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所內地高校躋身世界500強大學
上海交大發(fā)布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大進前200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發(fā)布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在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中國內地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共有28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等4所大學位列世界前200名。其中,上海交大和浙大是自2003年ARWU開始發(fā)布以來首次進入世界前200名。
歐美大學持續(xù)領跑
哈佛十年蟬聯(lián)第一
今年的排名結果顯示,美國大學的優(yōu)勢仍然非常明顯,哈佛大學連續(xù)十年位列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排在第5名和第10名。
世界百強學校中,美國有53所大學上榜,英國有9所。歐洲大陸地區(qū)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和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分別排在第22名和第37名。亞洲地區(qū)表現(xiàn)最好的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名次分別為第20名和第26名。
我國新增5所大學
進入世界500強
今年我國內地有28所大學入選世界500強,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4所大學首次入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位列世界前200名。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排在第201~300名。研究中心認為,這些變化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若干所名牌大學的國際地位逐年提升。
臺灣地區(qū)共有9所大學,香港共有5所大學進入世界前500名,臺灣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進入世界前200名。包括港臺地區(qū),整個中國的世界500強大學數(shù)今年已上升到42所,首次超過英國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目前尚沒有一所中國大學能夠躋身世界百強。
從排名指標來看,我國高水平大學在“國際論文總量”指標上的表現(xiàn)最好,部分學校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百強大學的平均水平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近年已能夠連續(xù)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作為通訊作者單位發(fā)表論文,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在“高被引科學家”指標上取得突破。但是整體而言,我國大學在體現(xiàn)重大原創(chuàng)性和影響力的指標上,與世界百強大學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清華、北大和浙大
學科領域排名進百強
同時發(fā)布的2012年“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和“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占據(jù)各領域和各學科榜單前三名的仍然是哈佛、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美國名校。
在“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中,清華大學等6所中國內地高校入圍工科領域排名世界百強;北京大學首次躋身理科領域排名的世界百強,也是內地唯一一所在工科以外進入世界百強的大學。
在“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表現(xiàn)最為突出,北京大學的物理、化學、計算機三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均進入了化學和計算機學科排名的世界百強。此外,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和復旦大學入圍化學世界百強;上海交通大學和東北大學進入計算機世界百強。
在數(shù)學和經濟學/商學學科,今年我國內地沒有大學進入百強榜。
|相|關|鏈|接|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2003年首次發(fā)布以來,至今已連續(xù)10年。排名以國際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表現(xiàn)作為主要指標,包括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的折合數(shù)、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的折合數(shù)、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shù)最高的科學家數(shù)、在《Nature》和《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折合數(shù)、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shù)、師均學術表現(xiàn)等。
上海交大發(fā)布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大進前200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發(fā)布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在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中國內地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共有28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等4所大學位列世界前200名。其中,上海交大和浙大是自2003年ARWU開始發(fā)布以來首次進入世界前200名。
歐美大學持續(xù)領跑
哈佛十年蟬聯(lián)第一
今年的排名結果顯示,美國大學的優(yōu)勢仍然非常明顯,哈佛大學連續(xù)十年位列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排在第5名和第10名。
世界百強學校中,美國有53所大學上榜,英國有9所。歐洲大陸地區(qū)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和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分別排在第22名和第37名。亞洲地區(qū)表現(xiàn)最好的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名次分別為第20名和第26名。
我國新增5所大學
進入世界500強
今年我國內地有28所大學入選世界500強,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4所大學首次入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位列世界前200名。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排在第201~300名。研究中心認為,這些變化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若干所名牌大學的國際地位逐年提升。
臺灣地區(qū)共有9所大學,香港共有5所大學進入世界前500名,臺灣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進入世界前200名。包括港臺地區(qū),整個中國的世界500強大學數(shù)今年已上升到42所,首次超過英國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目前尚沒有一所中國大學能夠躋身世界百強。
從排名指標來看,我國高水平大學在“國際論文總量”指標上的表現(xiàn)最好,部分學校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百強大學的平均水平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近年已能夠連續(xù)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作為通訊作者單位發(fā)表論文,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在“高被引科學家”指標上取得突破。但是整體而言,我國大學在體現(xiàn)重大原創(chuàng)性和影響力的指標上,與世界百強大學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清華、北大和浙大
學科領域排名進百強
同時發(fā)布的2012年“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和“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占據(jù)各領域和各學科榜單前三名的仍然是哈佛、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美國名校。
在“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中,清華大學等6所中國內地高校入圍工科領域排名世界百強;北京大學首次躋身理科領域排名的世界百強,也是內地唯一一所在工科以外進入世界百強的大學。
在“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表現(xiàn)最為突出,北京大學的物理、化學、計算機三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均進入了化學和計算機學科排名的世界百強。此外,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和復旦大學入圍化學世界百強;上海交通大學和東北大學進入計算機世界百強。
在數(shù)學和經濟學/商學學科,今年我國內地沒有大學進入百強榜。
|相|關|鏈|接|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2003年首次發(fā)布以來,至今已連續(xù)10年。排名以國際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表現(xiàn)作為主要指標,包括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的折合數(shù)、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的折合數(shù)、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shù)最高的科學家數(shù)、在《Nature》和《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折合數(shù)、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shù)、師均學術表現(xià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