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項練習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考試頻道為您整理“2016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項練習”希望大家喜歡!
    2016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專項練習
    一、辨析題
    1.現(xiàn)代班級管理強調以教師為核心建立管理機制。
    【答案】錯誤。解析: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所以應以學生為中心建立管理機制。
    2.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的效果優(yōu)于單純的重復閱讀。
    【答案】正確。解析: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薄弱點,從而在重復學習時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點的學習。
    3.懲罰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措施,體罰作為一種懲罰措施也可適當運用。
    【答案】錯誤。解析:懲罰不等于體罰,必須嚴格避免體罰。
    4.常規(guī)性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是絕對的,不可因人而異。
    【答案】錯誤。解析:二者是相對的,同樣一種問題解決的方式,對甲可能屬于常規(guī)性的,對乙可能就是創(chuàng)造性的。
    二、簡答題
    1.簡述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幾個基本特點。
    【參考答案】
    (1)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2)發(fā)展的定向性與順序性。(3)發(fā)展的不平衡性。(4)發(fā)展的差異性。
    2.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態(tài)度與品德?
    【參考答案】
    (1)有效的說服。(2)樹立良好的榜樣。(3)利用群體約定。(4)價值辨析。
    (5)給予恰當?shù)莫剟詈蛻土P:①選擇適當?shù)牡赖滦袨?②選擇恰當?shù)莫剟钗?③強調內部獎勵。
    3.簡述中學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參考答案】
    中學教學方法的特點有:
    (1)師生之間在運用教學方法時的互動和聯(lián)系加強。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和相互配合。
    4.簡述世界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
    【參考答案】
    (1)課程結構日趨合理化。(2)課程內容日趨綜合化。(3)課程形式日趨多樣化。
    三、材料分析題
    1.課上馬老師給大家講“波伊爾定律”。他說具有恒定質量和溫度的氣體,其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后來他又出示一個公式“P×V=K”并解釋說其中P代表壓力,V代表體積,K代表一個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質量和溫度)。他邊舉例邊板書:如果P=2個大氣壓,且衡量為8,那么體積就是4立方厘米。2個大氣壓×4立方厘米=8。如果我們把壓力變量改為4個大氣壓,體積就成了2立方厘米,4個大氣壓×2立方厘米=8,別的同學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剛還是搞不明白。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皩?,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對于小剛,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的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小剛自己嘗試了幾次。也搞明白了“波伊爾定律”。
    問題:請分析馬老師的教學符合哪一項教學原則?
    【答案要點】
    (1)以上教學案例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2)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傳授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依據(jù)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性和我國成功教育經(jīng)驗總結而提出的。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3)在以上案例中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并且知道小剛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這充分說明老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礎。對于小妮,老師對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皩Γw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倍鴮τ谛偅麑π傉f:“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得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這也體現(xiàn)了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2.下面是甲、乙兩位老師對《阿Q正傳》一課的教學處理,讀后請寫一段比較性評析。
    甲:教師安排7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介紹魯迅及其作品,介紹寫作背景,通讀第一二章,正音釋義;第二節(jié)課通讀第三章至結束,正音釋義。第三節(jié)課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節(jié)課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節(jié)課分析其余章節(jié),第六節(jié)課歸納人物性格特點,第七節(jié)課歸納課文的寫作特點并總結教學要點。
    乙:教師安排4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指導學生自讀全文并就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寫出百字短評。第二節(jié)課前后四人為一組,形成10個表演小組,討論確定表演內容、組內分工、彩排時間等,教師巡回指導。第三、四節(jié)課課堂表演,抽簽決定表演順序,各組表演時間為5~8分鐘。每節(jié)課結束前5~8分鐘進行課堂自由評論,教師適當點撥。最后評出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創(chuàng)意等大獎。最后每人以《觀×××組表演“XXX”片斷》為副標題的藝術小評論。
    問題:
    (1)指出兩種教學處理的各自特點。
    (2)從語文教育學的有關理論特別是新課改的理念出發(fā)比較這兩種教學處理的優(yōu)劣。
    【參考答案】
    (1)從特點看,甲教師的教學處理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處理方法,受前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的教學過程五環(huán)節(jié)及前蘇聯(lián)文學課教學過程的影響較大,教師努力從字、詞、句,講到語法、修辭、人物、寫作方法等等,特別突出課堂教學的知識性。乙教師的處理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性,是新課程改革中產(chǎn)生的體驗型教學,它綜合了活動課、討論課、研究課等多種課型,形式活潑,不拘一格,不追求知識的完整,注重學生在動手中體驗感悟。
    (2)從語文教育學的有關理論來看,雖然這兩種教學處理具有共同的優(yōu)點,例如目的性明確、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楚、教師主導作用明顯、緊扣教材。但相比之下,乙教師的處理要優(yōu)于甲教師的處理。理由主要有五個:
    ①甲教師的處理過程機械,形式單一,不但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乙教師的處理則形式靈活,豐富多變,因此,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
    ②甲教師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識傳授者,因此,注重對課文內容的分析,結果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乙教師則將自己的角色定位予引導者,達到了“導而弗牽”的要求。通過活動的設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③甲教師只注重知性(理性)知識分析傳授,學生接受性差,即使接受了也不可能達到內化的程度;乙教師則注重對學生感性或直覺的培養(yǎng),通過感性的認識活動,幫助學生豐富情感,獲得對對象的完整的認識和深刻的體驗。
    ④甲教師的處理,只將課堂教學停留在書本中,只要求學生帶耳朵聽講,導致學生眼界狹窄,能力匱乏;乙教師則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自己去研究判斷,組織協(xié)調,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也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天地,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⑤甲教師的教學處理缺乏師生溝通的基礎,乙教師的處理則能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融合。
    教師資格證考試欄目為您推薦: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匯總
    2016下半年廣西教師資格證報考費用
    2016下半年廣西教師資格證報考流程
    

    2016下半年廣西教師資格證考試咨詢電話
    2016年教師資格證報名網(wǎng)上支付問題詳解
    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匯總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及入口匯總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及時間匯總
    
幼兒教育知識與能力試題 幼兒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 幼兒教師資格證真題 教師資格證備考輔導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學試題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學考點 小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學試題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學考點 中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