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地理教案:寒潮、臺風和水旱災害

字號:

教學方法:談話法、自學法。
    教學媒體:有關寒潮、臺風和旱澇災害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像帶等。
    課時安排:本節(jié)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復習上一節(jié)我國氣候的特征及其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教師引導)總的講,我國氣候條件十分優(yōu)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災害、寒潮、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例如1998年夏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的特大洪水給任命的生命財產和工農業(yè)帶來數千億元的損失。而華北地區(qū)則出現(xiàn)了持續(xù)干旱的天氣。
    (板書) 第五節(jié) 寒潮、臺風和水旱災害
    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區(qū)發(fā)生水旱災害。洪澇和干旱是影響我國大的氣候災害。現(xiàn)在我們來看報998年常見流域抗洪搶險的錄像。
    (投影片)1998年我國還有哪些地區(qū)發(fā)生了洪澇災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損失,軍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別感動的事情是什么?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思考洪水形成的氣候原因、人為原因?對長江洪澇災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議?你能為災區(qū)人民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下面我么們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上面的問題一起討論,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發(fā)表意見,然后每個小組由一名代表發(fā)言。現(xiàn)在給大家10分鐘討論。
    六個代表發(fā)言之后,由全班一起進行評議。
    (教師歸納)
    (1)氣候原因是夏季東南季風勢力的強弱以及厄爾尼諾和拉尼那等條件的影響。
    (2)人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中游的圍湖造田等。
      ?。?)使人感動的是1998年全體軍民團結誓死保衛(wèi)常見大堤的感人事跡。
    (4)常見上游應植樹造林,中游應退耕還湖、疏通河道。
    (板書)一、水旱災害
     1、 原因和危害
     2、 措施
    (過渡)可見我國是一個水旱災害較多的國家,除了水旱災害以外,我國還受哪些災害性天氣的影響呢?
    我們來閱讀課本第59頁,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寒潮警報。思考以下問題:
    (1)寒潮是一種什么樣的天氣現(xiàn)象?你親身經歷過寒潮天氣嗎?有什么樣的體會?
    (2)觀察課本第60頁“侵入我國的漢朝路徑圖”,你能根據地圖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嗎?它大致沿什么方向運動?思考從那里來的是冷干的?
    (3)從圖中觀察,漢朝能影響到我國的哪些地區(qū)?冷空氣到達時,當地的天氣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4)從圖中觀察,我國有那些地區(qū)不易受漢朝的侵襲,你能說出為什么嗎?(參照中國地形圖)
    (5)為了保護農田,我們應當采取哪些防災措施?
    (學生活動)小組經過討論,互相啟發(fā),加深了學生對寒潮的了解。通過小組代表發(fā)言的形式使各種不同的意見碰撞,使意見趨向一致。
    (教師小結)同學們發(fā)表了很多的見解,通過小組學習、代表發(fā)言的形式使意見統(tǒng)一起來,可以概括為:
    寒潮造成范圍廣大的地區(qū)大幅度降溫的強冷空氣。一般出現(xiàn)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間,它來自西伯利亞、蒙古一帶。侵入我國以后數日之內就可以從北向南橫掃全國.我國的西北地區(qū)東部、華北、東北地區(qū)的大部分、黃淮、江淮、江南等地區(qū)都受其影響,會出現(xiàn)大風、降溫雨雪天氣。通常北方的降溫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風力大于山區(qū).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響外,大部分地區(qū)都受其影響.強冷空氣南下時,受陰山、秦嶺、南嶺等東西向山脈的阻擋,經過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冷空氣勢力不斷減弱,四川盆地、廣東、臺灣、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響相對較小。云貴高原對勢力減弱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響.青藏高原地勢特別高而寒潮不易侵入。農村地區(qū)在寒潮到來前,可用煙熏、灌水、塑料薄膜覆蓋莊稼等辦法來預防寒潮。
    (板書)二.寒潮
    1.寒潮及其運行路徑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過渡)除了上邊提到的災害性天氣寒潮和旱澇災害以外,我國東南地區(qū)還常受到臺風的侵襲。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有關“臺風及其對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的錄象。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60頁和第70頁“臺風”一節(jié)課文和“西太平洋臺風移動路徑示意圖”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參看課文標記了解什么是臺風?它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2)觀察課文圖象,了解臺風能影響我國哪些地區(qū)?
    (3)臺風對當地的天氣產生哪些影響?對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習,特別是學生對中央電視臺有關的預報和有關的錄象資料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久鞔_了臺風及其危害。然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邊向全體同學介紹臺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影響我國的范圍、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教師歸納)
    (1)影響我國的臺風是產生在西太平洋熱帶海面上的一種十分強大的大氣渦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響我國的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省區(qū),我國東南沿海的其他地區(qū)有時也受其害。
    (2)臺風經過的地區(qū)常出現(xiàn)大風、暴雨天氣。
    (3)大風回破壞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發(fā)洪水,形成洪澇災害等,但也可緩解當地的旱情,如緩解長江地區(qū)的伏旱天氣。
    (板書)三、臺風
     1、臺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
     2、臺風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影響我國的寒潮和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和旱澇災害。這些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和損失。因此,聯(lián)合國將20世紀的后10年,定為國際減災10年。特別是氣象災害對人類的威脅大,我們要研究這些災害性天氣發(fā)生的規(guī)律,防御和戰(zhàn)勝災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強預報災害的研究,使我們盡可能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 寒潮 臺風和水旱災害
    一、水旱災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運行路徑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臺風
    1.臺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
    2.臺風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探究活動
    活動一
    活動目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安排學生查找相關資料,結合課文分組討論三種氣象災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規(guī)律;接著三組再作為北京、廣州及烏魯木齊的政府部門,結合剛才總結的規(guī)律提出相應的預防方案,終以建議書的形式呈交給教師。
    活動二
    活動目的:加強學生對前后知識緊密聯(lián)系,樹立學生辯證、全面看待問題的意識。
    活動方式:
    在整個學習完成之后,安排學生再次客觀的評價季風和臺風,并寫成小論文。參考題目:“我眼中的季風”、“臺風真的很可怕嗎”
    提示:前一節(jié)主要側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而通過這一節(jié)的學習,學生進一步了解了季風給我國帶來的不利方面,所以應該能夠更全面地評價季風的影響。臺風是作為災害性天氣來介紹的,但它也確實給安徽、湖南、江西等距離海洋較遠的地區(q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