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部分
關(guān)于寫論文,教授要求學生寫個大綱出來說既有條理又能保證不超過字數(shù)限制,還有其他好處等等。問個題目,什么樣的論文她最喜歡。雖然每句話都聽懂了,想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老師會最喜歡哪個。
algae的增多造成水污染,因為導致水中營養(yǎng)過剩。其中有考問為什么教授鼓勵個人減少營養(yǎng)物的排放,還有講algae增多會有什么后果。一個是魚吃了有毒的紅潮會死,一個說魚類等會缺少氧氣。(考了個多選)。我做錯了一個,雖然學農(nóng)業(yè)和環(huán)境的,應(yīng)該選的對德,還是選錯了。
說 autobiography和memoir的區(qū)別。前者講一個人一生的故事,自己撰寫,比較客觀評價,后者可能講一個事件,而且代表了主觀的看法。比如 politics。也有一個叫Vivian的女作家,寫了一本memoir,講她和媽媽的關(guān)系。還有,過去和現(xiàn)代的memoir的比較,我就聽到什么 limited theme,就選了這個最直接的答案,也不知道對不對。不管了。于是有個學生問那有沒有conjoint memoir,老師就停頓了一下,考題就問為什么要停頓一下呢。老師就說,對于同一個政治事件當然很多人有看法。因此強調(diào)了一下前面提到的概念,他帶有主觀色彩,是fiction,于是有題目問為什么是fiction。
一個學生的父母要來兩天,他去工作人員那看看又沒有住處,又請工作人員給他推薦幾個有趣的地方游玩。其中有個題目問工作人員part-time的時候做的兩件事情。還有一個問那個學生的父母的什么行程改了,還問學生為什么說那個工作人員已經(jīng)給了很多的幫助(當然是不好意思麻煩人家),又問工作人員為什么推薦那個新的地方。我選的是游泳好,喜歡去的人多。
說 infant是學習語言有不同的stage,其中最重要的一個stage是conjoint communication ,他變成了active participant 而不是被動的了。大概是9個月的時候。他通過身體和語言告訴別人他在看什么,他想要什么。然后這個階段很重要--對于語言的形成,有個題目,然后還問了一個很ft的題目,問文章為什么提到radio,選項里面全都是前面提到了解這個階段的作用。這個題目聽得時候走動的人很多,沒聽清楚。
談了地球上organic物質(zhì)的形成。降到了Milton的兩組對比試驗,還考到了,老師說bingo的含義是什么。然后問地球上的organic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雙選。還問了對比試驗的意義,問了大家對Milton試驗的懷疑(試驗用的氣體可能跟地球本來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