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17世紀企圖顛覆日本的中華海盜

字號:


    明代實行海禁,在以前歷代王朝都不曾有的。它開了個很壞的先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陀^地推動了沿海海盜活動猖獗的形成,這時亞洲東部沿海簡直成為了海盜天堂不有日本海盜西洋海盜東南亞海盜還有許多中國海盜,他們有時也相互勾結侵擾東亞及東南亞沿海。其中顏思齊、鄭芝龍就是其中的代表。
    顏思齊(?-1625年9月),字振泉,一字樞泉,福建漳州海澄人,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知名海盜。曾以臺灣作為基地,是早期的臺灣開拓者之一,西洋人昵稱之Pedro China(中國的彼得)。顏思齊精于武藝,早年因遭宦家之辱,殺其仆人而逃往日本。在日本數(shù)年之后,家境逐漸富裕,又仗義疏財,廣交豪杰,號稱日本甲螺(海盜頭目)。當時的華人至日本經商,多至長崎,而長崎的華商之中,又以福建泉州晉江人的船主楊天生與顏思齊最要好。顏思齊又與楊天生、鄭芝龍、李德、洪升、陳衷紀等二十六人結拜,為其首。
    鄭芝龍(1604年-1661年),號飛虹、飛黃,小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Nicholas),中國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xiāng)人,明朝末年以華南、臺灣及日本等地為活躍舞臺的商人、軍人、官員兼海盜,以所經營的武裝海商集團著稱,發(fā)跡于日本平戶,為明鄭勢力的濫觴。在歐洲文獻中,則以“Iquan”(一官)聞名于世;“Quon”、“Iquon”、“Iquam”、“Equan”所指均為其人。
    公元1623年顏思齊、鄭芝龍、等見日本德川幕府文恬武嬉,暮氣沈沈,顏思齊遂預備造反。結果事情敗露,出亡海上,后采納陳衷紀建議逃往臺灣。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