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如何學習古詩?

字號:

小學語文書中的古詩都是古詩中的精品。優(yōu)美的詩歌中有深刻的內(nèi)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但是低年級學生知識面窄,理解能力不強,那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自主地學習古詩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低年級學生如何學習古詩?歡迎閱讀!
    一、初讀詩文,略知大意,學習生字詞
    在低年級的學生中,知識面窄、語言貧乏,認識的字也不多。所以當務之急是解決障礙。當引出了課題之后,就要引出課文的生字。引出生字可以直接帶出,也可以提問題引出。例如:“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首古詩,你們會讀嗎?”“會”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自覺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這首詩了。讀完后找出生字詞,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去找出不會讀的字詞。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從來都不急著去回答,先問學生有誰知道答案,讓會的學生來解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全班學生都不會的情況下,我才說:“你們想認識它們嗎?”隨著學生的一個“想”字,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到一個高潮。從而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快樂。
    二、精讀課文,了解詩意
    熟讀古詩后,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都會把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就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或個人發(fā)言的方法,一字一句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自己在旁適當點撥。有時,我還鼓勵學生自己去翻找工具書,然后,在課堂上匯報,這樣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古詩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lián)想去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先讓學生理解了詩意,知道作者是獨自一人在他鄉(xiāng)作客。這樣我叫學生閉上眼睛,老師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自在家的情景:“今天,你的爸爸媽媽都出差了,現(xiàn)在你一個人在家,外面黑黑的,四周靜悄悄的……”“這時你的心情怎樣?想的是誰?”“你在家都那么的孤獨,特想你的爸爸媽媽,那你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詩人獨自一人在他鄉(xiāng),看著家鄉(xiāng)的月亮卻不能回家的心情是如何?會想誰呢?”學生會脫口而出:“孤獨,想家,想家里的人?!边@樣就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四、課外拓展的延伸
    課外拓展的延伸是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和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以及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是怎樣過重陽節(jié)的?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從而引出要珍惜家人和朋友以及尊敬老人?!澳俏覀兤綍r要怎樣做呢?”這一個問題進一步深入教育。從而達到終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總之,我們只有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人文文化。
    擴展閱讀:古詩詞學習入門指導
    一、學習古典詩詞應達到的要求:能閱讀淺易的古典詩詞,能理解古典詩詞的內(nèi)容,能對古典詩詞的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進行鑒賞,能背誦并默寫詩詞曲20首。
    二、解析
    (1)詩詞材料的內(nèi)容是“淺易的”而不是“艱深的”,像《村行》、《登鸛鵲樓》、《江樓舊感》和《題都城南莊》這樣的詩歌,主要特點是八句以內(nèi)、語言較平易的詩詞。
    (2)材料的體裁是“古典詩詞”,這中間應包括古體詩、近體詩和詞。當然近年來高考的詩歌材料都為近體詩,但詞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詞人的詞我們不能忽視,應有所準備。
    (3)鑒賞的范圍是:語言、表達技巧、意境。這個范圍實際涉及到了詩詞鑒賞的所有方面,從形式到內(nèi)容。
    三、明確知識點
    (1)弄清古典詩詞的體裁分類。
    詩歌是一種文學體裁,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通過一定的景物意象,形象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古典詩歌首先分為詩、詞、曲。詩又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包含有四言古詩(早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五言古詩(杜甫《羌村三首》)、七言古詩(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樂府詩(題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體詩包括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和排律)和絕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2)它們的特征。
    律詩:律詩共八句,1、2句為首聯(lián),3、4句為頷聯(lián),5、6句為頸聯(lián),7、8句為尾聯(lián)或末聯(lián),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偶句都押韻。1、3、5句的平仄可不管,2、4、6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對。
    絕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詩的一半。
    古體詩:一般是指唐以前的古代詩歌。但唐以后還有人寫古體詩。在字數(shù)、音韻、對仗等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比較自由靈活。
    樂府詩:一般是指漢、魏、南北朝的樂府官署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樂歌的簡稱。魏晉和唐代的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也不少,如《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游天姥吟留別》均是樂府詩。
    詞:句子長短不一,詞牌限定了詞的字數(shù)、音韻、文字的形式,詞中用典較多。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詞分為豪放派(蘇軾和辛棄疾)和婉約派(柳永、秦觀和李清照)。
    (3)古典詩歌的內(nèi)容。它的內(nèi)容應包括表層內(nèi)容(寫什么)和深層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思想、情感)。要把握好詩歌的內(nèi)容,必須先熟悉古典詩歌涉及到哪些題材和常見的表達技巧。
    此外還有愛情詩、說理詩、游仙詩、感懷詩等。準確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還要結合作者的生平、際遇、時代背景、相關典故。
    四、對一些具體的寫法也要有深的領悟:襯托、對比、間接描寫、卒章顯志、諷喻、比喻、夸張、對偶、互文、婉曲、動靜、虛實。
    五、建議:1、選擇自己喜愛的詩或詞。2、自讀自悟。3、閱讀相關的鑒賞文章。4、認真抄一遍并寫出250字左右的鑒賞文章。5、每周一首,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