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日本那年的照片,像中人坐在淺草寺前的臺階上,我很好奇他一身日式裝束,為了日本而日本;留學第三年的時候,再翻看這張照片,發(fā)現(xiàn)像中人一點也不陌生,尤其是在每次回家之前。
絕不是初到日本!大約是留學第二年的時候,路過一家燒烤店,半是被誘人的香氣攔住,面對著熙熙攘攘的漢字,很覺得自己看透了日本。
經(jīng)常徜徉在東京的“胡同”里,今時的東京,像極了八十年代的北京??偮爧寢寯€叨——要來東京看看,對她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出國始終是個理想,每當我穿過一條條記憶的“胡同”,心中滿是對父母的愧疚,什么時候全家能一起出來看看?——是我最大的理想。----每到假期,回國的時候,通往機場的路上要坐好長一段電車,我怎么也無法向媽媽形容——電車與火車的區(qū)別;可能是離開太久的原因,依稀中,火車或電車穿越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站臺。
回家
帶幾件衣服
其中有當年穿來的那件
如今
擔心行李超重
躊躇中
盤算著給每一位親人
帶去禮物
路程大約有幾個小時
這一宿
最好不睡
路上的時間變得轉瞬即逝
東京——北京
有幾個小時
回家前打了電話
簡短地說了時間
發(fā)現(xiàn)竟有些習慣了
東京——北京
簡短的幾個小時
很想告訴每一位親人
就像真的衣錦還鄉(xiāng)
小時候依然喜悅的
卻是如今我不能與他們分享
每一個人都有禮物
東京——北京
最好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