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變態(tài)心理學”串講北大版(25)

字號:

第三節(jié) 阿片類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質伴發(fā)的精神障礙
    一、臨床表面
    1、濫用者對藥效的體驗。
    初嘗鴉片類物質時相當難受,常惡心嘔吐、頭昏,全身無力,這些感受隨著繼續(xù)用藥而消退,且快感逐漸顯露,二者可以并存,但是,獲得快感的美妙狀態(tài)維持不了多久,對藥物便產生了耐受性和依賴性。
    2、耐受性
    3、戒斷綜合征和身體依賴性
    4、精神依賴性
    5、行為特征
    第四節(jié) 煙草依賴
    一、吸煙成癮的原因
    1、生物學原因
    2、示范因素
    3、社會因素
    吸煙成癮者為使自己的吸煙行為合理化,常常標榜吸煙的好處:“煙酒不分家”、“吸煙有派頭”、“飯后一支煙賽過深活神仙”。這些說法又深刻地影響著吸煙者周圍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對中小學生的吸煙動機調查表明,“交朋友需要、消遣、應付禮節(jié)、享受、模仿別人”是主要原因。
    4、心理因素
    第五節(jié) 賭博行為
    1、賭博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指,冒輸贏錢財之險,有意識地進行由機會決定結局的游戲活動。
    2、有一種賭博稱為病理性賭博,或強迫性賭博。即非賭不可,干擾日常生活學習嚴重損害社會功能,被認為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精神障礙。賭博成癮者如果試圖戒賭,會出現(xiàn)焦慮、失眠等戒斷癥狀。一旦開賭,癥狀立即消除。
    3、行為學派認為,賭博是一種習得性行為,對賭博活動耳濡目染,賭博活動盈利的間歇強化,使患者沉溺于賭博,不易戒除。精神分析學派認為賭博是攻擊本能的一種無意識的取代形式,是罪惡感尋求自我懲罰的方式。
    第六節(jié) 網絡成癮
    一、網絡成癮又稱因特網性心理障礙。
    臨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對互聯(lián)網絡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組心理性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組生理性不適。
    二、診治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對策建議
    1、堅持預防為主
    (1)加強教育與引導
    (2)重視發(fā)揮社會環(huán)境的關心和制約作用
    (3)加強學校、城鎮(zhèn)、社區(qū)、農村集鎮(zhèn)等的青少年工作
    (4)治理校園周邊環(huán)境
    (5)青少年要加強營養(yǎng)
    2、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
    首先,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思想教育,通過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努力提高與健全青少年的鑒別能力、自控能力,幫助完善人格,從根本上解決治本的問題。其次,對有IAD癥狀的青少年,要注意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治療、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以解決治標的問題。
    3、堅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治療
    首先,要幫助青少年認清網絡成癮的原因及危害,幫助他們認清自身的需要,發(fā)現(xiàn)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各種途徑,從而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電腦與網絡,改善上網的心態(tài)。
    其次,給予相應的現(xiàn)實生活,幫助他們和科學、健康的態(tài)度融入現(xiàn)實生活。
    4、堅持強化對青少年的行為矯正
    要規(guī)范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加強對自備電腦學生行為的管理;也要指導、幫助上網青少年學會用“自我管理”的方法,增強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