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通用20篇)

字號:

    讀后感是對所讀內(nèi)容的反思和理解,能夠幫助我們深化對書籍或文章的認識。在寫讀后感時,可以適度援引作品中的語句和描述,用以支撐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一
    紅巖這本書,是xxx時期中美合作期間發(fā)生的事,勇敢的成崗,頑強地江姐,忠于xxx的余新江……這些人物都出現(xiàn)在這本書中。故事的情節(jié)一波三折,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而這本書,正好出現(xiàn)在我們杉樹林讀書節(jié)的六年級書單中。
    從那天起,我們就為最后一天的考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我們班上的同學下課在看書,午間在看書,什么空余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所以我們覺得最后的考試已經(jīng)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也是重在過程嗎。我們班的同學雙手捧書,兩眼炯炯有神,好像是兩個深邃的黑洞一般,想把這本書的知識吸干吶!不僅僅是這樣,我們班的小書蟲更是開心至極,找到了自己的發(fā)揮之處,細細的品味著書中的人物和劇情,嘴角還有時微微揚起,可能是因為xxx員逃過了敵人的眼鏡;但也有是因為xxx員被抓了起來而憤怒。我們班看書的時候十分安靜,任何事物都打擾不了我們看書時的認真,站在講臺上看,大家都在“貪婪”地看著書。
    到了考試的那天,我們個個精神充足,已經(jīng)毫不懼怕這次“特別的考試”。試卷發(fā)下來了,我們拿起筆,信心十足地做了起來。教室里十分寂靜,寂靜到連掉一根針的聲音都可以聽得到。
    我抬起頭,向四周望望,同學們都把頭“埋”進了試卷中,只剩下黑黑的頭發(fā),我也埋下了頭,認真地做了起來,仿佛什么東西都打擾不了我們。
    時間到了,有些同學還不舍得把試卷交上去,好像還想回味一下紙卷中的書味兒……
    紅巖,久久地印在我心……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二
    暑假的一天,我拿起了這本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書。本以為這是一趟無聊的讀書之旅,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后。我陷入了深刻的沉思,因為我不光是體會到先輩的英勇無畏,更是因了解而更加地欽佩。
    這本書是一本記述紅軍生活的書,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而寫。作者從中立者的角度,在這本書中記敘了有關紅軍的重要事件和紅軍偉人的生活習慣,還記敘了許多我們在書本上找不到的偉人事跡。這本書中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紅軍的感情變化。從最開始的害怕,到接受,到喜愛??梢泽w現(xiàn)出紅軍的和藹可親??傊?,這本書讓我們深刻地了解了紅軍。
    在這本書的開頭,埃德加。斯諾寫他對紅軍不太了解,聽了傳言甚至怕紅軍身體里的病毒感染到自己身上,以至于他開始是很懼畏懼紅軍的。但是到后來,他看見了紅軍對自己的真誠和友善,以及紅軍將士們的大膽。再后來,他又遇見了許許多多紅軍的領導人,并細致地記敘了他們的一言一行,使我們了解偉人更多的生活習慣,親切可感。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
    這本書記敘了紅軍與人民的關系:每一個村子里都有一個紅軍軍委,每一個村子里都有一些小學生愿意給紅軍通風報信。告訴紅軍國民黨的動向。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紅軍領導人的住處都沒有警衛(wèi)站崗。反觀蔣介石,出門就必須要有幾個警衛(wèi)員跟著他。并且他并沒有被懸賞首級。紅軍領導人這么放松是因為人民對他們的信任。這也體現(xiàn)出了一個哲理。只有愛戴人民,人民才會愛戴你。這就是斯諾漸漸喜歡的原因,也是人民愛戴的原因。
    紅軍不是神,紅軍也是有血有肉平凡質(zhì)樸的先輩。開卷有益,掩卷有味。這真是一本讓人真切地了解紅軍了解偉人的書啊!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三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弘揚愛國精神樹立報國之志——清明節(jié)參觀馬本齋烈士墓六十多年,歷史的車輪在不經(jīng)意間前進,然而半個多世紀前熱血青年們那一聲聲“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吶喊,至今仍在我們耳邊回蕩。
    那些熱血青年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來保家衛(wèi)國的熱血青年們,就是我們永遠緬懷的烈士。清明節(jié)在春的懷抱中/悄悄地走來/我們來到烈士陵園/拜謁你/長眠的英雄/遠逝的畫面/已載入歷史/英雄的壯舉/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曾記得多少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惜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而他們卻在這里靜靜地躺了下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在他們之中有共產(chǎn)黨員,也有普通的中華兒女,但他們的言行卻都是為了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這片神圣的土地。也許我們無法知道他的名字,也許他們沒有像毛主席、周那樣偉大。
    如今,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的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游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緊緊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建設新中國,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最后請允許讓我用毛主席的話作結束語:“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踏著他們的腳步,繼承他們的遺志奮勇前進”。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四
    捧起《革命英雄故事》這本書,我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偉大。書中有寧死不屈的李大釗,還有集體主義精神的楷模邱少云,刑場賦詩的夏明翰,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一個個英雄的高大形象,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介紹李大釗和邱少云的英雄故事。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締造者之一,又是新文化運動的猛將之一,他對中國革命事業(yè)的影響巨大,讓敵人讓敵人又恨又怕,他們逮捕了李大釗。敵人先來硬的,使用酷刑,將竹簽釘進他的指甲縫里,把指甲扯下來,如此的殘酷的手段李大釗竟然毫不畏懼;敵人見酷刑不行,又來軟的,用高官厚祿的引誘他,李大釗還是沒有屈服,最后敵人竟然把他帶到絞刑臺上,把他殺害了。我想他的革命信念真堅定,為了革命的勝利,不被利益所誘惑,寧可犧牲自己,這種革命精神讓我感動不已。
    “就義從容甚,大義凜不辱,人民柴市節(jié),浩氣貫長虹。”陳毅元帥的詩句正是他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寫照。
    集體主義精神的楷模邱少云更是讓我佩服。在_______的戰(zhàn)場上,一次,他和官兵潛伏在離敵人很近的高地上,敵人投下的火焰彈在邱少云的身邊燃起,火燒到了他的衣服上,邱少云身邊就是一個水溝,可是他一動不動。我的手指曾經(jīng)被開水燙過,火辣辣的疼,又是水沖,又是抹藥膏,還覺得無法忍受,他難道不怕疼?不是他不怕疼,是因為他知道,他一動就會被敵人發(fā)現(xiàn),大家也會犧牲,還會影響整個作戰(zhàn)計劃。他就像一塊石頭一樣一動不動,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啊!我仿佛看到了火光中的邱少云,他滿頭大汗,無比痛苦,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寧可犧牲自己,也要遵守戰(zhàn)場的紀律。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高大起來,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里。
    媽媽告訴我,新中國的誕生,就是無數(shù)英勇的革命戰(zhàn)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也是我們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捧著這《革命英雄故事》,我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像無數(shù)英雄那樣,做一名英勇的戰(zhàn)士,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五
    暑假期間我特地跑到圖書館借了一本《革命英雄的故事》讀了這本書,我非常為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而感動,他們有著出生入死,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他們都十分勇敢,面對殘酷的環(huán)境他們寧死不屈。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一位革命英雄而是一個英雄群體:十二小英雄的故事,而這十二個小英雄他們大都十三四歲,最小的隊長小柱子也只有11歲。在1935年10月,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戰(zhàn)斗異常激烈許多紅軍都中彈犧牲。而山梁上有12個少先隊員看得真切,小隊長小柱子想出了主意,借著西北風把細面子土向空中揚灑,搞得敵人睜不開眼,打不準槍。紅軍趁機攻上山梁,拔了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墒窃趹?zhàn)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隊員被敵人俘虜了。敵人把12位小戰(zhàn)士押送到師部審問。一個白軍軍官,提著明晃晃的馬刀,指著小柱子,本以為是個小孩嚇唬一下就肯定能說出來,但小柱子卻說:“貓頭鷹眼,先別轉(zhuǎn),包圍你的紅軍你看不見,滿西北、遍江南,人數(shù)好有幾萬萬?!蹦能姽僖娮约悍炊粦蚺藲獾冒l(fā)了瘋,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間準備好刑具。小柱子臨危不畏懼,繼續(xù)說著快板,其他11個少先隊員一齊和著他的調(diào)子:“同志們,齊步走,紅彤彤的太陽在前頭。少年先鋒隊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殺頭,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向前走呵,向前走!……”幾十個氣急敗壞的敵人涌進來,把12個少先隊員推進刑訊室。一連好幾天,敵人對這12位小戰(zhàn)士用了種.種酷刑:鞭打、吊拷、壓杠子、坐老虎凳、上夾棍、竹簽釘指頭、烙鐵燙……他們一次次暈厥,又一次次被涼水潑醒,卻始終沒有一個人投降、變節(jié),沒有一個人向敵人暴露紅軍的機密。敵人又恨又怕,把這12個英勇不屈的小戰(zhàn)士分別用木棍痛打,用馬刀亂砍。就這樣,12位少先隊員被敵人兇殘地殺害了??吹竭@里,我的心始終不能平靜,是啊,他們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正是依靠父母的時候,而我們呢?有人供著,養(yǎng)著,豐衣足食,整天無憂無慮,能過一天是一天,也許是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太好,干什么都方便。導致現(xiàn)在的孩子變得過于任性,過于調(diào)皮,而父母也不舍得打,但那些孩子們呢?他們卻吃不飽,穿不暖。我們能有現(xiàn)在的一切全都是那些烈士的鮮血換取來。而他們這種寧死不屈,堅強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F(xiàn)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每天都在潔白、高大的教學樓中學習,可有些同學該學習的時候不好好學習,這樣不是浪費了烈士們的一番心血嗎?如果這樣的話,那么我們被外國人侵略的歷史將會再次重演。我們是祖國的新希望,我們不能辜負家長和老師寄托在我們身上的希望。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失去時已經(jīng)晚了,世界上沒有后悔藥,所以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吧!珍惜那些烈士們付出的心血吧!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六
    劉胡蘭這個僅有15歲的小女孩,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yè)赤膽忠心,對人民,對革命同志忠心愛戴,應對敵人的屠刀面不改色心不跳,最終犧牲了自我年輕的生命。我最受感動的是:她在兇惡的敵人面前表現(xiàn)出的堅強、勇敢、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啊!
    15歲,花一樣的年華。15歲,應當在父母身邊享受天倫之樂,無憂無慮地學習??墒莿⒑m卻被敵人殺害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雖然劉胡蘭犧牲了,可是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yè)表現(xiàn)出來的不怕犧牲的精神,一向在傳送著,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人民的利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讀了這本書使我深深懂得:今日的生活來之不易,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服務,我決心好好學習,不斷磨練自我,嚴格要求自我,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為祖國建設貢獻自我的力量。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僅有一次,所以,它比世界上任何珍寶都更為珍貴,都更需要我們?nèi)f分的珍惜。所以,當你應對“生”與“死”的抉擇時,你會怎樣做是委曲求全還是茍且偷生還是……而劉胡蘭同志卻以自我的行動做出響亮的回答——軍隊包圍了她的家,把她捆-綁而去,進行了嚴酷的拷打。只要她說出誰是軍人,就能夠重獲自由。但她為了掩護軍人,為了保護每一名鄉(xiāng)親,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氣節(jié),應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劉胡蘭硬是咬緊牙關,一聲沒吭,更沒有發(fā)出一聲呻吟,直到把自我的生命獻給了鄉(xiāng)親們,獻給了偉大的祖國,獻給了偉大的解放戰(zhàn)爭。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舍身精神啊!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認為劉胡蘭的死就比泰山還要重,因為她是為祖國而死,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她的死就是死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是死得其所,她無愧于毛主席那句“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贊譽!
    雖然,我們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和平年代,但我覺得劉胡蘭的精神仍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需要學習她那舍己為人的大無畏獻身精神,需要學習她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勇于犧牲的拼搏精神。也僅有如此,我們才不會愧對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七
    夏明涵(1900-1928)男,漢族,湖南省衡陽縣人,中共黨員。1920年秋,夏明廷受五四運動洗禮,來到長沙,會見毛澤東。1921年冬天,何書恒和毛澤東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入黨后,他參加了長沙工人運動,領導了黃包車工人的罷工。1924年,任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省委員會委員,負責農(nóng)業(yè)委員會的工作。他注重培養(yǎng)農(nóng)業(yè)運輸干部,護送革命青年到廣州學習農(nóng)民運動,為湖南農(nóng)民運動培養(yǎng)了大批骨干。1926年2月,被黨調(diào)到武漢,任全國農(nóng)民協(xié)會秘書長、毛澤東書記、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班書記。
    1927年6月,在“412反革命政變”和“長沙馬事件”后的嚴重白色恐怖中,黨把他送回湖南,任省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同年7月大革命失敗后,他參與發(fā)動了秋收起義。
    1928年初,任湖北省委常委,協(xié)助省委書記郭亮參加省委領導。同年3月18日,因叛徒的背叛被敵人逮捕。3月20日凌晨,他在敵人的護送下前往漢口俞濟里刑場。當敵人的長官問他有什么話要說時,他喊道:“是的,給我拿筆和紙來!”殺死薩默明厄姆,還有他的后代!英雄正義感,只有28歲。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八
    《英雄故事》里全是一個個紅色故事,所以,這成了我最喜愛的圖書之一。“夏明翰在臨死前作詩”,“魯迅剪辮記”,“董存瑞舍身炸城堡”......這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不斷的浮此刻我眼前?!队⑿酃适隆访枋龅氖怯⑿蹅兊念B強、執(zhí)著,他們描述的是戰(zhàn)爭期間任名門的痛苦生活!
    如果拿些人民和英雄們比的話真是太渺小了,他們沒有英雄們的智慧;沒有英雄們的勇氣;更沒有英雄們的毅力和決心。我們退后一步想: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我們能有這么舒適優(yōu)異的生活條件嗎?也許這時中國還在受著欺壓虐待的痛苦。
    我認為我們應給像英雄們一樣,心里一向存著報效祖國的念頭,努力認真歡樂的學習,有著英雄們頑強的毅力。再看看我們脖子上系著那條鮮艷的紅領巾,它正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正是用英雄們源源的鮮血染成的,我們系在脖子上應當認為自我是光榮的少先隊員。
    同學們,加油吧!來快歡樂樂的學習吧!今后為祖國的建設獻出自我的一份力!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九
    王二小是河北人,是一個孤兒。他生長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從小就喜歡馬,經(jīng)常到八路軍的兵連去玩。自然,他和八路軍很熟悉了,所以,懂得要為國家要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戰(zhàn)斗。他不是一個愛說話的孩子,但是他做事情很勤快,人很聰明。他還加入了兒童團。他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這一天, 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這時候,敵人來了。他們要進行掃蕩。但是因為他們獲知八路軍就藏在在山溝的后面,所以,不敢輕易出擊。他們看見山坡上有一個放牛娃。就上前說,“小朋友,你知道八路軍在哪里嗎?”聰明的王二小聽到了,就連忙說,“知道啊”“你能不能給我們帶路?”王二小開始還有點不知所措,但是很快就鎮(zhèn)定起來,并且答應了。
    他帶著敵人一直往前走。他就想著把敵人帶到八路軍埋伏的地方,然后讓八路軍殲滅他們。這個時候,敵人發(fā)現(xiàn)王二小的計策已經(jīng)為時過晚了。王二小想趁機走到后面的樹林里,但是他逃不過敵人的刺刀。王二小犧牲了!
    王二小的英雄告訴我們,與敵人作戰(zhàn)要有計謀,要敢于反抗。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
    暑假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shù)挠⑿蹅兊墓鈽s事跡,他們?yōu)榱嗣褡宓慕夥攀聵I(yè)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說《紅巖》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后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后,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后就疼痛地暈了過去。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tǒng)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jiān)獄,年僅29歲??吹竭@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么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一
    1932年10月8日,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里。劉胡蘭生下來的時候不叫劉胡蘭,按她奶奶的意思,為了吉利,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富蘭子。但是,他們家并沒有因為叫她富蘭子而富裕起來。
    云周西村在山西省太原市的東南,汾水河繞過太原,一直流到這里。云周西村是個很不起眼的村子,現(xiàn)在叫胡蘭鎮(zhèn)。它的東面是太岳山脈,西邊是呂梁群峰,這里是一馬平川,盛產(chǎn)小麥、棉花,是個金不換的好地方??墒?,在以前村東的好水地都讓地主富豪霸占著,貧苦農(nóng)民只能租種村西的貧瘠土地,給地主扛長工打短工,有時還得背井離鄉(xiāng)、逃荒要飯,村東村西形成了一個鮮明對照。
    劉胡蘭的爸爸劉景謙,爺爺劉起成一年四季起早貪黑干活,春天刨鹽土,秋天打短工。劉胡蘭的大伯在昔陽縣一個雜貨鋪當勤雜工,奶奶是個過日子的能手,整日紡線織布,管家很嚴,誰要把小麻油燈的燈捻挑大一些,她就要說幾句。全家人勤勞節(jié)儉,也只能勉強度日。
    劉胡蘭的降生并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一點生氣,反而給這個家庭添了一張嘴。后來,劉胡蘭又有了一個小妹妹愛蘭子,媽媽在月子里又得了病,一天比一天重。家里揭不開鍋了,沒辦法,借了地主石廷濮3袋“驢打滾”的高梁。地主石廷濮害怕紅軍來了“共”他的產(chǎn),就發(fā)話給向他借貸的窮人提前還債。劉胡蘭的爸爸、爺爺沒錢還債,只好到外地去躲債,媽媽的病也越來越重,只有奶奶一個人硬著頭皮應付。只要院門一響,奶奶就心神不定的說:“怕是催命鬼又來了,這欺殺人的?驢打滾??!笔裁词求H打滾呀,4歲的劉胡蘭一直鬧不清。有一次,劉胡蘭實在憋不住了,就脆生生的問奶奶:“什么是驢打滾呀?”奶奶給她解釋說:驢打滾就是借財主家一升糧食,還的時候就要給兩升。這次還不起下次就得還四升,越滾越多。劉胡蘭一聽,氣的小臉一揚,說:“咱們不還他!”奶奶聽了苦笑了一下說:“那還行,人家有錢有勢,誰要是拖欠不還,不是把人扣到大廟村公所,就是用繩子捆到衙門,窮人誰惹得起???”。劉胡蘭還不甘心,緊接著又問:“那紅軍也惹不起他嗎?”奶奶想了想說:“肯定惹得起,要不石財主為什么一聽說紅軍要來,就緊著催債呢”。“嘿,紅軍真好呀,紅軍來了就好了?!边@時,奶奶側(cè)耳聽到西屋好像有什么動靜,就吩咐劉胡蘭:“怕是你媽又難受了,快去問問,她喝水不?”
    媽媽已經(jīng)好幾天不吃東西了,奶奶從一個緊口小瓦罐里掏出兩個積攢下準備換鹽換醋的雞蛋,做了一碗蛋湯。媽媽端起熱呼呼的蛋湯,剛送到嘴邊,看見愛蘭子眼珠緊盯著碗的樣子,就把碗放下,難過地說:“富蘭子,媽不想吃,你和愛蘭子喝了吧!”劉胡蘭趕快說:“媽,我不喝,我吃飽了。”“你吃飽了?”媽媽看了劉胡蘭消瘦的臉頰,心里一陣酸疼?。骸奥爧尩脑?,你喝兩口,剩下的喂給愛蘭子吧!”劉胡蘭還是沒喝,雙手端著那碗蛋湯,看看媽媽,又看看妹妹,然后送到愛蘭子的手上。
    就在這時候,院子里一陣腳步響,石廷濮的狗腿子又來逼債了,奶奶為難的說:“家里又揭不開鍋了,你叫我拿什么還債,富蘭子她媽病成這樣,也沒錢冶……”不等奶奶說完,狗腿子賊眼珠一轉(zhuǎn),看見愛蘭子碗里的雞蛋湯,冷笑著說:“哼,裝窮叫苦,這是什么?”說著,直沖愛蘭子走來。愛蘭子急忙用手護碗,蛋湯全灑了。愛蘭子哇哇地哭了起來。劉胡蘭實在氣不過,把臉都憋紅了,猛跑過去沖著石廷濮的狗腿子喊道:“你賠我家的蛋湯!”
    一天下午,劉胡蘭的媽媽忽然病重,又咳又喘,還直說胡話。家里只有劉胡蘭一個人,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會兒給媽媽捶背,一會給媽媽擦汗。忽然,媽媽一陣猛烈的咳嗽,咳出一灘鮮血,劉胡蘭嚇壞了,忙把大伯母喊來。大伯母把媽媽扶起來,往背后墊了一床被子。過了一會兒,媽媽的臉色才稍微好看一些,她拉著劉胡蘭的手說:“孩子,媽心里火燒火燎的,想吃點涼東西,給媽買幾個梨來吧。”
    劉胡蘭在大伯母那拿了點錢,冒著寒風轉(zhuǎn)遍了全村,一直跑到村外邊很遠,才買到了梨。劉胡蘭手捧著梨,恨不得一步就邁到媽媽跟前,心想:“媽媽吃了梨,一定會好的,”可是,當她慌慌忙忙推開院門時,聽到的是一片哭聲。她忙沖進屋,一看媽媽直挺挺的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皨寢?,你要的梨買來了!”劉胡蘭邊哭邊把梨塞到媽媽的手上,可是媽媽已經(jīng)永遠離開了她。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二
    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xiāng)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zhèn)(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yè)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zhèn)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xiāng)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己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終于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zhàn)。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xiāng)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jīng)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xiāng)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zhàn)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jié),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
    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于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fā)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zhàn)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三
    【生平概況】
    少年目睹中國外有帝國主義入侵,內(nèi)有軍閥混戰(zhàn),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決心探索救國救民之道。
    1919年10月,他參加浙江省立溫州第十中學的一支流動宣傳隊,宣傳抵制日貨和體育救國、科學救國真理。
    1922年畢業(yè)于省立十中,考入我黨創(chuàng)辦的上海大學,經(jīng)常接觸我黨革命家,懂得了革命道理。
    1923年,到河南任孫岳部隊參謀。
    1924年,參加馮玉祥領導的反對曹錕賄選上臺活動。
    1925年春,在河南開封銀行工作。
    1926年春,在陜西劉鎮(zhèn)華的鎮(zhèn)嵩軍軍官學校當英語教員,隨軍北上西安壩橋。同年秋,他隨劉鎮(zhèn)華部退駐河南洛陽。
    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受黨組織委派,先后在河南省焦作、湖北省武昌和漢口、江蘇省蘇州以及上海市等地進行革命活動。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他四次被捕,前三次都被我黨營救釋放。
    1932年10月10日,陳式純組織400多群眾,在上海英租界小沙渡路一帶示威游行時,被英國軍警逮捕。在長期的摧殘和折磨下,于1935年2月18日與世長辭。
    【生平經(jīng)歷】
    陳式純先后在上海大學、天津南開大學讀書。1926年在河南洛陽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為了黨的事業(yè)奔走于河南、湖北、武漢、上海等省市,曾遭反動政府四度逮捕,最后一次是1932年10月關押于上海。1935年受折磨死于獄中。陳式純就讀于金鄉(xiāng)小學和宜山高小,畢業(yè)后即考入浙江省立溫州第十中學。目睹當時的中國,災難重重,外有帝國主義的入侵,內(nèi)有軍明的混戰(zhàn),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于是,常與進步的教師和同學一起,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積極組織和參與反日宣傳和抵制日貨的愛國活動。1919年10月,參加溫州十中的一支流動宣傳隊,到宜山等地進行反日宣傳。周年寒假,在金鄉(xiāng)組織青年知識分子成立“反日救國會”,帶領群眾起來抵制日貨,白天宣傳、登記處理商店的日貨,夜間宿在北門頭吊橋上,檢查來往船只和行人。同時,到處宣傳體育救國、科學救國。1922年他帶頭創(chuàng)辦了暑期補習學校,建立金鄉(xiāng)運動場和新曦書報社,訂了《東方雜志》、《小說月報》以及文學研究會叢書等。當時參加學習、鍛煉的人很多。后又在金鄉(xiāng)組織 “醒獅化裝講演社”,巡回演出自編的劇目,頗得群眾喜愛和支持。使金鄉(xiāng)這個小鎮(zhèn)充滿著革命的氣息。 陳式純在1922年畢業(yè)于省立十中,后即考入黨創(chuàng)辦的上海大學。由于和黨早期的革命家經(jīng)常接觸,懂得了許多革命的道理,不久,因為工作需要,轉(zhuǎn)入南開大學。讀了—年,便結束了讀書生涯。后來到河南,經(jīng)人介紹就仟孫岳部隊的參謀。1924年,和一些青年軍官參加馮玉祥領導的反對曹錕賄選上臺的活動。以后,以嘏齋的化名,對記者作了談話,這談話當時發(fā)表在上?!靶侣剤蟆鄙稀?925年,陳式純來到開封,在河南省銀行工作。第二年轉(zhuǎn)到陜西劉鎮(zhèn)華的鎮(zhèn)嵩軍官學校當英語教員,隨軍到過西安的壩橋。同年秋,劉鎮(zhèn)華軍敗退,隨軍退到洛陽。洛陽黨干部王某見其革命心切,有意吸收其入黨。但為慎重起見,王把情況介紹給河南省委。同年11月,省委批準了式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在一家旅館里秘密舉行了入黨儀式。此后,接受組織的委派,先后在河南省焦作、湖北省武昌、漢口,江蘇省蘇州以及上海等省市進行地下革命活動。由于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不辭勞苦,深受組織和戰(zhàn)友的贊許,遂被擢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
    【四次入獄】
    陳式純?yōu)槿硕睾瘢趧趦€樸,對人慷慨,尤其對窮人非常關心??吹接胁o錢醫(yī)治的人,總是解囊相助,連自己的生活也不顧。式純的愛人勸他保重身體,慨然回答;“我們是為人類的偉大事業(yè)而工作,為人民謀求幸福而戰(zhàn)斗的。現(xiàn)在,國難當頭,民不聊生,我們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又說:“我是一支腳在牢間外,一支腳在牢間里的人,好象路上的螞蟻,隨時有被人睬死的危險,因此更應該抓緊時間,為黨為人民的事業(yè)而奮斗終身?!痹诜磩优裳冉y(tǒng)治的年代里,干地下革命工作是很危險的,但式純勇敢機智,有時西裝革履,儼然是一個大學生,有時扮作黃包車夫或搬運工人,有時裝為商人,都裝扮得維妙維肖,使人不易識其“廬山真面目”。陳式純化名很多,都是隨地而易的:在漢口時取名周志龍,在武漢時易名周志凱,在蘇州時名叫林志和,到上海后則稱陳式純。陳式純的籍貫也是經(jīng)常改變,從來不說明自己的出生地址。因此,出沒與地各種場合,搞混了敵人的耳目,避過了好幾次風險。雖然如此,陳式純還是四次被捕:第一次在漢口,坐牢幾個月;第二次在武昌,又坐牢半年;第三次在上海被捕,判刑兩年牛。每次都由黨竭力營救,獲得釋放。最后一次的被捕,是1932年10月10日。式純利用國慶節(jié)機會,組織了400多群眾,在英租界小沙渡路一帶舉行示威游行,各人手執(zhí)紅旗,高呼革命口號,—路浩浩蕩蕩,聲勢非常壯大。陳式純走在隊伍的前頭,帶領大家前進。英國當局急忙凋動大批軍警,大肆捕捉游行的群眾,式純又被捕。 陳式純被捕后,即被關進英租界工部局西牢555號班房。不但被戴上腳鐐手銬,每天還要坐一個鐘頭的橡皮籠。在長期摧殘和折磨下,1935年2月,18日終于與世長辭。烈士的遺體在解放后運回故里,葬于金鄉(xiāng)附近的梅嶺頭。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四
    包鐵實驗小學三年級二班吳沛城
    指導老師:劉婷
    我讀了許多革命故事,比如炸碉堡、堵?lián)屟邸⒒馃冶粫幸晃晃挥⑿鬯袆?,我的眼睛濕潤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和我們年紀相仿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的一個小村莊里??谷諔?zhàn)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xiāng)是八路軍抗日根據(jù)地,經(jīng)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當時的王二小是一名兒童團員,他經(jīng)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這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了,走到山口時卻迷路了,他們抓住二小,讓他帶路。這位小英雄從容地走在前面,為了保護鄉(xiāng)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殘忍地殺害了王二小。二小犧牲后,他的鮮血染紅了大石頭。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還創(chuàng)作了歌曲。
    讀完這個故事,我痛恨那些無惡不作、慘無人道的日本侵略者。也為這位機智勇敢、挺身而出,最終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小英雄感到惋惜。
    每當我們聽到嘹亮的國歌,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面鮮艷的旗幟是無數(shù)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他們?yōu)榱宋覀兘裉斓男腋I睿I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作為一名少年軍校的小學生,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在今天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下努力學習、發(fā)奮讀書,為建設更強大的祖國出一份力。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五
    今天中午,我懷著激動地心情一口氣讀完了《英雄故事》這本書,書中講述了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有機智勇敢的董存瑞,有為了朝鮮民族的解放,舍身堵住槍眼的黃繼光,還有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等。
    其中我最欽佩的英雄是黃繼光。黃繼光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名戰(zhàn)士。在1952年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中,志愿軍部隊遭到了敵軍暗堡火力的猛烈阻擊,為了掃清部隊前進的道路,黃繼光自告奮勇去炸暗堡,不幸中彈負傷,昏了過去。他蘇醒后,手里什么武器也沒有了,看到敵人的機槍卻還在不停地噴著火舌,于是,他咬緊牙關,撐起右腿,一下子猛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的槍口。那悲壯的場景,讓人感到驚心動魄。
    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人類的和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那種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發(fā)奮苦讀,立志成才,長大后為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六
    我利用午飯后休息時間,重溫了《英雄人物》中楊靖宇的故事。
    讀完后,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楊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他受黨組織委派,來到我們東北組建抗日聯(lián)軍。
    在雪山叢林,經(jīng)常和敵人打游擊戰(zhàn),擾得日軍惶惶不可終日。打出了我們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意志和豪氣。1940年2月28日,楊靖宇在和敵人一次激勵的戰(zhàn)斗中,因彈盡糧絕,犧牲在長白山腳下,當可恨的敵人用刺刀割開他的腹部,發(fā)現(xiàn)他的胃里只有野草、樹皮、棉絮時,連他們都驚嘆了。他這種艱苦奮斗、壯志凌云的英雄氣概和精神正是我們當代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解放后,我的家鄉(xiāng)人民為了銘記他的英雄事跡,把他犧牲的地方命名為靖宇縣?,F(xiàn)在靖宇縣已成為我們吉林人引以自豪的紅色圣地。合上書本,我深深地感到,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像楊靖宇這樣的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啊!
    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努力學習。只有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了,才能永遠不被他國侵略。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七
    【人物簡介】
    王孝和(1924~1948),浙江鄞縣人,生于上海。出身于工人家庭。民國27(1938)年在上海勵志英文專科學校學習,結識中共地下黨員許統(tǒng)權,參加讀書會,讀了《紅星照耀著中國》等進步書刊,使他懂得中國的希望所在。民國30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年僅16歲。年底,投考郵局和上海電力公司,兩處都被錄取,黨組織考慮上電是動力部門,需要加強力量,于是他于民國32年1月進楊樹浦發(fā)電廠發(fā)電管理室當抄表員。他虛心學習,工作勤奮,待人和氣,結識不少工人朋友,組織讀書會,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成為工人們的貼心朋友。
    【人物經(jīng)歷】
    1938年,王孝和考入上海勵志英文??茖W校,開始接觸進步書刊,受到黨組織的培養(yǎng)。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3年1月進入美商上海電力公司。1946年1月,上海電力公司發(fā)生大罷工,王孝和積極組織工人參加罷工斗爭。1948年1月,王孝和當選為上海電力公司工會常務理事。上海電力公司黨組織為了加強對工會的領導,將工會內(nèi)的5名黨員理事組成黨團,由王孝和任黨團書記。在王孝和的帶領下,上海電力公司工人在同國民黨上海反動當局的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4月21日,由于叛徒的出賣,王孝和被國民黨反動軍警逮捕。在監(jiān)獄中,王孝和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敵人從王孝和那里什么也沒有得到,便將他判處死刑。面對死刑,王孝和堅定地說:“從我被捕第一天起,就作好了這個準備?!薄八罒o所懼,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同敵人斗爭。我的武器是公開揭露敵人的殘酷和對人民的仇視。”在犧牲前,王孝和先后寫下了三封遺書,他號召戰(zhàn)友們“為正義而繼續(xù)斗爭下去!前途是光明!”9月30日上午,王孝和在提籃橋監(jiān)獄刑場英勇就義,時年24歲。
    在王孝和就義40周年時,上海各界隆重集會紀念,江澤民為王孝和題詞:“四十年前,王孝和同志懷著對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不愧是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我們要學習他堅定的革命信念、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高度自覺的組織紀律性,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奮斗。王孝和永垂不朽!”
    【人物事跡】
    “我一定用我的生命保衛(wèi)黨,保衛(wèi)工人階級的崇高事業(yè),永不動搖,一直革命到底?!边@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是王孝和的入黨誓詞。最后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現(xiàn)了這一誓言。
    1948年4月19日晚上,國民黨特務來到王孝和家,軟硬兼施,威脅利誘,妄圖使王孝和“自首”。王孝和憤然表示:“我是上電2800名職工選出來的工會常務理事,只知道為會員說話辦事,沒有什么可以自首的?!碧貏罩坏勉x去。兩天后,國民黨特務逮捕了王孝和,將他關押在警備大隊審訊中,面對兇神惡煞般的特務,王孝和一言不發(fā),坦然處之。特務惱羞成怒,對王孝和輪番施以“老虎凳”、“磨排骨”、“辣椒水”等酷刑。王孝和怒目以示,敵人未得到一個字的口供。1948年4月22日,王孝和再次被施以酷刑,直至昏迷。1948年4月23日,王孝和受刑升級,特務對他動用電刑。王孝和以其堅強的意志,頂住了敵人的摧殘。特務對王孝和無計可施。一個參與施刑的特務邊搖頭嘆息,邊說,這個人真厲害,上這么重的刑,居然什么也不講,真拿他毫無辦法。
    被捕后的幾個月,王孝和利用一切機會揭露兇殘的敵人。他在法庭上,一次又一次地當眾解開襯衣,露出身上一處又一處血跡斑斑的傷痕,揭露敵人酷刑逼供的暴行。敵人黔驢技窮,1948年9月24日,刑庭以“連續(xù)教唆、意圖妨礙戡亂治安未遂”的所謂罪行判王孝和死刑。在死神即將來臨的時候,王孝和毫無懼色,以滿腔的激情寫了三封信,一封給獄中難友;一封給年邁的雙親;一封給妻子。給難友的信中,王孝和寫道:“有正義的人士們,祝你們身體健康,為正義而繼續(xù)奮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奮斗!”在給雙親的信中,王孝和寫道:“父母養(yǎng)我育我,含辛茹苦。兒不能再為雙親盡孝養(yǎng)老,請多諒解。然而,兒為正義而死,死而無憾……”。在給妻子的信中,王孝和寫道:“你要挺住,要活下去,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告訴孩子,父親是被誰殺的,教育孩子一定要繼承父志……你已盡了做妻子的責任,我很感激。”給難友的信經(jīng)各監(jiān)房傳閱,引起了強烈反響。難友們無不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完成王孝和未竟的事業(yè)。
    1948年9月27日上午,特刑庭準備對王孝和執(zhí)刑。那天清早,刑場上人頭攢動,其中很多是上電廠的工人,他們都想見王孝和最后一面。王孝和的妻子哭喊著,痛斥反動政府濫殺無辜,剛滿周歲的女兒在母親懷抱中也不停地啼哭。目睹此情此景,人們無不怒火萬丈,紛紛抗議。驚恐萬狀的敵人害怕了,只好對王孝和改期執(zhí)刑。1948年9月30日,難友們從種.種跡象中預感到王孝和的最后時刻已經(jīng)臨近,各監(jiān)房紛紛傳來向王孝和致敬和慰問的紙條。紙條上言語不多,卻充滿了同志的深情厚誼,“我們一定為你報仇!”“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我們將前仆后繼,踏著你的血跡前進!”……看到同志們這些動人心魄的心聲,王孝和熱淚盈眶,深受鼓舞。為了勉勵兩位同甘共苦的戰(zhàn)友,王孝和留下了對革命事業(yè)充滿信心的絕筆:“張世寶、吳國楨兩兄,今天我的任務已告一段落,希望你們兩位不斷把革命進行到底……祝你們向光明的道路前進!”
    不出所料,這天上午幾個法警闖進監(jiān)房喊道:“王孝和提審!”王孝和從容不迫地穿上了白襯衫,向牢門處走去,他邊走邊怒吼:“特刑庭不講理!”“特刑庭亂殺人!”在特刑庭上,王孝和鎮(zhèn)定自若地提出:我要向在場的記者先生們講幾句話。庭長的目光向四周掃視了一下,面對在場的20多家報社、通訊社的記者,他不得不表示同意。于是,王孝和昂首挺胸,慷慨激昂地痛斥反動當局蠻不講理、濫殺無辜的殘暴行徑,要求記者主持公道,在報上披露事實真相。面對王孝和不屈的英雄氣概,庭長氣急敗壞地大叫:“不許多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判決,立即執(zhí)行?!蓖跣⒑鸵詳蒯斀罔F的口氣表示:我不承認你們的判決。特刑庭居然成了王孝和對反動當局進行控訴和示威的地方。接著,王孝和又神情坦然地回答了外國記者的提問,使國民黨特刑庭的反動面目暴露無遺。敵人擔心,如此下去場面將越來越無法收拾,急急忙忙強行將王孝和押赴刑場。在刑場上,王孝和被綁在一張木椅上,法警顫顫地舉起槍,一顆子彈擊中王孝和的胸膛,他坐在椅子上怒目圓睜,大口喘氣。執(zhí)行官下令補槍,執(zhí)行的法警被王孝和的浩然正氣所折服,拿槍的手抖動不已,連發(fā)數(shù)槍,竟然一槍未中。喪心病狂的劊子手踢翻椅子,用腳對王孝和腹部猛踩。殷紅的鮮血流淌在大地上。王孝和----一位年僅24歲的共產(chǎn)黨員以他的實際行動兌現(xiàn)了入黨誓詞。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八
    當我讀起一本本戰(zhàn)爭英雄的故事書時,我怎能不感動呢!其中,令我最感動、敬佩的是邱少云烈士。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只好靠幫地主推磨,有時甚至討飯度日,受盡了欺凌與白眼。之后,他在1949年成都戰(zhàn)役中,獲得自由,并加入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幾次冒著生命危險去完成任務,但在1952年的占領391高地戰(zhàn)斗中犧牲了。那是因為美軍兇狠盲目的發(fā)射了許多燃燒彈,有一枚剛好發(fā)落到他潛伏點,他本來能夠在火中自救的,但為了不暴露目標,任憑烈火燃燒他的身體。他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的堅持了半小時,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云的愛國精神令許多人感動不已,他本來能夠在草地上滾動讓火熄滅,但他堅持一動不動,只為了讓戰(zhàn)友們能擊退美軍,令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難道他不怕犧牲嗎?不,他也十分怕犧牲,但想到能令大家過上幸福的生活,正是這種偉大為國獻身的愛國精神,一向鼓舞著他,才讓他在烈火中堅持這么久。他是偉大的,并且處處為人民著想。
    在我們生活周圍也有這樣的一些跟邱少云一樣,如:有的警察為了保護群眾獻出了生命,也有的普通人為了救別人的孩子而受傷,還有的做了好事不留名……他們都是偉大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正因為有了無數(shù)像邱少云那樣愛國的人,才換來了今日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加刻苦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完美!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十九
    縱觀世界歷史長河涌現(xiàn)出的無數(shù)杰出人物,他們的內(nèi)心蘊涵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也許是為了民族的崛起而奮斗,也許是為了人民的解放而努力,為了探索宇宙的無窮奧妙而孜孜不倦。不管他們的信念是什么,他們都為之不懈地努力、奮斗,從而為世界、為自己的家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回想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年代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抱著一腔熱血染山河的崇高信念,以血肉之軀煉鑄起了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在他們的心里,黨的事業(yè)、革命的理是神圣而至高無上的,他們會舍棄一切,但不會舍棄黨和革命事業(yè)!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本書里,讓我看到了那些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人,比如說: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偉大的共產(chǎn)黨首任總司令葉挺等等英雄人物。是他們?yōu)槲覀兘ㄆ鹆巳绱嗣篮玫纳?,也是他們?yōu)槲覀儙砹诵腋#?BR>    在學習與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這些英雄偉人的精神與品質(zhì),看:我們可以從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身上學到了無私奉獻的精神,還可以從劉胡蘭身上學到了英勇就義的精神與舍身忘死的品質(zhì)!還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也要認真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讀革命英雄故事讀后感篇二十
    現(xiàn)在我們國家發(fā)展得真好啊!但是這仔細一想,現(xiàn)在的好全部是無數(shù)的革命前輩用熱血與生命換來一場場戰(zhàn)斗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解放,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他們都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楊靖宇就是其中之一。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少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了,殘忍的日軍刨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只有樹皮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lián)軍和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zhàn)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情之情。
    “為人民服務,死比泰山重”的張思德,他不怕吃苦,寧愿犧牲自己,也要讓別的戰(zhàn)士不用生命去冒險的高善品質(zhì)讓人感動,一天小白和張思德在挖窯,挖了一段時間后,眼看窯就要挖好了,為了保證質(zhì)量,他倆開始整修,突然,窯頂上掉下來了幾片碎土,張思德眼疾手快,把小白推了出去,自己被埋在了土里,并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年僅29歲。
    還有很多人,這一些都是中國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