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7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1
    凡事都要調(diào)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真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謠言往往失實,只有細心觀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輕信流言,盲目隨從,人云亦云,否則就會鬧出以訛傳訛,三人成虎的笑話,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面目全非。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2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恕!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注釋:
    ①常一人居外:經(jīng)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jié)約一個勞動力,等于多得到一個人使用。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及其家穿井()(2)國人道之()
    (3)先自度其足()(4)遽契其舟()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是吾劍之所從墜。
    11、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3分)
    12、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3分)
    答案:
    9、(1)到,等到(2)說,講(3)量長短(4)用刀刻
    10、(1)宋國國君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11、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2、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譯文: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jīng)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3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二)三人成虎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薄岸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饼嫻г唬骸胺蚴兄疅o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蓖踉唬骸肮讶俗詾橹??!庇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注:“龐恭”一作“龐蔥”)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 /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B.王信之乎 /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十二章))
    C.寡人自為知 / 屠自后斷其股 (《狼》)
    D.而讒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1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 久之,目似瞑 (《狼》)
    B、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狼》)
    C、 有聞而傳之者 (《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 (《誡子書》)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2)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3分)
    14、對于傳言宋君和魏王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言?(4分)
    答案:
    11、(2分) D 解析:A.距離 /離開B.相信 /誠信C.自己 /從D.都是“到”的意思
    12、(2分)C 解析: C.代詞 穿井得一人這件事與例句同 (例句 代詞,代這種傳言)
    13、(1)(3分)我是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動力,并不是說從(在)井里挖到一個活人。(采分點:得,得到;使,使喚,勞動力;句子通暢各一分)
    (2)(3分)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點:市,街市或市場;明,明顯;然而,但是,可是。
    14、(4分)宋君對于謠言將信將疑,令人問之于丁氏體現(xiàn)了他的“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求實求真精神(1分),魏王聽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見,立場不堅定,缺乏智慧與清醒的頭腦。(意思接近即可)(1分)
    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傳言我們要不聽謠,不信謠,做到謠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質。(意思接近即可)(2分)
    附譯文:戰(zhàn)國時代,龐恭陪伴魏國太子到邯鄲做人質。在臨行前,龐恭對魏王說: “要是現(xiàn)在有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出現(xiàn)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時有兩個人跑來,熱鬧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嗎?”龐恭又問。 “我會懷疑?!蔽和趸卮鸬?。 “那么要是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街上有只老虎時,您會相信嗎?”龐恭接著問 魏王想了一會兒回答: “我會相信?!?于是龐恭就勸誡魏王: “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墒墙?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笨墒牵嫻ё咔熬陀腥藲еr他。龐恭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4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jīng)商于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wèi)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5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唬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6
    ①選自《呂氏春和·慎行覽·察傳》。
    ②溉汲——從井里打水澆地。溉:音gai,澆灌。汲(ji),從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⑤聞之于宋君——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于: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⑥問之于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于:介詞:當“向”講。
    ⑦使——使用,指勞動力。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及原文答案篇7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語段,完成5—9題。(14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選自《呂氏春秋》)
    【乙】《桑中生李》
    南頓①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謝以一豚④?!蹦客茨诵〖?,亦行⑤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眾犬吠聲⑥,遠近翕赫⑦,其下車騎常數(shù)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币蚓晚街?。 (選自《新輯搜神記》) [注釋]①南頓:古縣名,在今河南項城市。 ②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 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長出的李樹。 ④豚:小豬。 ⑤行:不久。 ⑥眾犬吠聲: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形容眾人盲目附和,眾人隨聲傳聞。 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轟動、驚動。
    1、 給下面句子劃分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一處,用“/”標出)(1分)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陰 下
    2、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①及其家穿井 ②國人道之 ③欲持去 ④間一歲余
    3、 下面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視
    B.后人見桑中復生李 將復何及
    C.聞者傳語 傳不習乎
    D.以余漿灌溉 間一歲余
    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⑵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
    5、 甲、乙兩文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傳聞?(2分)
    答案:
    5、有病目痛者/息陰下
    6、①待,等到 ②講述 ③想要 ④年
    7.B
    8、⑴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
    ⑵這樹有什么神靈,這是我隨手種下的罷了。
    9、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輕信傳聞(1分);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1分)(不輕信,1分;不傳播,1分)
    參考譯文:
    南頓有個叫張助的人,在田里種莊稼時發(fā)現(xiàn)一顆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頭看見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種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澆了一些。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又長出李樹來,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就互相傳說開來。正好有個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樹下休息,向李樹禱告說:“李樹您如果能讓我的眼睛變好,我就把小豬獻給您?!毖弁催@種小病,不久就會康復。眾人隨聲傳聞,李樹因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見,所以遠近聞名。而遠近的人聽到這消息都很轟動,那樹下常有數(shù)千輛馬車,大家紛紛前來敬祭,酒肉很多,綿綿不斷。時隔一年,張助出遠門回來,看見這景象十分驚詫,說:“這樹有什么神靈呀,它不過是我隨手種下的?!庇谑强车袅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