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試題評分要點(第一站)

字號:

第一考站:疾病與危險因素的調查處理 考試時間:15分鐘
     食物中毒
    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據是:(1)發(fā)病與進食有關(2)進食至發(fā)病時間(潛伏期)較發(fā)病時間比較集中,病人之間沒有傳染性(3)病人的癥狀基本相同。
    調查方案:⑴調查目的⑵調查方法⑶調查內容⑷設計調查表
    調查哪些內容:(1)接報告后,做好記錄及向有關領導匯報(2)調查前準備(3)現(xiàn)場調查(4)分析中毒原因和預防措施
    準備采取哪些樣品(標本):(1)可疑剩余食品(2)工用具:刀、墩、案板、盆、桶等(3)患者嘔吐物、大便(4)血
    撰寫食物中毒調查報告:(1)食物中毒發(fā)生的經過(2)檢驗樣品(標本)結果(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4)處理措施和建議
    采樣(或標本)應注意事項和如何儲運?(1)采樣應做詳細記錄,填寫采樣單(2)樣品應在4小時內送到實驗室,夏、秋季送樣應冷藏(3)細菌性食物中毒應無菌采樣
    7、調查準備 (1)組織有臨床、流行病、檢驗及衛(wèi)生學醫(yī)師參加的調查小組,并進行培訓,統(tǒng)一調查方案,制定調查計劃;(2)經費預算:調查人員費用、必須購置的器材、設備、藥品、試劑、交通費用等;(3)物資準備:所用調查表格、計劃采樣和檢驗用的器材物品、試劑、藥品、疫苗、其他所用物品及交通、后勤保證等。來源:www.examda.com
    8、調查活動的實施: (1)調查準備:人、財、物;(2)調查活動的組織;⑶調查資料的收集;(4)標本的采集與運輸;
    9、調查資料的收集:人口學資料、自然因素、社會經濟情況、疾病資料、學生缺課統(tǒng)計、送餐公司有關情況、供水情況、預防接種情況等;
    10、資料的初步分析:計算各種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間分布、證實爆發(fā)、推算暴露日期、分析流行因素、暴露與非暴露發(fā)病率及聯(lián)系程度比較
    11、撰寫調查報告:
    (1)背景材料
    (2)疫情流行強度、分布
    (3)爆發(fā)的診斷及原因
    (4)措施及效果評價
    (5)經驗教訓和建議
    (6)結論
    12、調查方案: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內容、抽樣方法、調查對象、檢驗方法
    13、選用現(xiàn)況調查
    傷寒、副傷寒
    掌握疫情的方法:確定一個判斷病例標準;確定收集病例的時間范圍;掌握可疑病例;對工廠職工及外來民工全面調查可疑病例;對附近醫(yī)院本廠病例的調查。
    初步分析:計算各種罹患率,描述三間分布(年齡、性別、車間、班次、本廠工人與民工);暴露可疑食物、飲水史的罹患率比較;確認暴發(fā)疫情。
    病例對照調查:明確目的廣泛探索危險因素;選擇病例與對照的要求;危險因素包括飲水、飲食、接觸、外出等。
    調查目的:核實診斷與疫情;流行類型;描述分布特征;查明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撲滅疫情。
    預防控制措施:(1)、病人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2)、在未明確暴發(fā)原因前要加強食堂衛(wèi)生,調查食堂從業(yè)人員患病和可疑食品供應情況;(3)、加強飲水衛(wèi)生,工廠自備水的消毒,制水人員健康狀況,明確原因后則采取針對性措施;(4)、接觸人群的醫(yī)學觀察;(5)、疫點、疫區(qū)的消毒;(6)、衛(wèi)生宣教
    調查方案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本案為現(xiàn)況調查),調查內容,調查表設計等。
    疫情性質:暴發(fā)疫情,短時間內、同村、同類臨床表現(xiàn)病人,單峰流行曲線,同源性(相同傳播途徑)。
    個案調查表包括:一般項目;臨床及實驗室;流行病學特征(傳染源、傳播途徑、預防接種史、接觸史、接觸者、程度);  防治措施;結論;調查日期及調查人。
    麻疹
    1、預防控制措施:
    病兒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
    同村及附近鄉(xiāng)鎮(zhèn)未患病兒童實施麻疹應急接種
    醫(yī)學觀察及早發(fā)現(xiàn)病人,進行巡視
    衛(wèi)生宣教,開窗通風
    2、效果評價:觀察應急接種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長潛伏期內沒有新病例發(fā)生,區(qū)別自然下降還是采取針對性措施的下降調查內容包括:
    3、(1)核實診斷(臨床、實驗室、流行?。?BR>    (2)全面掌握疫情,村、學校、托幼、醫(yī)院等調查病例
    (3)疫情流行特征初步描述,罹患率
    (4)當?shù)?、患者、兒童麻疹疫苗接種情況,疫苗供應、冷鏈、疫苗效價、麻疹監(jiān)測等
    (5)針對性措施,應急接種
    愛滋病
    1、核實診斷的方面:
    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長期發(fā)熱、明顯消瘦、慢性腹瀉、全身淋巴腫大、霉菌感染等
    實驗室檢查、艾滋病抗體檢測陽性,CD4:CD8<1
    流行病學調查:傳染來源,感染的途徑,性傳播、經血及吸毒、母嬰、醫(yī)源性等
    3、(1)流行病學調查,包括患者本人及當?shù)厝巳骸⒒颊?、家屬、伙伴及檢查,了解感染與流行情況,主要流行方式 等。(2)患者的住院或就診,定期隨訪與管理,咨詢,疫情報告。
    (3)開展監(jiān)測與管理:高危人群,性亂,藥癮,血液及血制品,特殊服務行業(yè),勞務輸出人員等的監(jiān)測,哨點監(jiān)測及監(jiān)測網絡;質量控制與評估;
    (4)健康教育,潔身自好,安全套等;
    保密,同情與心理支持。
    4、調查方案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現(xiàn)況調查)、調查內容,調查表設計等
    5、個案調查表包括:一般項目;臨床及實驗室預防措施:資料;流行病學特征(傳染來源、傳播途徑和方式,本例調查重點為性、血、吸毒、醫(yī)源性感染途徑);防治措施;結論;調查日期及調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