了25天就完成了一件工藝品.說明小周掌握嫻熟的技術。
    以下(  )項推理方式和題干最類似。
    A.一件產(chǎn)品要在市場上銷售得好.質(zhì)量上乘和足夠的宣傳廣告缺一不可。有一款電扇.專家鑒定都說質(zhì)量上乘.但銷售不佳.說明它的宣傳廣告還不足
    B.工資不高又不善理財.家庭經(jīng)濟必然拮據(jù)。小趙工資不高.但每月經(jīng)濟均顯寬裕.說明小趙善于理財
    C.或者今年業(yè)績超常.或者滿30年公司工齡.均可獲今年的特殊津貼。黃先生得到了今年的特殊津貼.但他只在公司供職10年.說明黃先生今年業(yè)績超常
    D.一個罪犯實施犯罪.必須既有作案動機.又有作案時間。在某案中李先生有作案動機.但無作案時間.說明李先生不是該案的作案者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題干可翻譯為:完成→技術嫻熟或時間超過一個月。小周:完成時間未超過一個月→技術嫻熟。B項翻譯為:工資不高且不善理財→經(jīng)濟拮據(jù)。其逆否等價命題為:經(jīng)濟寬裕→工資高或善理財。現(xiàn):經(jīng)濟寬裕工資不高→善理財。與題干的推理方式完全吻合。B為答案。A項翻譯為:銷售好→質(zhì)量上乘且宣傳足夠,現(xiàn)在肯定的是質(zhì)量上乘且銷售不佳,不能直接運用否定前件推出宣傳不足;C項翻譯為:業(yè)績超?;驖M30年工齡→獲得津貼,現(xiàn)在肯定的是獲得津貼,不能直接利用逆命題推出業(yè)績超?;驖M30年工齡;D項翻譯為:罪犯→動機且時間,現(xiàn)在肯定動機、否定時間,運用逆否命題能推出不是罪犯,本身推理是正確的,但其推理方式和題干不同。
    68、論證:在作經(jīng)濟決定時.人們傾向于少考慮或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例如作空氣與水的清潔度、瀕危物種的滅絕等的成本收益分析。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家認為.要人們多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就要賦予環(huán)境因素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但是.經(jīng)濟價值本身就來自人們作出經(jīng)濟決定時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結論: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的基本研究目標與其研究方法存在著矛盾。
    假設以上論證是正確的,則論證對結論的支持力度是(  )。
    A.強烈的.賦予環(huán)境因素以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是不可能的.除非人們在作出經(jīng)濟決定時考慮環(huán)境因素
    B.強烈的.除非經(jīng)濟決策對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事物不會造成任何事實上的影響
    C.充其量是微弱的.因為上述段落沒有證明經(jīng)濟決策者大體上都不會考慮環(huán)境因素
    D.充其量是微弱的.因為上述論述假設污染和其他對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很少源自經(jīng)濟決策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結論是“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的基本研究目標與其研究方法存在著矛盾。”論據(jù)中說“ 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的基本研究目標是要人們多考慮環(huán)境因素,研究方法是賦予環(huán)境因素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可是,經(jīng)濟價值自人們作出經(jīng)濟決定時所作的成本收益分析,但在作經(jīng)濟決定時,人們傾向于少考慮或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由此構成矛盾。其矛盾點就在于“賦予環(huán)境因素以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是不可能的,除非人們在作出經(jīng)濟決定時考慮環(huán)境因素”,故A為答案。
    69、老師把雙手伸進圍棋匣子.然后雙手握拳各執(zhí)一子.讓同學猜哪只手里有黑子。假設老師說了四句話.其中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1)右手肯定不是黑子。
    (2)或者左手是黑子.或者右手是黑子。
    (3)如果左手是黑子.則右手就不是黑子。
    (4)左手、右手都是黑子。
    則(  )是假話。
    A.(1)
    B.(2)
    C.(3)
    D.(4)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3)“左黑→右不黑”與(4)“左黑且右黑”相矛盾,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根據(jù)題干信息“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可知(1)(2)為真,故右手不是黑,左手是黑,推知(4)為假話。故D為答案。
    70、檢測系統(tǒng)X和檢測系統(tǒng)Y盡管依據(jù)的原理不同.但都能檢測出所有的產(chǎn)品缺陷.而它們也都會錯誤地淘汰3%無瑕疵產(chǎn)品。由于錯誤淘汰的成本很高.所以通過同時安裝兩套系統(tǒng).并且只淘汰兩套系統(tǒng)都認為有瑕疵的產(chǎn)品就可以省錢。
    以上論述需要建立在下面(  )項假設上。
    A.接受一個次品所造成的損失比淘汰一個無瑕疵產(chǎn)品所造成的損失大
    B.不論采用哪一系統(tǒng).第二次檢測只需要對第一次沒被淘汰的產(chǎn)品進行檢驗
    C.在同等價格范圍的產(chǎn)品中.系統(tǒng)X和系統(tǒng)Y是市場上最少出錯的檢測系統(tǒng)
    D.系統(tǒng)X錯誤淘汰的3%無瑕疵的產(chǎn)品與系統(tǒng)Y錯誤淘汰的3%無瑕疵產(chǎn)品不完全相同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果系統(tǒng)X錯誤淘汰的3%無瑕疵產(chǎn)品與系統(tǒng)Y錯誤淘汰的3%無瑕疵產(chǎn)品完全相同,那么同時安裝兩套系統(tǒng),最終也是會淘汰3%無瑕疵產(chǎn)品,這樣就達不到減少錯誤淘汰的目的,并且增加了成本。故答案為D。
    71、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是描述機器設備價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為一種資源.也面臨著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人才的有形磨損是指隨著年齡和工作時間的增長.同人才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有關的體力、進取性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無形磨損是指由于人才的觀念、知識、方法的相對落后造成人才使用價值的下降。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人才無形磨損的是(  )。
    A.科室的陳力對新引進的遙感設備不感興趣.也不積極學習
    B.在同一個崗位做了20年.劉主任有時覺得煩躁、意志減退
    C.大學畢業(yè)生趙剛工作方法簡單、經(jīng)常受到同事的批評
    D.45歲的王組長常覺得體力不支.發(fā)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人才無形磨損主要是指由于人才的觀念、知識、方法的相對落后造成人才使用價值的下降。在A選項中,陳力“不感興趣”、“不積極學習”,是其觀念落后于人造成自己使用價值的下降,符合題意,所以選A項。在B選項中,劉主任“煩躁、意志減退”不符合定義中“觀念、知識、方法的相對落后”,所以排除。在C選項中,趙剛“受到同事批評”并不等于“使用價值下降”,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王組長“體力不支”也不符合定義中“觀念、知識、方法的相對落后”,所以排除。
    72、結構性流動指的是因生產(chǎn)技術或者社會結構方面的變革引起的社會集團、社會階層和人口性質(zhì)與分布的大規(guī)模變化.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不屬于結構性流動?(  )
    A.隨著東部沿海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中西部人口大量東移
    B.由于國內(nèi)發(fā)生軍事政變.某國公民近期大量涌入鄰國
    C.不滿一線城市生活質(zhì)量下降.人才紛紛向二三線城市回流
    D.城市化表現(xiàn)為鄉(xiāng)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以及城市的不斷發(fā)展、完善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A、B、C選項都是因生產(chǎn)技術或者社會結構方面的變革引起的大規(guī)模變化。在C選項中,人才是因為城市生活質(zhì)量下降而回流,不符合定義,所以選C項。
    73、復種指數(shù)指的是一年內(nèi)農(nóng)作物總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一般用百分數(shù)表示。復種指數(shù)的高低受當?shù)厝照铡⑼寥?、水利、肥料、勞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等條件的制約。日照條件好、無霜期長、水分充足、合理套種等是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基礎。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關于復種指數(shù)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
    A.我國由南向北.地區(qū)復種指數(shù)逐漸增高
    B.復種指數(shù)和地區(qū)所處的經(jīng)度有密切的關系
    C.春季和秋季的復種指數(shù)要高于夏季和冬季
    D.較高的農(nóng)業(yè)科技水平可使復種指數(shù)超過百分之百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解題的關鍵是“日照條件好、無霜期長、水分充足、合理套種等是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基礎。”在A選項中,我國由南向北,日照條件、無霜期和水分等條件基本上是越來越差,地區(qū)復種指數(shù)應逐漸降低,敘述錯誤,所以排除。在B選項中,復種指數(shù)應和地區(qū)所處的緯度有密切的關系,而不是經(jīng)度,敘述錯誤,所以排除。在C選項中,夏季的日照條件、水分等條件明顯優(yōu)于春季和秋季,“春季和秋季的復種指數(shù)要高于夏季和冬季”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涉及到科學技術水平,而且技術水平的提高是可以使得復種指數(shù)有大幅度提高的。所以選擇D項。
    74、能力的補償是指同一個體的不同能力之間或組織內(nèi)部成員之間能力的相互替代或補償作用.從而保持或維持活動的正常進行。其中輻射補償是指優(yōu)勢能力有效地加強了各種能力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或帶動其他能力同時提高的現(xiàn)象。放大補償是指優(yōu)勢能力的高度發(fā)展.有效地彌補某些薄弱能力的現(xiàn)象。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應用了輻射補償?shù)氖?  )。
    A.甲國足球隊7號球員奔跑速度快.盤帶技術強.在他的帶動下.本方多次突破對方防線.射門得分
    B.乙國籃球運動員在體能上存在不足.但是他們憑借“魔鬼訓練”彌補了身體條件上的不足.創(chuàng)造了奧運會三連冠的佳績
    C.丙國跳水隊中一位小將技術全面.實力較強.但由于臨場經(jīng)驗不足.有時發(fā)揮失常。因此教練安排他參加團體比賽.第二個出場
    D.丁國乒乓運動員的進攻實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防守能力相對較弱.在多次世界大賽中他們依靠強大的進攻使對手疲于防守.從而取得勝利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輻射補償是指優(yōu)勢能力有效地加強了各種能力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或帶動其他能力同時提高的現(xiàn)象。在A選項中,7號球員以自己的優(yōu)勢能力帶動球隊多次得分,符合定義,所以選A項。在B選項中,運動員創(chuàng)佳績憑借的是“魔鬼訓練”,而不是優(yōu)勢能力,所以排除。在C選項中,小將能力強、缺少經(jīng)驗,并未“加強各能力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運動員們依靠團隊優(yōu)勢取得勝利,不符合定義,所以排除。
    75、短板理論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一塊決定的.這塊短板即為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論的是(  )。
    A.某單位員工工作積極性降低.單位遂任命一位新領導.提高了團隊士氣
    B.某家長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忽視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為心理問題而迷失自我
    C.某企業(yè)注重對技術精英的培養(yǎng).對一般員工的使用和開發(fā)不足.致使團隊士氣受挫
    D.某酒業(yè)集團投入巨資做廣告.一度成為酒業(yè)的新秀.但終因產(chǎn)能不足.導致企業(yè)破產(chǎn)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在A選項中,任命的新領導,不是團隊中的短板,不符合定義,所以選A選項。B選項中的心理問題、C選項中的一般員工和D選項中的產(chǎn)能都是“限制因素”,符合短板理論。
    76、替代效應是指當某種稅的征收或稅率變化影響相對價格或相對效益時.人們就選擇另一種消費或活動來代替原先的消費或活動。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涉及替代效應的是(  )。
    A.我國加入WTO后.不少進口商品的稅率降低.人們更多地選購這些商品
    B.工資累進稅率提高后.不少白領階層選擇用休息的方式來代替部分工作時間
    C.1747年英國曾征收窗戶稅.為了避免納稅.多數(shù)人紛紛將自家的窗戶堵上
    D.國家開始對工業(yè)鍋爐燒用的原油征稅以后.不少企業(yè)紛紛更新設備或改用其他原料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在C選項中,“將自家的窗戶堵上”不涉及另一種消費或活動,A項中的“這些商品”、B項中的“休息的方式”和D項中的“更新設備或改用其他原料”都符合“另一種消費或活動來代替原先的消費或活動”,所以選擇C項。
    77、片利共生是指在生物界兩個物種間的生態(tài)關系.一種生物會因這個關系而獲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種生物在這個關系中.并沒有獲得任何益處.但也沒有獲得害處.只是帶動對方去獲取利益。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現(xiàn)象屬于片利共生的是(  )。
    A.微生物寄生在反芻動物的胃內(nèi).同時還可以幫助反芻動物消化食物
    B.魚的游泳能力較差.其背鰭演變成吸盤吸附在鯊魚身上.隨著鯊魚遨游四海.在鯊魚捕獲獵物時.魚就偷吃那些殘存的食物
    C.藻類植物生長在樹獺的粗毛夾縫中.在雨季時.藻類繁盛.形成綠色的偽裝.使樹獺更易在樹叢中生存.藻類則借助樹獺作為衍生的工具
    D.水母捕食海螺的幼蟲.幼蟲進入水母的體腔后不會被消化.反而獲得食物及保護.幼蟲長成離開水母體腔時.會帶走一個水母繁殖體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在A選項中,微生物和反芻動物是相互得利的,不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B選項中,鯽魚沒有給鯊魚帶來利益,符合定義,所以選擇B項。在C項中,藻類植物和樹獺是相互得利的,不符合定義。在D項中,幼蟲長成離開水母體腔會帶走一個水母繁殖體,已對水母產(chǎn)生危害,不符合定義。
    78、社會事實指的是存在于社會中的一類具有非常特殊性質(zhì)的事實。這類事實存在于個人之身外.由具有使個人不能不服從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和感覺方式構成.對于個人的行為具有約束力和強制性。它潛移默化地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個人如果觸犯它就會受到懲罰。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不涉及社會事實?(  )
    A.尊老愛幼
    B.先天下之憂而憂
    C.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D.入鄉(xiāng)隨俗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B項沒有涉及社會約束力和強制性,觸犯也不會收到懲罰,不符合社會事實,所以選擇B項。A、C、D項均對于個人的行為具有約束力和強制性,潛移默化地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符合社會事實。
    79、無因管理是指未受委托.并無法定或約定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無因管理的是(  )。
    A.乙應甲的請求帶其6歲的孩子到海邊玩耍.小孩不慎落水.乙將其救起
    B.甲、乙是鄰居.甲外出打工.乙為了避免甲的老宅遭受臺風侵襲而垮塌.自行招工修繕甲宅
    C.甲家的馬丟失.乙撿到馬后.尋找馬主未果.便養(yǎng)在自己家中.后甲找到乙將馬取回
    D.甲養(yǎng)的魚正值出售時節(jié).甲突然因急事外出.乙看甲不在就將其所養(yǎng)的魚出售.在甲回來后扣除銷售成本將剩余錢款給甲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在A選項中,“乙應甲的請求”具有約定的義務,所以不是無因管理,選擇A項。B、C、D三項中的人物均未受另一方委托,無法定或約定義務,所以符合定義。
    80、行為經(jīng)濟學認為.互惠行為是一種條件合作行為.是對善意和助人的行為進行回報。互惠行為通過實施報答的形式而使對方獲得利益.這種報答往往通過降低或損害自我利益而實現(xiàn)。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互惠行為的是(  )。
    A.企業(yè)家劉志剛每年捐款資助癌癥患者.獲得社會各界的贊譽
    B.為了感謝同事救了自己落水的孩子.李玲讓出了自己升職加薪的機會
    C.小王利用空余時間幫助新來的大學生熟悉業(yè)務.自己也因此得到鍛煉
    D.為了長期的共同合作.總經(jīng)理給供貨商提供了很多優(yōu)厚條件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定義中的關鍵是“互惠行為通過實施報答的形式而使對方獲得利益”,在A選項中,劉志剛捐款資助癌癥患者,并不是其報答的形式,所以排除。在B選項中,李玲為了感謝同事,涉及到報答的形式,并且降低了自我利益,符合定義,所以選擇B項。在C選項中,小王幫助大學生,并不是其報答的形式,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總經(jīng)理也未涉及到報答的形式,所以排除。
    81、200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總支出為3710.2億元.增長23.5%.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投入強度(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之比)為1.49%。按研究與試驗發(fā)展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jīng)費支出為21.4萬元.比上年增加1.4萬元。
    分活動類型看.基礎研究經(jīng)費支出為1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應用研究經(jīng)費支出為492.9億元.增長0.8%;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3042.8億元.增長29.5%?;A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4.7%、13.3%和82%。
    分執(zhí)行部門看.各類企業(yè)經(jīng)費支出為2681.9億元.比上年增長25.6%;政府部門屬研究機構經(jīng)費支出687.9億元.增長21.3%;高等學校經(jīng)費支出314.7億元.增長13.7%。企業(yè)、政府部門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72.3%、18.5%和8.5%。
    分產(chǎn)業(yè)部門看.八大行業(yè)的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投入強度(與主營業(yè)務收人之比)超過1%。專用設備制造業(yè)為1.95%.醫(yī)藥制造業(yè)為1.82%.通用設備制造業(yè)為1.53%.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yè)為1.42%.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為1.41%.橡膠制品業(yè)為1.28%.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為1.15%.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yè)為1.03%。
    分地區(qū)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支出超過100億元的有北京、江蘇、廣東、山東、上海、浙江、遼寧、四川、陜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個省(市).共支出2994.6億元.占全國經(jīng)費總支出的80.7%。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投入強度(與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之比)達到或超過全國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陜西、江蘇、浙江和遼寧7個省(市)。
    200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總支出相較上一年增加了(  )。
    A.706億元
    B.872億元
    C.882億元
    D.902億元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由“200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總支出為3710.2億元,增長23.5%”,可知,2006年的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總支出是:3710.2÷(1+23.5%)≈3004.2(億元),因此2007年相較上一年增加了3710.2-3004.2=706(億元),本題選A。
    82、2006年.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研究和試驗發(fā)展總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是(  )。
    A.84%
    B.78.2%
    C.82%
    D.77.6%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本題可以求出2006年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后,再求比重。但由于數(shù)據(jù)較大,可以從比例入手,2007年總經(jīng)費的增幅是23.5%,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的增幅是29.5%,所占的比重是82%,因此2006年所占的比重是:(1+23.5%)÷(1十29.5%)×82%≈78.2%,本題選B。
    83、從產(chǎn)業(yè)部門來看.2007年8大行業(yè)的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的平均經(jīng)費投入強度為(  )。
    A.1.38%
    B.1.41%
    C.1.43%
    D.1.45%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007年8大行業(yè)的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的平均經(jīng)費投入強度為:(1.95%+1.82%+1.53%+1.42%+1.41%+1.28%十1.15%+1.03%)÷8≈1.45%,本題選D。
    84、2007年.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超過lOO億元.但經(jīng)費投入強度沒有達到或超過全國水平的共有幾個省市?(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在12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超過100億元的省市中,有7個省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陜西、江蘇、浙江和遼寧)的經(jīng)費投入強度達到或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因此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jīng)費支出超過100億元,但經(jīng)費投入強度沒有達到或超過全國水平的省市有5個,分別為廣東、山東、四川、湖北和河南,因此本題選B。
    85、根據(jù)材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2007年.按研究與試驗發(fā)展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jīng)費比上年增加了7%
    B.2007年.全國研究經(jīng)費支出占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總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是18%
    C.2006年.高等學校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支出的比重大于8.5%
    D.分地區(qū)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的經(jīng)費支出與經(jīng)費投入強度是成正比例關系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007年,按研究與試驗發(fā)展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jīng)費比上年增加了1.4÷(21.4-1.4)=7%,A正確;2007年,全國研究經(jīng)費支出占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總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是:4.7%+13.3%=18%,B正確;2007年高等學校經(jīng)費增幅13.7%低于全國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總支出的增幅23.5%,所以2006年所占比重是高于2007年所占的比重的,即高于8.5%,C正確;從材料中的提供的信息看,只能得到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投入強度(與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之比)達到或超過全國水平的地區(qū)其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jīng)費支出均超過100億元,但無法得出成正比例關系,D錯誤。本題選D。
    86、
    

    200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比2005年增長了(  )。
    A.21.3%
    B.27.0%
    C.64.7%
    D.73.4%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200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為640萬人,2005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為504萬人,增幅為:(640-504)÷504×100%≈27.0%,B項正確。
    87、2005――2009年.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人數(shù)與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相差最少的一年是(  )。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2006年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人數(shù)與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相差871-748=123(萬人),2007年相差840-810=30(萬人),2008年相差837-812=25(萬人),2009年相差874-830=44(萬人),C項正確。
    88、2005――200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學校招生人數(shù)增長率最高的一年是(  )。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學校招生人數(shù)增長率為(546-504)÷504×100%≈8.3%,2007年增長率為(566-546)÷546×100%≈3.7%,2008年增長率為(608-566)÷566×100%≈7.4%,2009年增長率為(640-608)÷608×100%≈5.3%,A項正確。
    89、2005――2009年.我國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招收的人數(shù)比招生最少的一年多(  )。
    A.5.3%
    B.5.5%
    C.5.8%
    D.6.1%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是2005年,招收了878萬人;招生人數(shù)最少的一年是2009年,招收了830萬人。2005年比2009年多(878-830)÷830×100%≈5.8%,C項正確。
    90、根據(jù)資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2005――200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逐年增加
    B.2005――2009年中.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人數(shù)增長率最高的一年是2006年
    C.2005――2009年.我國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逐年減少
    D.2005――2009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始終不到中等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和的三分之一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根據(jù)圖形資料,很快能判斷A、C項說法正確。2005-2009年中,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相差最大的是2006年與2005年,因此B項說法正確。2008年,中等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和為812十837=1649(萬人),1649÷3≈550(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為608萬人,D項說法錯誤。另外,經(jīng)過計算可知,2006-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藬?shù)均超過中等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數(shù)和的三分之一??忌恍栌嬎愠銎渲腥魏我荒甑臄?shù)值即可。
    91、2008年A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99.9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8%。糖蔗種植面積136.04千公頃.下降1.2%;油料種植面積323.87千公頃.增長4.3%;蔬菜種植面積1112.63千公頃.增長4.5%。
    2008年A省糧食產(chǎn)量1243.44萬噸.下降3.2%;糖蔗產(chǎn)量1079.30萬噸.下降1.6%;油料產(chǎn)量81.54萬噸.增長4.9%;蔬菜產(chǎn)量2431.43萬噸.增長3.4%;水果產(chǎn)量983.49萬噸.增長3.5%;茶葉產(chǎn)量4.84萬噸.下降1.1%。
    2008年A省肉類總產(chǎn)量411.96萬噸.增長6.8%;其中豬肉產(chǎn)量253.96萬噸.增長7.9%;禽肉產(chǎn)量146.24萬噸.增長6.5%。全年水產(chǎn)品產(chǎn)量680.39萬噸.增長2.4%;其中海洋捕撈153.83萬噸.增長2.4%;海水養(yǎng)殖222.98萬噸.與上年持平;淡水捕撈12.49萬噸.增長5.6%;淡水養(yǎng)殖291.09萬噸.增長4.2%。
    

    2006年A省的糧食產(chǎn)量約為(  )萬噸。
    A.1442
    B.1243
    C.1330
    D.1401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2006年A省的糧食產(chǎn)量約為1285÷(1+3.4%)≈1243(萬噸),B正確。
    92、2008年A省糧食的平均畝產(chǎn)量約為(1公頃=15畝)(  )。
    A.368公斤
    B.472公斤
    C.3320公斤
    D.332公斤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9. 994萬公頃,全年糧食產(chǎn)量1243.44萬噸,2008年A省糧食的平均畝產(chǎn)量約為:1243.44×1000÷(249.994×15)≈332(公斤),D為正確答案。
    93、2007年禽肉產(chǎn)量占肉類總產(chǎn)量的比重約為(  )。
    A.38.4%
    B.61.6%
    C.34.5%
    D.35.6%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007年肉類總產(chǎn)量為:411.96÷(1+6.8%)≈385.73(萬噸);2007年禽肉產(chǎn)量為:146.24÷(1+6.5%)≈137.31(萬噸);2007年禽肉產(chǎn)量占肉類總產(chǎn)量的比重為:137.31÷385.73×100%≈35.6%,D為正確答案。
    94、能夠從上述材料中推出的是(  )。
    A.2005年A省糧食的種植面積
    B.2006年A省蔬菜的產(chǎn)量
    C.2007年A省海水養(yǎng)殖的產(chǎn)量
    D.2006年A省豬肉的產(chǎn)量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由材料中的“海水養(yǎng)殖222.98萬噸,與上年持平”可以推斷出2007年A省海水養(yǎng)殖的產(chǎn)量,其余選項無法推算。本題正確答案為C。
    95、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
    I.2004――2008年.A省的糧食產(chǎn)量沒有實現(xiàn)逐年增長
    Ⅱ.2007年A省的糖蔗產(chǎn)量不足1000萬噸
    Ⅲ.2007年A省的水果產(chǎn)量超過1000萬噸
    Ⅳ.2007年A省的淡水捕撈產(chǎn)量不足10萬噸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從圖表中很容易可以看出,2004-2008年A省的糧食產(chǎn)量并不是逐年增長的,I說法正確;2007年A省的糖蔗產(chǎn)量為:1079.30÷(1-1.6%)≈1097(萬噸),Ⅱ說法錯誤;2007年A省的水果產(chǎn)量:983.49÷(1+3.5%)≈950(萬噸),Ⅲ說法錯誤;2007年A省的淡水捕撈產(chǎn)量:12.49÷(1+5.6%)≈11.8(萬噸),Ⅳ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96、
    

    2007年入境觀光旅游的人數(shù)比會議/商務的多(  )。
    A.72.4%
    B.83.1%
    C.86.5%
    D.88.4%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入境觀光旅游的人數(shù)比會議/商業(yè)的多:[2610.97×(50.3%-26.7%)]÷(2610. 97×26.7%)=23.6÷26.7×100%≈88.4%.
    97、2007年我國入境旅游的俄羅斯游客約為馬來西亞游客的(  )。
    A.1/3
    B.2倍
    C.3倍
    D.4倍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直接由圖1可知,俄羅斯游客約為300萬人次,馬米西亞游客約為100萬人次,C項正確。
    98、2007年.我國入境旅游的前十大客源國按人數(shù)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蒙古、泰國、澳大利亞
    B.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蒙古、泰國、澳大利亞
    C.法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美國、泰國、蒙古、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
    D.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泰國、蒙古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觀察圖1可直接得出正確答案。
    99、在前十大客源國中.我國入境游客增幅最大的是(  )。
    A.韓國
    B.馬來西亞
    C.日本
    D.俄羅斯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根據(jù)上一題中的答案,結合圖1中的折線部分可以確定答案。
    100、根據(jù)所給資料.下列選項不能推出的是(  )。
    A.2007年我國入境旅游外匯收入主要來源并非會議/商務
    B.亞洲是我國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市場
    C.法國雖然在我國入境旅游人數(shù)中占比較小的比例.但其增長速度卻遠超其他歐美國家
    D.韓國是我國入境旅游的最大客源國.且增幅強勁.預計短期內(nèi)仍領先于其他國家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歐美國家主要指西歐和北歐、北美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具體的有: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瑞典,瑞士,挪威,奧地利,意大利,芬蘭,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法國入境旅游人數(shù)的增長率并不比加拿大高,因此C項說法明顯錯誤。
    101、據(jù)海關統(tǒng)計.浙江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床墊、寢具及類似晶出口額從2004年的11.50億美元上升到2009的31.44億美元.占出口額的比重從11.4%上升到13.7%.上升2.3個百分點。全部國有及年產(chǎn)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紡織企業(yè)(即規(guī)模以上紡織企業(yè).下同)出****貨值占銷售產(chǎn)值的比重上升。2009年.全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企業(yè)實現(xiàn)出****貨值320.05億元.占銷售產(chǎn)值的30.7%.不僅比2006年提高3.3個百分點.而且比制造業(yè)高4.4個百分點。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工業(yè)經(jīng)濟效益評價考核體系測算.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企業(yè)綜合經(jīng)濟效益指數(shù)達到132.38.比2004年上升50.55點。
    紡織業(yè)生產(chǎn)、銷售增長速度低于制造業(yè)平均水平.但利潤、利稅增幅明顯快于制造業(yè)。2004-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企業(yè)實現(xiàn)工業(yè)增加值、產(chǎn)品銷售收入年均增幅分別為12.8%和12.9%.比同期制造業(yè)平均水平低2.9和2.6個百分點;實現(xiàn)利潤、利稅額年均增幅分別為118.4%和29.3%.比制造業(yè)平均水平高86.6和6個百分點。
    

    2004――2009年.浙江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床墊、寢具及類似品出口額的年平均增長率為(  )。
    A.39.4%
    B.35.6%
    C.34.9%
    D.34.7%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004――2009年,浙江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床墊、寢具及類似品出口額的年平均增長率精確算法為:[(31.44÷11.50)1/5-1]×100%,這種算法比較復雜,在考場土不借助工具的話幾乎算不出答案,故可以估算為:( 31.44 -11.50)÷11.50÷5×100%≈34.7%。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102、2009年.制造業(yè)實現(xiàn)出****貨值(  )億元。
    A.285.65
    B.133.44
    C.274.18
    D.305.46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2009年,制造業(yè)實現(xiàn)出****貨值:320.05÷30.7%×(30.7%-4.4%)≈274.18(億元),C正確。
    103、2004――2009年.浙江省制造業(yè)實現(xiàn)產(chǎn)品銷售收入年均增幅和利潤年均增幅分別為(  )和(  )。
    A.10.3%;205%
    B.15.5%;31.8%
    C.15.7%;110.9%
    D.15.4%;23.3%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2004――2009年,浙江省制造業(yè)實現(xiàn)產(chǎn)品銷售收入年均增幅和利潤年均增幅分別為:12.9%+2.6%=15.5%;118.4%-86.6%≈31.8%,本題正確答案為B。
    104、2006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資本保值增值率比2008年高(  )。
    A.19.21%
    B.2.62%
    C.13.67%
    D.7.82%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2006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資本保值增值率比2008年高:(125.80-110.67)÷110.67×100%≈13.67%,本題正確答案為C。
    105、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2004――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綜合經(jīng)濟效益指數(shù)平均每年上升10點以上
    B.2004――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資產(chǎn)負債情況逐年好轉
    C.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綜合經(jīng)濟效益指數(shù)比2004年高出60%多
    D.2004――2009年間.2008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產(chǎn)品銷售額最高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綜合經(jīng)濟效益指數(shù)達到132.38,比2004年上升50.55點,50.55÷5=10.11,故A項說法正確;2004-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資產(chǎn)負債率逐年降低,說明資產(chǎn)負債情況逐年好轉,B項說法正確;2009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綜合經(jīng)濟效益指數(shù)比2004年高:(132.38-81.83)÷81.83×100%≈61.77%,C項說法正確(判斷C項是否正確需要比較復雜的計算,考試時可先跳過C項,先驗證D項);從圖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紡織業(yè)產(chǎn)品銷售率最高,但這并不說明產(chǎn)品銷售額最高,產(chǎn)品銷售額和產(chǎn)品銷售率不是同一個概念,這一點要注意,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推薦訪問2014上海公務員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面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