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關系學”歷次試題分析(2)

字號:

同年第43題:
    策劃新聞:是指在真實、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策劃、舉辦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或活動,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制造新聞熱點,以達到提高組織知名度的目的。
    ·簡答題
    簡答題在每套試卷中分值較高,但難度并不大。由于簡答題答案一般要求由4—5個并列短句構成,所以它的涉及范圍與多項選擇題相似,也往往集中在諸如“特征”、“條件”、“手段”、“原則”、“宗旨”等并列性內容相對集中的部分。
    考生可以結合多項選擇題準備,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完整性即可,同時,由于每套試卷只出4道題,又要照顧到覆蓋面,盡量不重復,所以考生可以結合各個章節(jié)內容每章著重準備3—4個重點題。當然根據篇幅的不同考生可略多或略少1-2個題準備。
    答題要求是:搞清楚題目考核要求,明確題目所考核的知識點,把答案要點答出即可。
    如2002年試卷第45題:
    區(qū)別公共關系與人群關系。
    此題有三個要點:
    (1)公共關系不同于人群關系,人群關系側重于從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角度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公共關系則從信息傳播溝通角度研究人與人的關系。
    (2)公共關系不限于直接面對面的群體關系,還需要關注不直接見面的遠距離的公眾溝通。
    (3)公共關系不局限于組織和群體內部的傳播溝通,還包括大量的外部關系。
    同年第48題:
    公共關系營銷與傳統(tǒng)促銷的區(qū)別。
    主要應從任務上、對象上、方式上、功能上和效果上的差異進行分析。
    考生應對類似的題目如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差異、與廣告宣傳的差異等引起重視。
    ·論述題
    每套試卷只出1道論述題,占10分,難度較大。由于只出1道,選材范圍亦相應受限制。
    首先,論述題的選材是書中相關章節(jié)的理論性較強的重點內容,是相關章節(jié)、編乃至全書的重點問題,要從全書的高度審視。
    其次,論述題材要有論述的可能性,由于分值較高(10分),答案的文字數量相對較多。一般它較易出現在教材中有大段或連續(xù)多段的論述部分。
    再次,論述題一般不會重復出現,已考過的題目幾乎很少再以論述內容出現,考生就無需再從論述的角度準備。
    ·案例分析題
    主要考查考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及邏輯性的考查。
    公共關系案例,是對某一特定的公共關系活動的內容、情景及過程進行的客觀描述或介紹。如:公關活動的主體與客體,公關活動的目標與策劃,公關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公關活動的效果及評估等。它是公關實際活動的仿真和縮影。案例既可能是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事件和情境,也可能是特殊的公關事件;既可能是成功經驗的升華,也可能是失敗教訓的總結。作案例分析題時,應遵循案例分析的客觀性、全面性、動態(tài)性的原則,按照閱讀案例——發(fā)現問題——確定重點——提出思考——深入分析——得出結論的過程,進行分析。
    案例分析是為了探索公共關系活動規(guī)律,研究公關的各種形式,探尋這些形式與內容的聯系,從而把握公關的本質,總結工作方法與技巧。因此要根據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進行說明。
    如2002年試題50題: 一新任縣長上任后,發(fā)現設在政府辦公室內的公關科整天忙于迎來送往、交際應酬等瑣碎之事。他決心改變這種狀況。在他提議下,縣班子討論決定把公關科獨立出來,由主管副縣長直接領導,負責縣政府的公關管理工作。一段時間后,秘書告訴他:政府里的人說“公關科,公關科,離開吃喝沒事做!”縣長找來公關科長,科長說“沒辦法,人家都認為公關就是如此?!笨h長困惑了。
    請問:①公關部門組織形式變了,其作用為何依舊?
    ②你是縣長的話,下一步將怎樣做?
    應該說這道案例題不算難,主要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改變組織公關部門的結構模式是必要的。把公關部門從原來的部門所屬型變?yōu)楦邔宇I導直屬型,提高了公關部門的地位,表明對政府公關工作的重視。但是只追求形式的變化是不夠的,不論何種形式的公關組織都有其優(yōu)點,關鍵是要有明確公共關系意識、公關目標、公關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此外,還要有一支懂得公共關系業(yè)務的優(yōu)秀公關隊伍,這樣才能保證組織公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二,下一步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展開論述:
    (1)首先提高縣政府公關人員尤其是主要決策者的公關專業(yè)知識水平和能力。
    (2)注重培養(yǎng)公關人才,實施全員公關計劃。
    許多考生不是從公關部門結構模式變化和提高公關意識的角度分析,而是講縣政府公關,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得分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