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動策劃書

字號:

策劃書是目標規(guī)劃的文字書,是實現(xiàn)目標的指路燈。以下是整理的科技活動策劃書,歡迎閱讀!
    1.科技活動策劃書
    一、指導思想
    青少年科技活動是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開發(fā)科技人力資源、提高國民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近五年來,我校堅持舉辦校園科技節(jié)系列活動,校園科技節(jié)已成為我校學生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20xx年,我校成功創(chuàng)建了蘇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教育力度,提高我??萍冀逃?,以促進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我們將繼續(xù)打造學??萍继厣放?,力爭在未來的幾年爭創(chuàng)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二、科技節(jié)領導小組成員
    略
    三、活動宗旨及主題
    活動宗旨:實踐、創(chuàng)新、合作、競賽。
    活動主題:快樂生活、放飛夢想。
    四、活動時間、對象
    活動時間:20xx年4月16—27日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五、獎勵辦法
    1、學校將在科技節(jié)各項比賽中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若干名。
    所有獲獎者將分別授予獎狀。
    2、科技節(jié)按年級組設優(yōu)秀班級評比,評選佳班級獎,先進班級獎,優(yōu)秀班級獎。
    班級加分累計方法:一等獎一個3分、二等獎一個2分、三等獎一個1分。
    3、相關比賽情況、結果及優(yōu)勝作品將在校園網上公布。
    六、活動內容
    (一)科普宣傳
    1、國旗下講話,開幕式、動員。
    2、廣播、科普宣傳窗、科技節(jié)橫幅、活動方案。
    3、學科滲透科普知識。
    (各任課教師)
    4、科普知識講座:模型制作,小發(fā)明技巧。
    (二)科技競賽
    1、科學幻想畫(1—6年級)
    1)、競賽內容:科幻畫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等繪畫種類、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xiàn),作品一律在規(guī)格為38cm×54cm的紙或是其他材料上繪制,橫豎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潔。
    作品要求是由作者本人獨立完成的作品,作品不得抄襲他人已發(fā)表過作品。
    2)、競賽要求:注明題目、班級、姓名,學校將對所有比賽作品布展。
    3)、評獎方法:藝術組老師做評委并布展。
    2、小制作競賽(1—6年級)
    1)、競賽內容:材料自選、造型自定的各類手工作品,有科技、科幻色彩的作品尤佳。
    2)、競賽要求:小制作提倡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好有科技含量。
    注明作品名稱、作者、使用說明等。
    3)、評獎方法:藝術組老師做評委。
    3、模型比賽(1—6年級)
    1)競賽內容:
    a、云海a0005橡筋動力模型飛機(5—6年級)
    b、云海2橡筋動力模型飛機(1—4年級)
    c、四驅車比賽(4-6年級)
    2)競賽要求:各班由班主任先在班級中組織比賽,并推薦5名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比賽。
    學校操場現(xiàn)場比賽。
    四驅車比賽自主報名,不限名額。
    (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評獎方法:科學組及各年級組長評獎。
    4、科普知識競賽(1—6年級)
    1)、競賽內容:科普基本知識,由學校科學老師出題。
    2)、競賽要求:現(xiàn)場比賽,答題正確多的為勝,各班推薦5名學生參加。
    3)、評獎方法:科學組老師負責出卷、評獎。
    5、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意競賽(1—6年級)
    1)競賽內容:在教師輔導下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意都可參加,可閱讀校本教材《未來發(fā)明家》或到學校綜合樓底樓走廊處參觀學習發(fā)明方法、發(fā)明實例等。
    2)競賽要求:參賽者須填好申報表,小發(fā)明若有實物更佳;各班參賽名額不限。
    3)評獎方法:科學組老師在科學課上介紹小發(fā)明并評獎。
    6、信息技術
    1)競賽內容:電腦繪畫(1—6年級)
    2)競賽要求:各班參賽作品數(shù)量不限,學校將開放電腦室,學生也可以家里完成后上交作品。
    電腦繪畫作品一律在規(guī)格為28cm×19cm的紙,橫豎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潔。
    3)評獎方法:藝術組負責評獎。
    (三)少年科學院第三批入院活動
    1、榮譽項目
    通安中心小學少年科學院設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少年科學院小博士”及“少年科學院小碩士”、“少年科學院小學士”等不同級別級的榮譽稱號。
    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小博士、小碩士、小學士是從青少年兒童中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科技愛好者,是學校少年科學院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
    2、評選條件
    在校學生,品學兼優(yōu),具備一定科學素質及較強的科普意識和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模型比賽、科技競賽、科學小論文等比賽獲得市級一等獎以上者可申報小院士,區(qū)級一等獎以上者可申報小博士,校一等獎以上者可申報小碩士,其它校級科技獲獎同學可申報少年科學院小學士。
    前兩批(20xx、20xx年)已加入少年科學院的同學可以申報更高一級榮譽。
    活動要求:
    1、要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做到精心組織、積極參與、講究實效,鼓勵每個學生參加。
    2、要在普及和普遍參與的基礎上擇優(yōu),落實好參加校級比賽的人選。
    3、各類比賽公平、公正、公開,評委工作嚴肅認真、公平負責。
    4、各班要積極推選、申報少年科學院成員。
    5、有關比賽的具體安排,屆時請關注通知。
    2.科技活動策劃書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高廣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學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經研究決定舉辦金溪縣實驗小學20xx年第xx屆校園科技節(jié)。
    本屆校園科技節(jié)將圍繞新開發(fā)的科技校本教材《小眼睛大發(fā)現(xiàn)》、《動手做模型》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寓創(chuàng)于用的科技活動,力圖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精神。
    主要內容包括:小學生模型制作現(xiàn)場比賽、家庭實驗室現(xiàn)場展示大賽、科技知識競答賽活動、“科技進班級”科技活動集體展示、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五大系列活動。
    本屆科技節(jié)以“創(chuàng)新、體驗、成長”為主題,通過系列的科普活動,提高我??萍冀逃?,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爭創(chuàng)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希望各班級根據(jù)《金溪縣實驗小學小學20xx年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要求,周密計劃,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宣傳普及、選拔和推薦等各項工作,確保本屆科技節(jié)活動圓滿成功。
    二、活動原則:
    立足普及,鼓勵參與,注重實效,與課程改革相結合,與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
    三、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2月
    四、主題:創(chuàng)新、體驗、成長
    口號:走進科學、放飛夢想
    五、參與人員:金溪縣實驗小學全體師生
    六、組織機構:
    略
    七、獎勵:
    1、學校將在科技節(jié)作品展示活動中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若干名。
    所有獲獎者將分別授予榮譽證書及獎品。
    2、學校將視各班完成作品的數(shù)量及獲獎的情況評選出優(yōu)秀組織獎,并與班級評優(yōu)掛鉤。
    3、科技節(jié)設優(yōu)秀班級評比(按各年級30%比例評出,納入班級量化管理獎勵)。
    班級加分:個人項目一等獎5分/次,二等獎3分/次,三等獎2分/次。
    學校將及時公布科技節(jié)各項比賽結果及各班加分情況。
    4、相關比賽情況、結果及優(yōu)勝作品將在實驗小學校園網上公布。
    八、注意事項:
    1、各處室、各年級組、教研組要深入宣傳動員,做到精心組織、積極參與、講究實效。
    2、各班要在普及教育和普遍參與的基礎上指導完成作品,在參與過程中尤其注意人身安全,并按要求填寫好相關材料。
    九、經費預算:
    本次校園科技節(jié)活動經費預算為1萬元,主要用于宣傳、作品展示、學生獎勵、教師補助等。
    十、活動內容:
    1、小學生模型制作現(xiàn)場比賽(總務處)。
    2、家庭實驗室現(xiàn)場展示大賽(辦公室)。
    3、科技知識競答賽活動(政保處)。
    4、“科技進班級”科技活動集體展示(教導處)。
    5、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小發(fā)明小制作)、科技小論文、科學幻想畫(少先隊)。
    注:以上活動具體方案、細則由各處室研究出臺報校長審定批準實施。
    十一、活動原則:
    一)、“三自”原則
    1、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發(fā)現(xiàn)提出的。
    2、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的構思、完成的。
    主要論點的論據(jù)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寫:參賽者必須參與自己的作品的制作。
    論文必須是參賽者親自撰寫。
    二)、“三性”原則
    1、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發(fā)明創(chuàng)造過程的科學性。
    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選題和結論的合理性。
    2、先進性:包括新穎程度、先進程度、技術水平與難易程度。
    3、實用性:作品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或投產。
    課題研究及活動的適用與影響范圍大,應用意義和推廣前景好。
    十二、活動安排:(初定)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